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哲学智慧之不同唐俊峰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差异

编号:102

唐俊峰 [1**********]5 2011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一、绪论

哲学智慧的定义

哲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的思考和实践而存在,并且逐步演化和推进。简而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智慧也就是蕴藏在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和方法论。

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2.1作者知识浅陋,按照东西方哲学的来源、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

2.2文章整体思想按照地理决定论进行,相信历史文明以及哲学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

东西方哲学对比

1、东西方哲学的诞生条件的的差异

1.1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文明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最早产生了欧洲文明,也诞生了最早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

希腊地理环境,对外开放性强,毗邻爱琴海,使希腊文明的历史基因中糅合了探索和开放的精神,有着较强的海洋文明国家的海洋精神,自由、进取、开放、包容。

而对内,古希腊陆地地理环境错综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大帝国,国家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形态相对松散,以城邦制度为主要政治存在形态,因此,具有相对丰富度较强的文明思想,并且民间交流互动性更强,具有早期典型的西方哲学的代表性。是西方哲学智慧的起源。 因此,西方哲学是以古希腊文明为主体的文明基础上的研究对象,并且发展历史和特点一脉相承。

1.2东方哲学

东方文化大体包括中国( 儒学) 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这样三大文化体系, 东方哲学研究也就是以这三大体系为基点的。

相较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东方哲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两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以及恒河流域都分别地、相对独立地形成了三个文明体系,进而诞生了三个哲学文明和哲学智慧形态,各自均有代表性。

东西方哲学基本特点差异

2、1东方哲学的基本特点

东方古代哲学发达, 内容丰富、地域差异明显;

东方古代哲学发展发育完善,受地理条件的差异,在三大文明流域均诞生了不同的哲学文明,并且由于地理广袤,在局部区域也形成了各自哲学文化。

东方哲学一般延续性较强,前后较为统一;

三大文明古国均存在较为久远的年代,并且由于地理相对广阔平坦,均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有统一的融合性民族,在思想文化、地理地貌以及政治形态上,均有较强的统一性。

由此而诞生的哲学智慧前后延续性和统一性也较为明显。

东方哲学注重人生, 重点在于研究人生, 研究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实践及人生幸福及归宿; 东方哲学注重探究人生的行为规范,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忠孝哲学、廉耻哲学等。包含了

道德、人生等诸多方面。

(四) 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特色不同的是, 东方哲学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五) 东方哲学与宗教关系密切, 各国哲学几乎都是在宗教的怀抱里孕育形成, 而且东 方哲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长期未与宗教分离。

东方哲学的存在,往往与宗教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例如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国的道教文化,以及两河流域的伊斯兰教文化。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2.2西方哲学的特点

西方哲学往往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西方哲学的建立,往往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实验的前提下,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升华和总结概述。

注重从微观上把握物质、自然和世界, 目的是征服自然, 而东方哲学则常常从整体上,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中寻求世界的统一;

西方哲学往往关注具体而微的微观世界,相对东方哲学更关注整体。具体到人文思想,则是西方更注重个体价值,东方哲学更注重整体协作。这也是受地理环境的一些影响所导致的。欧洲地区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由于地理环境割裂,并未形成统一的独立国家或者强大的统一民族,因此形成了诸多的领地式的分封国家,保存了相对独立的多样性,因此民族性更具个性。

同时期的东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统一性强,各自形成了统一的大帝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更为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意识。

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起就一直把哲学看作求智的学科, 强调知识, 重视理性, 而东方则强调直观、内省、入神、顿悟, 通过悟性的逻辑推演证悟事物的内在本质等。

总结概述

哲学智慧的形成,是人类思考和实践过程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综合产物,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之一。

哲学的形成过程,必定伴随着文明的变化个推演而进行的,而文明的形成往往与其所在地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极大的必然联系,因此,哲学智慧也可以说是地理环境与人类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东西方文明以类似的方式诞生,例如政权、宗教等主要表现形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方向和特征,但是也同样互有交替、互有交叉,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分别控制着这个世界的人类思想精华,无论如何,这些悠远的哲学史和这些丰富的哲学智慧,在今天这个世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都将成为人类下一步发展和进步的养料和催化剂。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差异

编号:102

唐俊峰 [1**********]5 2011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一、绪论

哲学智慧的定义

哲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的思考和实践而存在,并且逐步演化和推进。简而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智慧也就是蕴藏在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和方法论。

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2.1作者知识浅陋,按照东西方哲学的来源、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

2.2文章整体思想按照地理决定论进行,相信历史文明以及哲学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

东西方哲学对比

1、东西方哲学的诞生条件的的差异

1.1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文明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最早产生了欧洲文明,也诞生了最早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

希腊地理环境,对外开放性强,毗邻爱琴海,使希腊文明的历史基因中糅合了探索和开放的精神,有着较强的海洋文明国家的海洋精神,自由、进取、开放、包容。

而对内,古希腊陆地地理环境错综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大帝国,国家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形态相对松散,以城邦制度为主要政治存在形态,因此,具有相对丰富度较强的文明思想,并且民间交流互动性更强,具有早期典型的西方哲学的代表性。是西方哲学智慧的起源。 因此,西方哲学是以古希腊文明为主体的文明基础上的研究对象,并且发展历史和特点一脉相承。

