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启示

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启示

孙祯祥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摘

浙江

东阳

322100)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教育部最近印发的中对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以及制

定其评价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对制定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标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信息化领导力模型【中图分类号】G47G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00(2014)02-0067-09

一、从我国最近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

规划(2011-2020)》谈起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

,展规划(2011-2020)》这是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

以来的第二个发展规划,它明确制定了今后十年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水平框架。笔者注意到,在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并在文字中多次强调,足以看出对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视。该规划还对提

:“提升教育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

[1]”力相应标准。

从规划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所谓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是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的,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理解。如果从学校组织的角度看,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不仅仅包括校长、学校管理人员、还应该包括组织的全体成员,即教师。但是,传统的领导学理念还是把目光集中在学校领导者身上,特别是对学校发展负主要责任的校长身上。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领导力的研究绝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大多数都是所谓的研究。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它

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但

是,相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教育具有滞后性。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个紧迫的事,也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还需要提升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就是信息化领导力。显然,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也比较多,本文则侧重于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探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希望对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等研究有所启示。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二、国外对内涵的研究国外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的研究多数

是以探讨其结构、模型、模式、评价标准等形式展开的。

1.以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模型等形式的研究英国是比较早关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培养的

“国立学校领导力学院”(NationalCol-一个国家,其

legeforSchoolLeadership,NCSL)对学校信息化领导

[2]

并提出了结力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006),

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

,“愿景”括三个大的方面:愿景、应用和评估。其中

包括学校领导者应该掌握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并让全体学校成员理解规划的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编号:BHA110042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孙祯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67

共同愿景;4.方便迅捷的网络;5.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五个要素,校长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领导力表现:即有能力的领导者、学习的领导者、学生权益的领导者、资源管理的领导者和社区的领导者

图1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流

;“应用”包括教育信息化如何进行创新,如重要性

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持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等;“评估”包括对信息化资源的审查,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评价以及应用情况的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校领导者是多才多艺(多能)的,具有决断力的,具有专业水准的。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要求学校领导者关注教育信息化中的六个要素: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学习、教学、管理、课程。在这些要素中,核心部分是教学法,组织和资源,只有抓住了这三个部分,才能有效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

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尔里加(Calgary)的教育董事于2000年发起的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中提出

[3]

了校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模型,如图2。

该模型指出:在引入、管理、评估的循环过

程中,要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五个目标,即1.获取机会的均等性;2.学生主动参与;3.建立

图2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模式

美国的安德森(Anderson)和德克斯特(Dexter)

《学校技术领导力———普及和效果在2005年发表的

之经验调查》中指出学校技术领导力对学校在技术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取得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提出了学校技术领导力作用的模型。该技术领导力模型的指标包括:1.学校要设置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委员会;2.学校对技术建设有满足需要的预算;3.学区对技术的支持成本;4.校长定期使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家长的沟通;5.校长每学年用于信息技术(计划、维护和管理)的时间;6.学校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技术的教职员工专业发展政策;7.学校近三年来获得的特别补助金;8.学校对知识产权的

[4

重视政策。该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学校技术领导力模型

美国校长全国委员会在2009年提出了“重新定义21世纪的教育领导者”的建议,该建议从技能、应用、个人素养三个维度、九个方面提出了新世

68

纪教育领导者的能力模型

描述见表1。

[5]

。模型图如图4。具体

表1

技能

21世纪教育领导力建议

1.

合格的教育领导者不断地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领导力)

2.合格的教育领导者有一个清楚的发展愿景并用以激发教职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愿景)3.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运用制度杠杆的作用达成理想的成效。(管理)

4.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变革学习的环境和校园文化。(文化)5.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始终支持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发展。(学习者发展)6.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能促进和监控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发展。(指导)

7.合格的教育领导者应该成为专业化的、行为道德规范的楷模。(道德规范)

8.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确保公平的学习机会和高期望值学习目标的实现。(公正)9.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成为学校、社区教育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倡导)

应用

素养

图421世纪教育领导力模型

2.以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形式的研究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展了

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并且将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以多维度、多指标细化的形式进行表征,具有明确、准确、易于量化评估的特点,而且这些评价标准往往是以政府或国家级学术机构制定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002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面向

(简称NETS·A),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对

工作任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务和相应的绩效指标进行了阐述。该评价标准从领导力与愿景;学习与教学;技术应用效率与专业实践;支持、管理与运行;评估与评价;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等六个维度并细化为16项指标,详细阐述

[6]

了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的责任构成。如表2:

NETS·A2002表2《面向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

形成一个技术整合的共同

愿景,并创造有利于愿景实现的环境与文化。确保技术能恰当地整合到课程设计、教学策略与学习环境中,最大化学与教的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专业实践水平,提高自己与他人的效率。

(1)参与学区的决策过程,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愿景,清晰地界定对技术使用的期望;

(2)基于研究和学区的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开发学校技术发展规划;(3)在学校教职员工中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4)帮助教师通过技术来获取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诠释,将分析结论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设计,评价和调整上。(5)参与设计教职员工专业发展计划,并对其设计和实施提供支持。(6)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获取和保存教师个人资料和学生档案记录;

(7)通过各种方式,如互联网等,与同事、专家或利益相关者等进行沟通与合作。

(8)支持全校范围的专业发展,支持以各种形式采用各种平台分享工作和资源;

(9)合理配置学校的资金和资源,保证信息化建设规划顺利实施;(10)提供充足、及时、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服务。

领导力和愿景:

学习与教学:

应用效率与专

业实践:

支持、管理与运作:确保信息技术整合能促进学习,支持管理系统。

69

评估与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实施评估与评价。

(11)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数据,并分析技术使用对教学与学习的影响;(12)根据已有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个人发展进行评估,为其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指导;

(13)将能否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项指标。

(14)保障信息技术资源的公平使用,确保教师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15)倡导遵守地区及其它与版权,技术使用相关的合法的、符合伦理的政策及程序;

(16)参与版权和技术使用相关政策的制定,确保并提供健康的、安全的技术使用环境。

法律与伦社会、理问题:

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法律和伦理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英国教师训练局(TeacherTrainingAgency,TTA,1996)[7]针对校长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了一个包括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决定能力、沟通能力、自

表3

我管理能力5个维度共30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如

表3:

英国教师训练局制定的校长能力标准

领导能力

(1)建立有效能的学校组织,有明确的愿景,并能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愿景。(2)积极改革并提出具体做法,促进学校发展,追求长远目标。(3)善于计划与组织。(4)能适时地指导与安排他人工作。(5)支持和组织高效能的工作团队(6)善于与他人共事。(7)充分授权并掌控进度。(8)激励学校员工、家长及社区。(9)制定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10)主动征求他人意见与支持。(11)有敏锐的觉察能力。(12)对?同情境运用?同的领导风格。

(13)取得他人信赖并能影响他人。(14)对他人工作提供专业指导。(15)有效运用视导及研究结果。(16)学习并运用教育以外的多种工作方法。

(17)收集与分析信息资料,并据此做出判断与决定。(18)对相关信息资料能分析解读。(19)具有创新思维并运用于解决问题。(20)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21)善于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沟通。(22)善于与人磋商及咨询。(23)善于运用和管理沟通系统。(24)能有效主持会议。(25)善于运用网络沟通方式。

