一起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裁判的案例

一起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裁判的案例

唐正洪

一、案件事实

高碧珍是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城郊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她因做小生意曾一度在省城贵阳市居住生活。其长子杨政锡于1993年与向素英结婚,婚后在江口县城居住生活,并于1994年生育一女名杨丽文。从1995年3月,高碧珍征得杨丽文父母杨政锡、向素英的同意,带孙女杨丽文前往省城贵阳跟随其居住生活,直至2000年4月止。其间,高碧珍多次带杨丽文返回江口县住于杨政锡、向素英家,而杨政锡、向素英也多次前往贵阳市高碧珍住处探望杨丽文。1999年11月,杨政锡与向素英离婚。2000年4月,杨丽文被送回江口县跟随其已离异的父母分别生活。2001年10月,高碧珍向法院起诉,要求杨政锡、向素英承担从1995年3月至2000年4月止共5年时间,高碧珍抚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每月按250元计算,共计为15000元。

二、裁判要点

一审法院认为,高碧珍是杨丽文的祖母,其在杨丽文之父母尚健在且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对杨丽文不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杨丽文的法定抚养人是其父母杨政锡、向素英,因而高碧珍带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由应小孩的法定抚养人杨政锡、向素英承担。故一审法院判决,由杨政锡、向素英各自给付高碧珍抚养杨丽文的生活费7500元合计15000元。

二审法院认为,虽然高碧珍对其孙女杨丽文不具有法定抚养义务关系,但是其对杨丽文的抚养照料,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基于血缘、亲情关系所实施的相互帮助行为,这种行为是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对高碧珍来说是自愿的,且是默认的无偿行为,因此不属于无因管理行

为。现高碧珍因杨丽文之父母离异而起诉,要求杨丽文之父母承担高碧珍抚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高碧珍此行为是对其当初自愿、无偿行为的反悔,该反悔并无溯及力,不能因为杨丽文之父母的离异而改变当初高碧珍自愿、无偿照料杨丽文的初衷,因而高碧珍的实体请求既无双方约定的依据,也无法律规定的根据,依法不应支持。于是二审法院判决,撤销原判,驳回高碧珍的诉讼请求。

三、评析意见

由于本案原告高碧珍对其诉讼请求,并未明确主张或说明其请求权的基础是什么,因而要判断高碧珍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应当全面分析其诉讼请求是否具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基础。 本案高碧珍的诉讼请求是一种给付之诉,该请求的权利基础是债权债务关系。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及其原理,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以给付和接受给付为特定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可因合同行为、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事实4种法律事实而产生。其中,合同之债,是指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通过合同设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侵权行为之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赔偿义务;无因管理之债,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受益一方有向实施管理或服务行为的一方补偿相关费用的义务;不当得利之债,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利并使他人受损的,获利一方有向受损方返还所获利益的义务。

在本案中,对于高碧珍为杨政锡、向素英带养小孩的行为,首先,由于双方并未约定要由杨政锡、向素英支付高碧珍带养小孩的生活费,因而不构成合同之债;其次,双方之间显然不存在侵权行为,故不构成侵权之债;再次,由于双方是经过协商同意由高碧珍带养杨丽文的,因而

也不构成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之债。为此,高碧珍的诉讼请求不具有请求权的基础,对其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那么,高碧珍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性质?高碧珍为杨政锡、向素英带养小孩的行为,是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实际上是一种合同约定的行为。在诉讼中,高碧珍并未主张当时存在双方约定高碧珍带养杨丽文要由杨丽文的父母杨政锡、向素英支付生活费的事实,根据我国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伦理关系,对高碧珍带养孙女杨丽文的行为只能认定为默认的无偿行为,属于双方合同中的默示条款。现高碧珍因其孙女杨丽文之父母离异,而向杨丽文之父母索要带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高碧珍此行为是对其当初自愿、无偿带养孙女初衷的反悔,也是对双方已经实际履行完毕的合同的任意否定,是违背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对该行为依法不应支持。

一起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裁判的案例

唐正洪

一、案件事实

高碧珍是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城郊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她因做小生意曾一度在省城贵阳市居住生活。其长子杨政锡于1993年与向素英结婚,婚后在江口县城居住生活,并于1994年生育一女名杨丽文。从1995年3月,高碧珍征得杨丽文父母杨政锡、向素英的同意,带孙女杨丽文前往省城贵阳跟随其居住生活,直至2000年4月止。其间,高碧珍多次带杨丽文返回江口县住于杨政锡、向素英家,而杨政锡、向素英也多次前往贵阳市高碧珍住处探望杨丽文。1999年11月,杨政锡与向素英离婚。2000年4月,杨丽文被送回江口县跟随其已离异的父母分别生活。2001年10月,高碧珍向法院起诉,要求杨政锡、向素英承担从1995年3月至2000年4月止共5年时间,高碧珍抚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每月按250元计算,共计为15000元。

二、裁判要点

一审法院认为,高碧珍是杨丽文的祖母,其在杨丽文之父母尚健在且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对杨丽文不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杨丽文的法定抚养人是其父母杨政锡、向素英,因而高碧珍带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由应小孩的法定抚养人杨政锡、向素英承担。故一审法院判决,由杨政锡、向素英各自给付高碧珍抚养杨丽文的生活费7500元合计15000元。

