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为何会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的�导人不一定是坏人。实际上,他们只是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支柱,结果被途中的种种诱惑俘虏。当他们重视外在满足而不是内在满足时,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近年来,一些高层�导人莫名其妙地误入歧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法国政坛�军人物多米尼克•斯特劳斯一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因涉嫌性侵犯遭到指控。在此之前,传言将继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之位的戴维•索科尔(David sok01)被迫辞职,因为他先是买入路博润公司的股票,然后建议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收购这家公司。这种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才华横溢的�导人在各自�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功,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就格外令人困惑,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迷失了方向?   以正直和�导力而著称的�导人为何会做出有违道德的行为?   他们为何会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惜拿自己的辉煌事业和清白名声冒险?   他们是不是以为自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或是相信自己的尊崇地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他们第一次做错事,还是多年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   在这些丑闻不断遭到曝光时,媒体、政治家和公众常常将这些�导人描述为坏人,甚至说他们是恶魔。但好与坏的简单概念只会蒙蔽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了解为何优秀的�导人会误入歧途,意识不到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误入歧途的�导人不一定是坏人。实际上,他们只是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支柱,结果被途中的种种诱惑俘虏。很少有人是为了欺骗或做坏事才走上�导岗位的,除非我们能始终脚踏实地,否则我们都有可能会做出令自己悔之不及的事。   �导职务的陷阱   虽然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成就能换来公平的酬劳,但没有几个�导人从一开始就只盯着金钱、权力和名望,只是一路走来,他们获得的种种回报――奖金、媒体报导、津贴和股票升值,使他们的欲望日益膨胀。   而这一切又令他们深切地渴望保持现状,往往是因为他们渴望疗治孩提时代的自恋创伤。很多时候,这种渴望是如此强烈,致使�导人违反了此前规范他们行为的道德标准,做出怪诞甚至非法之事。   诺华制药董事长魏思乐(Daniel Vasella)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导公司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巅峰,每个季度按时交付产品,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想法。这是一种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导致信心畸增、心理扭曲的模式。当你创造了优秀成果时……大家通常会为你庆功,而你也开始相信,在这人人举杯祝酒的欢庆场面中,你才是核心人物。”   当�导人重视外在满足而不是内在满足时,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底线。那些不畏强权、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的人,他们常常会怒加驳斥。相反,一群只会投其所好说漂亮话的马屁精,却可以成天围着他们转。久而久之,他们再也无法与别人展开诚恳的对话,因为人家都知道不能让他们了解真相。   �导人的阴暗面 许多�导人是通过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甚至毁掉挡路的人而升至高位的。一旦他们坐上�导人的宝座,就可能会变得疑神疑鬼,总是担心别人会想方设法把他们赶下台。有时,他们会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安全感,常常觉得自己没那么优秀,早晚会被人识破真面目。   为证明自己不是冒名顶替的骗子,他们就会极力追求完美,以至于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说服自己和他人,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的错,也不需要他们来负责。或者,他们还可能会找一些替罪羊,让这些人去背黑锅。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个人魅力和沟通技巧,强迫人们接受这些假像,使整个组织与现实脱节。 在这个阶段,�导人很容易铸成大错,例如违反法律或危及组织的生存。由于心态出现了扭曲,他们确信自己并没有做错,或者为自己找借口,声称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些越轨的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金融危机期间,雷曼兄弟公司CEO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拒不承认雷曼投资不足。由于他的否认,人们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进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一场大灾难。富尔德顽固地拒绝了寻求追加资本的建议,自欺欺人地认为联邦政府总会帮他渡过难关的。结果,当危机来袭时,除了破产之外,他别无选择。   �导人总是高处不胜寒,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为员工的生活和财富负起终极的责任。如果他们失败了,许多人都会受到深深的伤害。他们常常拒绝承认自己肩上的负荷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进而变得无法面对现实。他们不愿倾听内心的声音,因为要去面对甚至承认这种声音都会令他们痛苦万分;不过,当他们试图排解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冲突时,这些声音却会在梦中一次次地回响。   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平衡。他们疏远了自己最亲近的人――配偶、子女,以及最好的朋友,或者用自己的观点去同化他们。最终,他们丧失了对重大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自我反思: �导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任何人在担任�导职务之前,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为何想成为�导人?”以及“我的�导目标是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很简单,但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能要花费数十年之久。如果诚实的答案是权力、名望和金钱,那么�导人就很可能会依靠外在的满足而获得自我实现。渴望获得这些外在的象征也没什么错,只要你还能更加渴望服务于某种比自身伟大的事业就行。 如果�导人将至高无上的权力、无穷无尽的财富或成功所带来的盛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那么他们往往就会从他人那里寻求满足感,而且常常会显露出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一面。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作为机构的�导人,他们最终会相信机构没有了他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保持自律:   重塑内心价值取向   �导是一项高压力的工作。�导人要为员工、组织、结果和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负责,这些持续的挑战是他们无法避免的。随着�导人级别的提高,他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掌控自己命运,但同时面对的压力和诱惑也会越来越大。   �导人可以致力于能够培养内心方向感的个人发展,从而避免犯下以上这些错误。为此,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导角色,从英雄转变为员工的公仆。他们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反省,因为许多人是为了响应自我需求才去担任�导人的。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导职位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进而完成从追求外在满足到寻找内在满足的转变。 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需要自律精神。有的人用冥想或做瑜伽的方式来减轻压力,有的人在祈祷、长跑或散步中寻求慰藉,还有的人会通过大笑、听音乐、看电视、参加体育运动和阅读的方式来调剂自己的心情。只要能缓解压力,想清楚工作和个人问题,选择哪种方式倒并不重要。   保持正直:   建立“真北”团队   事实是,人们无法自觉地做到脚踏实地。�导人要依靠最亲近的人来帮助自己保持正直。他们应该找出一些能够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并与他们保持接触。最了解他们的人,往往是他们的配偶或合伙人。这些人不为头衔、名望或巨额的财富所动。相反,他们会担心这些外在的象征可能会使�导人丧失了本真。   不过,配偶与合伙人是无法扛起这整副重担的。当我们面对艰难决策时,需要听听良师益友的建议。他们为人可靠,对我们全心全意、以诚相待,为我们理清现实,制定行动计划。   此外,在诸如“真北团队”之类的亲密支持群体面前,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希望、恐惧和挑战,这些团队是无价之宝。团队成员不会受到外在成功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和�导人的一面,当我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时,他们就会勇敢地向我们发出质疑。   (本文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

