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

号称‚世界最绚丽舞剧‛的《潘多拉传奇》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进行了3场演出,吸引了数万观众。《潘多拉传奇》的走红,与前不久迪斯尼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大剧院的连演百场,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全球演出业的自由贸易中,西方文化产品因拥有品牌、销售网络等优势而在演出市场上占尽风光。 相形之下,坐拥‚五千年文化资源‛的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向海外市场,更加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走出去‛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国家文化实力被世界承认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将中国商品更好地推向国际市场的现实要求。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关注全球化的背景,注意吸收国外经验。在当前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语境下,文化发展前景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所看重,我们应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在全球文化互动中重构国家文化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我

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主动出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动摇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的世界文化话语权。

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对这个国际文化未来的大格局,我们不可不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输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是要释放善意,增强亲和力,多交朋友、广交朋友,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减少对中国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与误解。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既要彰显古老中国的魅力,也要展现当代中国文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风采;既要努力寻求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共通之处,也要充分彰显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色;既要反映国内民众的期待,也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继续通过展览、演出等传统方式开展交流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对话以增进了解。‛

经济:

对外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好

地了解中国发展,分享中国现代文明,为中国市场培育海外消费者。

各国的文化产业无论从生产规模、在GDP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来看,都愈显重要。据统计,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至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美国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位居出口的第二位。与此同时,大量传统行业也正由于文化要素的注入而悄悄改变了其原有生态。品牌、设计等非物质因素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愈益凸显,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的文化产业目前仍以内向型、自我循环式的发展为主,产品出口的国际通道只作为附加渠道,而未达到内外均衡。虽然文化体制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上仍然不

足。据《2007年度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数据,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6%;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达3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②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③ (约878亿美元④ ),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12180.1亿美元)⑤ 。综合以上数据可见:其一,我国外向

型文化产业只占据文化产业整体相当小的部分;其二,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显得微不足道。

政治:

中国GDP超日位居世界第二,当下就有一种新‚中国威胁论‛冒头。其极其阴谋地挑拨指,中国的扩张不是传统武力的,而是在地球资源和财富再分配上的扩张。显而易见,这种新‚中国威胁论‛有更大的挑拨性。海内外的中国人应向世界说清楚,对于善良的人们要打消顾虑;对于搞阴谋的人,则要给予痛击。

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

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

关注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几乎是中国古代所有学问家、思想家的共同心愿。‚天‛含义多样,一般指自然,‚人‛指人类,‚际‛就是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主张天人和谐,人要遵循自然法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

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提倡

‚仁‛的精神,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仁‛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也是普遍的德性标准。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仁‛的重要。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都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同样是‚文化输出‛,西方推行的是‚三片文化‛——

大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是‚三争文明‛——人际之间竞争,群体之间斗争,国际之间战争。而中国的文化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国在寻求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这样的外交活动有助于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

文化:

亚洲正在崛起,其动向大致有三:一是韩国宣布将在全球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欲与中国的‚孔子学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输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龙象之争‛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筹。四大发明都遭遇挑战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传播技术发展、金融危机加快、全球文化产业格局重构等大好机遇,也面临着文化产品内容单一、国际文化人才缺乏等重大挑战,充分认识到当前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文化产业制定策略,‚走出去‛非常重要。

在 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中国文化很有吸引力,只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亮相太少太少了,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她有多么精彩!‛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内蒙古剧目成为外商你争我夺的‚香饽饽‛。这再次说明了,中国文化是好酒,

怎奈酒香却怕巷子深! 上海文化广播管理局影视剧涉外处处长贝兆健认为,尽管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渐渐繁荣,但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更缺乏通晓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又有品牌意识的文化商人。

