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讲解
讲授人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颜贻极
一、写作的背景
三、发表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实践论》讲解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一、历史背景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3、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党内理论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还没有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毛泽东思想尽管已经萌芽,但其形成还应哲学世界观作为支撑。这时党内只能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找答案,因而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1)经验主义倾向
(2)教条主义倾向
(1)经验主义倾向
这种倾向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轻视理论的重要性。
(2)教条主义倾向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拒绝接受中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动辄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曾写了《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提出一省或数省首先取得革命胜利,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提出城市中心论。结果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而由于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理论家自居,因而迷惑了不少党内同志。
毛泽东在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的1937年写下《实践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揭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3、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1937年前后,中国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客观形势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
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取得了两个成果。一是在军事上批判“左”倾的军事错误,充分肯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二是在组织上改组中央领导机构。但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迫
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尚未对“左”倾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进行清算。 一定的政治、军事路线是以一定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清算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
1、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
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复杂的环境下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
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军取得的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些使客观环境暂时平静,使毛泽东专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成为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链接: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19-24日直罗镇一战,红军共歼灭国民党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俘虏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是役的胜利,是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两支红军部队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胜利。它打破了蒋介石对陕甘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使红军自长征以来有了一个可靠的“立足点”和夺取新的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
链接: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
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准备开赴前线的(延安)抗大的青年干部培训班需要一个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
二、主要内容
(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观点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
(四)揭示认识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揭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的理解”。
这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消极认识论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批判:一是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二是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第1段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际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
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在人事政治活动及其他种种精神文化的活动之前,必先从事生产的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要。人们为要取得生活资料,必须参加社会的生产。社会实践虽有很多种类,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们认识的最基本来源。
毛泽东在第2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系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
在阶级社会中,人除了参加生产活动这一基本形式之外,还参加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形式。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因为被剥夺了生产手段,不能不在工资制度下,出卖劳动力于资本家,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后,就懂得团结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所以,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
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在第3段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自然科学方面
社会科学方面
哲学方面
毛泽东在第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并用来为生产服务。如在数学领域,发明了“十进法”和“九九乘法”。
在机械领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明代制造了容4000人的大海船。
在军事领域,发明了火药、火炮。
在燃料领域,汉代就有用煤的记载,宋代知道了用煤气。
在造纸及印刷术领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 社会科学方面
中国2000多年有不少关于社会方面的学说。
在经济领域,有管子书、盐铁论、田赋论、租税论、理财论等著作。
在政治领域,主要的有儒家的伦理的政治学说和帝王统治术等著作。
在法学领域,有不少法家学说和历代的法典,规定了保障封建财产的章程。
哲学方面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所谓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即主观符合客观。反之,便是谬误。
而鉴定真理与谬误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首先,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因为认识、思想和理论若不和被认识的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就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其次,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客观对象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问题,无法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因此,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依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
毛泽东在第5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在第5段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第19段指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论》指出,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但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毛泽东在第19段中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
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们在实践中所以要取得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所以,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总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了经典作家们的思想,把这四个方面串联起来系统地说明实践在认识的地位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系统化,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一个贡献。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什么是理性认识
A、什么是感性认识
A、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在第7段中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所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毛泽东在第8段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在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们在实践中所以要取得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所以,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总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了经典作家们的思想,把这四个方面串联起来系统地说明实践在认识的地位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系统化,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一个贡献。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什么是理性认识
A、什么是感性认识
A、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在第7段中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所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毛泽东在第8段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在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A、区别
B、联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区别
二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
B、联系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事先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出理性认识。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有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正如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总之,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举例论证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
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
第一个例子: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无产阶级在其实践的初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感性认识。他们看到了采用机器的工场一方面解雇了大批男工,一方面又添雇了一些女工和童工,看到已被解雇了的工人失了业,未被解雇的工人的工资是降低了。他们所感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重,他们的生活水平都被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他们不知道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去寻找自己贫困的原因。他们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知觉,被迫起来向个别资本家作斗争。这样的自发的斗争,是初期无产阶级斗争史上所常见的。他们因为还不曾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还不能对资产阶级作有意识的斗争。他们还是“自在的阶级”,即还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
