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叙事研究文献综述_丁丽丽

134国内教育叙事研究文献综述

丁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50025)

[摘要]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崭新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因其普适化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

亲睐,教育叙事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对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缘起、概念、性质、特点、视域,及人们对其的质疑与辩解等几个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

文献综述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缘起

叙事研究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华东师大丁刚教授发起。在丁刚教授主编的《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中,曾在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辟专栏刊登了教育叙事方面的文章,由此,这样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引起了国内学者和广大教师们的关注,赞同和评价之声不断,纷纷加入此研究行列。[1]

教育叙事研究因其普适化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概念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有三种界定,并且主要体现在

教育叙事的研究主体是研究者,例研究主体的不同上:其一、

如,陈振中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指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诊释其中的意义,如教育主体(教师或学生) 向研究者(有时也自写文本) 叙述个人的教育生活履历,研究者通过分析叙述文本解释教育生活的意义及其构筑个人的理论之树,等等。[2]其二、教育叙事的研究主体是教师,例如,王鹏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交往中,发生了各种教育教学事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

富有分析,叙述教育生活故事,讲述教育事件,用真实生动、

情感和人性的事实经验揭示出内隐于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意义价值,形成教师以经验方式对教育研究的主动参与的

[3]

方法。本人比较赞同的是李明汉以研究主体应是包括教师在内的研究者的角度对教育叙事研究所下的定义: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 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其中的教育思想、理论和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

[4]

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教育研究活动。也就是说应该让教师参与到叙事研究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反思、总结经验,教师不仅是教育主体,而且是叙事主体,是研究主体。

(二)性质

教育叙事研究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研究,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解释。解释为是一种质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的有徐冰鸥、张希希和耿娟娟,其中徐冰鸥认为叙事研究,就是研究人

[5]

类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一种质化的、实证性的研究;丁刚教

“教育研究运用叙事授则把叙事研究当作是一种思维方式:

的方法,并不仅是为了改变教育研究的样式。运用叙事方法的实质是,在于寻找一种能够更好呈现乃至穿透经验的语言方式。进而言之,叙事是关于经验的思维模式”。[6]

(三)特点

叙事研究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更贴近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的工作实际,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欢迎。

1、陈振中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总结如下:教育叙事文本的

非虚构性,即所研究的教育之事是记实性的,是叙事者亲身经历的经验或研究者“现场”直接采集的材料,不是凭想象甚

2、至胡编乱造出来的;教育叙事研究的伦理教育性,是指叙

好恶褒贬和情绪情感事者和研究者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判断、

3、倾向,从而体现研究的教育性;教育叙事研究的彰显性,教

育叙事研究大方地彰显其内在价值意义,帮助教师、学生甚

辨别乃至发现未曾看到的事物或不够清至研究者本人审视、

楚的事情,重现“个人史”,把蕴涵其中的新意义彰显出来。4、教育叙事研究的实践性或行动性,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而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

。[7]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视域当前看来,运用叙事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师参与科研、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王秋芳认为: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关注日常的教育生活,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中,来探索教育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育规律。它正符合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教师自身

[8]

专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有关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卜玉华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活与叙事研究关系进

[9]

行了“素描”;肖正德, 李长吉针对山村小学青年教师五层次

[10]

需要进行了叙事研究;

(二)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

把叙事研究方法应用在道德教育领域,主要是以叙事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论断为基础的,丁锦宏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最早也最深入,他指出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一定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叙说(述) ,使“听者”通过自己的体悟、理解形成结论(认识) 的过程及其方法。由于叙事过程的“开放性”和叙事对象———“故事”本身的“多解性”,“听者”不仅仅是在听(读) 一个故事,而是以一种情感体验方

叙事的过程和叙述的内容本身就式建构和理解故事。这样,

构成了具有开放性的教育过程。[11]也就是说道德叙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三)教育叙事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与课程研究开发中。例如,赵婷把叙事研究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论述了叙事研究对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12]汤俊具体探讨了叙事研究在职高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叙事的方法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易于学生理

[13]

解。另外在语文和艺术教育中运用叙事的方法就更加频繁。

四、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质疑与辩解(一)质疑近几年,国内教育叙事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然而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徐勤玲认为国内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研究模式化、叙事文本表达形式单一、缺乏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研究者的主观性太强和研究具有封闭性等(下转第138页)

【黑龙江史志2009.17(总第210期)】

138

影响。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时,要先了解每位同学

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做到有的放的知识基础、

矢,引导基础不好的同学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以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新的学习任务时处于同一起跑线,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为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三)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情感特征