(26)处理事情按轻重缓急,有效运用时间。(27)按计划完成工作。(28)有自我工作驱动力。(29)能完成具挑战性的工作目标。(30)能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专业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新西兰教育部(NewZealandMinistryofEduca-tion1998)[8]颁布的《国民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

表4

,例》是一个包括专业领导等6个维度20多项指标

的国民小学校长专业评价标准。如表4。

新西兰国民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例

专业领导

(1)对于有效教学与学习的整体了解。(2)通过学校发展愿景与革新,激励并提供教职员工专业发展方向。(3)能通过学校自我检查、外部的审查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进行分析,并立即做出有效的反应。(4)了解和应用学校内外部适合的策略,以进行有效的管理。(5)担任学校主管的角色,并且在表现上能获得上级的认同。(6)能反省自我评鉴的表现,并能证明自我不断学习,以改进领导力的承诺。(1)推进学校发展愿景

a.了解学习的障碍;b.促进学生高成就表现;c.聘用高质量教师;d.致力于学校

持续性改革。

策略管理

(2)通过可利用资源的有效管理来达成学校发展愿景

人员管理

(1)支持课程的有效传递,并赋予教师改进学生学习表现的责任。(2)建立教师的招聘、视导、执行的管理、专业发展的准备以及通过鼓励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与实践,来改进教师的效能。(3)激励和支持教师改进教与学的质量。

(1)提升学校与社区的关系。(2)对于学生、家长、董事会、社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机构所关心的事务与需求能了解并予以响应。(3)能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进有效沟通。(4)能有效管理冲突并积极给予解答。(5)能陈述学校行动以完成学校目标。

(1)有效能及有效率地使用可利用的财政资源与资产,以支持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果。(2)有效执行预算计划,并且在可利用资源上有效地运作。(3)在财政与资产使用的控制、监控与报告上,能与董事会成员有效能并且有效率地运作。

关系管理

财政与资产管理

70

法规与报告的需求

遵守相关法令与规章,并拥有必须的监控与报告。

英国学校领导力学院(NCSL)为培养高质量的

在2000年规划制定了《校长具有专业能力的校长,

(NationalProfessionalQualifica-专业资格培育方案》tionforHeadship,简称NPQH)。NPQH的课程设计

《英国全国校长标准》(NationalStandardsof是根据

Headteachers,简称NSH)的五项管理与领导能力而

[9]

设计的。该五项能力是:

1.学校规划与发展:拟定学校未来发展之愿景。2.教学与学习:具备教学领导与视导的能力。3.人员的领导与管理:具备领导、激励、支持教职员工发展提高的能力。

4.人力管理与资源运用的效率与效能:能在学校一定的财政经费条件下,经过规划策略,达到较好的学校教育发展目标。

5.绩效责任:确保学校经营的效能与效率。美国教育领导学院(TheInstituteforEducationLeadership,IEL,2000)[10]在二十一世纪学校领导校长任务的报告书《为学生学习的领导:校长的再造》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将需要一位全新的校长,他将扮演下列的角色:

1.教学的领导:强化教学与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信息主导的决策和绩效责任。

2.社群的领导:扩大学校影响力和角色,包括与教师、社区家长与居民分享领导;与家长和他人保

表5

公平提供

关注信息技术学习学习新技术的意愿耐心的教学

持密切关系;以支持学校能力的发展与资源建构。

3.愿景的领导:通过承诺、激励、价值与信念来展现让所有学生能够具有高层次学习能力的学校发展愿景,以及激励学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信心。

澳大利亚校长中心(AustralianPrincipalsCen-ter,2003)[11]在其第八十四届年度会议中,发表的《学习校长角色———通过对初任校长的观察》一文中谈到,从校长专业社会化的学习阶段到校长角色的发展,校长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能学习、预見与发展自己的角色。2.建立内部学习者新社群。3.建立领导团队、制定领导计划。4.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发展。5.理想的塑造者。6.教学领导者。

7.愿景文化的建构者。8.管理人员的建构。

《校长加拿大的Diannel.Yee在2000年发表的

[12]

信息技术领导力描绘》一文中通过对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的10所精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学校校长经历的研究,总结得出校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十四项要求。如表5:

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描绘

———校长是必要资源(包括时间和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提供者。——校长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平”—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视野的趋动者。————校长将支持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信息技术决策的焦点。——校长有成为师生中的一员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校长表现出愿意偿试新技术和学习策略的意愿。——校长愿意教学生、—教职工和家长学习信息技术。———校长鼓励教职工参加适当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活动。

———校长为教职工和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和提供分享的领导力活动。———校长提倡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习工具,当学校信息技术发展遭遇来自公众或学区力量的阻挠时,校长能够为其提供支持和保护。———校长密切监督教师,保证学生能根据学校要求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校长作为一位教育信息技术构建者来协调构建学校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校长作为一位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也是一位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校长。———校长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来分析组织内有多大的风险可以接受或忽略。

支持和保护持续的监控与管理部门

和企业沟通迎接挑战

我国台湾的国立教育资料馆(NationalInstituteofEducationalResourcesResearch,年代不详)在《校

——国民中小学校长专长专业发展资源服务系统—

表6

业能力发展标准》中从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共六

十项指标,非常详细地阐明了校长应具备的能力。如表6。

71

[9]

台湾国民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发展标准

校务发展与评估

(1)拟定完善校务发展计划

(2)规划与执行校务发展评估

(1)能积极有效运用学校财物与设备资源

(2)能建立适当的管理程序,提升管理效率(3)能健全人事制度,有效运用人力资源

(4)能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1)营造优质教学环境(2)领导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

a.能根据发展需求,利用校内外环境优势缺失,拟定短、中、长期发展计划。b.能组成校务发展委员会,凝聚师生共识,塑造学校愿景。c.能按照教育政策、学校条件、愿景及个人理念,拟定校务发展计划。a.能定期检查校务发展计划执行情况。b.能根据教育质量要求,拟定具体评估标准,执行校务评估。c.能根据专长分工,形成各种评估任务小组,落实校务自我评估。

a.能依据校务发展计划预算执行计划。b.能建立主动敏捷的行动服务,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c.能定期检查设备、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效能。a.能提高教师对管理支持教学的满意度。b.能建立各项管理程序,书面化并公告周知。c.能依据分层负责明细表,落实职务代理制度。d.能有效协调整合各处室工作,确保校务正常运作。e.能?实管理计算机化,并提升管理效率。a.能依据人事制度,建立公开遴选制度。b.能落实教职员工奖惩公开、考核透明化。c.能根据教师专长及意愿安排适当职务。

a.能制定校园危机处理程序及任务编组。b.能定期演练危机处理,增进危机处理能力。c.能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处理档案,并落实追踪辅导机制。a.能掌握信息科技发展,整合教学媒体,提升教学效能。b.能规划与建设适当的无障碍学习环境。c.能更新与维护教学设备,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a.能有效发挥课程建设委员会功能,落实校本课程建设。b.能根据教师需求,支持进修研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c.能引导教师建立教学档案,整理教学资源。

a.能制定具体且多元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b.能制定具体评价指标,有效实施教师教学评价。c.能落实教学视导,提供教师教学改进意见。d.能成立教学辅导小组,辅导需要教学协助的新教师。a.能配合社区需求,开放校园空间与资源,提供社区居民活动与学习机会。b.能引导并协助家长与社区适当参与校务运作。c.能妥善整合及运用社区资源,增进与社区之互动。

