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各种因素,享受学习快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中心小学:范有旺 高级 42岁 )
摘要: 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学科,难免枯燥乏味,探索乐学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突显教材美,品读快乐;体验生活,下笔有神;搭建民主平台,享受互动参与过程;巧批语文作业,在表扬中享受成功乐趣;注重思维过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关键词:突显教材 体验生活 搭建平台 巧批作业 注重思维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那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时时处处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一、突显教材精美,让学生在品读中享受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老师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 、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突现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
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看得见花开花落,听得到潺潺流水,悟得到灿烂人生„„篇篇课文,段段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让他们的心胸慢慢被一种叫做享受的东西填满。不是吗?《桂林山水》告诉了人们桂林有多美,《西湖的绿》告诉了人们西湖有多美;《燕子》告诉了人们春天有多美;《第一场雪》告诉了人们冬天有多美;《林海》美,《草原》也美;《荷花》美,就连《墨梅》也美„„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漫步其中,不仅享受文章中显现的美、蕴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探索语文真谛的乐。伴着淙淙的流水声与动听的乐曲,朗读一段《可爱的草塘》,你
心中自有一丝惬意;欣赏着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彩池的神奇风光,聆听着画外音的朗诵,你心中自有一些快意;目睹着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动画演示,品味着老师精美的诵读,你心中自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满足。
二、体验生活甘甜,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
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中年级的写片段,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实践。其中的难度和教学中的个中辛酸就不言而喻了。在习作教学中我不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让他们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还努力使学生轻松表达,快乐作文。
我带领学生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社区,走进了都市,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春天,让学生去河畔看“依依杨柳青青草”,来一场咏春诗词朗诵会;夏天让学生去湖边观“接天莲叶无穷碧”,品万物郁郁葱葱的勃发;秋天,让学生郊外去 “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步万顷良田千层浪的田间,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登上山巅,去“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山河„„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去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惬意。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我还常常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交流作文的方法和感受。让成功者增强信心,让欣赏者产生兴趣,让不甘落后者奋起直追。
三、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与互动中享受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尊重每个学生,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第一要建立交往互动的教学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合作者。语文教学成为生本、师生、生生的深度交流、平等对话。教育活动转化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共同经历知识和人生意义的过程。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妨把说话的权利让一些给学生,把黑板也让一块给学生,甚至将讲台这块“圣地”也在必要的时候交给学生,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己读书,自己讲课。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同读、同学、同议、同讲、同评的过程。例如,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首先让同学
们汇报预习的情况,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一起完成课后的练习。这其中,我只是在他们表述不清时加以示范,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加以开导,在他们碰到疑难时加以帮助。我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所谓的“差生”,给予特别的关爱,哪怕他们有些许的进步,我都让他们一样享受成功的欣喜,收获的喜悦。
为了使教学情景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我还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话”好像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我分配课文中人物的角色,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角色,另外有一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朗读,连缀角色之间的关系,使各角色朗读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朗读,学生可以听到教材各种人物不同的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丰碑》时采用此法,刘伯承、沃克医生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四、巧批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受表扬中享受