随着斗争的深入,无产阶级基于斗争的经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组织成为一个阶级,组成革命的政党,去准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就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了。这是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过程,即由感性到理性到实践的过程。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
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第二个例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陷入了殖民地化的过程,但百姓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直到五四运动以前,还停顿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起初,他们看到外国人夺取我国的领土,在中国境内设置租借地,开辟商埠,驻扎军队,把持海关,行使领事裁判权,划分势力范围。这些事实使得百姓感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剥削,觉得中国要被瓜分豆剖。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是开展了自发的对抗列强的斗争。
后来,中国人民从十月革命得到了启示,才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懂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唯一道路。从这时起,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才从感性认识进到了理性认识阶段。
毛泽东在第12段中指出:“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
第三个例子: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国人民在过去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是有过这样的经验的。第二次革命战争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起先了打了败仗。1928年后毛泽东适应当时情况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原则。这16字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时期是合乎军事规律的。但从1931年开始,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其第一阶段是军事冒险主义,
第二阶段转到军事保守主义,第三阶段变成了逃跑主义。直到党中央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才宣告这条路线的破产。所以战争的领导者必须理解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战略和战术,才能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
毛泽东在第13段中指出:“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 第四个例子: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某些同志当他们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时,总觉得没有把握。因为他们对于这一新的工作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多,不能懂得这一工作的规律性。等到有人把这一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分析后,他才觉得比较有把握,才接受这一工作。如果他在工作中能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看问题,他就能理解这一工作的规律性,就为做好这一工作作准备。
毛泽东在第14段中指出:“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
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感觉材料不能零碎不全,必须十分丰富并且合乎实际,毛泽东在第15段中指出:“只有感觉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
即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A、批判教条主义者
B、批判经验主义者
A、批判教条主义者
教条主义者轻视实践经验,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他们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所以他们谈学习、谈问题、做工作,总是从主观的见解出发,从教条出发。
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
B、批判经验主义者
经验主义者在党内也确实存在,他们满足于自己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不了解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否认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这两种共同的缺陷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是主观主义者,都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指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在第18段中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
(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还着重阐发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及这第二次能动飞跃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毛泽东在
第19段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
命的实践这一飞跃。”
(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十分看重理论,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是以肯定实践的重要性为前提的。在第19段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a、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达到预想的目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反之,就不是正确的。在第19段中指出:“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
b、原有的理论只有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
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明了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来说更重要,意义更伟大。
总之,《实践论》既肯定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理性认识,又着重强调了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完整地概括了认识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具体化,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又一贡献。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
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
(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
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的飞跃过程。“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第20段)
(1)一方面,认识过程完成了。如果通过两次飞跃而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第20段中指出:“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2)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没有完成。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一个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主观条件的限制有:个人的实践范围、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状况等。
毛泽东在第20段中指出:“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和前进性表现在,任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都有其内部的矛盾,因矛盾而引起斗争。由于斗争的发展,那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就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阶段,从一种形态转变为他种形态,开始了新的过程。这新的过程又孕育着新的矛盾,开始其新的发展。 毛泽东在第21段中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
真正的革命指导者,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如果发现了有与客观形势不相符合时,就要随时善于改正,并且在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必须善于使自己及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以适合新的情况的变化。
如基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内容,军事战略也随着转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中国型的正规战争”,即提高了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是用正规性的八路军去分散执行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是正规战争,是世界型的正规战争。
再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生产将有计划进行;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阶级和阶级差别已不再存在;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等。
毛泽东的概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内容的政治法律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邓小平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
(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
(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
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
思想落后于实际,固然要陷入右倾机会主义,但思想若远远超过于实际,超过于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就会陷入“左” 翼空谈主义。“左” 翼空谈主义者不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革命的实际出发,而从主观的愿望或抽象的原则出发。
毛泽东在第23段中也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四)揭示认识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
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可以完全认识的,即是说,客观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非常广大和复杂的过程,在这绝对的总体的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都是绝对的总体的过程的一部分。若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到达了一定发展阶段时,客观世界就把那用当时的知识所不能把握的新矛盾、新联系、新属性和新方面显现出来了。于是客观世界就与主观世界发生矛盾。这个矛盾促起认识的运动,使认识进到反映客观世界发展的新阶段,更深刻地更完全地更具体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新矛盾、新联系,因而社会的实践更进一步地、积极地能动地变革客观世界。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1)认识过程的特点
(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1)认识过程的特点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A、这种统一是具体的
它不能离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否则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的分裂、认识和实践的脱离。
B、这种统一是历史的
它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阶段,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历史的发展。
(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A、客观事物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存在和的发展着的
因此,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应是具体的,即要具体地把握各种复杂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B、社会实践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现实的实践,而没有超越社会历史的实践。因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就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毛泽东第24段中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1) 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右倾机会主义者,思想常常落后于实际,因而不能站在社会历史的前列充任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
