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抖腿~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抖腿行为?

..

按照惯例先写结论“抖腿有助于提高大脑认知功能,从而增加做事情的效率”,也就是你在做事或者想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抖腿。。(比如,我现在就在shaking my leg) ————

那么为什么呢?(神棍模式开始)

首先,“坐姿”本身是违反人类天性的。原始人哪是一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课桌前,而且还要坐姿端正,两脚并拢,双手放在桌上???但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要站如松坐如钟,直到我们从潜意识里接受坐着就要端端正正,可是谁都知道,对于一般人而言,坐是坐不久的,坐一会就累了,需要站起来走走,不然腿会麻。。

--

其次,Nan Waldman通过观测患有ADHD 的儿童的脑成像发现,他们的动作频率越大,脑区激活的面积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他们有节奏的抬起手臂的时候(躺在核磁共振仪里面抖不了腿。。)。Waldman 之后将这个假设在问题儿童身上进行了验证,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儿童(上课不遵守规矩,喜欢乱动,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学得非常吃力),他选择不去约束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们随意动作,并随着他们一起动。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这些小孩反而获得了惊人的进步。因为这样做解放了他们用来抑制自己行为的认知资源,从而可以更加专注的在学习上。

--

其实有节奏的抖动你的腿,会抑制你想要四处走走的冲动(想要离开不舒服的坐姿的本能),从而让你更加专心的从事手头的工作,然后,当你更容易集中精力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换个角度说,抑制身体不自觉的动作也是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当你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没有多余的认知资源来保持坐姿一动不动。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在抖腿的,而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知道。这是身体的一种自发反应,或者是身体的一种默认状态,身体需要动,但是又无法站起来走动,从而就有了这种节律性的抖动。

结合上面的研究,抖腿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就是人们在兴奋的、被激活的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更高,但是人们怎么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呢?就是做一些节律性的重复动作,有没有想起什么(见下图)?【额,插一句,不要纠结于这不是抖腿啊什么的,只要你觉得舒服,能提高你的认知能力,do everthing you want,随意做,比如我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在做题的时候转笔。】做这样的一些动作可以“激活”你自己,输送更多的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加快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从而更快更稳定的激活更多的脑区。

________

最后再说一点,虽然抖腿行为对认知有好处,但是在公共场合抖腿是略不雅的行为,在多次被各种妹纸提醒之后,我已经改掉了这个习惯,在人多的地方不会主动抖腿。。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在做事前都会不由自主的抖腿的话,就站起来走走,或者小幅度运动,或者做些其它动作。

不要让抖腿影响了“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的诉求。。

另外,本题所涉及的抖腿行为仅指人们的正常行为,与“抖腿综合征_百度百科”Restless Legs Syndrome 无关。

这里有个quora 的联接,我参考了里面的答案。

Mind Hacks: Does bouncing your leg improve cognition?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抖腿行为?

..

按照惯例先写结论“抖腿有助于提高大脑认知功能,从而增加做事情的效率”,也就是你在做事或者想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抖腿。。(比如,我现在就在shaking my leg) ————

那么为什么呢?(神棍模式开始)

首先,“坐姿”本身是违反人类天性的。原始人哪是一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课桌前,而且还要坐姿端正,两脚并拢,双手放在桌上???但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要站如松坐如钟,直到我们从潜意识里接受坐着就要端端正正,可是谁都知道,对于一般人而言,坐是坐不久的,坐一会就累了,需要站起来走走,不然腿会麻。。

--

其次,Nan Waldman通过观测患有ADHD 的儿童的脑成像发现,他们的动作频率越大,脑区激活的面积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他们有节奏的抬起手臂的时候(躺在核磁共振仪里面抖不了腿。。)。Waldman 之后将这个假设在问题儿童身上进行了验证,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儿童(上课不遵守规矩,喜欢乱动,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学得非常吃力),他选择不去约束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们随意动作,并随着他们一起动。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这些小孩反而获得了惊人的进步。因为这样做解放了他们用来抑制自己行为的认知资源,从而可以更加专注的在学习上。

--

其实有节奏的抖动你的腿,会抑制你想要四处走走的冲动(想要离开不舒服的坐姿的本能),从而让你更加专心的从事手头的工作,然后,当你更容易集中精力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换个角度说,抑制身体不自觉的动作也是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当你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没有多余的认知资源来保持坐姿一动不动。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在抖腿的,而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知道。这是身体的一种自发反应,或者是身体的一种默认状态,身体需要动,但是又无法站起来走动,从而就有了这种节律性的抖动。

结合上面的研究,抖腿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就是人们在兴奋的、被激活的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更高,但是人们怎么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呢?就是做一些节律性的重复动作,有没有想起什么(见下图)?【额,插一句,不要纠结于这不是抖腿啊什么的,只要你觉得舒服,能提高你的认知能力,do everthing you want,随意做,比如我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在做题的时候转笔。】做这样的一些动作可以“激活”你自己,输送更多的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加快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从而更快更稳定的激活更多的脑区。

________

最后再说一点,虽然抖腿行为对认知有好处,但是在公共场合抖腿是略不雅的行为,在多次被各种妹纸提醒之后,我已经改掉了这个习惯,在人多的地方不会主动抖腿。。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在做事前都会不由自主的抖腿的话,就站起来走走,或者小幅度运动,或者做些其它动作。

不要让抖腿影响了“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的诉求。。

另外,本题所涉及的抖腿行为仅指人们的正常行为,与“抖腿综合征_百度百科”Restless Legs Syndrome 无关。

这里有个quora 的联接,我参考了里面的答案。

Mind Hacks: Does bouncing your leg improve cognition?


相关文章

  • 表象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报告
  • 表象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报告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09应用心理学 姓名:郑卫荣 学号:SY0910148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09应用心理学 姓名:覃敬腾 学号:SY0910142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09应用心理学 姓名:孙骥 学 ...查看


  • 中国成语中的物理知识2
  • 中国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 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 ...查看


  • 从现代化的角度浅析当代中国特色文明形式
  • 摘 要: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做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形式".这是现代化内涵的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文化人类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点进行分析总结,特别 ...查看


  • 大众消费者从众购物心理探析与研究分析报告
  • 大众消费者从众购物心理探析与研究分 析报告 Ⅲ 摘要 消费者旳.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消费旳.过程中是一种很普遍旳.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产生旳.主要原因是人们旳.从众心理因素.作为企业旳.管理者来说,无论是是利用4P理论营销或者是用6P理论来营 ...查看


  •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 摘 要:从整体角度分析,教育心理学受到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概述与分析.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 ...查看


  • 心理咨询师介绍从心理学角度看职业规划
  •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心理咨询师介绍从心理学角度看职业规划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职业规划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个人事业愿景.优势特长.专业技能.成长经历.职业价值观.地域 ...查看


  • 场依存性_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
  • 262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9,32(2):262-265 Ξ 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 祁乐瑛ΞΞ1,2 梁宁建1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上海,200062)(2青海师范大学 ...查看


  • 国家审计中的行为科学
  • 作者:杨乐 中国审计 2011年09期 行为科学起源于管理学.管理学有两个著名的论述,"泰罗制"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泰罗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阶段,目的是 ...查看


  • 抓住细节描写,写出生动形象的好文章作文指导
  • 抓住细节描写,写出生动形象的好文章 濯港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徐少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