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

希望:石墨烯及其在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

周旭峰

动力锂电池技术研究团队

石墨烯,新科明星材料

石墨烯是21世纪初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作为世界上已知最薄和机械强度最高的物质,尽管结构看似简单,却具有显著的双极化电场效应,其电子运动速率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而且导热性能出色,比表面积巨大,透光率高,化学性质稳定。上述特性让石墨烯在下一代晶体管、透明导电膜、高效储能、化学传感、功能复合材料等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材料。

石墨烯的产业化还要多久?

石墨烯要想获得真正的应用,亟需攻克其低成本规模化制备的难关。尽管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但目前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现有的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以及溶液相氧化还原等诸多制备方法虽各具特色,但它们或因产率低或因结构缺陷多、导电性差等原因而难以实现高质量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

团队摒弃了传统的氧化-剥离-还原制备路线,经过近一年的集中攻关,创新地发展了高效的插层?膨胀?剥离方法,在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获得了平均厚度2-3nm,尺寸在1-20μm可调,电导率超过500 S cm-1的石墨烯。相比于传统的氧化-剥离-还原方法,该创新方法不仅极大避免了对石墨烯结构的破坏,维持了高的导电性,而且实验操作大大简化,成本低廉、易于放大。团队自行设计研制了石墨烯的小规模制备实验线,目前已实现单批次公斤级的制备规模,其制备成本在500元/公斤以下。日前,团队正在建设日产百公斤石墨烯中试生产线,为团队开展石墨烯在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

石墨烯进入动力锂电池

碳材料在锂电池领域应用广泛,而作为碳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烯的出现有可能在该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众多研究均显示石墨烯改性对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石墨烯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进而改善其充放电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柔韧”的二维层状结构又可有效抑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引起的材料粉化,并增强与集流体间的导电接触。基于这一考虑,团队首先设计制备了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利用石墨烯形成的导电骨架显著提高磷酸铁锂的导电性,石墨烯改性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均较传统的碳包覆材料有显著提升(如下图)。目前,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企业用户对中试产品反响积极。

此外,团队也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如石墨烯/磷酸锰锂、石墨烯/二氧化锡、石墨烯/硅等,取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结果。

用石墨烯作为锂电池的导电添加剂是石墨烯另一个颇具应用前景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导电碳黑、导电石墨及新型碳纳米管导电剂相比,石墨烯一方面在导电性上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它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易与电极活性材料颗粒共混形成三维高效导电网络(如下图),为电子在电极片的快速传输提供通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导电添加剂后,极片的面电阻较采用导电碳黑的极片低了一个数量级,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得益于团队在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方面的突破,可以预期石墨烯

导电添加在不久的将来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体系中。

希望:石墨烯及其在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

周旭峰

动力锂电池技术研究团队

石墨烯,新科明星材料

石墨烯是21世纪初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作为世界上已知最薄和机械强度最高的物质,尽管结构看似简单,却具有显著的双极化电场效应,其电子运动速率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而且导热性能出色,比表面积巨大,透光率高,化学性质稳定。上述特性让石墨烯在下一代晶体管、透明导电膜、高效储能、化学传感、功能复合材料等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材料。

石墨烯的产业化还要多久?

石墨烯要想获得真正的应用,亟需攻克其低成本规模化制备的难关。尽管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但目前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现有的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以及溶液相氧化还原等诸多制备方法虽各具特色,但它们或因产率低或因结构缺陷多、导电性差等原因而难以实现高质量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

团队摒弃了传统的氧化-剥离-还原制备路线,经过近一年的集中攻关,创新地发展了高效的插层?膨胀?剥离方法,在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获得了平均厚度2-3nm,尺寸在1-20μm可调,电导率超过500 S cm-1的石墨烯。相比于传统的氧化-剥离-还原方法,该创新方法不仅极大避免了对石墨烯结构的破坏,维持了高的导电性,而且实验操作大大简化,成本低廉、易于放大。团队自行设计研制了石墨烯的小规模制备实验线,目前已实现单批次公斤级的制备规模,其制备成本在500元/公斤以下。日前,团队正在建设日产百公斤石墨烯中试生产线,为团队开展石墨烯在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

石墨烯进入动力锂电池

碳材料在锂电池领域应用广泛,而作为碳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烯的出现有可能在该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众多研究均显示石墨烯改性对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石墨烯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进而改善其充放电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柔韧”的二维层状结构又可有效抑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引起的材料粉化,并增强与集流体间的导电接触。基于这一考虑,团队首先设计制备了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利用石墨烯形成的导电骨架显著提高磷酸铁锂的导电性,石墨烯改性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均较传统的碳包覆材料有显著提升(如下图)。目前,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企业用户对中试产品反响积极。

此外,团队也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如石墨烯/磷酸锰锂、石墨烯/二氧化锡、石墨烯/硅等,取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结果。

用石墨烯作为锂电池的导电添加剂是石墨烯另一个颇具应用前景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导电碳黑、导电石墨及新型碳纳米管导电剂相比,石墨烯一方面在导电性上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它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易与电极活性材料颗粒共混形成三维高效导电网络(如下图),为电子在电极片的快速传输提供通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导电添加剂后,极片的面电阻较采用导电碳黑的极片低了一个数量级,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得益于团队在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方面的突破,可以预期石墨烯

导电添加在不久的将来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体系中。


相关文章

  • 社交媒体的谣言传播与主体责任
  • 2017年6月6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启动仪式上,东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进行"食品辟谣"和"你点我检"的食品检测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和自媒体的关注.供图/CFP 中国社会科学院 ...查看


  • 新媒体传媒对于校园生活消费水平的分析
  • 高校新媒体平台互动推广管理与舆情分析应对 一. 高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 高校新媒体,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智能终端,智能校园管理.传统的校园媒体平台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宣传展板等,进入网络互动推广时代后,心触动传媒智能终端.QQ 群. ...查看


  • 从法制宣传看网络媒体的法制建设
  • 互联网在中国正逐步走入应用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的功能,其时效性.交互性.广泛性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作为第四类媒体,其基本的要素包括:数字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 ...查看


  • 微博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 博客是比博客更轻便的一种信息发布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网络公共空间,个体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并获得自己关注的对象发布的信息.在美国的微博博客Twitter推出3年之后,2009年下半年,微博客在中国网络中兴起,对论坛.博客 ...查看


  • 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特点分析_陈子晨
  • 2010年第01期第26卷(总22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ljyxb.com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JILINPROVINCE No.01,2010 Vol.26TotalNo.229 心理学视角 ...查看


  •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从2009年到现在,我国在新浪微博上注册的用户已突破6亿人次,从新浪最近公布的统计信息可知,新浪用户一天发布的微博数量大于1.4亿条.因为微博对信息进行传播.公布.分享时具有点对点的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 ...查看


  • 网络营销:医药企业新选择
  • 网络营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新营销方式,今天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38亿(CNNIC第24次互联网络统计报告),并且仍然在快速增长.如此巨大的受众群体无疑让网络成为理想的营销平台.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营销以其独有的优势获得了众多企 ...查看


  • 中国网络杂志现状与发展
  • 湖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网络杂志现状与发展 姓名:吴涵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黄家雄 20090401 摘要 网络杂志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后发展迅速.但是,随着网络杂志用户数急剧增多 ...查看


  • 关于组建运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施建议0912
  • 关于组建运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施建议 新闻综合频道 为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强力推动我台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转型发展,探索实践广电领域全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