(2) “左”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左”的机会主义者的思想则超越了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因而同样不能担任革命的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3段中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
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
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五)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他还进一步在第25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客观世界
(2)改造主观世界
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
(1)改造客观世界
A、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即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B、改造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
(2)改造主观世界
A、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C、改造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在第26段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1)它阐明了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2)它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理论
(3)它揭示认识过程的特征
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认识从实践出发又复归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这就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的认识过程由低级和高级发展。
(1)它阐明了贯穿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一理论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体现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
(2)它准确地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3)它揭示认识过程具有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特征
总之,毛泽东在这部分中,深刻地概括和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从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一个贡献。
(一)理论意义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了这一点,在第5段中两处提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
(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
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论》抓住了实践作为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
《实践论》揭示了认识发展必然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
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实践论》的发表,阐明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哲学基础,它和相继发表的《矛盾论》等著作一起,为延安整风运动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论》等著作是1942年延安整风的必读著作,通过这次整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得到的高度的统一。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
2、要求我们实现两结合
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
4、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
《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面对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不搞无谓的争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1段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3段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了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主要内容: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关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
(4)党的先进性建设
主要内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目标要求:(一)提高党员素质。(二)加强基层组织。(三)服务人民群众。(四)促进各项工作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关背景: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14,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
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6)建设创新型国家
主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要内容: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相关背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月中旬,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安排部署。5月23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8)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和谐世界
主要内容: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
2、要求实现两结合
《实践论》中所概括的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
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正确性与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4、要求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实践论》中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完)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 。
《实践论》讲解
讲授人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颜贻极
一、写作的背景
三、发表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实践论》讲解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一、历史背景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3、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党内理论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还没有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毛泽东思想尽管已经萌芽,但其形成还应哲学世界观作为支撑。这时党内只能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找答案,因而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1)经验主义倾向
(2)教条主义倾向
(1)经验主义倾向
这种倾向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轻视理论的重要性。
(2)教条主义倾向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拒绝接受中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动辄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曾写了《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提出一省或数省首先取得革命胜利,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提出城市中心论。结果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而由于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理论家自居,因而迷惑了不少党内同志。
毛泽东在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的1937年写下《实践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揭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3、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1937年前后,中国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客观形势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
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取得了两个成果。一是在军事上批判“左”倾的军事错误,充分肯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二是在组织上改组中央领导机构。但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迫
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尚未对“左”倾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进行清算。 一定的政治、军事路线是以一定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清算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
1、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
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复杂的环境下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
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军取得的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些使客观环境暂时平静,使毛泽东专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成为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链接: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19-24日直罗镇一战,红军共歼灭国民党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俘虏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是役的胜利,是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两支红军部队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胜利。它打破了蒋介石对陕甘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使红军自长征以来有了一个可靠的“立足点”和夺取新的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
链接: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
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准备开赴前线的(延安)抗大的青年干部培训班需要一个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
二、主要内容
(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观点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
(四)揭示认识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揭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的理解”。
这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消极认识论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批判:一是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二是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第1段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际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
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在人事政治活动及其他种种精神文化的活动之前,必先从事生产的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要。人们为要取得生活资料,必须参加社会的生产。社会实践虽有很多种类,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们认识的最基本来源。
毛泽东在第2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系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
