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事项:本试卷适用于一年级化学专业学生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在求离子半径时需选定一个基准, 不同科学家选用的基准不同, 获得的离子半径数据不同, 我们常用的是 . 随着晶体构型不同,正负离子中心间距离也不同,所以提到某一离子半径时,还要说明是什么构型的离子半径,一般以 构型的半径做为标准.
2. , . 3. 在0.1mol·L -1的HAc 溶液中加入0.1mol·L -1NaAc 溶液,HAc 的电离度将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时内能的变化等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额.
5. 往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结果.
6.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7. 已知某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 24p 3,元素符号为 . 8. B原子中2s 和2p 原子轨道能差较小,故B 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 E(σ2P )_____E(π2P )
F 原子中2s 和2p 原子轨道能差较大,故F 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 E(σ2P )______E(π2P ).
本试卷共6页第1页
9. 已知:2A+B=2C为简单反应,此反应对A 物质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级反应.
10. 在热力学中用热和功的正负号表示以热或功的形式传递能量的方向,体系吸收热量q_______________,体系对环境做功w___________________. 11.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H 为____值,△S 为____值,则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12. 已知: BaCrO 4的K SP =1.6×10-10,BaCO 3的K SP =8.1×10-9,以Na 2CO 3溶液与BaCrO 4沉淀作用,BaCrO 4转化为BaCO 3所需[CO32–]/[CrO42–]值是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_.
13. 依下列各物质沸点,判断其分子间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r 2: 58.8℃ I 2: 181.2℃ Cl 2: -34.1℃ N 2: -198.0℃ H 2 -252.8℃ O 2: 183.0℃ 14. 确定下列各对原子哪一个半径大,并写出理由.
(1) r(Ar) (Cl )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r(Cu)r (Ni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中,. 16. 为防止水在仪器中结冰,可以加入甘油C 3H 8O 3以降低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1℃,则在每100克水中应加入甘油________克. (已知水的 K f =1.86,甘油的分子量为9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H2S 的沸点比H 2O 低,这可用下列哪一种理论解释(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离子键 D. 氢键
2. 已知在室温时,醋酸的电离度约为2.0%,其K a =1.75×10-5,该醋酸的浓度(mol·L -1) 是( )
A. 4.0
B. 0.044 C. 0.44 D. 0.005
3. 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需用以下参数( ) A. n
B. n,l C. n,l ,m D. n ,l ,m ,m
4. 已知某气态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体系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时,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8倍,该反应为( ) 级反应.
本试卷共6页第2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5. 下列原子或离子具有1s 22s 22p 63s 23p 63d 5结构的是( )
A. Fe B. Cr C. Mn 2+ D. Co2+
6. 0.1 mol·L -1的NaHCO 3溶液的pH 值为( ) 已知H 2CO 3的K 1 = 4.2×10-7,K 2 = 5.61×10-11
A. 5.6 B. 7 C. 9.7 D. 13 7. 应用式([H+]2[S2-])/[H2S] = K a1K a2的条件是( ) A. 只适用于饱和H 2S 溶液 B. 只适用于不饱和H 2S 溶液
C. 只适用于有其它酸共存时的H 2S 溶液
D. 上述3种情况都适用 8. 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则( ) A. 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B.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是零
C. 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D. 反应的焓变是零
9. 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K p 分别为 1/2 CuSO4·5H 2O(s)1/2 CuSO4·3H 2O(s) + H2O(g) K p1
1/2 CuSO4·3H 2O(s)1/2 CuSO4·H 2O(s) + H2O(g) K p2 CuSO 4·H 2O(s) CuSO 4(s) + H2O(g)
K p3
为了使CuSO 4·H 2O 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 ,容器中水蒸气压p H 2O 应
为( )
A K p 1
p H 2O
C K p O > K p p 1 >H 2p 2 D K p 2 >H 2O > K p 3
10. 在298K ,下列反应中∆
与∆ r H m r G m 最接近的是(
) A. CCl4(g) + 2H2O(g) = CO2(g) + 4HCl(g) B. CaO(s) + CO2(g) = CaCO3(s)
C. Cu2+(aq) + Zn(s) = Cu(s) + Zn2+(aq)
D. Na(s) + H+(aq) + H2O(l) = Na+(aq) +1/2H2(g) + OH-(aq)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三种短周期元素X 、Y 、Z , X 最外层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Y 的次外层为
本试卷共6页第3页
2个电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 Z 的全部核外电子有2对成对电子和3个不成对电子,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哪些是不可能的?( ) A. XZY3 B. X3Z C. XZY2 D. X2ZY E. X3ZY 4 2. 下列热力学符号所代表的性质,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 U B. H C. Q D. G E. W 3. 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