1.2东方哲学

东方文化大体包括中国( 儒学) 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这样三大文化体系, 东方哲学研究也就是以这三大体系为基点的。

相较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东方哲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两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以及恒河流域都分别地、相对独立地形成了三个文明体系,进而诞生了三个哲学文明和哲学智慧形态,各自均有代表性。

东西方哲学基本特点差异

2、1东方哲学的基本特点

东方古代哲学发达, 内容丰富、地域差异明显;

东方古代哲学发展发育完善,受地理条件的差异,在三大文明流域均诞生了不同的哲学文明,并且由于地理广袤,在局部区域也形成了各自哲学文化。

东方哲学一般延续性较强,前后较为统一;

三大文明古国均存在较为久远的年代,并且由于地理相对广阔平坦,均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有统一的融合性民族,在思想文化、地理地貌以及政治形态上,均有较强的统一性。

由此而诞生的哲学智慧前后延续性和统一性也较为明显。

东方哲学注重人生, 重点在于研究人生, 研究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实践及人生幸福及归宿; 东方哲学注重探究人生的行为规范,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忠孝哲学、廉耻哲学等。包含了

道德、人生等诸多方面。

(四) 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特色不同的是, 东方哲学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五) 东方哲学与宗教关系密切, 各国哲学几乎都是在宗教的怀抱里孕育形成, 而且东 方哲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长期未与宗教分离。

东方哲学的存在,往往与宗教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例如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国的道教文化,以及两河流域的伊斯兰教文化。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2.2西方哲学的特点

西方哲学往往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西方哲学的建立,往往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实验的前提下,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升华和总结概述。

注重从微观上把握物质、自然和世界, 目的是征服自然, 而东方哲学则常常从整体上,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中寻求世界的统一;

西方哲学往往关注具体而微的微观世界,相对东方哲学更关注整体。具体到人文思想,则是西方更注重个体价值,东方哲学更注重整体协作。这也是受地理环境的一些影响所导致的。欧洲地区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由于地理环境割裂,并未形成统一的独立国家或者强大的统一民族,因此形成了诸多的领地式的分封国家,保存了相对独立的多样性,因此民族性更具个性。

同时期的东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统一性强,各自形成了统一的大帝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更为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意识。

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起就一直把哲学看作求智的学科, 强调知识, 重视理性, 而东方则强调直观、内省、入神、顿悟, 通过悟性的逻辑推演证悟事物的内在本质等。

总结概述

哲学智慧的形成,是人类思考和实践过程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综合产物,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之一。

哲学的形成过程,必定伴随着文明的变化个推演而进行的,而文明的形成往往与其所在地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极大的必然联系,因此,哲学智慧也可以说是地理环境与人类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东西方文明以类似的方式诞生,例如政权、宗教等主要表现形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方向和特征,但是也同样互有交替、互有交叉,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分别控制着这个世界的人类思想精华,无论如何,这些悠远的哲学史和这些丰富的哲学智慧,在今天这个世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都将成为人类下一步发展和进步的养料和催化剂。


相关文章

  • 我对西方哲学的初识
  • 初识西方哲学智慧 何伟伟 (成都工业学院电气系成都611730) 摘要:西方哲学智慧这门公选课,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神秘的,但在马老师的教学引导下,通过接近十次课的学习后,我渐渐地为当中的各种各样独特的思想所深深吸引,我懂得了该如何去学好这一门 ...查看


  • 浅谈中西方哲学
  • 浅谈中西方哲学 关键词: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 ...查看


  • 何谓哲学_李泽厚
  • 第5卷第5期 2014年10月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AnalysisVol.5,No.5Oct.,2014 何谓哲学① 李泽厚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 郁振华(以下简称"郁"):5月9日以来,李泽厚先生已经在 ...查看


  • 西方哲学智慧心得体会
  • 西方哲学智慧 心得体会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高苗 2012级英语本科四班 201241768 心得体会 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听过郎老师的课之后,我们都特别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所以就选择了这门选修课,而且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也渐 ...查看


  • 哲学与人生(1)︱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
  • 01 第一讲哲学的世界 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晚年曾说:"我愿用一生的成就和财富,换取与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1])共处一个下午."我们一定很好奇 ...查看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 ...查看


  • 理性与悟性_人类智慧之两翼
  • 第38卷 第1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l. 38 N o. 1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年1月 Jan. 2011 理性与悟性 人类智慧之两翼 杨迎旗 (河南师范大学 ...查看


  • 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 (一)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学科定位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科学,而不是感觉.经验和技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其目的是追究事物的本原和原因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科学.人们通过感觉拥有记忆,对统一事物的众多记忆导致经验,由经 ...查看


  •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什么
  • 1.以下关于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3.00分) d.哲学是一门科学 2.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留下来的哲学家是 (3.00分) c.泰勒斯 3.西方哲学的始祖是: (3.00分) c.泰勒斯 4.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一般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