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计算机病毒

3.3.1计算机病毒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这课内容以概念解释为主,有点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平铺直叙的讲解恐怕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做到内容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知道对付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并了解预防的基本方法,其次才是查杀。

4、知道常见的几个杀毒软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讨论时,让学生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

2、让学生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犯罪行为。

2、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意识,培养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中学生的思维形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2、对计算机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3、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4、渴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5、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策略。

教师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师搜集和准备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与计算机打交道,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 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 因为它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 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它碰过面, 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 病毒来了会怎样? 它有什么危害呢? 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学生行为: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 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二、讲授新课,了解新知

1、这部分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二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三是应对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以及杀毒软件。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作对比,以师生对话、讨论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时,教师这样引导:“让人生病的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命体,在高倍显微镜下才看得见,它能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使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那么计算机病毒又是怎样的呢?”先让学生简单议论一下,发表个人意见,最后教师给出答案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害程序”。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教师这样引入:“这种有害程序之所以也叫病毒,是因为它和

生物病毒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把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在“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和破坏性”这几个特点上一一对比着作分析。比如:讨论“破坏性”时,教师问:“人得了重感冒会怎样?”同学们回答说:会头痛、发烧、浑身无力、没胃口,很难受!教师又问:“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又会有哪些症状呢?”经过议论归纳为:运行速度慢、死机、数据被盗或被删、系统瘫痪等。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病毒的这一特点称为——破坏性。

为了强调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渗透计算机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在这儿告知学生一些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让人触目惊心,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至此,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又深入了一点,对它的解释再加个修饰语,就更完整了: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有害程序。

2、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应对方法和常用杀毒软件时也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后,趁热打铁,教师这样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就象我们无法避免感冒一样,我们也无法避免计算机病毒,只要有网络有计算机存在,就会有病毒。既然无法躲避,我们只有面对它,想办法对付它!”这个环节通过师生对话来讨论“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经过短暂共议,得出结论:对付计算机病毒首先重在预防,其次是查杀。然后讨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办法,再说一说使用过的或知道的著名的正版杀毒软件。例如360,瑞星等。

经过热烈讨论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电脑有没有病毒,接下来,安排一个查杀病毒的操作,用学生机自带的杀毒软件或某个专杀工具作练习。

设计意图:运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应对方法,更能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做一些实际的练习,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灵活运用。

三、课堂总结,解答疑问

在这部分中,学生就自己练习之后存在的问题,或是不懂的概念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得出答案。之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一下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学习完本节知识之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究某一方面的知识,开拓其视野,同时安排小组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学生们以后对陌生知识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结束本节内容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给家里的电脑杀毒,下节课时跟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杀毒的过程,以及所得到的感悟。然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整体表扬,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不知该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印象。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归纳总结以及表达能力。最后对学生提出表扬,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保持。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如何防治病毒

a 、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 、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 、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计算机病毒引发的损失

1999年4月26日来自台湾的CIH 电脑病毒这次共造成全球6000万台电脑瘫痪,其中韩国损失最为严重,共有30万台电脑中毒,占全国电脑总数的15%以上,损失更是高达两亿韩元以上。土耳其、孟加拉、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中国内地电脑均惨遭CIH 病毒的袭击。

1998年11月2日美国发生了“蠕虫计算机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 “蠕虫”在Internet 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联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美国6000多台计算机被计算机病毒感染,造成Inter net 不能正常运行。

评价:这节课上下来,感觉挺充实的。要上好概念课我觉得要把握好三个要素。

一、合理性。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讲解方式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深入浅出,步步递进。

二、条理性。首先内容的呈现要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是挺有讲究的;其次是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用恰当的过渡串起知识的链条,承前启后,有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易分散。

三、趣味性。概念课如果平铺直叙,限于文本,当然提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内容要充实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本课的开始,一个flash 小幽默《网虫病毒》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再如,为了强调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给出两个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例,其中的“熊猫烧香”病毒,不管是讨论还是阅读相关资料,学生看到这个著名的熊猫图标,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3.3.1计算机病毒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这课内容以概念解释为主,有点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平铺直叙的讲解恐怕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做到内容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知道对付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并了解预防的基本方法,其次才是查杀。

4、知道常见的几个杀毒软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讨论时,让学生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

2、让学生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犯罪行为。

2、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意识,培养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中学生的思维形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2、对计算机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3、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4、渴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5、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策略。

教师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师搜集和准备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与计算机打交道,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 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 因为它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 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它碰过面, 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 病毒来了会怎样? 它有什么危害呢? 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学生行为: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 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二、讲授新课,了解新知

1、这部分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二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三是应对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以及杀毒软件。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作对比,以师生对话、讨论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时,教师这样引导:“让人生病的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命体,在高倍显微镜下才看得见,它能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使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那么计算机病毒又是怎样的呢?”先让学生简单议论一下,发表个人意见,最后教师给出答案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害程序”。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教师这样引入:“这种有害程序之所以也叫病毒,是因为它和

