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多重视角鉴赏杜甫的_登高_

大大 众 文 艺

二、从史地学角度欣赏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末,杜甫从云安(今重庆云阳县)沿长江至夔州(四川奉节县),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东下,在此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杜甫创作了四百三十余篇诗歌,占到其全部诗歌的七分之二,可以说,这是一个诗歌创作丰富的时期。《登高》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写,描写了夔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夔州本是周代夔子国,后为楚国所有,秦、西汉为巴蜀郡。南北朝称巴州,唐高祖武德元年改为信州,二年又改为夔州。夔州以猿闻名,峡口更以风大著称。《水经注•江水》中描绘:“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杜甫独具慧眼地选取了夔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物候特征。在《登高》前四句中,诗人一口气写出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和鸟。风是急的,峡口本以风大闻名,登到高处,觉得风大,所以着一“急”字;天是高的,这里天高地旷,所以着一“高”字;猿是哀的,唐代夔州多猿,诗人登到高处,峡中频频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正所谓“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其二),所以着一“哀”字;渚是“清”的,深秋景物开始萧条,河中沙洲显得十分寂寞冷落,所以着一“清”字;沙是“白”的,经过秋天的风吹日晒,沙也显得特别洁净,所以着一“白”字;鸟飞是“回”,天空的飞鸟因风急而低徊打旋,所以着一“回”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猴哀鸣、渚清沙白、群鸟盘旋、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汹涌。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而萧瑟的秋景,体现了夔州地区独特的深秋风貌。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随之诗人也失去了盛唐的昂扬精神,代之以无奈的叹息和冷落寂寞的情怀。时代的萧条,仕途的蹭蹬,理想的破灭,生活的困顿,使杜甫心中充满了苦闷和忧愤。“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4]P167精神的苦闷,生活的困顿,疾病的折磨迫使他对萧条、苍凉之物象特别敏感。此时又适值深秋季节,草木凋零、虫鸟将息,自然物境与诗人心境默然融合。“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往往让人联想到人生自我,于是诗人悲落叶于劲秋,瞻万物而思纷,以情观物、触物伤怀。杜甫伤时忧国、感怀身世的情怀借着夔州特有的物象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带着浓厚忧郁悲凉色彩的意象。情是悲情,景亦是悲景,正是夔州这些真实的悲景衬托出了诗人真挚的悲情,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才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从绘画美学角度欣赏

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画,不依据焦点透视原理,而是讲究散点透视。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5]P97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俯仰天地,追求以大观小,以小见大。我们看宋代郭熙的《早春图》、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清代袁耀的《山雨欲来图》,皆可见一斑。诗画的空间意识是相通的。俯仰自然在中国诗歌中体现的也十分明显,如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也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王羲之《兰亭诗》:“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陶渊明《读山海经》直接在诗中写道:“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求”,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云:“俯石濯下潭,仰看条上猿。”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高》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是仰视高空,如狂飙骤来;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即是俯察江渚,凄清冷落。所谓 “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陈子昂《春台引》)在仰观俯察之中,诗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和永恒,在旷远的空间里感受到了自身的孤单和渺小,意识到了人生之短暂与无常,才生发出兴尽悲来的深长感喟。庄子早就说过:“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看中国的山水画大都画得山高

试从多重视角鉴赏杜甫的《登高》

李义敏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登高》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前人鉴赏颇多。本文试从民俗学、史地学、绘画学、影视学等新的视角进行鉴赏,力图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登高》;鉴赏;多重视角《登高》是杜甫律诗的代表作,此诗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杨伦称之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1]P842

,胡应麟甚至称赞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2]P95,博得如此盛誉,绝非偶然,自然有其妙处所在。前人对此诗鉴赏颇多,其理解可谓深折透辟。然而,前人鉴赏诗歌大多仅从诗歌本身特色而言,旁及其他较少。现代社会学科体系的逐渐建立,学术方法的日益开阔,许多学术可以相互诠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用。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可以旁及许多学科,就如同戴着很多副眼镜看问题,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果只戴一副眼镜,看到的就只是一个角度。“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引进语言学、民族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影剧学、色彩学、社会学、史地学等等的知识,都可以使诗的欣赏,进入深刻而新美的天地,这天地大都是前人所未曾涉猎过的。”[3]P181对于《登高》这首诗,笔者试从新的视角去鉴赏,力图使其有新的突破。

