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自我检测题

自我检测——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

A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对质壁分离的正确解释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

C.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液浓度小 B.原生质层伸缩性小,细胞壁伸缩性大

C.外界溶液浓度小,细胞液浓度大 D.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

3.在高浓度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根尖生长点细胞

C.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D.人的白细胞

4.右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图中的箭头表示细胞的吸水方向,则这三个细胞的

细胞液浓度依次为( )

A.N>M>W B.W>N>M

C.M>N>W D.W>M>N

5.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最能说明的事实

是(

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原生质层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液的浓度为0.40mol/L左右

6.科学家将一个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抽提出来,将这些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成单

分子层。测量发现,这些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抽提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这个实验

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双层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7.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完

成要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8.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A.水通过细胞膜 B

.K+通过细胞膜

C.蛋白质通过细胞膜 D.C6H12O6通过红细胞膜

9.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C.带电荷的小分子或离子 D.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

10.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

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11.糖醋蒜是新鲜大蒜放在糖与醋溶液中浸制而成,辣味减小,其原因是( ) A.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壁

B.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糖醋溶液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2.浸入2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13.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①糖②脂肪③磷脂④蛋白质⑤水⑥核酸

A.①④ B.③④ C.②⑥ D.①③

14.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酶素

(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则它通过

人工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1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这是因

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二、非选择题

16. 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

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1925 年,两位瑞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

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

⑷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 亮 — 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

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7.法囊藻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中的一种藻类,科学家在实验

室中用海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这种海藻,并对法囊藻细胞液中各

种离子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

相同(见右图)。

+-++ (1)K和Cl的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

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

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法囊藻细胞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

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

达到平衡的状态。甲图中:[1]为清水,[2]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1]和[2]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4]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的[3]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

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

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叶绿体 C.线粒体 D.口腔上皮细胞

2.如下图所示的A、B、C、D、E五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A>D>E,

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

A B C D

3.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

隔半个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

鱼鳔内

②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

进入鱼鳔内

③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

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④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

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在中部装有半透膜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

A.a侧为清水,b侧为细胞色素C(一种红色蛋白质)开始两边液面高度

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B.a侧为5%蔗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

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C.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

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

D.a侧为5%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

b侧液面高

5.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 4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增加的百

A6.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密切相关的是( )

A.血糖浓度 B.血糖浓度与ATP

C.血糖浓度与载体 D.血糖浓度、载体与ATP

7.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 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

入一种叫箭毒素的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

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ATP的生成

D.改变了遗传特性

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细胞

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

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一样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一样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9.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

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

A.选择性功能 B.流动性功能

C.主动运输功能 D.选择透过性功能

10.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

提供了一条途径。“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以上都不是

11. 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

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

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酶 D.抗原

12.新鲜的鱼、肉用盐渍不变质,其原因是( )

—A.食盐中的Cl有杀菌的作用 B .浓盐水中含 O2 少,细菌无法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细菌会失水死亡 D .由于渗透作用鱼、肉细胞过度失水所致

13.右图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情况,曲线a表示细胞内物

质的浓度,b表示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正确的是( )

A.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物质运输速率与b的高低有关

D.物质运输速率与a的高低有关

14.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需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15.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

特性决定的( )

A.结构特点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二、非选择题

16.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30%的蔗糖

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液面如下图,问: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

(3)在图乙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

17.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

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

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

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

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

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

面积的两倍。

⑴ 哺乳动物细胞内其它的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使红

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⑷“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质主要是__________,它是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 ⑸ 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⑴心肌细胞吸收 O2、 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如何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⑷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 Ca吸收最显著减少,而 K、C6H12O6等物质的吸

2+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Ca、

+K、 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9.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表示在

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A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D【解析】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而“壁”指的是细胞壁,当细胞失水时,由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逐渐变成原生质层部分或全部离开细胞壁而收缩成团,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D【解析】质壁分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造成的。

3.C【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系统,质壁分离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处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A项和D项是