教师要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体会在学习上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失败主义观点和消极的思想,如果某个学生不能用某种方法来学习,应该向他保证他还可以找到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学习上的不断成功,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更能有效地承受压力和焦虑,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能使他们更能抵御情绪上的疾病。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他会更加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具有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

成功。

(四)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

每个教师都应尽力给班上所有的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教师也是有感情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免会只注意某些学生的反应和感受而忽略了其他学生,致使学生

关心每不能享有同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上接第134页)问题。[14]陶保平也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主观性

太强,从而使其缺乏信度和效度。[15]杨捷认为,叙事研究参与者的声音在最终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只要有重新叙说的行为存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的故事就有可能演变成反映教育研究者自己浓重个人色

[16]

彩的故事,而非反映研究参与者声音的故事。另外徐锡良认

[17]

为叙事研究忽视了理论的重要作用;廖鹰认为叙事研究存在着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研究者的目的很容易受

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的个人倾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

[18]

向的影响等缺点;卜玉华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不适于大量的非个体化的群体行为,因而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19]

(二)辩解

谢登斌和张希希分别对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质疑进行了辩解。谢登斌认为:自教育叙事介入教育研究领域,其所引发的争论和质疑之声不断。这在学术上本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种争论和质疑的声浪背后透现的,则是人们对教育叙事内蕴的价值认识不清,对教育叙事是如何兑现其价值追求这一问题作答语焉不详。由此他多向度地阐述了教育叙事内蕴的价值,进而为教育叙事研究做辩解,包括:教育叙事研究可以生成教育智慧、教育叙事研究追逐教育理解、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激活想像力、教育叙事研究消解了话语霸权等

[20]

等。张希希也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彼此相互靠拢;有助于作为个体的研究参与者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有助于研究者搜集到鲜活的、以研究参与者的日常真实教育教学生活为背景的田野文本数据;有助于研究参与者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例行事项的深层意义。[21]教育叙事研究还是有其魅力所在的。

五、结语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研究方法,连同其真实性、行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尽管对它的理论及实践价值还存在疑议,但是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让我们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下,继续使用、反思并发展这样一种利于表达人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的意义而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研究方式。

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相同

关心、尊重每位同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应该了解、

(五)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对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修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还应该在传生的不同特点。

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去体会各个学科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发现探究式的学习。想要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任务,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学生的学习差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的,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要提高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适应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去。

参考文献:

[1]黄志成. 布卢姆对影响学习的变量的系统研究综述[J].全球教育展1990年第4期望,

[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施良方. 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徐庆波(1984-),男,山东省潍坊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刘万海.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回溯[J].中国教育学刊,2005,9.(3):

[2]陈振中. 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30.(9):[3]王鹏.沟通[J].贵州“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2006,122-123.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4]李明汉.教师校本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

47-49.):(12

[5]徐冰鸥. 叙事研究方法述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8-30.(8):[6]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2-27.(2):

[7]陈振中. 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31.(9):

[8]王秋芳.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

2008:18.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卜玉华. 教师职业2003,“叙事研究”素描[J].教育理论与实践,

44-48.):(6

[10]肖正德,李长吉.山村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J].教育理论与

2003,59-63.实践,(10):

[11]丁锦宏.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思想. 理论. 教育,2003,

12-15.):(12

[12]赵婷.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叙事研究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

2008,150-151.院学报,(9):

[13]汤俊.教育叙事在职高物理教研中的实践应用[D].南京师范大

2008.学硕士学位论文,

[14]徐勤玲.国内教育叙事研究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56-57.(9):

[15]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3.

[16]杨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育学刊,2006,

72-74.(5):

[17]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

2004,5-11.育研究与实验,(1):

[18]廖鹰.教育研究中叙事实验评介[J].教育评论,2003,(3):20-22.

[19]卜玉华.教师职业2003,“叙事研究”素描[J].教育理论与实践,

44-48.(6):

[20]谢登斌.教育叙事的价值向度[J].教育导刊,2006,4-6.(3):[21]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57-58.(2):

134国内教育叙事研究文献综述

丁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50025)

[摘要]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崭新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因其普适化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

亲睐,教育叙事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对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缘起、概念、性质、特点、视域,及人们对其的质疑与辩解等几个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

文献综述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缘起

叙事研究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华东师大丁刚教授发起。在丁刚教授主编的《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中,曾在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辟专栏刊登了教育叙事方面的文章,由此,这样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引起了国内学者和广大教师们的关注,赞同和评价之声不断,纷纷加入此研究行列。[1]