一、从民俗学的角度欣赏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特有的民俗现象。学者一般认为其发生有两大源头。一种是“望祭登川”,这是古代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另一种是重阳节登高的节日习俗。后来,士大夫文人交友聚会,登高宴饮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魏晋时期,文人登高宴饮,吟诗作赋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陶渊明的《移居》云:“春秋有佳日,登高赋新诗。”谢灵运《登池上楼》写道:“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这为后来登高渐渐成为文人抒怀的传统奠定了基础。至唐代,登高不再是简单的宴饮唱和,文人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登高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社会人生作深沉的思考。其主旋律是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和历史的沧桑感。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茫阔大,抚今追昔,感叹宇宙,慷慨悲凉。登高言愁叙悲的审美倾向尤为突出。就时间而言,虽有以伤春为背景的登高诗,更多则是借摹秋景而抒发悲情。卢照邻《明月引》:“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尹懋《奉陪张燕公登南楼》:“屡登高台春,徒使泪如霰。”高适《宋中十首》:“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湖。”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襟。”孟郊《感怀》:“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贯休《秋晚野步》:“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通读唐代大量的登高诗,发现很多都充满了悲情。

古代登高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宋玉登高而怨,张衡望远而愁,正所谓“自古登高尽惆怅”(廖匡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登高情节引起了无数文人的心理共鸣,杜甫也不例外。在一个深秋季节,群芳凋零,杜甫站在高处,看到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自己也已经年老多病,却壮志未酬,不由得产生一种忧愁。悲秋也是古代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宋玉《九问》:“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是生命意识的体现,成为古人表达生命情感的母体,悲秋的潜意识是哀悼青春不再,时光难驻的叹息,是抒发壮志难酬,一事无成的感慨。秋士易悲成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近暮年,然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谌》),季节之秋加重生命之秋的凄怆。如今我们秋日登高,感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心情往往十分惬意,所以当我们鉴赏杜甫的《登高》时,很难理解诗人的登高情结,站在民俗学文化层面有助于我们把握这首诗的主题,也更容易体会出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大 众 文 艺

名,为了实现兼善天下的目标,读书人就要想办法出仕。然而要谋得一官半职谈何容易,虽然乾隆皇帝“百年士气经培养,寸晷檐风实苦辛。自古曾闻观国彦,从今不薄读书人。”②的体贴抚慰

农福庞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与美丽承诺让千万士子感激涕零,但是积历年考试、捐纳而成的

庞大官员候补梯队使当时的官僚机构不胜负荷,难以对进士们进行充分安置,人才不得其位,待选者要么耐心“候补”到不知何

摘要:清代诗人王衍梅(1776-1830),字律芳,号笠舫,年何月,要么只能甘心俯就卑职。浙江会稽人。从生平和诗歌可以看出,诗人一方面饱读经书,积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三十九岁的王衍梅宦游广东,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捧檄报恩;另一方面随遇而安,寄情山不得不在赵慎畛的手下做一个小小的记室。公事之余,干谒王水,快意诗酒,向往隐逸逍遥的生活。侯、结交豪门、饮酒应酬、献诗做赋成了诗人生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王衍梅;济世;隐逸;儒道思想王衍梅在给权贵写的诗中,不乏赞誉之词。如在诗歌《萧曹篇上

阁学刘信芳师》开头中称颂道:“阮师如萧何,刘师如曹参。”

清代诗人王衍梅(1776-1830),字律芳,号笠舫,浙江会稽这里阮师是指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少年时代聪颖过人,17岁参加县试,勇拔头筹;青年时代畅游人。阮元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太子少保,历官内阁学名山大川,潇洒不拘;壮年宦游粤东西各地,授广西武宣知县,旋士,户、礼、兵、工等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河南、即“以吏议失官” ①;晚年旅居广西桂林一带,落寞悲凉。江西巡抚。这里诗人把阮元比作西汉的开国贤相萧何。刘师指刘