‚中国的京剧、杂技在海外市场已经闯荡了几十年,至今只能沿街卖艺,互相压价竞争,就是因为我们极度缺乏打造中华文化品牌的意识,浪费了老祖宗留下的丰厚遗产。‛

上海大剧院院长方世忠也表示,我国文化企业与海外

同行从综合实力到文化产品生产、营销以及塑造维护文化品牌等方面都存在惊人差距。‚我国何时才能出现像迪斯尼那样的‘百年老店’?‛

打造品牌非一日之功。要推动中国文化尽快‚走出去‛。舞蹈家杨丽萍制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的前一天,正式启动声势浩大的全球巡回演出:从深圳出发,将走遍欧洲各地。 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说,《云南映象》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将在全球8个国家10个城市演出200余场,预计票房收入达1700万美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万亿

元;全年中国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62.06亿元,同比增长42.96%,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国产影片票房贡献达

到35.13亿元,再度压倒引进片,占总票房收入的56.6%;2009年中国动画片生产达到14万,2700分钟;中央电视台2010年的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招标总额109.66亿元,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了39.4%,带动电信等产业产值近550亿元;我国自主研发的民族网络游戏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5.25亿元,占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总规模的64.5%,同比增长了50.1%。,中国网络游戏出口额在2009年将超过1亿美元,未来国际业务的增长速度也会超过国内业务,平均增幅将达100%;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出口企业完美时空2009年海外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2010年达到1亿美元。所以强大的文化发展势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准备好了条件。

我们仍然还是个‚大而不强‛的大国,还需要若干年的韬光养晦,但也并非在文化的竞争、文化的输出上无所作为。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臵;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要把这种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争取‚物质现代化‛的同时,要尽快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昔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人叹‚文

明冲突‛,我有‚和风西送‛!

号称‚世界最绚丽舞剧‛的《潘多拉传奇》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进行了3场演出,吸引了数万观众。《潘多拉传奇》的走红,与前不久迪斯尼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大剧院的连演百场,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全球演出业的自由贸易中,西方文化产品因拥有品牌、销售网络等优势而在演出市场上占尽风光。 相形之下,坐拥‚五千年文化资源‛的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向海外市场,更加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走出去‛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国家文化实力被世界承认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将中国商品更好地推向国际市场的现实要求。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关注全球化的背景,注意吸收国外经验。在当前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语境下,文化发展前景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所看重,我们应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在全球文化互动中重构国家文化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我

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主动出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动摇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的世界文化话语权。

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对这个国际文化未来的大格局,我们不可不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输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是要释放善意,增强亲和力,多交朋友、广交朋友,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减少对中国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与误解。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既要彰显古老中国的魅力,也要展现当代中国文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风采;既要努力寻求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共通之处,也要充分彰显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色;既要反映国内民众的期待,也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继续通过展览、演出等传统方式开展交流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对话以增进了解。‛

经济:

对外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好

地了解中国发展,分享中国现代文明,为中国市场培育海外消费者。

各国的文化产业无论从生产规模、在GDP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来看,都愈显重要。据统计,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至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美国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位居出口的第二位。与此同时,大量传统行业也正由于文化要素的注入而悄悄改变了其原有生态。品牌、设计等非物质因素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愈益凸显,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的文化产业目前仍以内向型、自我循环式的发展为主,产品出口的国际通道只作为附加渠道,而未达到内外均衡。虽然文化体制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上仍然不

足。据《2007年度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数据,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6%;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达3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②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③ (约878亿美元④ ),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12180.1亿美元)⑤ 。综合以上数据可见:其一,我国外向

型文化产业只占据文化产业整体相当小的部分;其二,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显得微不足道。

政治:

中国GDP超日位居世界第二,当下就有一种新‚中国威胁论‛冒头。其极其阴谋地挑拨指,中国的扩张不是传统武力的,而是在地球资源和财富再分配上的扩张。显而易见,这种新‚中国威胁论‛有更大的挑拨性。海内外的中国人应向世界说清楚,对于善良的人们要打消顾虑;对于搞阴谋的人,则要给予痛击。

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

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

关注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几乎是中国古代所有学问家、思想家的共同心愿。‚天‛含义多样,一般指自然,‚人‛指人类,‚际‛就是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主张天人和谐,人要遵循自然法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

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提倡

‚仁‛的精神,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仁‛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也是普遍的德性标准。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仁‛的重要。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都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同样是‚文化输出‛,西方推行的是‚三片文化‛——