行政管理

教学领导

(3)落实教学视导与评估

(1)建立学校与家长、社区

密切关系

a.能发展学校特色,塑造学校优质形象。b.能定期发行各类刊物,建设网站,

(2).塑造学校优质形象,

提供学校最新信息。c.能主动邀请相关人士参与学校重要活动,并与媒体保

学校公共关系善用传播媒体

持密切关系。

(3)维持与社会相关机构良好互动关系

(4)建构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1)展现个人魅力,塑造领导风格

人格特质与态

(2)运用心智思考,营造创新校园文化

(3)具备专业道德,建立校园伦理

(1)具备专业知能(2)善尽专业职责

a.保持与上级机关良好互动关系。b.主动拜访民意代表与社区贤达,保持密切互动。c.与教育文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a.能拟定校际合作方案,组成策略联盟以促进校务运作交流。b.能定期举办校际交流活动。c.拓展校际间师资、教学、图书等软件设备资源共享。a.具备自信心、幽默等人格特质,建立个人魅力形象。b.包容及接纳他人意见,展现民主风度及亲和力。c.能控制及适度的表达情绪,具有挫折容忍力。a.具备反思与创新能力,能进行校务运作整体思考。b.带领教职员工从事学习活动,以营造学习型学校。c.能凝聚师生向心力,营造人性温馨校园文化。a.以身作则,有高度的道德标准,成为学校中的典范。b.以关怀、欣赏、赞许的态度支持被领导者。c.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建构校园自律的专业伦理。a.具备丰富教育专业理念与人文素养。b.能随时向教师介绍最新或重要教育改革成果和理论。c.具备行政领导与教学专业知能。

a.能遵守专业伦理信条,并依法行政。b.能建立适宜的规章制度。c.能提供教职员实现愿景与教学目标的资源。

a.能积极参与各类进修活动,阅读专业刊物,增进专业知能。b.能实施专业对话,与教师共同讨论专业理念和实践。c.能冰断反省与思考,审视及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专业发展

(3)继续专业成长

3.对信息化领导力内涵阐述的综合比较分析

72

以上我们列举了12个外国和地区的教育机构

虽然其或是学者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论述,

中有相当一部分论述并非专门针对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来论述,而是就一般概念下的校长领导力来阐述的,如英国教师训练局、新西兰教育部、我国台湾教育资料馆等等。但是其制定时间多出自于21世纪初,信息化对学校的影响已经显现,而且在很

表7

领导力维度论述出现频数

总频数所占百分比%

学校愿景101283.3

多维度上对领导力的阐述亦包含着信息化方面的

内容与要求。因此,我们将这12个论述经过归纳整理,分为愿景、教与学、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财政与绩效、法规与伦理、校长个人发展等七个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维度。归纳分析量表如表7。

各国论述的维度归纳分析量表

公共关系管理

71258.3

财政管理与绩效

41233.3

法律法规伦理

31225

校长个人发展

51241.6

教学与学习人力资源管理

101283.3

91275

学校愿景:尽管各国对学校发展愿景内涵的表述和权重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仍有绝大多数(占最高比例83.3%)的机构和学者达成了共识。并对学校愿景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这里归纳如下:建构学校高层次的愿景;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创建有利于愿景实现的技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激励教职员工努力实现愿景。

教学与学习:这是与愿景一样高度认同的内涵维度。教与学是学校建设的最根本任务,其内涵也是非常广泛的。各国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即,以新技术应用的视野关注教学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教师应用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还包括支持课程建设、教学评估、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校长要坚持专业指导、视导、监督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得到较高认同的内涵维度,占75%。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历来得到非常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也是多方面的,各国学者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即,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制定团队发展计划;制定、实施人事激励、奖惩制定;建立学校内部学习社群;善于运用网络加强沟通等等。

公共关系管理:该维度得到58.3%的认同。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同,国外学校其社会独立性较强。为了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学校要与社区、学区、校际之间、家长、企业等加强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

财政管理与绩效:该维度得到的认同度不高,仅有33.3%。有些国家对校长在财政管理和学校绩效方面的领导力内涵还是比较重视的,如新西兰教育部、英国学校领导学院的评估标准。其内涵的阐述:财政和资源上支持学习与教学革新;善于规划财政与运作,使学校达到预期绩效目标;努力获

取外界的财政支持等。

法律法规、伦理:该维度也较低,仅有25.%的认同。在某些国家,如美国、新西兰,他们认为在学校这块教育的领地上,应该重视对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公平公正意识的培育。因此,也要求学校领导者具备相应的认识和领导力。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学者并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要求。

校长个人发展:该维度得到近半数41.6%的认同。由于研究领域仍然受着传统领导学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往往对领导者个人特质的研究赋予较大的关注。因此实际上述12个评价体系中,基本都是以对校长的要求来阐述的。然而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学校管理应是以分布式领导理论为指导,在学校提倡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作为校长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仅仅是学校整体信息化领导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三、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对我国的启示1.国外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明确构建学校的共同愿景:建构学校愿景是各国研究中高度认同的领导力维度。所谓愿景,既包括学校发展的长期远景规划,也包括学校发展的近期规划和短期实施计划。它不仅体现在文本形式的学校文件中,也应该落实到学校发展的行动上。但是,据我们的调查,相当多的教师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是否有愿景建立,甚至都没有听校长说起过。因此,在我国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中,不仅应该有明确的愿景构建指标,还应该有实现愿景的行动指标予以检验。愿景不应该只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另一方面,作为校长,如果心中没有建构一张学校发展的愿景蓝图,他肯定不是一位好校长。但是,学校愿景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愿景,而应该是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如何在组织中创建有利于愿景实现的学习共同体、技术

73

共同分享、共同激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共同学习、

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学校愿景而各尽其力,这是学校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智慧。因此,仅仅存在与校长头脑中或者仅仅存在于学校的文件中的愿景不是真正的愿景,而存在于组织全体成员头脑中的愿景才是真正的愿景!