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B项中的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几乎不发生渗透作用,也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项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符合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4.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由M到N或W,说明N细胞和W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M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水分子还可以由N到W,说明W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因此这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W>N>M。

5.D【解析】细胞处于0.45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处于0.35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有胀大趋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膨胀;而当细胞处于0.40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无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同。因此可以推断细胞液的浓度为0.40mol/L左右。

6.C【解析】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包括有两层磷脂分子。

7.C【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它的选择透过性和自由扩散都是在流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8.A【解析】水通过细胞膜属于自由扩散;K+通过细胞膜是主动运输;蛋白质通过细胞膜是胞吞或胞吐;C6H12O6通过红细胞膜是协助扩散。

9.D【解析】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不能进行跨膜运输,只能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

10.B【解析】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是靠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构成的糖被来完成的。对于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来说,细胞之间能够相互识别,就会发生排斥反应。

11.C【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蔗糖分子因此无法进入活细胞内,而醋酸分子能够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成分,使蛋白质变性而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使细胞死亡,蔗糖分子才可以进入到细胞内部。

12.D【解析】开始时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KNO3溶液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失水,于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与此同时,洋葱表皮细胞能够

—选择吸收K+和NO3(属主动运输),随着细胞液浓度的逐渐增大,以至于最后大于外界KNO3

溶液的浓度,此时细胞开始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于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逐渐复原。

13.B【解析】细胞膜常被脂质溶剂溶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类物质;可以被蛋白酶处理,说明细胞膜中有蛋白质。

14.B【解析】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酶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酶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是主动运输。因此是协助扩散。

15.C【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

16.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⑵脂质和蛋白质 ⑶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⑷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⑸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⑹流动镶嵌模型

17.(1) 法囊藻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载体;能量 (3)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8.(1)具有[3]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2]的溶液浓度大于[1]的浓度 (3)原生质层;[7];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甲图中的[3]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7]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19.⑴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⑵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由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进行 ⑶ 自由扩散;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B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A【解析】洋葱表皮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的限制,所以细胞吸水后体积不能无限制地增大,而其他各项中的细胞或细胞器吸水后,体积会不断增大,最后会因吸水过多而破裂。

2.C【解析】由题意可知,细胞液浓度A<B>C,则A、C内的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A>D>E,则E内水分可流向D,D内水分可流向A,且E和D内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C>E,则E内水分可流向C。

3.D【解析】实验中鱼鳔相当于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小于鱼鳔内溶液浓度,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鱼鳔重量增加;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内外溶液浓度持平,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4.D【解析】A项中a侧为清水,b侧为细胞色素C,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a侧的水分子向b侧转移,b侧液面上升;B项中a侧为5%蔗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同样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因此b侧液面上升;C项中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因为葡萄糖分子较蔗糖分子小,因此物质的量浓度a侧>b侧,水分子开始运动方向是由b侧向a侧移动,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使得a侧溶质减少,导致b侧又从a侧吸水,最终b侧液面高于a侧;a侧为5%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葡萄糖溶液,两侧虽然浓度不同,但溶质相同,因此一段时间后,两侧的液面将相平。

5.A【解析】马铃薯浸入溶液中之后,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或吸水,使得马铃薯的质量发生改变。若马铃薯质量增加,则马铃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若马铃薯质量减少,则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所以判断上述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依次为Ⅱ>Ⅲ>Ⅳ>Ⅰ,浓度最低的是溶液Ⅰ。

6.C【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

7.B【解析】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 000倍。而大肠杆菌仍可以吸收钾离子,说明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两个重要条件是载体和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内的有氧呼吸),在培养液中加入的箭毒素后,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而箭毒素并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那么它就是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8.D【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阻止PI的进入,而核膜上有核孔,PI可通过核孔进入核内,使其着色。

9.D【解析】这种膜结构能够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因此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10.D【解析】“穿肠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被细胞吸收的方式是胞吞。