诗人一生虽未显贵,然擅长诗赋,以“才子”名扬海内30信芳,刘统勋之孙、刘墉之侄,诗人比之为汉初另一贤相曹参。年。其诗摹刻山水,观察民情,大多意到笔随。主要著作有《兰诗人不仅对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礼敬有加,对于普通的地方雪轩》、《小楞严斋》、《静存斋文集》、《红杏村人吟稿》等官如太守、县令、典史等也是多方交接。公元1826年诗人得授广诗文集。从其生平和传世作品来看, 诗人一方面勤学进取,豪情西武宣县令,旋即失官,只好投奔平乐太守俞苕琴以及其他地方满怀,希望能求得功名,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天生傲骨,洒脱不官僚豪绅。他或为幕僚,或设馆授徒,念念不忘有朝一日能“捧羁,纵情山水,向往隐逸逍遥生活。由此体现诗人外儒内道,亦檄”荣亲,兼善天下。每到一地游乐,他都拜见地方长官,结交儒亦道的思想。当地名流,如到桂林有《初至桂林上静谷太守》:

一、积极进取求济世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徐徐落花影,淡淡春池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被历代统治游丝浮静酌,好鸟呜幽琴。千载韩夫子,知余此日心。阶级所尊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到梧州有《苍梧呈郡伯袁介庵同年》:封建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接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修身、齐同拔崔翘萃,偏工王粲游。承符方御李,接壤正依刘。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激荡在千千万万士子胸中的口号;“穷一见蒙青盼,相逢讶黑头。清香凝画戟,纱帽对江鸥。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千千万万读书人基本的处世原吏立屏风上,岩生丛桂幽。宦情闲洛下,诗格澹苏州。则。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17岁的王衍梅参加县试,一走也甘臣仆,媒元少蹇修。故都虚缱绻,官阁忝绸缪。举夺魁。诗人少年成名,豪情万丈,憧憬着建功立业,干一番轰白酿倾三杓,朱提赠一流。暂抒飘泊感,转动别离愁。轰烈烈的事业。远岭云犹集,高斋雨乍收。殷勤看颜色,新月满帘钩。

乾嘉年间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缺乏显著提高,整个社会对这些地方官,诗人都不吝赞誉,展示才华,以求能给予自的经济生活很艰难。面临着经济上的艰难、政治上的高压,当时己提携和机会。读书人的生存环境颇为险恶。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为了显亲扬王衍梅少年时代谙熟儒家十三经,十七岁童子试第一。青年

清代旅桂诗人王衍梅思想研究

水阔,而画中人物极小,这正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空间的阔大和个体渺小的对比,宇宙的无限和个体生命有限的对比,更增加了其悲感。《楚辞•远游》曰:“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正所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江山万古长青,江水万古长流,人的生命却如落叶飘零,岂能不悲?

《登高》所绘之景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特征。具体地说,“风急天高猿啸哀”是高远,“渚清沙白鸟飞还”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平远,这和国画中的“三远”是一致。诗歌“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工笔,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联想补充。”[6]P587

四、从影视学角度欣赏

镜头的远近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大远景(extreme long shot)所展现的视野广阔, “多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7]P101景深悠远,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气氛。大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人物,即使有人物也占很小部分。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展现事物的规模与气势。所以,大远景经常使用在史诗电影中。特写(close-up) 是表现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的画面,它可以作更加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特写反应的内容比较单一,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主要用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起到震撼人心、引起注意的作用。

《登高》中一开始展现了一个大远景,高旷的碧空、辽远的沙鸥、无边的落叶、滚滚的长江。大远景的使用表现了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淼苍茫的自然景色,体现了宏阔的气魄,意境十分开阔。随着镜头慢慢的推进,由远及近,画面逐渐收缩,凝聚的焦点逐渐变得十分引人注目,最后,集中投射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穷困潦倒,白鬓斑斑,体弱多病,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站在飒飒的秋风之中,秋的悲凉和人的悲凉融为一体,并通过大远景到

