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两种成本法的原理、区别等,在此理论的基础上,以案例的形式将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进行运用比较,得到两种方法的差异,最后对两种成本法进行分析评价。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为企业提供参考,能正确认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并将其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costing a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n compares the two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s cases in enterprises and gets the differences, and finally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two method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ethods,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apply it to management.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分析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sting;activity-based costing;comparison;applic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016-02

  0 引言

  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人工的比例减少,间接人工费用比例上升,在成本构成内容上也愈加复杂。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以单一的工时、机时为成本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法不能正确地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为企业的决策和控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作业成本法就克服了这样的缺点,把企业耗用作业的总和进行确认,将耗用的资源的成本按一定分配方法计入到作业成本中,这样不仅可以准确计量并可以使资源合理配置。

  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原理

  1.1 传统成本法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法的对象是以企业产品本身计算,传统成本在计算时要先确定成本对象,再根据不同的方法将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类,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不同,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费用计入原则,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间接费用根据一定比例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中。

  1.2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对象,成本动因是关键,确认后在作业中分配耗用的资源,根据同样的方法确定作业动因,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到间接费用中。见图1。

  2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理论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不同:

  2.1 成本经济内容的扩大化

  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对于管理生产的费用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然而,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是完全成本,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而不论费用是否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可以是期间费用。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经济内容比传统成本法扩大了。

  2.2 费用分配的非线性化

  传统成本法下,企业的间接费用是按产品消耗的生产时间或产量线性地分摊到相关产品上。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算是一种近似的分配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费用并不是线性地分配到产品上的,而是采用成本驱动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哪个产品发生的费用就归哪个产品。这种非线性的分配克服了传统法“吃大锅饭”的现象,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2.3 成本对象的多样化

  传统成本法下,一般成本的计算对象就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下,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可以是产品,也可以顾客、销售区域和销售渠道。成本对象的多样化使得成本信息与企业的目标联系更紧密,为作业分析提供了针对性的信息。

  2.4 成本发生的透明化

  传统成本法下,把成本的发生放进了一个黑箱里,即企业不知道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就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来降低和控制成本。而作业成本法就把这个黑箱打开了,从而企业能有效地降低与控制成本。

  3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实际应用比较

  H公司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5年6月份相关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

  3.1 传统成本法应用分析

  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求甲、乙两种产品所负担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制造工时=23520÷(4000+1600)=4.2

  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4.2=16800(元)

  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4.2=6720(元)

  传统成本法下单位成本计算如表2所示。

  3.2 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根据H公司会计人员在车间实际观察和对一些生产管理人员询问的基础上,对制造费用做详细的分析,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分做8个作业中心(即将制造费用划分为8个成本库),各作业中心5月份的作业成本如表3所示。

  根据作业成本法原理,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如表4所示。

  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根据产品的作业量,计算各产品的作业成本,如表5所示。

  作业成本法下单位成本成本计算如表6所示。

  3.3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分析

  通过计算企业生产数据与作业成本法下得到的数据,用它们两个方法的数据比较如表7表示。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单位成本反而比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要低,而乙产品却恰恰相反,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是高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也即表明,传统成本法成本产生了扭曲现象,H公司成本扭曲度严重的达14.82%。

  4 结语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成为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以更快的创新速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我国制造业向前迈进的问题:传统成本法在我国许多企业还仍在使用,这种核算方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顺应当时的时代背景开发出来的。为此,推行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核算方法迫在眉睫,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虽然作业成本法产生于西方国家,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但这并不妨碍其相关理论和思想对我国企业成本制度的启发和运用,因此作业成本法今后一定能在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谢育柳,油永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业,2009.

  [3]位春苗.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比较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2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两种成本法的原理、区别等,在此理论的基础上,以案例的形式将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进行运用比较,得到两种方法的差异,最后对两种成本法进行分析评价。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为企业提供参考,能正确认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并将其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costing a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n compares the two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s cases in enterprises and gets the differences, and finally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two method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ethods,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apply it to management.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分析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sting;activity-based costing;comparison;applic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016-02

  0 引言

  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人工的比例减少,间接人工费用比例上升,在成本构成内容上也愈加复杂。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以单一的工时、机时为成本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法不能正确地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为企业的决策和控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作业成本法就克服了这样的缺点,把企业耗用作业的总和进行确认,将耗用的资源的成本按一定分配方法计入到作业成本中,这样不仅可以准确计量并可以使资源合理配置。

