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编制**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关系我县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加大了对公安、卫生、气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出台了《“十二五”期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和《**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公共卫生、重大考试安全、破坏性地震等51个专项应急预案,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覆盖率达到100%。进
一步加强应急演练,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开展了各类实战、专项演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增强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是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别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个应急领导小组均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应突发事件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处置工作。设立了交通、地震、卫生等40多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如遇突发事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政府统一指挥、专项指挥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调配了工作人员,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现有专业队伍进行布局调整和装备补充更新,形成了以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
抗震救灾、森林消防、医疗救护、动植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是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以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故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预测预警、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格执行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预测分析、强化综合研判,切实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能力。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经核查证实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五是群众公共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政府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向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积极开展了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入”活动,特别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将应急管理引进课堂,有效提升了应急知识覆盖率。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虽然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我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刚刚起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备。目前,全县仍有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应急预案没有编制完成,离应急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应急预案演练少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县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刚刚成立,尚未能有效履行应急管理的职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待提高。部门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联动、协同处置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亟待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三是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亟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四是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部分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应急演练开展不够,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亟待增强;志愿者等社会辅助应急力量组织薄弱。五是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储备物资投入不足,紧急生产、采购、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应急物资品种单一,数量较少;
应急物资储备多为单位内部自存,专门的储备库数量不足,储备能力不强。应急物资、人员和车辆紧急绿色通道不健全,交通工具征用制度不完善。六是科技支撑基础亟待加强。应急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预警模型、能力评估和灾情评估等缺乏规范。七是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应急管理宣传动员不足,社会公众危机意识还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高。广大企事业单位、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将交织并存,公共安全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从自然灾害方面看: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趋严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有害生物对局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火灾事故明显增多。从事故灾难方面看: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防控火灾能力较低,火灾事故仍处在多发的高风险时期。工矿企业、建设工程等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仍然较多。从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看:受气候、生态、地理位置、人流物流等因素的影响,原发性或输入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不确定性增大。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隐患加大;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概率增加且危害较大;人畜(禽)共患病危害依然严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引起食
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从社会安全事件方面:我县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摩擦和冲突错综复杂。暴力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较为突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增加,越级访、群体访、重复访问题突出。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部署,抢抓国家和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实事求是,完善体制、机制、法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县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2015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编制**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关系我县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加大了对公安、卫生、气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出台了《“十二五”期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和《**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公共卫生、重大考试安全、破坏性地震等51个专项应急预案,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覆盖率达到100%。进
一步加强应急演练,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开展了各类实战、专项演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增强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是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别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个应急领导小组均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应突发事件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处置工作。设立了交通、地震、卫生等40多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如遇突发事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政府统一指挥、专项指挥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调配了工作人员,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现有专业队伍进行布局调整和装备补充更新,形成了以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
抗震救灾、森林消防、医疗救护、动植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是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以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故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预测预警、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格执行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预测分析、强化综合研判,切实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能力。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经核查证实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五是群众公共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政府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向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积极开展了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入”活动,特别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将应急管理引进课堂,有效提升了应急知识覆盖率。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虽然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我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刚刚起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备。目前,全县仍有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应急预案没有编制完成,离应急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应急预案演练少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县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刚刚成立,尚未能有效履行应急管理的职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待提高。部门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联动、协同处置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亟待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三是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亟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四是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部分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应急演练开展不够,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亟待增强;志愿者等社会辅助应急力量组织薄弱。五是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储备物资投入不足,紧急生产、采购、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应急物资品种单一,数量较少;
应急物资储备多为单位内部自存,专门的储备库数量不足,储备能力不强。应急物资、人员和车辆紧急绿色通道不健全,交通工具征用制度不完善。六是科技支撑基础亟待加强。应急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预警模型、能力评估和灾情评估等缺乏规范。七是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应急管理宣传动员不足,社会公众危机意识还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高。广大企事业单位、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将交织并存,公共安全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从自然灾害方面看: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趋严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有害生物对局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火灾事故明显增多。从事故灾难方面看: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防控火灾能力较低,火灾事故仍处在多发的高风险时期。工矿企业、建设工程等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仍然较多。从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看:受气候、生态、地理位置、人流物流等因素的影响,原发性或输入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不确定性增大。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隐患加大;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概率增加且危害较大;人畜(禽)共患病危害依然严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引起食
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从社会安全事件方面:我县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摩擦和冲突错综复杂。暴力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较为突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增加,越级访、群体访、重复访问题突出。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部署,抢抓国家和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实事求是,完善体制、机制、法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县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