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相关文章

  • 铅笔有多长教案(3)[1]
  • <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邢云红 2010年4月28日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2-43页,第五单元测量(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 ...查看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教案
  •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介绍 一.教学内容 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 2.质量单位: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 ...查看


  • 2017二年级数学测量教案.doc
  •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教案 五 测量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 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quo ...查看


  •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南昌县蒋巷小学 万余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查看


  • 千米的认识教案 1
  • 篇一: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一共有学生52人.学生虽说在前面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但是"千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建立1千米的表象难度很大.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罗秀珍 使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小数,使同学们在分数的基础 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初步能读.写小数. 2.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查看


  • 六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量]复习课教案
  • 教学内容:常见的量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87-p88的内容和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2.在生 ...查看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写法:9÷4=2„„1(知道各部分的名称,9是被除数.4是除数.2是商.1是余数.) 读法:9除以4商2余1. 例:① ...查看


  • 1铅笔有多长
  • 二年级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课 题 主备 教师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刘敏 知识技 能 教学 目标 过程方 法 情感态 度 价值观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 准备 教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 时间 1 2014 年 月 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