布置语文作业一定要少而精,既为老师学生减负,更为了学生不会厌倦语文。 语文教师作业的批阅量是最大的,改阅读,改作文,改主观题都需要逐字逐句细看,为了改,教师要自己做阅读,很费时间,有些作业一耽搁,作业中的问题学生淡忘了,老师分析的时候,学生兴趣就不浓了。尤其作文,一周、二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改完二个班级的作文,学生对作文的期待热情也会一点点削减。另外,语文的答案标准也会抹杀很多学生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化的理解。所以,语文作业的批改也要讲究科学高效,通过作业练习,教师的精心批改,一方面提高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是一点点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增长学习的乐趣。这点我归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作业一定要及时改,但可选择性的改。教师批改拖拉,是最挫伤学习兴趣的,就像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眼巴巴地期盼丰收一样,学生也需要教师来验证脑力劳动的成果,所以,作业一定要及时修改。但可以不全改,专挑一些审题有难度的,阅读技巧性强的,学生容易错的,最能体现思想深度等题目,从这些内容中挑一大题,或挑几小题,这样既为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益;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细改,能够找到每个学生答案中的有效点,多加以肯定。 第二,批改也讲人性化,多肯定表扬;作业中也可渗透德育,重在习惯态度。
在批改中,不必非常科学严谨,语文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要鼓励自主思维,所以,批改也讲究人性化。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只要学生写了,就应该给他写的过程予以肯定。如果因为学生写得不够好,就批评,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语文作业中也承载了德育任务。因为阅读训练,语言表达,书写态度,作文态度,无一不是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耐心,细致,毅力,思考等良好品质的。因此对于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作业做得对错是其次,态度却是第一位,,要把态度作为评定优劣、能否表扬的重要标准,只要认真对待,勤于思考,这样的答案都要加以肯定,并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态度好了,语文成绩自然会进步,这样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更足。表扬不单一地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自然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表扬机制,对于差生,尤其适用,其实一味地批评责骂,会让差生觉得语文很难学好,甚至讨厌语文老师,那就意味着他在内心已放弃语文了。
五、注重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创造中享受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比如,作文指导中,我常常通过分析范文的形式再现思维过程,范文讲评侧重于整体赏析和局部点评。整体上主要看选材,立意,构思,创新;局部着重于生活细节的提炼,真实感受的抒写,语言的鲜活生动,写作手法的运用。这样,范文的选择是很广的,不求全责备,只求有亮点,让学生知道作文评析的方法,从而在写作中去实践这些方法。
要在课堂上展现思维过程,教师在备课中不能拘泥于教案,要独立的分析文本,形成自我的思维,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授人以渔,学生才会有收“鱼”之乐。
让学生享受语文,就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收获,一份享受!
挖掘各种因素,享受学习快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中心小学:范有旺 高级 42岁 )
摘要: 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学科,难免枯燥乏味,探索乐学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突显教材美,品读快乐;体验生活,下笔有神;搭建民主平台,享受互动参与过程;巧批语文作业,在表扬中享受成功乐趣;注重思维过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关键词:突显教材 体验生活 搭建平台 巧批作业 注重思维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那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时时处处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一、突显教材精美,让学生在品读中享受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老师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 、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突现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
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看得见花开花落,听得到潺潺流水,悟得到灿烂人生„„篇篇课文,段段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让他们的心胸慢慢被一种叫做享受的东西填满。不是吗?《桂林山水》告诉了人们桂林有多美,《西湖的绿》告诉了人们西湖有多美;《燕子》告诉了人们春天有多美;《第一场雪》告诉了人们冬天有多美;《林海》美,《草原》也美;《荷花》美,就连《墨梅》也美„„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漫步其中,不仅享受文章中显现的美、蕴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探索语文真谛的乐。伴着淙淙的流水声与动听的乐曲,朗读一段《可爱的草塘》,你
心中自有一丝惬意;欣赏着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彩池的神奇风光,聆听着画外音的朗诵,你心中自有一些快意;目睹着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动画演示,品味着老师精美的诵读,你心中自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满足。
二、体验生活甘甜,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
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中年级的写片段,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实践。其中的难度和教学中的个中辛酸就不言而喻了。在习作教学中我不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让他们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还努力使学生轻松表达,快乐作文。