在阶级社会中,人除了参加生产活动这一基本形式之外,还参加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形式。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因为被剥夺了生产手段,不能不在工资制度下,出卖劳动力于资本家,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后,就懂得团结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所以,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
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在第3段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自然科学方面
社会科学方面
哲学方面
毛泽东在第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并用来为生产服务。如在数学领域,发明了“十进法”和“九九乘法”。
在机械领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明代制造了容4000人的大海船。
在军事领域,发明了火药、火炮。
在燃料领域,汉代就有用煤的记载,宋代知道了用煤气。
在造纸及印刷术领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 社会科学方面
中国2000多年有不少关于社会方面的学说。
在经济领域,有管子书、盐铁论、田赋论、租税论、理财论等著作。
在政治领域,主要的有儒家的伦理的政治学说和帝王统治术等著作。
在法学领域,有不少法家学说和历代的法典,规定了保障封建财产的章程。
哲学方面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所谓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即主观符合客观。反之,便是谬误。
而鉴定真理与谬误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首先,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因为认识、思想和理论若不和被认识的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就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其次,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客观对象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问题,无法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因此,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依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
毛泽东在第5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在第5段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第19段指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论》指出,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但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毛泽东在第19段中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
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们在实践中所以要取得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所以,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总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了经典作家们的思想,把这四个方面串联起来系统地说明实践在认识的地位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系统化,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一个贡献。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什么是理性认识
A、什么是感性认识
A、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在第7段中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所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毛泽东在第8段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在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们在实践中所以要取得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所以,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总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了经典作家们的思想,把这四个方面串联起来系统地说明实践在认识的地位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系统化,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一个贡献。
(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什么是理性认识
A、什么是感性认识
A、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在第7段中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所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毛泽东在第8段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在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A、区别
B、联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区别
二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
B、联系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事先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出理性认识。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有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正如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总之,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举例论证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
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
第一个例子: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无产阶级在其实践的初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感性认识。他们看到了采用机器的工场一方面解雇了大批男工,一方面又添雇了一些女工和童工,看到已被解雇了的工人失了业,未被解雇的工人的工资是降低了。他们所感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重,他们的生活水平都被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他们不知道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去寻找自己贫困的原因。他们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知觉,被迫起来向个别资本家作斗争。这样的自发的斗争,是初期无产阶级斗争史上所常见的。他们因为还不曾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还不能对资产阶级作有意识的斗争。他们还是“自在的阶级”,即还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
随着斗争的深入,无产阶级基于斗争的经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组织成为一个阶级,组成革命的政党,去准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就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了。这是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过程,即由感性到理性到实践的过程。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
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第二个例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陷入了殖民地化的过程,但百姓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直到五四运动以前,还停顿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起初,他们看到外国人夺取我国的领土,在中国境内设置租借地,开辟商埠,驻扎军队,把持海关,行使领事裁判权,划分势力范围。这些事实使得百姓感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剥削,觉得中国要被瓜分豆剖。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是开展了自发的对抗列强的斗争。
后来,中国人民从十月革命得到了启示,才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懂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唯一道路。从这时起,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才从感性认识进到了理性认识阶段。
毛泽东在第12段中指出:“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
第三个例子: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国人民在过去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是有过这样的经验的。第二次革命战争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起先了打了败仗。1928年后毛泽东适应当时情况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原则。这16字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时期是合乎军事规律的。但从1931年开始,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其第一阶段是军事冒险主义,
第二阶段转到军事保守主义,第三阶段变成了逃跑主义。直到党中央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才宣告这条路线的破产。所以战争的领导者必须理解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战略和战术,才能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
毛泽东在第13段中指出:“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 第四个例子: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某些同志当他们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时,总觉得没有把握。因为他们对于这一新的工作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多,不能懂得这一工作的规律性。等到有人把这一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分析后,他才觉得比较有把握,才接受这一工作。如果他在工作中能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看问题,他就能理解这一工作的规律性,就为做好这一工作作准备。
毛泽东在第14段中指出:“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
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感觉材料不能零碎不全,必须十分丰富并且合乎实际,毛泽东在第15段中指出:“只有感觉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
即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A、批判教条主义者
B、批判经验主义者
A、批判教条主义者
教条主义者轻视实践经验,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他们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所以他们谈学习、谈问题、做工作,总是从主观的见解出发,从教条出发。
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
B、批判经验主义者
经验主义者在党内也确实存在,他们满足于自己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不了解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否认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这两种共同的缺陷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是主观主义者,都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指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在第18段中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
(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还着重阐发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及这第二次能动飞跃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毛泽东在
第19段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
命的实践这一飞跃。”
(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十分看重理论,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是以肯定实践的重要性为前提的。在第19段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a、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达到预想的目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反之,就不是正确的。在第19段中指出:“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
b、原有的理论只有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
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明了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来说更重要,意义更伟大。