  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原理

  1.1 传统成本法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法的对象是以企业产品本身计算,传统成本在计算时要先确定成本对象,再根据不同的方法将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类,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不同,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费用计入原则,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间接费用根据一定比例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中。

  1.2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对象,成本动因是关键,确认后在作业中分配耗用的资源,根据同样的方法确定作业动因,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到间接费用中。见图1。

  2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理论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不同:

  2.1 成本经济内容的扩大化

  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对于管理生产的费用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然而,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是完全成本,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而不论费用是否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可以是期间费用。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经济内容比传统成本法扩大了。

  2.2 费用分配的非线性化

  传统成本法下,企业的间接费用是按产品消耗的生产时间或产量线性地分摊到相关产品上。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算是一种近似的分配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费用并不是线性地分配到产品上的,而是采用成本驱动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哪个产品发生的费用就归哪个产品。这种非线性的分配克服了传统法“吃大锅饭”的现象,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2.3 成本对象的多样化

  传统成本法下,一般成本的计算对象就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下,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可以是产品,也可以顾客、销售区域和销售渠道。成本对象的多样化使得成本信息与企业的目标联系更紧密,为作业分析提供了针对性的信息。

  2.4 成本发生的透明化

  传统成本法下,把成本的发生放进了一个黑箱里,即企业不知道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就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来降低和控制成本。而作业成本法就把这个黑箱打开了,从而企业能有效地降低与控制成本。

  3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实际应用比较

  H公司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5年6月份相关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

  3.1 传统成本法应用分析

  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求甲、乙两种产品所负担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制造工时=23520÷(4000+1600)=4.2

  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4.2=16800(元)

  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4.2=6720(元)

  传统成本法下单位成本计算如表2所示。

  3.2 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根据H公司会计人员在车间实际观察和对一些生产管理人员询问的基础上,对制造费用做详细的分析,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分做8个作业中心(即将制造费用划分为8个成本库),各作业中心5月份的作业成本如表3所示。

  根据作业成本法原理,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如表4所示。

  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根据产品的作业量,计算各产品的作业成本,如表5所示。

  作业成本法下单位成本成本计算如表6所示。

  3.3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分析

  通过计算企业生产数据与作业成本法下得到的数据,用它们两个方法的数据比较如表7表示。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单位成本反而比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要低,而乙产品却恰恰相反,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是高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也即表明,传统成本法成本产生了扭曲现象,H公司成本扭曲度严重的达14.82%。

  4 结语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成为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以更快的创新速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我国制造业向前迈进的问题:传统成本法在我国许多企业还仍在使用,这种核算方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顺应当时的时代背景开发出来的。为此,推行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核算方法迫在眉睫,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虽然作业成本法产生于西方国家,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但这并不妨碍其相关理论和思想对我国企业成本制度的启发和运用,因此作业成本法今后一定能在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谢育柳,油永华.作业成本法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业,2009.

  [3]位春苗.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比较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25).


相关文章

  •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 ...查看


  •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的论文
  •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的论文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急剧增长,采用传统成本法按照人工工时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得 ...查看


  • 基于ERP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模式探讨
  •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ERP系统的出现,使许多企业在管理和运作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企业纷纷引进了ERP系统,但是对于其运作却成功率极低,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由于很多企业对ERP的利用还停留在传统的对制造成本的控制, ...查看


  •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 经济论丛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曹文平 马晓梦 任晓珠 李 源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生产制造是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一, 成本核算则是影响到企业生产制造任务的完成水平的关键.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变化, 需 要新的制造 ...查看


  • 作业成本法
  •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方法.实施过程.步骤 2.了解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管理法的区别 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 实验要求 1.通过调研找出相关企业,并对其物流成本管理情况进行研究 2.找出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 ...查看


  • 成本动因分析法在政府组织的应用_杨诚
  • 管理论坛 OF ACCOUNTING 成本动因分析法在政府组织的应用 梧州学院 杨 诚 * [摘要]文章尝试把几种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法应用于政府组织成本动因的分析.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贡献:回归分析法可以在数据显著的水平上帮助识别基本的主观 ...查看


  • 关于我国企业实现准时化采购的研究
  •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关于我国企业实现准时化采购的研究 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韩朝胜 提高了采购物品的质量,降低原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价格,节约了采购过程所需 ...查看


  •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创新性及采纳速度研究
  •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创新性及采纳速度研究 白胜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摘要]通过与作业成本法进行九个方面的差异对比,发现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创新性体现为"两个时间参数"和"一个基本时间 ...查看


  • 浅析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
  • 浅析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变为成本的竞争.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作业成本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业成本管理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