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发展与当前环境的关系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问题,不仅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且是对环境与经济政策之间关系的重大思考。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入手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我国的环境政策、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帮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现状

  当代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都是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当库兹涅兹曲线被用以衡量经济与环境关系时,纵坐标将由收入差距变为环境污染指数。曲线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呈先恶化而后逐步改善的趋势。但是与库兹涅兹假说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一样,倒U型曲线的出现不是必然。世界很多学者和科学家都试图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些学者和科学家不仅从大气污染物与人均收入之间证明他的理论,在大气污染物这根轴线上开始转换为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生物种类变少等等。同时,人均收入这根轴线上已出现了变化,出现了地区经济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等等。我国对二者的关系的研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展开,由于我国对二者的研究也是建立在时间序列上,尽管一些学者和科学家试图同时在时间序列和地区序列上进行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但由于理论不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诸如建模时有些指标只能定性难以定量等等。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

  在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上,各国学者和研究者有一个基本共识,环境的承载力有一个峰值,也就是极限值,当超过这个峰值,我们的环境将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制约,这时候的经济对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已不明显。这种峰值的出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积累结果,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能一再单独的强调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是通过“先发展、后治理”模式来实现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起步的阶段,用环境污染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在经济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再回头治理环境问题,在那个时候的环境污染代价较小,也可以弥补,但在环境体系极其脆弱的今天,这种“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中国,我们将来可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代价来弥补这种牺牲环境的经济。我国某些地区急于提升经济数据、做政绩工程,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最终都是付出沉重代价。提高环境质量不是看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是看经济总量,而是看经济增长方式即投入(包括环境资源)和产出(包括污染物)的组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两个息息相关的概念,在如今的全球概念下,我们只谈经济发展或者只谈生态环境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保证环境质量的同时发展经济。

  三、国外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现状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过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早的工业国英国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笼罩下一度成为“死亡雾都”。美国国土曾被“黑风暴”席卷十年,五大湖区的水质至今仍不容乐观。而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欧美,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历史文化和我国都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应借鉴日本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三维产业体系。二是发展绿色工业。三是大力发展分解产业。四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从“能源消耗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五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在预算制度、融资制度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如: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其补贴率为1/3;对从事3R(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策贷款利率等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基本特征是建立起“最佳生产、适量消费、最少废弃、循环利用”的新工业化社会。日本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经验虽然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还有一定距离,但已成功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1.构建循环型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创建循环型社会首先要建立科学、全面、可追究的考核指标体系。我国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关键在于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特别要改革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考核内容,建立起多元化、科学化、个性化、长期化的指标考核体系,以克服地方政府GDP冲动、领导换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

  2.要把经济与环境相融合的理念转化为落实三个转变的行动

  科学发展观已经为统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指明了方向。环境保护部提出经济与环境相融合的理念,是把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积极推行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3.强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政策实施力度

  我国的规划环评条例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政策环评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政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战略环评直接涉及到各部门、地区的本位利益,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将受到考验,同时,鉴于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国际国内压力不断加大,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应从更高层面,致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体系建设和环境执法建设,使环境保护国策切实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梦迪.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J].商情,2011年第28期.

  [2]吴世璋.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市场研究,2011年第9期.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问题,不仅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且是对环境与经济政策之间关系的重大思考。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入手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我国的环境政策、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帮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现状

  当代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都是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当库兹涅兹曲线被用以衡量经济与环境关系时,纵坐标将由收入差距变为环境污染指数。曲线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呈先恶化而后逐步改善的趋势。但是与库兹涅兹假说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一样,倒U型曲线的出现不是必然。世界很多学者和科学家都试图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些学者和科学家不仅从大气污染物与人均收入之间证明他的理论,在大气污染物这根轴线上开始转换为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生物种类变少等等。同时,人均收入这根轴线上已出现了变化,出现了地区经济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等等。我国对二者的关系的研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展开,由于我国对二者的研究也是建立在时间序列上,尽管一些学者和科学家试图同时在时间序列和地区序列上进行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但由于理论不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诸如建模时有些指标只能定性难以定量等等。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

  在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上,各国学者和研究者有一个基本共识,环境的承载力有一个峰值,也就是极限值,当超过这个峰值,我们的环境将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制约,这时候的经济对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已不明显。这种峰值的出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积累结果,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能一再单独的强调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是通过“先发展、后治理”模式来实现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起步的阶段,用环境污染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在经济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再回头治理环境问题,在那个时候的环境污染代价较小,也可以弥补,但在环境体系极其脆弱的今天,这种“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中国,我们将来可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代价来弥补这种牺牲环境的经济。我国某些地区急于提升经济数据、做政绩工程,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最终都是付出沉重代价。提高环境质量不是看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是看经济总量,而是看经济增长方式即投入(包括环境资源)和产出(包括污染物)的组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两个息息相关的概念,在如今的全球概念下,我们只谈经济发展或者只谈生态环境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保证环境质量的同时发展经济。

  三、国外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现状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过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早的工业国英国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笼罩下一度成为“死亡雾都”。美国国土曾被“黑风暴”席卷十年,五大湖区的水质至今仍不容乐观。而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欧美,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历史文化和我国都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应借鉴日本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三维产业体系。二是发展绿色工业。三是大力发展分解产业。四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从“能源消耗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五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在预算制度、融资制度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如: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其补贴率为1/3;对从事3R(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策贷款利率等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基本特征是建立起“最佳生产、适量消费、最少废弃、循环利用”的新工业化社会。日本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经验虽然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还有一定距离,但已成功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1.构建循环型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创建循环型社会首先要建立科学、全面、可追究的考核指标体系。我国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关键在于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特别要改革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考核内容,建立起多元化、科学化、个性化、长期化的指标考核体系,以克服地方政府GDP冲动、领导换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

  2.要把经济与环境相融合的理念转化为落实三个转变的行动

  科学发展观已经为统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指明了方向。环境保护部提出经济与环境相融合的理念,是把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积极推行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3.强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政策实施力度

  我国的规划环评条例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政策环评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政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战略环评直接涉及到各部门、地区的本位利益,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将受到考验,同时,鉴于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国际国内压力不断加大,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应从更高层面,致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体系建设和环境执法建设,使环境保护国策切实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梦迪.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J].商情,2011年第28期.

  [2]吴世璋.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市场研究,2011年第9期.


相关文章

  • 浅析当前中国外交特点
  • 浅析当前中国外交特点 摘要:新中国对外建交以来,在不同的国际形势下,实行了不尽相同的外交政策.但其主要特征离不开一个"和"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世界朝多极化发展.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 ...查看


  • 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 题目指南 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 ...查看


  •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 ...查看


  •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 ...查看


  • 广告学论文选题
  • 2011届毕业生参考选题 1. 试论现代广告影响下的消费观念 2. 孝悌观念在广告中的运用 3. 中外影视广告表现手法的比较研究 4. 中国影视广告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5. 中国广告中的女性歧视问题 6. 中国影视广告中的男性角色研究 7. ...查看


  • 浅析员工关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 浅析员工关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工作细分下企业员工关系的复杂性变化.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当前企业已经无法为员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永久性的生存环境.随着安全感的消失和个 ...查看


  •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 ...查看


  • 财务会计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38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 ...查看


  •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 浅析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企业也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契机,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