11.B【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

12.C【解析】新鲜的鱼、肉用盐渍就是人为造成外界溶液浓度大大高于细菌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让细菌失水死亡,从而阻止细菌的繁殖来保存食品。

13.A【解析】从图中看出,细胞内物质与细胞外的物质浓度无关,属于主动运输,物质运输速率与a、b的高低无关。

14.C【解析】葡萄糖经小肠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两层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要经过4层细胞膜,每层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故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15.A【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这些分子大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且物质运动与温度相关:当温度升高时,物质运动活性增强,使细胞膜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使厚度减小。B项和C项都是相对于载体蛋白分子而言的,不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项是细胞膜的功能,也不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变化,因此A项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

16.⑴30%蔗糖溶液 清水 ⑵失 吸 ⑶吸 失

17.⑴ 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⑵ 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渗透吸水而胀破 ⑶ 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也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的功能 ⑷ 磷脂;基本支架 ⑸ 磷脂在细胞膜中是双分子层

18.⑴ a 、b 载体的数是有限的,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也是有限的 ⑵线粒体 心肌细胞在不停的收缩,需要消耗的能量远比表皮 细胞多 ⑶根细胞膜上矿质离子的载体 ⑷该毒素抑制了钙离子载体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19.(1) A C (2) 不变 (3)B: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尿素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自我检测——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复习

A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对质壁分离的正确解释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

C.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液浓度小 B.原生质层伸缩性小,细胞壁伸缩性大

C.外界溶液浓度小,细胞液浓度大 D.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

3.在高浓度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根尖生长点细胞

C.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D.人的白细胞

4.右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图中的箭头表示细胞的吸水方向,则这三个细胞的

细胞液浓度依次为( )

A.N>M>W B.W>N>M

C.M>N>W D.W>M>N

5.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最能说明的事实

是(

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原生质层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液的浓度为0.40mol/L左右

6.科学家将一个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抽提出来,将这些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成单

分子层。测量发现,这些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抽提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这个实验

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双层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7.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完

成要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8.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A.水通过细胞膜 B

.K+通过细胞膜

C.蛋白质通过细胞膜 D.C6H12O6通过红细胞膜

9.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C.带电荷的小分子或离子 D.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

10.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

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11.糖醋蒜是新鲜大蒜放在糖与醋溶液中浸制而成,辣味减小,其原因是( ) A.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壁

B.糖醋溶液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糖醋溶液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2.浸入2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13.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①糖②脂肪③磷脂④蛋白质⑤水⑥核酸

A.①④ B.③④ C.②⑥ D.①③

14.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酶素

(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则它通过

人工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1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这是因

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二、非选择题

16. 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

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1925 年,两位瑞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

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

⑷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 亮 — 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

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7.法囊藻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中的一种藻类,科学家在实验

室中用海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这种海藻,并对法囊藻细胞液中各

种离子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

相同(见右图)。

+-++ (1)K和Cl的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

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

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法囊藻细胞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

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

达到平衡的状态。甲图中:[1]为清水,[2]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1]和[2]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4]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的[3]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

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

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叶绿体 C.线粒体 D.口腔上皮细胞

2.如下图所示的A、B、C、D、E五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A>D>E,

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

A B C D

3.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

隔半个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

鱼鳔内

②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

进入鱼鳔内

③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

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④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

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在中部装有半透膜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

A.a侧为清水,b侧为细胞色素C(一种红色蛋白质)开始两边液面高度

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B.a侧为5%蔗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

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C.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

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

D.a侧为5%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

b侧液面高

5.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 4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增加的百

A6.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密切相关的是( )

A.血糖浓度 B.血糖浓度与ATP

C.血糖浓度与载体 D.血糖浓度、载体与ATP

7.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 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

入一种叫箭毒素的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

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ATP的生成

D.改变了遗传特性

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细胞

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

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一样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一样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9.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