特写镜头的拉近,将整个秋天的悲凉完全投注在一个人的身上,那种压抑的窒息一步步逼近诗人,达到了极致。

电影中经常使用时空交融的艺术手法,也能营造一种沧桑感。《登高》诗中将源远流长的长江与广袤无垠的天地绾接,以时间与空间立体交叉的手法,利用天高风急、渚清沙白、无边落木营构出“万里悲秋”的广阔空间,配之以“百年多病”的冗长时间,交错在一起,使人感觉到了世事沧桑。“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时空交融写法,流露感情的真实底蕴。“悲秋”二字承前启后,点明题旨,引领下联直抒郁积心底日久、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

此外,这首诗声律对仗精细微妙,许印芳在《律髓辑要》中这样评价:“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以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百年”与“万里”在“百(仄声)”和“多(平声)”字上生变起对,联袂骈和,俪影双出,又与前 “无边 ”、“不尽”遥相唱和。诗人深沉凝重的困苦惆怅心境,因音律的和谐对仗调配而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鉴赏《登高》,比如修辞学、色彩学、心理学等等,这有待于我们去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黄永武.诗与美[M].台北:洪范书店,1985.[4]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厉震林.电视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

李义敏(1982-),男,河北沧州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159

大大 众 文 艺

二、从史地学角度欣赏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末,杜甫从云安(今重庆云阳县)沿长江至夔州(四川奉节县),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东下,在此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杜甫创作了四百三十余篇诗歌,占到其全部诗歌的七分之二,可以说,这是一个诗歌创作丰富的时期。《登高》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写,描写了夔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夔州本是周代夔子国,后为楚国所有,秦、西汉为巴蜀郡。南北朝称巴州,唐高祖武德元年改为信州,二年又改为夔州。夔州以猿闻名,峡口更以风大著称。《水经注•江水》中描绘:“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杜甫独具慧眼地选取了夔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物候特征。在《登高》前四句中,诗人一口气写出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和鸟。风是急的,峡口本以风大闻名,登到高处,觉得风大,所以着一“急”字;天是高的,这里天高地旷,所以着一“高”字;猿是哀的,唐代夔州多猿,诗人登到高处,峡中频频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正所谓“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其二),所以着一“哀”字;渚是“清”的,深秋景物开始萧条,河中沙洲显得十分寂寞冷落,所以着一“清”字;沙是“白”的,经过秋天的风吹日晒,沙也显得特别洁净,所以着一“白”字;鸟飞是“回”,天空的飞鸟因风急而低徊打旋,所以着一“回”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猴哀鸣、渚清沙白、群鸟盘旋、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汹涌。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而萧瑟的秋景,体现了夔州地区独特的深秋风貌。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随之诗人也失去了盛唐的昂扬精神,代之以无奈的叹息和冷落寂寞的情怀。时代的萧条,仕途的蹭蹬,理想的破灭,生活的困顿,使杜甫心中充满了苦闷和忧愤。“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4]P167精神的苦闷,生活的困顿,疾病的折磨迫使他对萧条、苍凉之物象特别敏感。此时又适值深秋季节,草木凋零、虫鸟将息,自然物境与诗人心境默然融合。“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往往让人联想到人生自我,于是诗人悲落叶于劲秋,瞻万物而思纷,以情观物、触物伤怀。杜甫伤时忧国、感怀身世的情怀借着夔州特有的物象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带着浓厚忧郁悲凉色彩的意象。情是悲情,景亦是悲景,正是夔州这些真实的悲景衬托出了诗人真挚的悲情,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才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从绘画美学角度欣赏