强化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作用:教与学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在国内外都已经达成共识。特别在国外,非常强调校长作为教学领导

,“一把手”,的作用。而在我国校长“主外”教学副

校长主管教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既然教与学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岂有一把手校长放手不管的道理?当然,要求校长作为教学领导并不是要求校长一定要象教师一样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但是听课、评课、视导、指导、监督、评估等都是校长作为教学领导引领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学校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师生发展等都是校长支持和服务于教学的主要表现,必须履行。笔者认为,在我国,校长不重视教学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学校领导力评价标准中必须明确对校长作为教学领

支持导的具体行动指标要求,而仅仅以“促进……,

……”等描述性的指标不能达到准确衡量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激励了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师生学习与发展、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以新技术应用的视角去关注教与学和学校发展是新世纪对学校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学校领导者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为了扭转传统思想的影响,加强学校领导者从行政型领导向专业型领导的转变,在学校领导力标准中也要体现多方面的专业化评价指标要求。

加强学校团队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最新的管理学理念提倡学校分布式领导,如亨利·

:“组织应该将以个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指出

人为中心的集权式领导转变为分布式领导,而所谓的分布式领导就是组织的不同成员根据自己的能

[13]”也力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动态地分享领导角色。

就是说,在学校组织中,校长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个人集权式领导者转变为支持式领导者,并引领学校成员动态地分担领导职能,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再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上来说,学校领导力不只是校长一个人的领导力,而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领导力作用。虽然我们前面分析的国外学校领导力评价中多数还是将校长领导力作用视为最主要的作用,并且少有提到加强团队建设的。但是我们十分清楚: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学校成员的组织,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学校成员的

74

领导力作用,学校的领导力才能达到最大作用。因

此,要加强学校信息化领导团队的建设;制定团队建设发展规划;构建学校组织学习型群体,加强沟通,构建民主、和谐的组织文化环境等指标应该明确体现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在国外的评价标准中,我们基本没有看到关于加强教师领导力作用的阐述。但是,教师是学校组织中最基层的成员,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从分布式领导的意义上看,教师群体应该是发挥领导力作用最大的群体。而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角度看,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学校的信息化愿景与规划,都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来执行的,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层执行者。所以说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即执行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不断激励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执行力。同时将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指标纳入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中,使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真正成为学校组织集体发挥的作用力。

加强学校的社会独立性,使其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国外的领导力评价中比较重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关系,这是因为国外学校的生存相对独立,因而与社会的联系较多。而我国的学校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关系,学校对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依赖性较强,与社会的联系则较少。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管理部门放手放权,摆脱学校对上级管理部门的依赖性,强化学校独立的社会生存状态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的学校领导力评价体系中也应该体现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要求学校充分地与社区、家长、校际、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分享领导,以谋求社会各方对学校发展的多方面支持,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使其具有自身发展的特色。

2.对制定我国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思考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和评价标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

[1]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国内学有正式出台

术界有关于标准的讨论也仅限于一些学者们的建议。纵观国外相关评价标准研究发布的形式与方法,对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出台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评价标准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国外的学校领导力评价标准多数是由一些国家级的学术团体或专

具有比较强的专业业协会组织研究制定并发布的,

性。但是我们发现,相关标准很多,例如美国就有很多专业协会制定其标准。这样的结果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在执行上的权威性则降低,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国外少见由政府发布的评价标准,但是由政府制定发布的评价标准具有很高的执行权威性,因为它是国家的统一评价标准。不过,虽然发布的是政府文件,但是其内容一般多是委托专业协会组织起草的。例如,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底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4],发了

该标准就是委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起草的。该标准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技术人员三个子标准,其中学校管理者标准被认为是国内最接近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的标准了。但是该标准以相同的维度衡量领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明显忽视了其领导力的作用,使其并没有达到准确评价的目的。笔者认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应由政府发布,以提高其执行的权威性。但是,标准的起草则应由政府组织专门的文件起草委员会,有国家级多个学术团体或协会共同参与,以保证其专业性和全面性。

评价标准要持续更新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国外学术团体或协会制定的评价标准往往会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发展中的学校环境要求。例如,美国一些协会制定的评价标准在2~3年中就会有更新,从而提高评价标准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而在我国,学术团体和协会参与此类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标准制定后也多年不再修订,从而使其评价标准丧失了生命力和适应力。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试行)已经八年至今没修订过,术能力标准》这样

将不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133322.html;

[2]张仙,鲁绍坤,郭睿南,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初,J]现代教育技术2008(1);探[[3]L.Flanagan&M.Jacobsen.(2003).TechnologyLeadershipfortheTwenty-firstCenturyPrincipal.Journal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41(2),P.132.

[4]Anderson,R.E.,&Dexter,S.(2005).SchoolTechnologyLeadership: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Preva-lenceandEffect.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Quarterly,41(1):49-82.

[5]NationalBoardCertificationforEducationalLeaders(NBCEL)[EB/OL].http://www.nbpts.org/products_and_services/national_board_certifica.

[6]ISTE.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forAdministrators(NETS*A)[DB/OL〗.http://cnets.iste.org/tssa/,2006-06-28;

[7]Thenationalstandardsforhead-teachers.RetrievedApril5,2004,fromhttp//www.ncsl.org.uk;

[8]Interimprofessionalstandardsforprimaryschoolprin-cipals.RetrievedNovember26,2003,fromhttp://www.min-edu.govt.nz/prin_doc.cfm.[9]蔡金田.中小学校长能力论述之跨国分析指标研

J].屏东教育大究—中、美、英、纽、澳吴国教育机构的观点[

2009.学学报,[10]Leadershipforstudentlearning:Reinventingtheprincipalship.RetrievedApril5,2004,from.http://www.iel.org.

[11]Learningtherole:Throughtheeyesofbeginningprincipals.RetrievedMay28,2004,from.http://www.apcen-tre.edu.au/research/area.htm

[12]Diannel.Yee.(2000).ImagesofSchoolPrincipals’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Leadership.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forTeacherEducation,Vol.9.(3):2000.

[13]Mintzberg,H.TheleadershipdebatewithHenryMintzberg:Co-mmunity2shipistheanswer[N].FinancialTimes,2006,210-223.

[14]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2004]9号)文件.行)》的通知(教师[

(本文责任编辑:闫兵)

ResearchandEnlightenment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Abroad

SUNZhen-xiang

(Metalconstructionofzheji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Dongyang,Zhejiang,322100,China)

Abstract:Thenewly-published“Ten-YearDevelopmentPlanfor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2011-2020)”,byChineseMinistryofEducation,Putforwardthespecificrequirementsonpromotion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andestablishmentofitsevaluationcriterion.Thispaper,throughsummarizationandanalysisofrelevantresearchoutcomesfromsomeforeigncountriesorre-gions,offerssomethinkingandsuggestionsfortheestablishmentofevaluationcriterionfor“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ofourowncountry.