A. BCl3 B. SiCl4 C. CHCl3 D PCl3 E BeCl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B.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C. 所有副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D. ⅠB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E. ⅡB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5. 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若为1s 12s 12p x 22p y 22p z 2,则违背了( ) A. 能量守恒原理 B. 不相容原理 C. 洪特规则 D. 能量最低原理 E. 对称性原则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N2的MO 表示式为N 2[KKσ2s 2σ2s ※2σ2p 2π2p 4π2p ※0σ2p ※0]。( ) 2. 氟的第一电子亲和能小于氯的第一电子亲和能。( )
3. 能级交错现象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共同对核外电子能量产生影响的结果。( )
4. 在任何条件下,P 电子的三种空间运动状态(P X ,P Y ,P Z )能量完全相同。( )
5. 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之和成正比。( ) 6. 对酚酞试液不显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 7.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是平衡建立的条件。( )
8.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 )
9. 在实验室内用排水集气发收集的气体,定是一种纯净物。( ) 10. 金属晶体紧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68.02%。( )
本试卷共6页第4页
1. 同离子效应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七、综合题(5分)
已知MgO 、KI 、NaF 都是NaCl 型晶体,试推断它们的熔点相对高低,并说
明理由。
2. 屏蔽效应
3. 由原子轨道形成MO 的原则
六、计算题(10分)
在水中加入一些固体Ag 2CrO 4再加入KI 溶液,有何现象产生?试通过计算来解释。 (已知:K sp(AgI) = 1.1 ⨯ 10-12,K sp(Ag2CrO4) = 8.3 ⨯ 10-17)
本试卷共6页第5页 本试卷共6页第6页
《无机化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事项:本试卷适用于一年级化学专业学生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在求离子半径时需选定一个基准, 不同科学家选用的基准不同, 获得的离子半径数据不同, 我们常用的是 . 随着晶体构型不同,正负离子中心间距离也不同,所以提到某一离子半径时,还要说明是什么构型的离子半径,一般以 构型的半径做为标准.
2. , . 3. 在0.1mol·L -1的HAc 溶液中加入0.1mol·L -1NaAc 溶液,HAc 的电离度将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时内能的变化等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额.
5. 往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结果.
6.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7. 已知某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 24p 3,元素符号为 . 8. B原子中2s 和2p 原子轨道能差较小,故B 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 E(σ2P )_____E(π2P )
F 原子中2s 和2p 原子轨道能差较大,故F 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 E(σ2P )______E(π2P ).
本试卷共6页第1页
9. 已知:2A+B=2C为简单反应,此反应对A 物质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级反应.
10. 在热力学中用热和功的正负号表示以热或功的形式传递能量的方向,体系吸收热量q_______________,体系对环境做功w___________________. 11.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H 为____值,△S 为____值,则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12. 已知: BaCrO 4的K SP =1.6×10-10,BaCO 3的K SP =8.1×10-9,以Na 2CO 3溶液与BaCrO 4沉淀作用,BaCrO 4转化为BaCO 3所需[CO32–]/[CrO42–]值是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_.
13. 依下列各物质沸点,判断其分子间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r 2: 58.8℃ I 2: 181.2℃ Cl 2: -34.1℃ N 2: -198.0℃ H 2 -252.8℃ O 2: 183.0℃ 14. 确定下列各对原子哪一个半径大,并写出理由.
(1) r(Ar) (Cl )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r(Cu)r (Ni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中,. 16. 为防止水在仪器中结冰,可以加入甘油C 3H 8O 3以降低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1℃,则在每100克水中应加入甘油________克. (已知水的 K f =1.86,甘油的分子量为9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H2S 的沸点比H 2O 低,这可用下列哪一种理论解释(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离子键 D. 氢键
2. 已知在室温时,醋酸的电离度约为2.0%,其K a =1.75×10-5,该醋酸的浓度(mol·L -1) 是( )
A. 4.0
B. 0.044 C. 0.44 D. 0.005
3. 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需用以下参数( ) A. n
B. n,l C. n,l ,m D. n ,l ,m ,m
4. 已知某气态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体系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时,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8倍,该反应为( ) 级反应.