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画,不依据焦点透视原理,而是讲究散点透视。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5]P97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俯仰天地,追求以大观小,以小见大。我们看宋代郭熙的《早春图》、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清代袁耀的《山雨欲来图》,皆可见一斑。诗画的空间意识是相通的。俯仰自然在中国诗歌中体现的也十分明显,如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也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王羲之《兰亭诗》:“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陶渊明《读山海经》直接在诗中写道:“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求”,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云:“俯石濯下潭,仰看条上猿。”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高》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是仰视高空,如狂飙骤来;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即是俯察江渚,凄清冷落。所谓 “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陈子昂《春台引》)在仰观俯察之中,诗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和永恒,在旷远的空间里感受到了自身的孤单和渺小,意识到了人生之短暂与无常,才生发出兴尽悲来的深长感喟。庄子早就说过:“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看中国的山水画大都画得山高

试从多重视角鉴赏杜甫的《登高》

李义敏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登高》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前人鉴赏颇多。本文试从民俗学、史地学、绘画学、影视学等新的视角进行鉴赏,力图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登高》;鉴赏;多重视角《登高》是杜甫律诗的代表作,此诗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杨伦称之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1]P842

,胡应麟甚至称赞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2]P95,博得如此盛誉,绝非偶然,自然有其妙处所在。前人对此诗鉴赏颇多,其理解可谓深折透辟。然而,前人鉴赏诗歌大多仅从诗歌本身特色而言,旁及其他较少。现代社会学科体系的逐渐建立,学术方法的日益开阔,许多学术可以相互诠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用。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可以旁及许多学科,就如同戴着很多副眼镜看问题,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果只戴一副眼镜,看到的就只是一个角度。“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引进语言学、民族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影剧学、色彩学、社会学、史地学等等的知识,都可以使诗的欣赏,进入深刻而新美的天地,这天地大都是前人所未曾涉猎过的。”[3]P181对于《登高》这首诗,笔者试从新的视角去鉴赏,力图使其有新的突破。

一、从民俗学的角度欣赏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特有的民俗现象。学者一般认为其发生有两大源头。一种是“望祭登川”,这是古代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另一种是重阳节登高的节日习俗。后来,士大夫文人交友聚会,登高宴饮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魏晋时期,文人登高宴饮,吟诗作赋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陶渊明的《移居》云:“春秋有佳日,登高赋新诗。”谢灵运《登池上楼》写道:“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这为后来登高渐渐成为文人抒怀的传统奠定了基础。至唐代,登高不再是简单的宴饮唱和,文人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登高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社会人生作深沉的思考。其主旋律是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和历史的沧桑感。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茫阔大,抚今追昔,感叹宇宙,慷慨悲凉。登高言愁叙悲的审美倾向尤为突出。就时间而言,虽有以伤春为背景的登高诗,更多则是借摹秋景而抒发悲情。卢照邻《明月引》:“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尹懋《奉陪张燕公登南楼》:“屡登高台春,徒使泪如霰。”高适《宋中十首》:“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湖。”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襟。”孟郊《感怀》:“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贯休《秋晚野步》:“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通读唐代大量的登高诗,发现很多都充满了悲情。

古代登高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宋玉登高而怨,张衡望远而愁,正所谓“自古登高尽惆怅”(廖匡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登高情节引起了无数文人的心理共鸣,杜甫也不例外。在一个深秋季节,群芳凋零,杜甫站在高处,看到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自己也已经年老多病,却壮志未酬,不由得产生一种忧愁。悲秋也是古代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宋玉《九问》:“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是生命意识的体现,成为古人表达生命情感的母体,悲秋的潜意识是哀悼青春不再,时光难驻的叹息,是抒发壮志难酬,一事无成的感慨。秋士易悲成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近暮年,然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谌》),季节之秋加重生命之秋的凄怆。如今我们秋日登高,感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心情往往十分惬意,所以当我们鉴赏杜甫的《登高》时,很难理解诗人的登高情结,站在民俗学文化层面有助于我们把握这首诗的主题,也更容易体会出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大 众 文 艺

名,为了实现兼善天下的目标,读书人就要想办法出仕。然而要谋得一官半职谈何容易,虽然乾隆皇帝“百年士气经培养,寸晷檐风实苦辛。自古曾闻观国彦,从今不薄读书人。”②的体贴抚慰