Keywords: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EvaluationcriterionforTechnologicalLeadership;Model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

75

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启示

孙祯祥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摘

浙江

东阳

322100)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教育部最近印发的中对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以及制

定其评价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对制定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标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信息化领导力模型【中图分类号】G47G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00(2014)02-0067-09

一、从我国最近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

规划(2011-2020)》谈起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

,展规划(2011-2020)》这是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

以来的第二个发展规划,它明确制定了今后十年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水平框架。笔者注意到,在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并在文字中多次强调,足以看出对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视。该规划还对提

:“提升教育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

[1]”力相应标准。

从规划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所谓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是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的,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理解。如果从学校组织的角度看,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不仅仅包括校长、学校管理人员、还应该包括组织的全体成员,即教师。但是,传统的领导学理念还是把目光集中在学校领导者身上,特别是对学校发展负主要责任的校长身上。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领导力的研究绝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大多数都是所谓的研究。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它

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但

是,相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教育具有滞后性。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个紧迫的事,也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还需要提升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就是信息化领导力。显然,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也比较多,本文则侧重于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探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希望对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等研究有所启示。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二、国外对内涵的研究国外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的研究多数

是以探讨其结构、模型、模式、评价标准等形式展开的。

1.以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模型等形式的研究英国是比较早关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培养的

“国立学校领导力学院”(NationalCol-一个国家,其

legeforSchoolLeadership,NCSL)对学校信息化领导

[2]

并提出了结力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006),

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

,“愿景”括三个大的方面:愿景、应用和评估。其中

包括学校领导者应该掌握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并让全体学校成员理解规划的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编号:BHA110042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孙祯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67

共同愿景;4.方便迅捷的网络;5.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五个要素,校长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领导力表现:即有能力的领导者、学习的领导者、学生权益的领导者、资源管理的领导者和社区的领导者

图1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流

;“应用”包括教育信息化如何进行创新,如重要性

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持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等;“评估”包括对信息化资源的审查,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评价以及应用情况的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校领导者是多才多艺(多能)的,具有决断力的,具有专业水准的。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要求学校领导者关注教育信息化中的六个要素: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学习、教学、管理、课程。在这些要素中,核心部分是教学法,组织和资源,只有抓住了这三个部分,才能有效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

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尔里加(Calgary)的教育董事于2000年发起的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中提出

[3]

了校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模型,如图2。

该模型指出:在引入、管理、评估的循环过

程中,要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五个目标,即1.获取机会的均等性;2.学生主动参与;3.建立

图2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模式

美国的安德森(Anderson)和德克斯特(Dexter)

《学校技术领导力———普及和效果在2005年发表的

之经验调查》中指出学校技术领导力对学校在技术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取得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提出了学校技术领导力作用的模型。该技术领导力模型的指标包括:1.学校要设置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委员会;2.学校对技术建设有满足需要的预算;3.学区对技术的支持成本;4.校长定期使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家长的沟通;5.校长每学年用于信息技术(计划、维护和管理)的时间;6.学校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技术的教职员工专业发展政策;7.学校近三年来获得的特别补助金;8.学校对知识产权的

[4

重视政策。该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学校技术领导力模型

美国校长全国委员会在2009年提出了“重新定义21世纪的教育领导者”的建议,该建议从技能、应用、个人素养三个维度、九个方面提出了新世

68

纪教育领导者的能力模型

描述见表1。

[5]

。模型图如图4。具体

表1

技能

21世纪教育领导力建议

1.

合格的教育领导者不断地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领导力)

2.合格的教育领导者有一个清楚的发展愿景并用以激发教职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愿景)3.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运用制度杠杆的作用达成理想的成效。(管理)

4.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变革学习的环境和校园文化。(文化)5.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始终支持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发展。(学习者发展)6.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能促进和监控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发展。(指导)

7.合格的教育领导者应该成为专业化的、行为道德规范的楷模。(道德规范)

8.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确保公平的学习机会和高期望值学习目标的实现。(公正)9.合格的教育领导者要成为学校、社区教育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倡导)

应用

素养

图421世纪教育领导力模型

2.以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形式的研究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展了

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并且将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以多维度、多指标细化的形式进行表征,具有明确、准确、易于量化评估的特点,而且这些评价标准往往是以政府或国家级学术机构制定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002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面向

(简称NETS·A),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对

工作任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务和相应的绩效指标进行了阐述。该评价标准从领导力与愿景;学习与教学;技术应用效率与专业实践;支持、管理与运行;评估与评价;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等六个维度并细化为16项指标,详细阐述

[6]

了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的责任构成。如表2:

NETS·A2002表2《面向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

形成一个技术整合的共同

愿景,并创造有利于愿景实现的环境与文化。确保技术能恰当地整合到课程设计、教学策略与学习环境中,最大化学与教的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专业实践水平,提高自己与他人的效率。

(1)参与学区的决策过程,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愿景,清晰地界定对技术使用的期望;

(2)基于研究和学区的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开发学校技术发展规划;(3)在学校教职员工中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4)帮助教师通过技术来获取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诠释,将分析结论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设计,评价和调整上。(5)参与设计教职员工专业发展计划,并对其设计和实施提供支持。(6)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获取和保存教师个人资料和学生档案记录;

(7)通过各种方式,如互联网等,与同事、专家或利益相关者等进行沟通与合作。

(8)支持全校范围的专业发展,支持以各种形式采用各种平台分享工作和资源;

(9)合理配置学校的资金和资源,保证信息化建设规划顺利实施;(10)提供充足、及时、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服务。

领导力和愿景:

学习与教学:

应用效率与专

业实践:

支持、管理与运作:确保信息技术整合能促进学习,支持管理系统。

69

评估与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实施评估与评价。

(11)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数据,并分析技术使用对教学与学习的影响;(12)根据已有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个人发展进行评估,为其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指导;

(13)将能否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项指标。

(14)保障信息技术资源的公平使用,确保教师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15)倡导遵守地区及其它与版权,技术使用相关的合法的、符合伦理的政策及程序;

(16)参与版权和技术使用相关政策的制定,确保并提供健康的、安全的技术使用环境。

法律与伦社会、理问题:

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法律和伦理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英国教师训练局(TeacherTrainingAgency,TTA,1996)[7]针对校长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了一个包括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决定能力、沟通能力、自

表3

我管理能力5个维度共30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如

表3:

英国教师训练局制定的校长能力标准

领导能力

(1)建立有效能的学校组织,有明确的愿景,并能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愿景。(2)积极改革并提出具体做法,促进学校发展,追求长远目标。(3)善于计划与组织。(4)能适时地指导与安排他人工作。(5)支持和组织高效能的工作团队(6)善于与他人共事。(7)充分授权并掌控进度。(8)激励学校员工、家长及社区。(9)制定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10)主动征求他人意见与支持。(11)有敏锐的觉察能力。(12)对?同情境运用?同的领导风格。

(13)取得他人信赖并能影响他人。(14)对他人工作提供专业指导。(15)有效运用视导及研究结果。(16)学习并运用教育以外的多种工作方法。

(17)收集与分析信息资料,并据此做出判断与决定。(18)对相关信息资料能分析解读。(19)具有创新思维并运用于解决问题。(20)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21)善于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沟通。(22)善于与人磋商及咨询。(23)善于运用和管理沟通系统。(24)能有效主持会议。(25)善于运用网络沟通方式。

(26)处理事情按轻重缓急,有效运用时间。(27)按计划完成工作。(28)有自我工作驱动力。(29)能完成具挑战性的工作目标。(30)能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专业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新西兰教育部(NewZealandMinistryofEduca-tion1998)[8]颁布的《国民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