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

A.选择性功能 B.流动性功能

C.主动运输功能 D.选择透过性功能

10.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

提供了一条途径。“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以上都不是

11. 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

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

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酶 D.抗原

12.新鲜的鱼、肉用盐渍不变质,其原因是( )

—A.食盐中的Cl有杀菌的作用 B .浓盐水中含 O2 少,细菌无法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细菌会失水死亡 D .由于渗透作用鱼、肉细胞过度失水所致

13.右图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情况,曲线a表示细胞内物

质的浓度,b表示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正确的是( )

A.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物质运输速率与b的高低有关

D.物质运输速率与a的高低有关

14.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需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15.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

特性决定的( )

A.结构特点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二、非选择题

16.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30%的蔗糖

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液面如下图,问: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

(3)在图乙中,C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

17.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

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

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

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

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

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

面积的两倍。

⑴ 哺乳动物细胞内其它的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使红

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⑷“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质主要是__________,它是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 ⑸ 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⑴心肌细胞吸收 O2、 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如何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⑷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 Ca吸收最显著减少,而 K、C6H12O6等物质的吸

2+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Ca、

+K、 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9.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表示在

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A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D【解析】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而“壁”指的是细胞壁,当细胞失水时,由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逐渐变成原生质层部分或全部离开细胞壁而收缩成团,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D【解析】质壁分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造成的。

3.C【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系统,质壁分离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处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A项和D项是

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B项中的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几乎不发生渗透作用,也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项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符合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4.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由M到N或W,说明N细胞和W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M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水分子还可以由N到W,说明W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因此这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W>N>M。

5.D【解析】细胞处于0.45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处于0.35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有胀大趋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膨胀;而当细胞处于0.40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无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同。因此可以推断细胞液的浓度为0.40mol/L左右。

6.C【解析】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包括有两层磷脂分子。

7.C【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它的选择透过性和自由扩散都是在流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8.A【解析】水通过细胞膜属于自由扩散;K+通过细胞膜是主动运输;蛋白质通过细胞膜是胞吞或胞吐;C6H12O6通过红细胞膜是协助扩散。

9.D【解析】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不能进行跨膜运输,只能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

10.B【解析】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是靠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构成的糖被来完成的。对于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来说,细胞之间能够相互识别,就会发生排斥反应。

11.C【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蔗糖分子因此无法进入活细胞内,而醋酸分子能够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成分,使蛋白质变性而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使细胞死亡,蔗糖分子才可以进入到细胞内部。

12.D【解析】开始时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KNO3溶液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失水,于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与此同时,洋葱表皮细胞能够

—选择吸收K+和NO3(属主动运输),随着细胞液浓度的逐渐增大,以至于最后大于外界KNO3

溶液的浓度,此时细胞开始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于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逐渐复原。

13.B【解析】细胞膜常被脂质溶剂溶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类物质;可以被蛋白酶处理,说明细胞膜中有蛋白质。

14.B【解析】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酶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酶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是主动运输。因此是协助扩散。

15.C【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

16.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⑵脂质和蛋白质 ⑶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⑷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⑸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⑹流动镶嵌模型

17.(1) 法囊藻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载体;能量 (3)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8.(1)具有[3]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2]的溶液浓度大于[1]的浓度 (3)原生质层;[7];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甲图中的[3]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7]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6)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19.⑴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⑵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由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进行 ⑶ 自由扩散;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B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A【解析】洋葱表皮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的限制,所以细胞吸水后体积不能无限制地增大,而其他各项中的细胞或细胞器吸水后,体积会不断增大,最后会因吸水过多而破裂。

2.C【解析】由题意可知,细胞液浓度A<B>C,则A、C内的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A>D>E,则E内水分可流向D,D内水分可流向A,且E和D内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C>E,则E内水分可流向C。