农福庞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与美丽承诺让千万士子感激涕零,但是积历年考试、捐纳而成的

庞大官员候补梯队使当时的官僚机构不胜负荷,难以对进士们进行充分安置,人才不得其位,待选者要么耐心“候补”到不知何

摘要:清代诗人王衍梅(1776-1830),字律芳,号笠舫,年何月,要么只能甘心俯就卑职。浙江会稽人。从生平和诗歌可以看出,诗人一方面饱读经书,积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三十九岁的王衍梅宦游广东,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捧檄报恩;另一方面随遇而安,寄情山不得不在赵慎畛的手下做一个小小的记室。公事之余,干谒王水,快意诗酒,向往隐逸逍遥的生活。侯、结交豪门、饮酒应酬、献诗做赋成了诗人生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王衍梅;济世;隐逸;儒道思想王衍梅在给权贵写的诗中,不乏赞誉之词。如在诗歌《萧曹篇上

阁学刘信芳师》开头中称颂道:“阮师如萧何,刘师如曹参。”

清代诗人王衍梅(1776-1830),字律芳,号笠舫,浙江会稽这里阮师是指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少年时代聪颖过人,17岁参加县试,勇拔头筹;青年时代畅游人。阮元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太子少保,历官内阁学名山大川,潇洒不拘;壮年宦游粤东西各地,授广西武宣知县,旋士,户、礼、兵、工等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河南、即“以吏议失官” ①;晚年旅居广西桂林一带,落寞悲凉。江西巡抚。这里诗人把阮元比作西汉的开国贤相萧何。刘师指刘

诗人一生虽未显贵,然擅长诗赋,以“才子”名扬海内30信芳,刘统勋之孙、刘墉之侄,诗人比之为汉初另一贤相曹参。年。其诗摹刻山水,观察民情,大多意到笔随。主要著作有《兰诗人不仅对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礼敬有加,对于普通的地方雪轩》、《小楞严斋》、《静存斋文集》、《红杏村人吟稿》等官如太守、县令、典史等也是多方交接。公元1826年诗人得授广诗文集。从其生平和传世作品来看, 诗人一方面勤学进取,豪情西武宣县令,旋即失官,只好投奔平乐太守俞苕琴以及其他地方满怀,希望能求得功名,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天生傲骨,洒脱不官僚豪绅。他或为幕僚,或设馆授徒,念念不忘有朝一日能“捧羁,纵情山水,向往隐逸逍遥生活。由此体现诗人外儒内道,亦檄”荣亲,兼善天下。每到一地游乐,他都拜见地方长官,结交儒亦道的思想。当地名流,如到桂林有《初至桂林上静谷太守》:

一、积极进取求济世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徐徐落花影,淡淡春池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被历代统治游丝浮静酌,好鸟呜幽琴。千载韩夫子,知余此日心。阶级所尊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到梧州有《苍梧呈郡伯袁介庵同年》:封建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接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修身、齐同拔崔翘萃,偏工王粲游。承符方御李,接壤正依刘。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激荡在千千万万士子胸中的口号;“穷一见蒙青盼,相逢讶黑头。清香凝画戟,纱帽对江鸥。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千千万万读书人基本的处世原吏立屏风上,岩生丛桂幽。宦情闲洛下,诗格澹苏州。则。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17岁的王衍梅参加县试,一走也甘臣仆,媒元少蹇修。故都虚缱绻,官阁忝绸缪。举夺魁。诗人少年成名,豪情万丈,憧憬着建功立业,干一番轰白酿倾三杓,朱提赠一流。暂抒飘泊感,转动别离愁。轰烈烈的事业。远岭云犹集,高斋雨乍收。殷勤看颜色,新月满帘钩。

乾嘉年间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缺乏显著提高,整个社会对这些地方官,诗人都不吝赞誉,展示才华,以求能给予自的经济生活很艰难。面临着经济上的艰难、政治上的高压,当时己提携和机会。读书人的生存环境颇为险恶。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为了显亲扬王衍梅少年时代谙熟儒家十三经,十七岁童子试第一。青年

清代旅桂诗人王衍梅思想研究

水阔,而画中人物极小,这正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空间的阔大和个体渺小的对比,宇宙的无限和个体生命有限的对比,更增加了其悲感。《楚辞•远游》曰:“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正所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江山万古长青,江水万古长流,人的生命却如落叶飘零,岂能不悲?