本试卷共6页第2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5. 下列原子或离子具有1s 22s 22p 63s 23p 63d 5结构的是( )
A. Fe B. Cr C. Mn 2+ D. Co2+
6. 0.1 mol·L -1的NaHCO 3溶液的pH 值为( ) 已知H 2CO 3的K 1 = 4.2×10-7,K 2 = 5.61×10-11
A. 5.6 B. 7 C. 9.7 D. 13 7. 应用式([H+]2[S2-])/[H2S] = K a1K a2的条件是( ) A. 只适用于饱和H 2S 溶液 B. 只适用于不饱和H 2S 溶液
C. 只适用于有其它酸共存时的H 2S 溶液
D. 上述3种情况都适用 8. 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则( ) A. 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B.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是零
C. 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D. 反应的焓变是零
9. 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K p 分别为 1/2 CuSO4·5H 2O(s)1/2 CuSO4·3H 2O(s) + H2O(g) K p1
1/2 CuSO4·3H 2O(s)1/2 CuSO4·H 2O(s) + H2O(g) K p2 CuSO 4·H 2O(s) CuSO 4(s) + H2O(g)
K p3
为了使CuSO 4·H 2O 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 ,容器中水蒸气压p H 2O 应
为( )
A K p 1
p H 2O
C K p O > K p p 1 >H 2p 2 D K p 2 >H 2O > K p 3
10. 在298K ,下列反应中∆
与∆ r H m r G m 最接近的是(
) A. CCl4(g) + 2H2O(g) = CO2(g) + 4HCl(g) B. CaO(s) + CO2(g) = CaCO3(s)
C. Cu2+(aq) + Zn(s) = Cu(s) + Zn2+(aq)
D. Na(s) + H+(aq) + H2O(l) = Na+(aq) +1/2H2(g) + OH-(aq)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三种短周期元素X 、Y 、Z , X 最外层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Y 的次外层为
本试卷共6页第3页
2个电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 Z 的全部核外电子有2对成对电子和3个不成对电子,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哪些是不可能的?( ) A. XZY3 B. X3Z C. XZY2 D. X2ZY E. X3ZY 4 2. 下列热力学符号所代表的性质,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 U B. H C. Q D. G E. W 3. 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
A. BCl3 B. SiCl4 C. CHCl3 D PCl3 E BeCl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B.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C. 所有副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D. ⅠB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E. ⅡB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5. 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若为1s 12s 12p x 22p y 22p z 2,则违背了( ) A. 能量守恒原理 B. 不相容原理 C. 洪特规则 D. 能量最低原理 E. 对称性原则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N2的MO 表示式为N 2[KKσ2s 2σ2s ※2σ2p 2π2p 4π2p ※0σ2p ※0]。( ) 2. 氟的第一电子亲和能小于氯的第一电子亲和能。( )
3. 能级交错现象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共同对核外电子能量产生影响的结果。( )
4. 在任何条件下,P 电子的三种空间运动状态(P X ,P Y ,P Z )能量完全相同。( )
5. 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之和成正比。( ) 6. 对酚酞试液不显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 7.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是平衡建立的条件。( )
8.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 )
9. 在实验室内用排水集气发收集的气体,定是一种纯净物。( ) 10. 金属晶体紧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68.02%。( )
本试卷共6页第4页
1. 同离子效应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七、综合题(5分)
已知MgO 、KI 、NaF 都是NaCl 型晶体,试推断它们的熔点相对高低,并说
明理由。
2. 屏蔽效应
3. 由原子轨道形成MO 的原则
六、计算题(10分)
在水中加入一些固体Ag 2CrO 4再加入KI 溶液,有何现象产生?试通过计算来解释。 (已知:K sp(AgI) = 1.1 ⨯ 10-12,K sp(Ag2CrO4) = 8.3 ⨯ 10-17)
本试卷共6页第5页 本试卷共6页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