大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是‚三争文明‛——人际之间竞争,群体之间斗争,国际之间战争。而中国的文化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国在寻求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这样的外交活动有助于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

文化:

亚洲正在崛起,其动向大致有三:一是韩国宣布将在全球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欲与中国的‚孔子学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输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龙象之争‛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筹。四大发明都遭遇挑战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传播技术发展、金融危机加快、全球文化产业格局重构等大好机遇,也面临着文化产品内容单一、国际文化人才缺乏等重大挑战,充分认识到当前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文化产业制定策略,‚走出去‛非常重要。

在 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中国文化很有吸引力,只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亮相太少太少了,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她有多么精彩!‛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内蒙古剧目成为外商你争我夺的‚香饽饽‛。这再次说明了,中国文化是好酒,

怎奈酒香却怕巷子深! 上海文化广播管理局影视剧涉外处处长贝兆健认为,尽管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渐渐繁荣,但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更缺乏通晓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又有品牌意识的文化商人。

‚中国的京剧、杂技在海外市场已经闯荡了几十年,至今只能沿街卖艺,互相压价竞争,就是因为我们极度缺乏打造中华文化品牌的意识,浪费了老祖宗留下的丰厚遗产。‛

上海大剧院院长方世忠也表示,我国文化企业与海外

同行从综合实力到文化产品生产、营销以及塑造维护文化品牌等方面都存在惊人差距。‚我国何时才能出现像迪斯尼那样的‘百年老店’?‛

打造品牌非一日之功。要推动中国文化尽快‚走出去‛。舞蹈家杨丽萍制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的前一天,正式启动声势浩大的全球巡回演出:从深圳出发,将走遍欧洲各地。 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说,《云南映象》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将在全球8个国家10个城市演出200余场,预计票房收入达1700万美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万亿

元;全年中国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62.06亿元,同比增长42.96%,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国产影片票房贡献达

到35.13亿元,再度压倒引进片,占总票房收入的56.6%;2009年中国动画片生产达到14万,2700分钟;中央电视台2010年的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招标总额109.66亿元,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了39.4%,带动电信等产业产值近550亿元;我国自主研发的民族网络游戏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5.25亿元,占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总规模的64.5%,同比增长了50.1%。,中国网络游戏出口额在2009年将超过1亿美元,未来国际业务的增长速度也会超过国内业务,平均增幅将达100%;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出口企业完美时空2009年海外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2010年达到1亿美元。所以强大的文化发展势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准备好了条件。

我们仍然还是个‚大而不强‛的大国,还需要若干年的韬光养晦,但也并非在文化的竞争、文化的输出上无所作为。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臵;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要把这种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争取‚物质现代化‛的同时,要尽快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昔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人叹‚文

明冲突‛,我有‚和风西送‛!


相关文章

  • 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
  • "走出去"是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最近一段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外"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查看


  • 2014年甘肃公务员考试_甘肃公务员模拟真题(38)
  • [背景链接] 2013年6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支持.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 2013年6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 ...查看


  •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100分
  • 考试标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 ...查看


  •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文化也更多地向世界传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国际友人都能领略到 ...查看


  • "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 "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和落实,不仅从政治 ...查看


  • "走出去"中国企业如何"擦亮"中国形象
  • 2014年09月03日 17:43:55来源: 新华网江西频道 分享到: 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3日电(记者吴锺昊)"走出去"企业已经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如何提高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已成为重要议题.此间举行的首届长江 ...查看


  • 语文-长沙市-高考模拟考试(一)
  • [试卷]语文-长沙市-高考模拟考试(一) [题号]1-3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选项A]目前,中国已经提出了具有国内法律约束的减排目标:2020年,单位GDP 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 ...查看


  • 新常态下如何走出去走得好
  • 高端对话 之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2014年9月,由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 ...查看


  • 中国文化"走出去 1
  • 正确 错误 8. <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正确 错误 9. 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 正确 错误 10. 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问题. 正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