  误入歧途的�导人不一定是坏人。实际上,他们只是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支柱,结果被途中的种种诱惑俘虏。当他们重视外在满足而不是内在满足时,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近年来,一些高层�导人莫名其妙地误入歧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法国政坛�军人物多米尼克•斯特劳斯一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因涉嫌性侵犯遭到指控。在此之前,传言将继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之位的戴维•索科尔(David sok01)被迫辞职,因为他先是买入路博润公司的股票,然后建议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收购这家公司。这种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才华横溢的�导人在各自�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功,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就格外令人困惑,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迷失了方向?   以正直和�导力而著称的�导人为何会做出有违道德的行为?   他们为何会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惜拿自己的辉煌事业和清白名声冒险?   他们是不是以为自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或是相信自己的尊崇地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他们第一次做错事,还是多年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   在这些丑闻不断遭到曝光时,媒体、政治家和公众常常将这些�导人描述为坏人,甚至说他们是恶魔。但好与坏的简单概念只会蒙蔽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了解为何优秀的�导人会误入歧途,意识不到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误入歧途的�导人不一定是坏人。实际上,他们只是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支柱,结果被途中的种种诱惑俘虏。很少有人是为了欺骗或做坏事才走上�导岗位的,除非我们能始终脚踏实地,否则我们都有可能会做出令自己悔之不及的事。   �导职务的陷阱   虽然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成就能换来公平的酬劳,但没有几个�导人从一开始就只盯着金钱、权力和名望,只是一路走来,他们获得的种种回报――奖金、媒体报导、津贴和股票升值,使他们的欲望日益膨胀。   而这一切又令他们深切地渴望保持现状,往往是因为他们渴望疗治孩提时代的自恋创伤。很多时候,这种渴望是如此强烈,致使�导人违反了此前规范他们行为的道德标准,做出怪诞甚至非法之事。   诺华制药董事长魏思乐(Daniel Vasella)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导公司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巅峰,每个季度按时交付产品,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想法。这是一种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导致信心畸增、心理扭曲的模式。当你创造了优秀成果时……大家通常会为你庆功,而你也开始相信,在这人人举杯祝酒的欢庆场面中,你才是核心人物。”   当�导人重视外在满足而不是内在满足时,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底线。那些不畏强权、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的人,他们常常会怒加驳斥。相反,一群只会投其所好说漂亮话的马屁精,却可以成天围着他们转。久而久之,他们再也无法与别人展开诚恳的对话,因为人家都知道不能让他们了解真相。   �导人的阴暗面 许多�导人是通过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甚至毁掉挡路的人而升至高位的。一旦他们坐上�导人的宝座,就可能会变得疑神疑鬼,总是担心别人会想方设法把他们赶下台。有时,他们会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安全感,常常觉得自己没那么优秀,早晚会被人识破真面目。   为证明自己不是冒名顶替的骗子,他们就会极力追求完美,以至于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说服自己和他人,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的错,也不需要他们来负责。或者,他们还可能会找一些替罪羊,让这些人去背黑锅。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个人魅力和沟通技巧,强迫人们接受这些假像,使整个组织与现实脱节。 在这个阶段,�导人很容易铸成大错,例如违反法律或危及组织的生存。