教育叙事研究因其普适化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概念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有三种界定,并且主要体现在

教育叙事的研究主体是研究者,例研究主体的不同上:其一、

如,陈振中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指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诊释其中的意义,如教育主体(教师或学生) 向研究者(有时也自写文本) 叙述个人的教育生活履历,研究者通过分析叙述文本解释教育生活的意义及其构筑个人的理论之树,等等。[2]其二、教育叙事的研究主体是教师,例如,王鹏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交往中,发生了各种教育教学事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

富有分析,叙述教育生活故事,讲述教育事件,用真实生动、

情感和人性的事实经验揭示出内隐于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意义价值,形成教师以经验方式对教育研究的主动参与的

[3]

方法。本人比较赞同的是李明汉以研究主体应是包括教师在内的研究者的角度对教育叙事研究所下的定义: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 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其中的教育思想、理论和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

[4]

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教育研究活动。也就是说应该让教师参与到叙事研究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反思、总结经验,教师不仅是教育主体,而且是叙事主体,是研究主体。

(二)性质

教育叙事研究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研究,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解释。解释为是一种质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的有徐冰鸥、张希希和耿娟娟,其中徐冰鸥认为叙事研究,就是研究人

[5]

类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一种质化的、实证性的研究;丁刚教

“教育研究运用叙事授则把叙事研究当作是一种思维方式:

的方法,并不仅是为了改变教育研究的样式。运用叙事方法的实质是,在于寻找一种能够更好呈现乃至穿透经验的语言方式。进而言之,叙事是关于经验的思维模式”。[6]

(三)特点

叙事研究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更贴近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的工作实际,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欢迎。

1、陈振中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总结如下:教育叙事文本的

非虚构性,即所研究的教育之事是记实性的,是叙事者亲身经历的经验或研究者“现场”直接采集的材料,不是凭想象甚

2、至胡编乱造出来的;教育叙事研究的伦理教育性,是指叙

好恶褒贬和情绪情感事者和研究者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判断、

3、倾向,从而体现研究的教育性;教育叙事研究的彰显性,教

育叙事研究大方地彰显其内在价值意义,帮助教师、学生甚

辨别乃至发现未曾看到的事物或不够清至研究者本人审视、

楚的事情,重现“个人史”,把蕴涵其中的新意义彰显出来。4、教育叙事研究的实践性或行动性,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而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

。[7]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视域当前看来,运用叙事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师参与科研、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王秋芳认为: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关注日常的教育生活,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中,来探索教育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育规律。它正符合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教师自身

[8]

专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有关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卜玉华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活与叙事研究关系进

[9]

行了“素描”;肖正德, 李长吉针对山村小学青年教师五层次

[10]

需要进行了叙事研究;

(二)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

把叙事研究方法应用在道德教育领域,主要是以叙事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论断为基础的,丁锦宏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最早也最深入,他指出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一定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叙说(述) ,使“听者”通过自己的体悟、理解形成结论(认识) 的过程及其方法。由于叙事过程的“开放性”和叙事对象———“故事”本身的“多解性”,“听者”不仅仅是在听(读) 一个故事,而是以一种情感体验方

叙事的过程和叙述的内容本身就式建构和理解故事。这样,

构成了具有开放性的教育过程。[11]也就是说道德叙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三)教育叙事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与课程研究开发中。例如,赵婷把叙事研究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论述了叙事研究对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12]汤俊具体探讨了叙事研究在职高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叙事的方法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易于学生理

[13]

解。另外在语文和艺术教育中运用叙事的方法就更加频繁。

四、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质疑与辩解(一)质疑近几年,国内教育叙事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然而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徐勤玲认为国内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研究模式化、叙事文本表达形式单一、缺乏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研究者的主观性太强和研究具有封闭性等(下转第138页)

【黑龙江史志2009.17(总第210期)】

138

影响。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时,要先了解每位同学

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做到有的放的知识基础、

矢,引导基础不好的同学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以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新的学习任务时处于同一起跑线,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为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三)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情感特征

教师要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体会在学习上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失败主义观点和消极的思想,如果某个学生不能用某种方法来学习,应该向他保证他还可以找到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学习上的不断成功,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更能有效地承受压力和焦虑,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能使他们更能抵御情绪上的疾病。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他会更加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具有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

成功。

(四)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

每个教师都应尽力给班上所有的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教师也是有感情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免会只注意某些学生的反应和感受而忽略了其他学生,致使学生

关心每不能享有同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上接第134页)问题。[14]陶保平也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主观性

