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除了画马还画猫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教育和中国画的改革,更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现代画坛巨擘。他的作品博取中西、融贯古今,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为艺坛所称道。徐悲鸿先生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的思想 ;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生活中,先生是位爱猫之人,他的家中养过不少猫。也许是爱猫的缘故,徐先生的作品里经常会见到猫的身影,其中油画里多白猫,国画里多花猫。有两件艺坛上广为流传的趣事,也可见徐悲鸿先生对画猫的钟爱。1934 年在天目山写生途中,他曾以考题的形式问自己的学生, “我的画,什么最好?”有人答“马”,有人答“鸡”,只有杨建侯答“猫”,他则独赞杨建侯有眼光。而 1943 年在赠于吕恩女士《猫》时,他更打趣的说到 :“男孩子给马,女孩子给猫。人家说我的马好,其实我的猫比马画得好。”言语间,先生对画猫的兴趣可见一斑。

此幅《猫》创作于 1943 年,时年徐悲鸿先生 48 岁,正值其艺术生涯巅峰期。是作设色纸本,立轴,作品落款“癸未悲鸿”,钤朱文圆印“徐”。本幅作品徐悲鸿先生绘一只花猫立于巨石之上,巨石后方三分之二的画面绘以绿植。其中花猫,巨石的轮廓以西方写实主义手法用墨线勾勒,粗细有致,造型准确。花猫的颜色则用大面积彩墨为之,显示出体积感与份量感。花猫的尾巴亦用彩墨扫出,体现出运动感和力量感。在背景绿植的处理上,树叶茂密重迭,用色浓淡分明,十分写意。石面近景以浓墨勾勒,远景以淡墨晕染,近浓远淡,层次分明。

此画最精彩的地方要数徐悲鸿先生对猫神韵的匠心处理。先生以极其精微的笔触描绘猫的面部细节。且看此猫 :高竖双耳,警觉异常 ;眉毛竖拔,活灵毕现 ;圆睁双目,怒气逼人 ;白须直挺,灵敏机觉 ;前抓直趋,坚实有力 ;后腿微蹲,腾腾欲起。在花猫眼睛处理上,徐先生很好的运用了西画的光感和透视关系,将猫眼的剔透感及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整幅画面点活,深得顾恺之提倡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味道。

纵观整幅画面,徐悲鸿先生将写实与写意完美结合,以纯熟的手法烘托出猫的神韵,使笔墨得到极大的解放,达到形与神的统一。本幅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先生提倡的“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主张。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教育和中国画的改革,更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现代画坛巨擘。他的作品博取中西、融贯古今,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为艺坛所称道。徐悲鸿先生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的思想 ;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生活中,先生是位爱猫之人,他的家中养过不少猫。也许是爱猫的缘故,徐先生的作品里经常会见到猫的身影,其中油画里多白猫,国画里多花猫。有两件艺坛上广为流传的趣事,也可见徐悲鸿先生对画猫的钟爱。1934 年在天目山写生途中,他曾以考题的形式问自己的学生, “我的画,什么最好?”有人答“马”,有人答“鸡”,只有杨建侯答“猫”,他则独赞杨建侯有眼光。而 1943 年在赠于吕恩女士《猫》时,他更打趣的说到 :“男孩子给马,女孩子给猫。人家说我的马好,其实我的猫比马画得好。”言语间,先生对画猫的兴趣可见一斑。

此幅《猫》创作于 1943 年,时年徐悲鸿先生 48 岁,正值其艺术生涯巅峰期。是作设色纸本,立轴,作品落款“癸未悲鸿”,钤朱文圆印“徐”。本幅作品徐悲鸿先生绘一只花猫立于巨石之上,巨石后方三分之二的画面绘以绿植。其中花猫,巨石的轮廓以西方写实主义手法用墨线勾勒,粗细有致,造型准确。花猫的颜色则用大面积彩墨为之,显示出体积感与份量感。花猫的尾巴亦用彩墨扫出,体现出运动感和力量感。在背景绿植的处理上,树叶茂密重迭,用色浓淡分明,十分写意。石面近景以浓墨勾勒,远景以淡墨晕染,近浓远淡,层次分明。

此画最精彩的地方要数徐悲鸿先生对猫神韵的匠心处理。先生以极其精微的笔触描绘猫的面部细节。且看此猫 :高竖双耳,警觉异常 ;眉毛竖拔,活灵毕现 ;圆睁双目,怒气逼人 ;白须直挺,灵敏机觉 ;前抓直趋,坚实有力 ;后腿微蹲,腾腾欲起。在花猫眼睛处理上,徐先生很好的运用了西画的光感和透视关系,将猫眼的剔透感及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整幅画面点活,深得顾恺之提倡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味道。

纵观整幅画面,徐悲鸿先生将写实与写意完美结合,以纯熟的手法烘托出猫的神韵,使笔墨得到极大的解放,达到形与神的统一。本幅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先生提倡的“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主张。


相关文章

  • 徐悲鸿与孙多慈的无果爱情
  • 导读:"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仅仅两个月后,徐悲鸿就对这位十八岁的安庆姑娘,发出了异乎寻常的赞赏. 不久,徐悲鸿就陷入不能自拔的感情纠葛之中."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 ...查看


  • 渡海而返的白云
  • "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于上周六在上海美术馆揭幕,此次展览除了展出黄君璧各个时期的佳作50余幅外,还有其女儿黄湘詅的作品20余幅.看似一个来自台湾父女两代艺术家的展览,其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黄君璧在 ...查看


  • 徐悲鸿的故事1
  • 徐悲鸿的故事 1.生于贫贱的大画家 著名的美术家徐悲鸿生于宜兴县一个穷教书的人家.父亲徐章达,是个半耕半读的村塾老师,也是个画师.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七岁时因常常看见父亲画画,就想学,可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不肯教,但他念书念到卞庄子刺虎 ...查看


  • [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
  • <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 杨地镇中心小学 张怡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是一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 ...查看


  • 徐悲鸿八骏论文
  •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它那刚劲矫健,剽悍的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
  •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期末测试卷 上传: 刘国东 更新时间:2012-5-17 16:38:57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1.某校初中学生小亮非常"爱面 ...查看


  • 徐悲鸿长女的风雨坎坷路
  • 徐悲鸿长女徐静斐1996年患双髋关节骨头坏死,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也比较困难.她虽然年近八旬,却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思维敏捷,毫无老态. 逃出家门投身革命 徐静斐1929年11月出生于南京,她是徐悲鸿和蒋碧微夫妇的长女.由于长期受张道藩的挑 ...查看


  •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古代鸡元素造型的器物 早在周代,先民就画鸡驱邪:六朝以后,鸡成了文人画的重要题材:五代时,画家开始精细入微地刻画鸡的外部特征和好斗特性:宋人画母鸡护小鸡,寄寓了"仁"的道德观念:明代画鸡名家多自宫廷画家之手,皆属精丽华贵 ...查看


  • 师恩难忘书画情
  • 师恩难忘书画情 河南开封 凌怀本 我父亲凌立如(1914-2004,我国老一辈中国画家)的遗物里,收藏着不少1936年的物件.因为那一年,22岁的他将从上海新华艺专毕业.由于他学习成绩优良,荣获了校方颁发的"银盾"奖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