由于心态出现了扭曲,他们确信自己并没有做错,或者为自己找借口,声称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些越轨的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金融危机期间,雷曼兄弟公司CEO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拒不承认雷曼投资不足。由于他的否认,人们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进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一场大灾难。富尔德顽固地拒绝了寻求追加资本的建议,自欺欺人地认为联邦政府总会帮他渡过难关的。结果,当危机来袭时,除了破产之外,他别无选择。   �导人总是高处不胜寒,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为员工的生活和财富负起终极的责任。如果他们失败了,许多人都会受到深深的伤害。他们常常拒绝承认自己肩上的负荷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进而变得无法面对现实。他们不愿倾听内心的声音,因为要去面对甚至承认这种声音都会令他们痛苦万分;不过,当他们试图排解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冲突时,这些声音却会在梦中一次次地回响。   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平衡。他们疏远了自己最亲近的人――配偶、子女,以及最好的朋友,或者用自己的观点去同化他们。最终,他们丧失了对重大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自我反思: �导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任何人在担任�导职务之前,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为何想成为�导人?”以及“我的�导目标是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很简单,但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能要花费数十年之久。如果诚实的答案是权力、名望和金钱,那么�导人就很可能会依靠外在的满足而获得自我实现。渴望获得这些外在的象征也没什么错,只要你还能更加渴望服务于某种比自身伟大的事业就行。 如果�导人将至高无上的权力、无穷无尽的财富或成功所带来的盛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那么他们往往就会从他人那里寻求满足感,而且常常会显露出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一面。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作为机构的�导人,他们最终会相信机构没有了他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保持自律:   重塑内心价值取向   �导是一项高压力的工作。�导人要为员工、组织、结果和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负责,这些持续的挑战是他们无法避免的。随着�导人级别的提高,他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掌控自己命运,但同时面对的压力和诱惑也会越来越大。   �导人可以致力于能够培养内心方向感的个人发展,从而避免犯下以上这些错误。为此,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导角色,从英雄转变为员工的公仆。他们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反省,因为许多人是为了响应自我需求才去担任�导人的。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导职位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进而完成从追求外在满足到寻找内在满足的转变。 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需要自律精神。有的人用冥想或做瑜伽的方式来减轻压力,有的人在祈祷、长跑或散步中寻求慰藉,还有的人会通过大笑、听音乐、看电视、参加体育运动和阅读的方式来调剂自己的心情。只要能缓解压力,想清楚工作和个人问题,选择哪种方式倒并不重要。   保持正直:   建立“真北”团队   事实是,人们无法自觉地做到脚踏实地。�导人要依靠最亲近的人来帮助自己保持正直。他们应该找出一些能够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并与他们保持接触。最了解他们的人,往往是他们的配偶或合伙人。这些人不为头衔、名望或巨额的财富所动。相反,他们会担心这些外在的象征可能会使�导人丧失了本真。   不过,配偶与合伙人是无法扛起这整副重担的。当我们面对艰难决策时,需要听听良师益友的建议。他们为人可靠,对我们全心全意、以诚相待,为我们理清现实,制定行动计划。   此外,在诸如“真北团队”之类的亲密支持群体面前,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希望、恐惧和挑战,这些团队是无价之宝。团队成员不会受到外在成功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和�导人的一面,当我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时,他们就会勇敢地向我们发出质疑。   (本文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