表4

,例》是一个包括专业领导等6个维度20多项指标

的国民小学校长专业评价标准。如表4。

新西兰国民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例

专业领导

(1)对于有效教学与学习的整体了解。(2)通过学校发展愿景与革新,激励并提供教职员工专业发展方向。(3)能通过学校自我检查、外部的审查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进行分析,并立即做出有效的反应。(4)了解和应用学校内外部适合的策略,以进行有效的管理。(5)担任学校主管的角色,并且在表现上能获得上级的认同。(6)能反省自我评鉴的表现,并能证明自我不断学习,以改进领导力的承诺。(1)推进学校发展愿景

a.了解学习的障碍;b.促进学生高成就表现;c.聘用高质量教师;d.致力于学校

持续性改革。

策略管理

(2)通过可利用资源的有效管理来达成学校发展愿景

人员管理

(1)支持课程的有效传递,并赋予教师改进学生学习表现的责任。(2)建立教师的招聘、视导、执行的管理、专业发展的准备以及通过鼓励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与实践,来改进教师的效能。(3)激励和支持教师改进教与学的质量。

(1)提升学校与社区的关系。(2)对于学生、家长、董事会、社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机构所关心的事务与需求能了解并予以响应。(3)能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进有效沟通。(4)能有效管理冲突并积极给予解答。(5)能陈述学校行动以完成学校目标。

(1)有效能及有效率地使用可利用的财政资源与资产,以支持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果。(2)有效执行预算计划,并且在可利用资源上有效地运作。(3)在财政与资产使用的控制、监控与报告上,能与董事会成员有效能并且有效率地运作。

关系管理

财政与资产管理

70

法规与报告的需求

遵守相关法令与规章,并拥有必须的监控与报告。

英国学校领导力学院(NCSL)为培养高质量的

在2000年规划制定了《校长具有专业能力的校长,

(NationalProfessionalQualifica-专业资格培育方案》tionforHeadship,简称NPQH)。NPQH的课程设计

《英国全国校长标准》(NationalStandardsof是根据

Headteachers,简称NSH)的五项管理与领导能力而

[9]

设计的。该五项能力是:

1.学校规划与发展:拟定学校未来发展之愿景。2.教学与学习:具备教学领导与视导的能力。3.人员的领导与管理:具备领导、激励、支持教职员工发展提高的能力。

4.人力管理与资源运用的效率与效能:能在学校一定的财政经费条件下,经过规划策略,达到较好的学校教育发展目标。

5.绩效责任:确保学校经营的效能与效率。美国教育领导学院(TheInstituteforEducationLeadership,IEL,2000)[10]在二十一世纪学校领导校长任务的报告书《为学生学习的领导:校长的再造》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将需要一位全新的校长,他将扮演下列的角色:

1.教学的领导:强化教学与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信息主导的决策和绩效责任。

2.社群的领导:扩大学校影响力和角色,包括与教师、社区家长与居民分享领导;与家长和他人保

表5

公平提供

关注信息技术学习学习新技术的意愿耐心的教学

持密切关系;以支持学校能力的发展与资源建构。

3.愿景的领导:通过承诺、激励、价值与信念来展现让所有学生能够具有高层次学习能力的学校发展愿景,以及激励学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信心。

澳大利亚校长中心(AustralianPrincipalsCen-ter,2003)[11]在其第八十四届年度会议中,发表的《学习校长角色———通过对初任校长的观察》一文中谈到,从校长专业社会化的学习阶段到校长角色的发展,校长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能学习、预見与发展自己的角色。2.建立内部学习者新社群。3.建立领导团队、制定领导计划。4.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发展。5.理想的塑造者。6.教学领导者。

7.愿景文化的建构者。8.管理人员的建构。

《校长加拿大的Diannel.Yee在2000年发表的

[12]

信息技术领导力描绘》一文中通过对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的10所精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学校校长经历的研究,总结得出校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十四项要求。如表5:

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描绘

———校长是必要资源(包括时间和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提供者。——校长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平”—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视野的趋动者。————校长将支持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信息技术决策的焦点。——校长有成为师生中的一员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校长表现出愿意偿试新技术和学习策略的意愿。——校长愿意教学生、—教职工和家长学习信息技术。———校长鼓励教职工参加适当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活动。

———校长为教职工和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和提供分享的领导力活动。———校长提倡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习工具,当学校信息技术发展遭遇来自公众或学区力量的阻挠时,校长能够为其提供支持和保护。———校长密切监督教师,保证学生能根据学校要求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校长作为一位教育信息技术构建者来协调构建学校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校长作为一位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也是一位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校长。———校长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来分析组织内有多大的风险可以接受或忽略。

支持和保护持续的监控与管理部门

和企业沟通迎接挑战

我国台湾的国立教育资料馆(NationalInstituteofEducationalResourcesResearch,年代不详)在《校

——国民中小学校长专长专业发展资源服务系统—

表6

业能力发展标准》中从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共六

十项指标,非常详细地阐明了校长应具备的能力。如表6。

71

[9]

台湾国民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发展标准

校务发展与评估

(1)拟定完善校务发展计划

(2)规划与执行校务发展评估

(1)能积极有效运用学校财物与设备资源

(2)能建立适当的管理程序,提升管理效率(3)能健全人事制度,有效运用人力资源

(4)能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1)营造优质教学环境(2)领导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

a.能根据发展需求,利用校内外环境优势缺失,拟定短、中、长期发展计划。b.能组成校务发展委员会,凝聚师生共识,塑造学校愿景。c.能按照教育政策、学校条件、愿景及个人理念,拟定校务发展计划。a.能定期检查校务发展计划执行情况。b.能根据教育质量要求,拟定具体评估标准,执行校务评估。c.能根据专长分工,形成各种评估任务小组,落实校务自我评估。

a.能依据校务发展计划预算执行计划。b.能建立主动敏捷的行动服务,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c.能定期检查设备、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效能。a.能提高教师对管理支持教学的满意度。b.能建立各项管理程序,书面化并公告周知。c.能依据分层负责明细表,落实职务代理制度。d.能有效协调整合各处室工作,确保校务正常运作。e.能?实管理计算机化,并提升管理效率。a.能依据人事制度,建立公开遴选制度。b.能落实教职员工奖惩公开、考核透明化。c.能根据教师专长及意愿安排适当职务。

a.能制定校园危机处理程序及任务编组。b.能定期演练危机处理,增进危机处理能力。c.能建立完善的校园危机处理档案,并落实追踪辅导机制。a.能掌握信息科技发展,整合教学媒体,提升教学效能。b.能规划与建设适当的无障碍学习环境。c.能更新与维护教学设备,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a.能有效发挥课程建设委员会功能,落实校本课程建设。b.能根据教师需求,支持进修研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c.能引导教师建立教学档案,整理教学资源。

a.能制定具体且多元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案。b.能制定具体评价指标,有效实施教师教学评价。c.能落实教学视导,提供教师教学改进意见。d.能成立教学辅导小组,辅导需要教学协助的新教师。a.能配合社区需求,开放校园空间与资源,提供社区居民活动与学习机会。b.能引导并协助家长与社区适当参与校务运作。c.能妥善整合及运用社区资源,增进与社区之互动。