太强,从而使其缺乏信度和效度。[15]杨捷认为,叙事研究参与者的声音在最终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只要有重新叙说的行为存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的故事就有可能演变成反映教育研究者自己浓重个人色

[16]

彩的故事,而非反映研究参与者声音的故事。另外徐锡良认

[17]

为叙事研究忽视了理论的重要作用;廖鹰认为叙事研究存在着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研究者的目的很容易受

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的个人倾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

[18]

向的影响等缺点;卜玉华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不适于大量的非个体化的群体行为,因而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19]

(二)辩解

谢登斌和张希希分别对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质疑进行了辩解。谢登斌认为:自教育叙事介入教育研究领域,其所引发的争论和质疑之声不断。这在学术上本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种争论和质疑的声浪背后透现的,则是人们对教育叙事内蕴的价值认识不清,对教育叙事是如何兑现其价值追求这一问题作答语焉不详。由此他多向度地阐述了教育叙事内蕴的价值,进而为教育叙事研究做辩解,包括:教育叙事研究可以生成教育智慧、教育叙事研究追逐教育理解、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激活想像力、教育叙事研究消解了话语霸权等

[20]

等。张希希也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彼此相互靠拢;有助于作为个体的研究参与者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有助于研究者搜集到鲜活的、以研究参与者的日常真实教育教学生活为背景的田野文本数据;有助于研究参与者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例行事项的深层意义。[21]教育叙事研究还是有其魅力所在的。

五、结语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研究方法,连同其真实性、行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尽管对它的理论及实践价值还存在疑议,但是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让我们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下,继续使用、反思并发展这样一种利于表达人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的意义而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研究方式。

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相同

关心、尊重每位同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应该了解、

(五)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对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修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还应该在传生的不同特点。

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去体会各个学科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发现探究式的学习。想要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任务,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学生的学习差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的,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要提高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适应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当中去。

参考文献:

[1]黄志成. 布卢姆对影响学习的变量的系统研究综述[J].全球教育展1990年第4期望,

[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施良方. 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徐庆波(1984-),男,山东省潍坊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刘万海.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回溯[J].中国教育学刊,2005,9.(3):

[2]陈振中. 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30.(9):[3]王鹏.沟通[J].贵州“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2006,122-123.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4]李明汉.教师校本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

47-49.):(12

[5]徐冰鸥. 叙事研究方法述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8-30.(8):[6]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2-27.(2):

[7]陈振中. 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31.(9):

[8]王秋芳.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

2008:18.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卜玉华. 教师职业2003,“叙事研究”素描[J].教育理论与实践,

44-48.):(6

[10]肖正德,李长吉.山村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J].教育理论与

2003,59-63.实践,(10):

[11]丁锦宏.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思想. 理论. 教育,2003,

12-15.):(12

[12]赵婷.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叙事研究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

2008,150-151.院学报,(9):

[13]汤俊.教育叙事在职高物理教研中的实践应用[D].南京师范大

2008.学硕士学位论文,

[14]徐勤玲.国内教育叙事研究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56-57.(9):

[15]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3.

[16]杨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育学刊,2006,

72-74.(5):

[17]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

2004,5-11.育研究与实验,(1):

[18]廖鹰.教育研究中叙事实验评介[J].教育评论,2003,(3):20-22.

[19]卜玉华.教师职业2003,“叙事研究”素描[J].教育理论与实践,

44-48.(6):

[20]谢登斌.教育叙事的价值向度[J].教育导刊,2006,4-6.(3):[21]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57-58.(2):


相关文章

  •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目录
  •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作者:蔡军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字数:30万字 估定价:30.00元 如需了解详情或索取本书资料,请与本书编辑 王东升 联系.电话:[1**********] Q ...查看


  •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
  •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 第一章 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揭示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教 ...查看


  • _觉醒_在中国的研究综述_兼论文学研究的走势
  • <觉醒>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兼论文学研究的走势 李 昕 在美国文学史上, <觉醒>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而具有重要地位.自 20 世纪 80 年代译入中国以来, <觉醒>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并在上关宏旨 ...查看


  • 论文综述要求及范文
  •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查看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1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全书共有九章,主线为: 科研概述及科研素养---选题----文献查阅---经典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论文写作与发表---科研管理---知识产权及保护. 第一章 科学研究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科学 ...查看


  • (全英文论文)分析爱玛中的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1)银行竞争的白热化:银行客户需求的变化--金融脱媒.银行产品创新的变化--信息网络化.银行准入门槛的变化--大客户变成同行.监管环境的变化--贷款限额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双紧".盈利 ...查看


  • (全英文论文)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论文综述要求及范文 1
  •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