《登高》所绘之景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特征。具体地说,“风急天高猿啸哀”是高远,“渚清沙白鸟飞还”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平远,这和国画中的“三远”是一致。诗歌“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工笔,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联想补充。”[6]P587

四、从影视学角度欣赏

镜头的远近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大远景(extreme long shot)所展现的视野广阔, “多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7]P101景深悠远,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气氛。大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人物,即使有人物也占很小部分。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展现事物的规模与气势。所以,大远景经常使用在史诗电影中。特写(close-up) 是表现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的画面,它可以作更加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特写反应的内容比较单一,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主要用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起到震撼人心、引起注意的作用。

《登高》中一开始展现了一个大远景,高旷的碧空、辽远的沙鸥、无边的落叶、滚滚的长江。大远景的使用表现了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淼苍茫的自然景色,体现了宏阔的气魄,意境十分开阔。随着镜头慢慢的推进,由远及近,画面逐渐收缩,凝聚的焦点逐渐变得十分引人注目,最后,集中投射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穷困潦倒,白鬓斑斑,体弱多病,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站在飒飒的秋风之中,秋的悲凉和人的悲凉融为一体,并通过大远景到

特写镜头的拉近,将整个秋天的悲凉完全投注在一个人的身上,那种压抑的窒息一步步逼近诗人,达到了极致。

电影中经常使用时空交融的艺术手法,也能营造一种沧桑感。《登高》诗中将源远流长的长江与广袤无垠的天地绾接,以时间与空间立体交叉的手法,利用天高风急、渚清沙白、无边落木营构出“万里悲秋”的广阔空间,配之以“百年多病”的冗长时间,交错在一起,使人感觉到了世事沧桑。“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时空交融写法,流露感情的真实底蕴。“悲秋”二字承前启后,点明题旨,引领下联直抒郁积心底日久、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

此外,这首诗声律对仗精细微妙,许印芳在《律髓辑要》中这样评价:“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以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百年”与“万里”在“百(仄声)”和“多(平声)”字上生变起对,联袂骈和,俪影双出,又与前 “无边 ”、“不尽”遥相唱和。诗人深沉凝重的困苦惆怅心境,因音律的和谐对仗调配而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鉴赏《登高》,比如修辞学、色彩学、心理学等等,这有待于我们去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黄永武.诗与美[M].台北:洪范书店,1985.[4]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厉震林.电视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

李义敏(1982-),男,河北沧州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159


相关文章

  •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_杜甫_登高_教学反思_廖海燕
  • 学术圆桌 论 道 本版主持/程振理 4.<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经典名句,"见"如果改成"望"可以吗?请从"见"的本意和语境作用的角度 ...查看


  • 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赵金晶 一.主旨类提炼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考查方式]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 ...查看


  •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转自 酒醒夜永 http://blog.sina.com.cn/u/2301994977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2. 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 ...查看


  • 古诗词吟唱技巧
  • 古诗词吟唱技巧 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诵读.只是,如何诵读,却并非所有语文教师都了然于心.为数不少的课堂中,教师只将诵读视为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诵读.于是,该诵读时,目标指向不够清晰:不该诵读时,却又胡乱着力.如此,既无视诗词教 ...查看


  • 怎样写诗词的赏析文章
  • (2009-06-10 21:46:52)转载 一.词语介面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查看


  •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 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查看


  • 关注诗歌题目
  • 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 天津市大港第三中学 苗有志 联系电话:89976801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亦然.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师生并不关注诗歌的题目,他们往往例行公事般扫一眼题目,便投入到诗歌的解读中.那么,诗歌的题目到 ...查看


  • 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
  • 诗歌鉴赏练习 (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查看


  • [登高]鉴赏诗句赏析
  • <登 高> 分析: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营造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