3.D【解析】实验中鱼鳔相当于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小于鱼鳔内溶液浓度,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鱼鳔重量增加;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内外溶液浓度持平,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4.D【解析】A项中a侧为清水,b侧为细胞色素C,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a侧的水分子向b侧转移,b侧液面上升;B项中a侧为5%蔗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同样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因此b侧液面上升;C项中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因为葡萄糖分子较蔗糖分子小,因此物质的量浓度a侧>b侧,水分子开始运动方向是由b侧向a侧移动,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使得a侧溶质减少,导致b侧又从a侧吸水,最终b侧液面高于a侧;a侧为5%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葡萄糖溶液,两侧虽然浓度不同,但溶质相同,因此一段时间后,两侧的液面将相平。

5.A【解析】马铃薯浸入溶液中之后,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或吸水,使得马铃薯的质量发生改变。若马铃薯质量增加,则马铃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若马铃薯质量减少,则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所以判断上述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依次为Ⅱ>Ⅲ>Ⅳ>Ⅰ,浓度最低的是溶液Ⅰ。

6.C【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

7.B【解析】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 000倍。而大肠杆菌仍可以吸收钾离子,说明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两个重要条件是载体和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内的有氧呼吸),在培养液中加入的箭毒素后,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而箭毒素并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那么它就是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8.D【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阻止PI的进入,而核膜上有核孔,PI可通过核孔进入核内,使其着色。

9.D【解析】这种膜结构能够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因此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10.D【解析】“穿肠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被细胞吸收的方式是胞吞。

11.B【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

12.C【解析】新鲜的鱼、肉用盐渍就是人为造成外界溶液浓度大大高于细菌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让细菌失水死亡,从而阻止细菌的繁殖来保存食品。

13.A【解析】从图中看出,细胞内物质与细胞外的物质浓度无关,属于主动运输,物质运输速率与a、b的高低无关。

14.C【解析】葡萄糖经小肠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两层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要经过4层细胞膜,每层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故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15.A【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这些分子大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且物质运动与温度相关:当温度升高时,物质运动活性增强,使细胞膜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使厚度减小。B项和C项都是相对于载体蛋白分子而言的,不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项是细胞膜的功能,也不能反映细胞膜的结构变化,因此A项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

16.⑴30%蔗糖溶液 清水 ⑵失 吸 ⑶吸 失

17.⑴ 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⑵ 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渗透吸水而胀破 ⑶ 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也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的功能 ⑷ 磷脂;基本支架 ⑸ 磷脂在细胞膜中是双分子层

18.⑴ a 、b 载体的数是有限的,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也是有限的 ⑵线粒体 心肌细胞在不停的收缩,需要消耗的能量远比表皮 细胞多 ⑶根细胞膜上矿质离子的载体 ⑷该毒素抑制了钙离子载体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19.(1) A C (2) 不变 (3)B: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尿素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相关文章

  •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用途
  •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1 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1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概念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nletry,FCM)是对高速直线流动的细胞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和分析的仪器,主要包括样品的液流 ...查看


  •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
  •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 一.前言 1. 原理说明 人体是大量细胞的集合体,细胞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死亡,细胞通过自身分裂,不断自我更新.成人每秒大约有2500万个细胞在进行分裂,人体内的血细胞以每分钟大约1亿个的速率在不断 ...查看


  • 第三讲神经元与网络结构-zzz的日志-网易博客
  • 2015/4/2 网易 博客 下载LOFTER客户端 第三讲 神经元与网络结构 ­ zzz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最多人用的同步记录工具 加关注登录创建博客 水墨点滴 一心一意,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 首页日志相册音乐博友关于我 日志 第一讲  ...查看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被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主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3.自由扩散: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P-7 ...查看


  • 必修1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渗透作用 2.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3(必修)复习提纲归纳(文科)
  •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必修)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一 知识框架 1
  •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生活开胞 命动不细 从生 物圈 到细 胞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一__知识框架
  •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生活开胞 命动不细 从生 物圈 到细 胞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 ...查看


  • 生物人教版必修3预习复习提纲(已整理)
  • ※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