行政管理

教学领导

(3)落实教学视导与评估

(1)建立学校与家长、社区

密切关系

a.能发展学校特色,塑造学校优质形象。b.能定期发行各类刊物,建设网站,

(2).塑造学校优质形象,

提供学校最新信息。c.能主动邀请相关人士参与学校重要活动,并与媒体保

学校公共关系善用传播媒体

持密切关系。

(3)维持与社会相关机构良好互动关系

(4)建构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1)展现个人魅力,塑造领导风格

人格特质与态

(2)运用心智思考,营造创新校园文化

(3)具备专业道德,建立校园伦理

(1)具备专业知能(2)善尽专业职责

a.保持与上级机关良好互动关系。b.主动拜访民意代表与社区贤达,保持密切互动。c.与教育文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a.能拟定校际合作方案,组成策略联盟以促进校务运作交流。b.能定期举办校际交流活动。c.拓展校际间师资、教学、图书等软件设备资源共享。a.具备自信心、幽默等人格特质,建立个人魅力形象。b.包容及接纳他人意见,展现民主风度及亲和力。c.能控制及适度的表达情绪,具有挫折容忍力。a.具备反思与创新能力,能进行校务运作整体思考。b.带领教职员工从事学习活动,以营造学习型学校。c.能凝聚师生向心力,营造人性温馨校园文化。a.以身作则,有高度的道德标准,成为学校中的典范。b.以关怀、欣赏、赞许的态度支持被领导者。c.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建构校园自律的专业伦理。a.具备丰富教育专业理念与人文素养。b.能随时向教师介绍最新或重要教育改革成果和理论。c.具备行政领导与教学专业知能。

a.能遵守专业伦理信条,并依法行政。b.能建立适宜的规章制度。c.能提供教职员实现愿景与教学目标的资源。

a.能积极参与各类进修活动,阅读专业刊物,增进专业知能。b.能实施专业对话,与教师共同讨论专业理念和实践。c.能冰断反省与思考,审视及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专业发展

(3)继续专业成长

3.对信息化领导力内涵阐述的综合比较分析

72

以上我们列举了12个外国和地区的教育机构

虽然其或是学者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论述,

中有相当一部分论述并非专门针对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来论述,而是就一般概念下的校长领导力来阐述的,如英国教师训练局、新西兰教育部、我国台湾教育资料馆等等。但是其制定时间多出自于21世纪初,信息化对学校的影响已经显现,而且在很

表7

领导力维度论述出现频数

总频数所占百分比%

学校愿景101283.3

多维度上对领导力的阐述亦包含着信息化方面的

内容与要求。因此,我们将这12个论述经过归纳整理,分为愿景、教与学、人力资源、公共关系、财政与绩效、法规与伦理、校长个人发展等七个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维度。归纳分析量表如表7。

各国论述的维度归纳分析量表

公共关系管理

71258.3

财政管理与绩效

41233.3

法律法规伦理

31225

校长个人发展

51241.6

教学与学习人力资源管理

101283.3

91275

学校愿景:尽管各国对学校发展愿景内涵的表述和权重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仍有绝大多数(占最高比例83.3%)的机构和学者达成了共识。并对学校愿景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这里归纳如下:建构学校高层次的愿景;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创建有利于愿景实现的技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激励教职员工努力实现愿景。

教学与学习:这是与愿景一样高度认同的内涵维度。教与学是学校建设的最根本任务,其内涵也是非常广泛的。各国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即,以新技术应用的视野关注教学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教师应用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还包括支持课程建设、教学评估、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校长要坚持专业指导、视导、监督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得到较高认同的内涵维度,占75%。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历来得到非常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也是多方面的,各国学者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即,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制定团队发展计划;制定、实施人事激励、奖惩制定;建立学校内部学习社群;善于运用网络加强沟通等等。

公共关系管理:该维度得到58.3%的认同。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同,国外学校其社会独立性较强。为了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学校要与社区、学区、校际之间、家长、企业等加强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

财政管理与绩效:该维度得到的认同度不高,仅有33.3%。有些国家对校长在财政管理和学校绩效方面的领导力内涵还是比较重视的,如新西兰教育部、英国学校领导学院的评估标准。其内涵的阐述:财政和资源上支持学习与教学革新;善于规划财政与运作,使学校达到预期绩效目标;努力获

取外界的财政支持等。

法律法规、伦理:该维度也较低,仅有25.%的认同。在某些国家,如美国、新西兰,他们认为在学校这块教育的领地上,应该重视对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公平公正意识的培育。因此,也要求学校领导者具备相应的认识和领导力。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学者并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要求。

校长个人发展:该维度得到近半数41.6%的认同。由于研究领域仍然受着传统领导学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往往对领导者个人特质的研究赋予较大的关注。因此实际上述12个评价体系中,基本都是以对校长的要求来阐述的。然而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学校管理应是以分布式领导理论为指导,在学校提倡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作为校长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仅仅是学校整体信息化领导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三、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对我国的启示1.国外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明确构建学校的共同愿景:建构学校愿景是各国研究中高度认同的领导力维度。所谓愿景,既包括学校发展的长期远景规划,也包括学校发展的近期规划和短期实施计划。它不仅体现在文本形式的学校文件中,也应该落实到学校发展的行动上。但是,据我们的调查,相当多的教师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是否有愿景建立,甚至都没有听校长说起过。因此,在我国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中,不仅应该有明确的愿景构建指标,还应该有实现愿景的行动指标予以检验。愿景不应该只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另一方面,作为校长,如果心中没有建构一张学校发展的愿景蓝图,他肯定不是一位好校长。但是,学校愿景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愿景,而应该是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如何在组织中创建有利于愿景实现的学习共同体、技术

73

共同分享、共同激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共同学习、

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学校愿景而各尽其力,这是学校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智慧。因此,仅仅存在与校长头脑中或者仅仅存在于学校的文件中的愿景不是真正的愿景,而存在于组织全体成员头脑中的愿景才是真正的愿景!

强化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作用:教与学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在国内外都已经达成共识。特别在国外,非常强调校长作为教学领导

,“一把手”,的作用。而在我国校长“主外”教学副

校长主管教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既然教与学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岂有一把手校长放手不管的道理?当然,要求校长作为教学领导并不是要求校长一定要象教师一样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但是听课、评课、视导、指导、监督、评估等都是校长作为教学领导引领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学校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师生发展等都是校长支持和服务于教学的主要表现,必须履行。笔者认为,在我国,校长不重视教学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学校领导力评价标准中必须明确对校长作为教学领

支持导的具体行动指标要求,而仅仅以“促进……,

……”等描述性的指标不能达到准确衡量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激励了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师生学习与发展、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以新技术应用的视角去关注教与学和学校发展是新世纪对学校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学校领导者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为了扭转传统思想的影响,加强学校领导者从行政型领导向专业型领导的转变,在学校领导力标准中也要体现多方面的专业化评价指标要求。

加强学校团队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最新的管理学理念提倡学校分布式领导,如亨利·