二审法院认为,虽然高碧珍对其孙女杨丽文不具有法定抚养义务关系,但是其对杨丽文的抚养照料,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基于血缘、亲情关系所实施的相互帮助行为,这种行为是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对高碧珍来说是自愿的,且是默认的无偿行为,因此不属于无因管理行

为。现高碧珍因杨丽文之父母离异而起诉,要求杨丽文之父母承担高碧珍抚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高碧珍此行为是对其当初自愿、无偿行为的反悔,该反悔并无溯及力,不能因为杨丽文之父母的离异而改变当初高碧珍自愿、无偿照料杨丽文的初衷,因而高碧珍的实体请求既无双方约定的依据,也无法律规定的根据,依法不应支持。于是二审法院判决,撤销原判,驳回高碧珍的诉讼请求。

三、评析意见

由于本案原告高碧珍对其诉讼请求,并未明确主张或说明其请求权的基础是什么,因而要判断高碧珍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应当全面分析其诉讼请求是否具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基础。 本案高碧珍的诉讼请求是一种给付之诉,该请求的权利基础是债权债务关系。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及其原理,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以给付和接受给付为特定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可因合同行为、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事实4种法律事实而产生。其中,合同之债,是指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通过合同设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侵权行为之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赔偿义务;无因管理之债,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受益一方有向实施管理或服务行为的一方补偿相关费用的义务;不当得利之债,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利并使他人受损的,获利一方有向受损方返还所获利益的义务。

在本案中,对于高碧珍为杨政锡、向素英带养小孩的行为,首先,由于双方并未约定要由杨政锡、向素英支付高碧珍带养小孩的生活费,因而不构成合同之债;其次,双方之间显然不存在侵权行为,故不构成侵权之债;再次,由于双方是经过协商同意由高碧珍带养杨丽文的,因而

也不构成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之债。为此,高碧珍的诉讼请求不具有请求权的基础,对其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那么,高碧珍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性质?高碧珍为杨政锡、向素英带养小孩的行为,是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实际上是一种合同约定的行为。在诉讼中,高碧珍并未主张当时存在双方约定高碧珍带养杨丽文要由杨丽文的父母杨政锡、向素英支付生活费的事实,根据我国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伦理关系,对高碧珍带养孙女杨丽文的行为只能认定为默认的无偿行为,属于双方合同中的默示条款。现高碧珍因其孙女杨丽文之父母离异,而向杨丽文之父母索要带养杨丽文所支付的生活费,高碧珍此行为是对其当初自愿、无偿带养孙女初衷的反悔,也是对双方已经实际履行完毕的合同的任意否定,是违背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对该行为依法不应支持。


相关文章

  • 自由心证原则的法律构建与完善
  • 摘要:自由心证作为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一项基本诉讼证据制度,在英美法系司法审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对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运用自由心证主义的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实践中自由心证的运用,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目前进行的庭审改革,虽为自 ...查看


  • 赵万 张长健:后立法时代的中国公司法可诉性
  • 内容提要: 如何实现从文本主义公司法向实践主义公司法的历史性转变,是后立法时代中国公司法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实现公司法的可诉性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之所在.现有公司法无论是在实体法层面还是在程序设计层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诉性劣态.这 ...查看


  • LEGAL学理|人格混同与法人独立地位之否认
  • 一.引言 二.案件事实和判决概要 三.否认法人独立地位之要件 四.参照适用之妥当性与必要性 五."关联公司"作为约束条件的意义 六.结论 摘要:15号指导案例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慎重适用"" ...查看


  • 姜强法官:申请诉讼保全错误赔偿责任的实务认定
  • [编者按]众所周知,搜索案例.梳理判决是一个烧脑而又十分耗体力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姜强法官花费三天时间,从三个裁判文书案例库中检索出八个最高法院的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精心梳理,字斟句酌,完成"申请诉讼保全错误赔偿责任的实务认 ...查看


  • 交通事故死亡参与度案例
  • 交通事故案例:损伤参与度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运用 裁判要旨 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与交通事故没有直接关联,肇事司机即使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也仅应当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侵权后果承担相应侵权赔偿责任.受害人的死亡与本案交通事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原告已经就交 ...查看


  • 不当民事判决如何通过检察抗诉扭转乾坤 --最高检民事抗诉典型案例解读
  •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陈北元 导读:经过两审终审的生效判决,如果当事人不服,应该采取什么救济渠道?根据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一是当事人向法院申诉,启动再审程序:二是向检察院提出申诉,由检察院向法院抗诉.本文将着重站在律师实务的角度,谈谈这 ...查看


  • 公司僵局案例
  • 梁上上:公司僵局案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新旧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规范为中心展开 更新日期: 2006-11-21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由于缺少公司法的明确规范,公司僵局纠纷影响着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的生存状况,成为公司 ...查看


  • 自然债务诉讼时效裁判规则7条
  • 自然债务诉讼时效裁判规则7条 CQLSW.NET 2015-04-29 信息来源:天同诉讼圈 作者:陈枝辉 核心提示:有关"自然债务"的裁判规则共7条.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债务能否适用抵销,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倾向性意见认 ...查看


  • 高院指导性案例(1-1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1-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举措,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印发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