我带领学生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社区,走进了都市,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春天,让学生去河畔看“依依杨柳青青草”,来一场咏春诗词朗诵会;夏天让学生去湖边观“接天莲叶无穷碧”,品万物郁郁葱葱的勃发;秋天,让学生郊外去 “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步万顷良田千层浪的田间,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登上山巅,去“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山河„„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去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惬意。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我还常常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交流作文的方法和感受。让成功者增强信心,让欣赏者产生兴趣,让不甘落后者奋起直追。
三、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与互动中享受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尊重每个学生,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第一要建立交往互动的教学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合作者。语文教学成为生本、师生、生生的深度交流、平等对话。教育活动转化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共同经历知识和人生意义的过程。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妨把说话的权利让一些给学生,把黑板也让一块给学生,甚至将讲台这块“圣地”也在必要的时候交给学生,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己读书,自己讲课。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同读、同学、同议、同讲、同评的过程。例如,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首先让同学
们汇报预习的情况,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一起完成课后的练习。这其中,我只是在他们表述不清时加以示范,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加以开导,在他们碰到疑难时加以帮助。我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所谓的“差生”,给予特别的关爱,哪怕他们有些许的进步,我都让他们一样享受成功的欣喜,收获的喜悦。
为了使教学情景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我还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话”好像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我分配课文中人物的角色,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角色,另外有一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朗读,连缀角色之间的关系,使各角色朗读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朗读,学生可以听到教材各种人物不同的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丰碑》时采用此法,刘伯承、沃克医生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四、巧批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受表扬中享受
布置语文作业一定要少而精,既为老师学生减负,更为了学生不会厌倦语文。 语文教师作业的批阅量是最大的,改阅读,改作文,改主观题都需要逐字逐句细看,为了改,教师要自己做阅读,很费时间,有些作业一耽搁,作业中的问题学生淡忘了,老师分析的时候,学生兴趣就不浓了。尤其作文,一周、二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改完二个班级的作文,学生对作文的期待热情也会一点点削减。另外,语文的答案标准也会抹杀很多学生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化的理解。所以,语文作业的批改也要讲究科学高效,通过作业练习,教师的精心批改,一方面提高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是一点点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增长学习的乐趣。这点我归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作业一定要及时改,但可选择性的改。教师批改拖拉,是最挫伤学习兴趣的,就像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眼巴巴地期盼丰收一样,学生也需要教师来验证脑力劳动的成果,所以,作业一定要及时修改。但可以不全改,专挑一些审题有难度的,阅读技巧性强的,学生容易错的,最能体现思想深度等题目,从这些内容中挑一大题,或挑几小题,这样既为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益;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细改,能够找到每个学生答案中的有效点,多加以肯定。 第二,批改也讲人性化,多肯定表扬;作业中也可渗透德育,重在习惯态度。
在批改中,不必非常科学严谨,语文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要鼓励自主思维,所以,批改也讲究人性化。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只要学生写了,就应该给他写的过程予以肯定。如果因为学生写得不够好,就批评,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语文作业中也承载了德育任务。因为阅读训练,语言表达,书写态度,作文态度,无一不是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耐心,细致,毅力,思考等良好品质的。因此对于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作业做得对错是其次,态度却是第一位,,要把态度作为评定优劣、能否表扬的重要标准,只要认真对待,勤于思考,这样的答案都要加以肯定,并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态度好了,语文成绩自然会进步,这样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更足。表扬不单一地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自然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表扬机制,对于差生,尤其适用,其实一味地批评责骂,会让差生觉得语文很难学好,甚至讨厌语文老师,那就意味着他在内心已放弃语文了。
五、注重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创造中享受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比如,作文指导中,我常常通过分析范文的形式再现思维过程,范文讲评侧重于整体赏析和局部点评。整体上主要看选材,立意,构思,创新;局部着重于生活细节的提炼,真实感受的抒写,语言的鲜活生动,写作手法的运用。这样,范文的选择是很广的,不求全责备,只求有亮点,让学生知道作文评析的方法,从而在写作中去实践这些方法。
要在课堂上展现思维过程,教师在备课中不能拘泥于教案,要独立的分析文本,形成自我的思维,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授人以渔,学生才会有收“鱼”之乐。
让学生享受语文,就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收获,一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