:“组织应该将以个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指出

人为中心的集权式领导转变为分布式领导,而所谓的分布式领导就是组织的不同成员根据自己的能

[13]”也力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动态地分享领导角色。

就是说,在学校组织中,校长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个人集权式领导者转变为支持式领导者,并引领学校成员动态地分担领导职能,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再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上来说,学校领导力不只是校长一个人的领导力,而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领导力作用。虽然我们前面分析的国外学校领导力评价中多数还是将校长领导力作用视为最主要的作用,并且少有提到加强团队建设的。但是我们十分清楚: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学校成员的组织,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学校成员的

74

领导力作用,学校的领导力才能达到最大作用。因

此,要加强学校信息化领导团队的建设;制定团队建设发展规划;构建学校组织学习型群体,加强沟通,构建民主、和谐的组织文化环境等指标应该明确体现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在国外的评价标准中,我们基本没有看到关于加强教师领导力作用的阐述。但是,教师是学校组织中最基层的成员,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从分布式领导的意义上看,教师群体应该是发挥领导力作用最大的群体。而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角度看,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学校的信息化愿景与规划,都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来执行的,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层执行者。所以说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即执行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不断激励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执行力。同时将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指标纳入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中,使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真正成为学校组织集体发挥的作用力。

加强学校的社会独立性,使其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国外的领导力评价中比较重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关系,这是因为国外学校的生存相对独立,因而与社会的联系较多。而我国的学校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关系,学校对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依赖性较强,与社会的联系则较少。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管理部门放手放权,摆脱学校对上级管理部门的依赖性,强化学校独立的社会生存状态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的学校领导力评价体系中也应该体现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要求学校充分地与社区、家长、校际、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分享领导,以谋求社会各方对学校发展的多方面支持,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使其具有自身发展的特色。

2.对制定我国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思考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和评价标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

[1]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国内学有正式出台

术界有关于标准的讨论也仅限于一些学者们的建议。纵观国外相关评价标准研究发布的形式与方法,对我国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出台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评价标准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国外的学校领导力评价标准多数是由一些国家级的学术团体或专

具有比较强的专业业协会组织研究制定并发布的,

性。但是我们发现,相关标准很多,例如美国就有很多专业协会制定其标准。这样的结果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在执行上的权威性则降低,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国外少见由政府发布的评价标准,但是由政府制定发布的评价标准具有很高的执行权威性,因为它是国家的统一评价标准。不过,虽然发布的是政府文件,但是其内容一般多是委托专业协会组织起草的。例如,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底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4],发了

该标准就是委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起草的。该标准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技术人员三个子标准,其中学校管理者标准被认为是国内最接近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的标准了。但是该标准以相同的维度衡量领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明显忽视了其领导力的作用,使其并没有达到准确评价的目的。笔者认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应由政府发布,以提高其执行的权威性。但是,标准的起草则应由政府组织专门的文件起草委员会,有国家级多个学术团体或协会共同参与,以保证其专业性和全面性。

评价标准要持续更新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国外学术团体或协会制定的评价标准往往会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发展中的学校环境要求。例如,美国一些协会制定的评价标准在2~3年中就会有更新,从而提高评价标准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而在我国,学术团体和协会参与此类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标准制定后也多年不再修订,从而使其评价标准丧失了生命力和适应力。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试行)已经八年至今没修订过,术能力标准》这样

将不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133322.html;

[2]张仙,鲁绍坤,郭睿南,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初,J]现代教育技术2008(1);探[[3]L.Flanagan&M.Jacobsen.(2003).TechnologyLeadershipfortheTwenty-firstCenturyPrincipal.Journal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41(2),P.132.

[4]Anderson,R.E.,&Dexter,S.(2005).SchoolTechnologyLeadership: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Preva-lenceandEffect.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Quarterly,41(1):49-82.

[5]NationalBoardCertificationforEducationalLeaders(NBCEL)[EB/OL].http://www.nbpts.org/products_and_services/national_board_certifica.

[6]ISTE.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forAdministrators(NETS*A)[DB/OL〗.http://cnets.iste.org/tssa/,2006-06-28;

[7]Thenationalstandardsforhead-teachers.RetrievedApril5,2004,fromhttp//www.ncsl.org.uk;

[8]Interimprofessionalstandardsforprimaryschoolprin-cipals.RetrievedNovember26,2003,fromhttp://www.min-edu.govt.nz/prin_doc.cfm.[9]蔡金田.中小学校长能力论述之跨国分析指标研

J].屏东教育大究—中、美、英、纽、澳吴国教育机构的观点[

2009.学学报,[10]Leadershipforstudentlearning:Reinventingtheprincipalship.RetrievedApril5,2004,from.http://www.iel.org.

[11]Learningtherole:Throughtheeyesofbeginningprincipals.RetrievedMay28,2004,from.http://www.apcen-tre.edu.au/research/area.htm

[12]Diannel.Yee.(2000).ImagesofSchoolPrincipals’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Leadership.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forTeacherEducation,Vol.9.(3):2000.

[13]Mintzberg,H.TheleadershipdebatewithHenryMintzberg:Co-mmunity2shipistheanswer[N].FinancialTimes,2006,210-223.

[14]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2004]9号)文件.行)》的通知(教师[

(本文责任编辑:闫兵)

ResearchandEnlightenment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Abroad

SUNZhen-xiang

(Metalconstructionofzheji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Dongyang,Zhejiang,322100,China)

Abstract:Thenewly-published“Ten-YearDevelopmentPlanfor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2011-2020)”,byChineseMinistryofEducation,Putforwardthespecificrequirementsonpromotion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andestablishmentofitsevaluationcriterion.Thispaper,throughsummarizationandanalysisofrelevantresearchoutcomesfromsomeforeigncountriesorre-gions,offerssomethinkingandsuggestionsfortheestablishmentofevaluationcriterionfor“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ofourowncountry.

Keywords:Technologicalleadershipofschool;EvaluationcriterionforTechnologicalLeadership;ModelofTechnologicalLead-ership

75


相关文章

  •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作者:崔景贵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 发表日期:2009年4月3日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为学校教育服务,解决学校实践问题的产物.西方学校 ...查看


  • 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机制
  • 人力资源 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李永红 程素菊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为2005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我省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 ...查看


  •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 2010年7月高教发展与评估 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July,2010No.4,V01.26第26卷第4期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胡松年 (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安徽铜陵244 ...查看


  • 我国中外合作大学的经验和启示
  • 在对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六所中外合作大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和分析中外合作大学这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筹办和运营过程中的经验,以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启示和借鉴. 中外合作大学高等教育经验启示 一.中外合作大学的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国际经济观察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许青云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文章对加拿大高等教育作了简略介绍,并就这一情况与我国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就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等教育 ...查看


  • 德_英_美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_曲艺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12期(总第282期) 德.英.美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11112 曲艺,赵晓东,丁会峰,魏津平,刘琳 (1.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2.河北省卫生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 ...查看


  •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的奥秘及启示(值得国人学习和借鉴)
  •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的奥秘及启示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名闻遐迩,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敢与大企业相匹敌,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品要占德国产品的7O%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创造的,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