相关文章

  • 一物降一物歌词
  • 一物降一物歌词 一物降一物 作词:李守俊 作曲:张天赋 演唱:门丽 迷迷糊糊 就中了爱的毒 全神贯注 为你目不旁鹜 好像是 爱的亡命徒 哪怕葬身火海 也执迷不悟 无缘无故 也没有小企图 用尽解数 吸引你的双目 傻乎乎 为你六神无主 哪怕是个 ...查看


  • [论语]第一篇之解
  • <论语>第一篇之解(2009-11-24 01:09:27) [编辑] [删除] 分类:戏说文字 <论语>第一篇之解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物质& ...查看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_50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是古人所言,所以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并且这句话也被家长和老师用来教育孩子. 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个看法的. ...查看


  • 一元钱(吉阳)
  • 一元钱 五一班 吉阳 每个人,都会做很多事,但做完每件事后的心情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为了自己的成功而兴奋欢呼:有的因自己的失败而气馁伤心:有的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一些小事已经模糊,甚至消失,但关于一元钱的一件小事,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查看


  • 泰戈尔爱情诗集
  • 泰戈尔爱情诗集 1.<世界最遥远的距离> (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你我隔着千山万水 而是生死两茫茫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 ...查看


  • 苏共为何没在8.19挽狂澜于既倒
  • 26 苏共为何没在8.19挽狂澜于既倒 2013-03-01 07:38:46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12430 次 | 评论 11 条 苏共为何没在8.19挽狂澜于既倒 文/奇之傅 拜读"中纪委: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总结苏 ...查看


  • 风险合规学习心得
  • 风险合规学习心得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源于不断创新的思维思路,也必须建立在一整套良好的监管制度及金融机构.金融从业者合法合规的文化基础上.如果金融从业者脱离规章制度自行其是,偶尔或常常做着与岗位要求,与法律法规不相称或者完成对立的行为,那么 ...查看


  • 枪口抬高一厘米与人在江湖 [猫眼看人]
  • 标题:属下的职责 作者:周泽雄 [摘要: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东.西德国统一后,一名曾经守护柏林墙并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前东德士兵接受审判. 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东.西德国统一后,一名曾经守护柏林墙并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前东德士兵接受审判.他在法庭上 ...查看


  • 自由和约束(辩证分析)
  • 1.自由和约束 自由?每天想着自己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但是社会里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束缚. 学过政治的人都知道,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自由也一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