生物病毒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把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在“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和破坏性”这几个特点上一一对比着作分析。比如:讨论“破坏性”时,教师问:“人得了重感冒会怎样?”同学们回答说:会头痛、发烧、浑身无力、没胃口,很难受!教师又问:“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又会有哪些症状呢?”经过议论归纳为:运行速度慢、死机、数据被盗或被删、系统瘫痪等。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病毒的这一特点称为——破坏性。

为了强调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渗透计算机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在这儿告知学生一些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让人触目惊心,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至此,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又深入了一点,对它的解释再加个修饰语,就更完整了: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有害程序。

2、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应对方法和常用杀毒软件时也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后,趁热打铁,教师这样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就象我们无法避免感冒一样,我们也无法避免计算机病毒,只要有网络有计算机存在,就会有病毒。既然无法躲避,我们只有面对它,想办法对付它!”这个环节通过师生对话来讨论“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经过短暂共议,得出结论:对付计算机病毒首先重在预防,其次是查杀。然后讨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办法,再说一说使用过的或知道的著名的正版杀毒软件。例如360,瑞星等。

经过热烈讨论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电脑有没有病毒,接下来,安排一个查杀病毒的操作,用学生机自带的杀毒软件或某个专杀工具作练习。

设计意图:运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应对方法,更能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做一些实际的练习,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灵活运用。

三、课堂总结,解答疑问

在这部分中,学生就自己练习之后存在的问题,或是不懂的概念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得出答案。之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一下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学习完本节知识之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究某一方面的知识,开拓其视野,同时安排小组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学生们以后对陌生知识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结束本节内容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给家里的电脑杀毒,下节课时跟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杀毒的过程,以及所得到的感悟。然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整体表扬,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不知该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印象。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归纳总结以及表达能力。最后对学生提出表扬,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保持。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如何防治病毒

a 、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 、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 、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计算机病毒引发的损失

1999年4月26日来自台湾的CIH 电脑病毒这次共造成全球6000万台电脑瘫痪,其中韩国损失最为严重,共有30万台电脑中毒,占全国电脑总数的15%以上,损失更是高达两亿韩元以上。土耳其、孟加拉、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中国内地电脑均惨遭CIH 病毒的袭击。

1998年11月2日美国发生了“蠕虫计算机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 “蠕虫”在Internet 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联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美国6000多台计算机被计算机病毒感染,造成Inter net 不能正常运行。

评价:这节课上下来,感觉挺充实的。要上好概念课我觉得要把握好三个要素。

一、合理性。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讲解方式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深入浅出,步步递进。

二、条理性。首先内容的呈现要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是挺有讲究的;其次是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用恰当的过渡串起知识的链条,承前启后,有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易分散。

三、趣味性。概念课如果平铺直叙,限于文本,当然提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内容要充实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本课的开始,一个flash 小幽默《网虫病毒》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再如,为了强调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给出两个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例,其中的“熊猫烧香”病毒,不管是讨论还是阅读相关资料,学生看到这个著名的熊猫图标,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相关文章

  • 浅谈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 浅谈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摘要:随着各种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所存在的安全威胁,还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破坏所带来的损失.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就显得很有 ...查看


  •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发展趋势及防范策略
  •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对今后的病毒防范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读者揭开病毒的神秘面纱,构建自己的防范体系. [关键词]病毒  特征  趋势  防范 [正 文] 一.引言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社会性的 ...查看


  • 8.计算机安全习题及答案
  • 1. 防止软磁盘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一种有效方法是______. A. 软盘远离电磁场 B. 定期对软磁盘作格式化处理 C. 对软磁盘加上写保护 D. 禁止与有病毒的其他软磁盘放在一起 2. 发现微型计算机染有病毒后,较为彻底的清除方法是___ ...查看


  • 计算机病毒
  • 计算机病毒复习题 计算机病毒知识测试题(单选)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A__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磁盘上的数据. A) ...查看


  • 毕业论文-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与防范研究
  • 本科毕业论 论文题目: 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与防范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学 院: Xxxx 年 x 月 xx 日 文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 目 录 摘要................................ ...查看


  • 计算机病毒 1
  •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占很多的篇幅,但作为一个学生来讲,应该学会文明使用计算机,做一个有道德的计算机人才.因此,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 ...查看


  • 计算机病毒教案
  • 计算机病毒教案 2017.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 情感目标: 1 ...查看


  • 电子商务安全论文提纲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提纲) 设计题目:信息安全技术探索之浅析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 指导教师: 邵姣 班 级: 计算机0921 学生姓名: 李章力 2011年11月 20 日 一. 前言 二. 计算机病毒 ...查看


  • 浅谈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程序
  • 摘要:计算机网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和管理带来便利,也促进着人们生产活动,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得不到切实保证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导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