总之,《实践论》既肯定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理性认识,又着重强调了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完整地概括了认识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具体化,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又一贡献。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
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
(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
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的飞跃过程。“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第20段)
(1)一方面,认识过程完成了。如果通过两次飞跃而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第20段中指出:“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2)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没有完成。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一个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主观条件的限制有:个人的实践范围、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状况等。
毛泽东在第20段中指出:“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和前进性表现在,任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都有其内部的矛盾,因矛盾而引起斗争。由于斗争的发展,那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就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阶段,从一种形态转变为他种形态,开始了新的过程。这新的过程又孕育着新的矛盾,开始其新的发展。 毛泽东在第21段中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
真正的革命指导者,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如果发现了有与客观形势不相符合时,就要随时善于改正,并且在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必须善于使自己及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以适合新的情况的变化。
如基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内容,军事战略也随着转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中国型的正规战争”,即提高了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是用正规性的八路军去分散执行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是正规战争,是世界型的正规战争。
再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生产将有计划进行;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阶级和阶级差别已不再存在;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等。
毛泽东的概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内容的政治法律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邓小平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
(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
(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
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
思想落后于实际,固然要陷入右倾机会主义,但思想若远远超过于实际,超过于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就会陷入“左” 翼空谈主义。“左” 翼空谈主义者不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革命的实际出发,而从主观的愿望或抽象的原则出发。
毛泽东在第23段中也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四)揭示认识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
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可以完全认识的,即是说,客观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非常广大和复杂的过程,在这绝对的总体的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都是绝对的总体的过程的一部分。若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到达了一定发展阶段时,客观世界就把那用当时的知识所不能把握的新矛盾、新联系、新属性和新方面显现出来了。于是客观世界就与主观世界发生矛盾。这个矛盾促起认识的运动,使认识进到反映客观世界发展的新阶段,更深刻地更完全地更具体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新矛盾、新联系,因而社会的实践更进一步地、积极地能动地变革客观世界。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1)认识过程的特点
(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1)认识过程的特点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A、这种统一是具体的
它不能离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否则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的分裂、认识和实践的脱离。
B、这种统一是历史的
它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阶段,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历史的发展。
(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A、客观事物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存在和的发展着的
因此,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应是具体的,即要具体地把握各种复杂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B、社会实践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现实的实践,而没有超越社会历史的实践。因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就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毛泽东第24段中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1) 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右倾机会主义者,思想常常落后于实际,因而不能站在社会历史的前列充任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
(2) “左”倾机会主义的特征
“左”的机会主义者的思想则超越了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因而同样不能担任革命的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3段中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
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
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五)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他还进一步在第25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客观世界
(2)改造主观世界
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
(1)改造客观世界
A、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即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B、改造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
(2)改造主观世界
A、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C、改造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在第26段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1)它阐明了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2)它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理论
(3)它揭示认识过程的特征
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认识从实践出发又复归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这就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的认识过程由低级和高级发展。
(1)它阐明了贯穿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一理论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体现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
(2)它准确地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3)它揭示认识过程具有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特征
总之,毛泽东在这部分中,深刻地概括和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从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一个贡献。
(一)理论意义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了这一点,在第5段中两处提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
(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
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论》抓住了实践作为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
《实践论》揭示了认识发展必然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
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实践论》的发表,阐明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哲学基础,它和相继发表的《矛盾论》等著作一起,为延安整风运动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论》等著作是1942年延安整风的必读著作,通过这次整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得到的高度的统一。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
2、要求我们实现两结合
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
4、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
《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面对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不搞无谓的争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1段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3段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了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主要内容: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关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
(4)党的先进性建设
主要内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目标要求:(一)提高党员素质。(二)加强基层组织。(三)服务人民群众。(四)促进各项工作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关背景: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14,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
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6)建设创新型国家
主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要内容: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相关背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月中旬,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安排部署。5月23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8)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和谐世界
主要内容: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
2、要求实现两结合
《实践论》中所概括的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
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正确性与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4、要求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实践论》中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完)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