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是由 组成的,
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 组成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 将分子凝聚在
一起。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
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 。 气态物质
中,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 。气体也具有 。
质量: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
的 、 、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3) 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密度: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 。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
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
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
是 ,它表示 。
1 m3 = dm3 (升)= cm3 (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 或 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 利用公式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 利用公式 求质量。
(3) 利用公式 求体积。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 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
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
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所选的 。
叫匀速直线运动;
叫变速运动。
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
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 ,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
单位是: ,读作: ;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
(1) 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
(2) 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
(3) 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 ,而不能用v=(v1+v2)/2 。
力的概念:力是 ;所以力不能离开 而
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 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 。力的物理量符号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力的图示:
(1) 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
示。具体做法是:①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 ,②在线段的
末端画个箭头表示 ,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④在图上附
上 ,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 ,
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
秤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
和 ,指针调到 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
的 。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
的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
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两个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跟较 的那个力相同。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
或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长度的测量: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填
符号)。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 和 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
为: 、 、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值,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误差与错误: 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
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弹力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 。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 。
物体由于发生 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
重力(1) 重力: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 表示。
(2) 重力的大小:可用 来测量,当物体 时,弹簧测力
计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即G= ,式中g是常
数,g= ,它表示: 。
(3)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应用:重锤线。
(4)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做重心。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
生一种 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接触面一样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 ,② 。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② ,③ 。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硬棒(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这个固定
点叫 。 的力叫动力, 的力叫阻力,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做 。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示
为 。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 。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省
了 ,费了 。 (填>或
(2)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费
了 ,省了 。(填>或
(3)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既不
省力也不费力。(填>或
滑轮组:
(1)定滑轮实质上是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
但不能改变 。
(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即F=G/n 。
(4)奇动偶定原理: 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时,则
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奇动偶定。
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
压力的方向总是 于受力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和 共同决定的。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用符号表示。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
2是: ,压强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帕= 牛/米。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 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
大 可以减小压强,即压力分散,减小 ,可增大压强,即压力集中。
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 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
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
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连通器
上端 ,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 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压强相等是原因)。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 而产生的,大气所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
叫 。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的。
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
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 、管外水银面受 作用,是 支
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通常把
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
压强可以用 测量。
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
大时 。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 ;体积越大,压强 。
浮力
(1)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 ,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而产生的,即:
F浮=F向上-F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F浮= = 。浮力的大小只跟 和 有关。
(3) 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②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称得的重力。即:F浮=G物-G浸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F浮=G排液=液排
④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体
受到的浮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 和 的大小。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①如果F浮﹤G物,物体 ;
②如果F浮﹥G物,物体 ;
③如果F浮=G物,物体 。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对于浮体有F浮 G物,浮体公式:
(6)浮力的应用:轮船、舰艇(即利用空心的原理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气球和
飞艇。 ρgv
物 理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是由 组成的,
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 组成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 将分子凝聚在
一起。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
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 。 气态物质
中,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 。气体也具有 。
质量: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
的 、 、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3) 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密度: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 。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
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
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
是 ,它表示 。
1 m3 = dm3 (升)= cm3 (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 或 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 利用公式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 利用公式 求质量。
(3) 利用公式 求体积。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 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
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
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所选的 。
叫匀速直线运动;
叫变速运动。
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
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 ,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
单位是: ,读作: ;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
(1) 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
(2) 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
(3) 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 ,而不能用v=(v1+v2)/2 。
力的概念:力是 ;所以力不能离开 而
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 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 。力的物理量符号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力的图示:
(1) 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
示。具体做法是:①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 ,②在线段的
末端画个箭头表示 ,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④在图上附
上 ,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 ,
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
秤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
和 ,指针调到 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
的 。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
的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
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两个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跟较 的那个力相同。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
或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长度的测量: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填
符号)。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 和 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
为: 、 、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值,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误差与错误: 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
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弹力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 。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 。
物体由于发生 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
重力(1) 重力: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 表示。
(2) 重力的大小:可用 来测量,当物体 时,弹簧测力
计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即G= ,式中g是常
数,g= ,它表示: 。
(3)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应用:重锤线。
(4)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做重心。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
生一种 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接触面一样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 ,② 。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② ,③ 。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硬棒(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这个固定
点叫 。 的力叫动力, 的力叫阻力,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做 。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示
为 。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 。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省
了 ,费了 。 (填>或
(2)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费
了 ,省了 。(填>或
(3)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既不
省力也不费力。(填>或
滑轮组:
(1)定滑轮实质上是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
但不能改变 。
(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即F=G/n 。
(4)奇动偶定原理: 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时,则
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奇动偶定。
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
压力的方向总是 于受力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和 共同决定的。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用符号表示。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
2是: ,压强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帕= 牛/米。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 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
大 可以减小压强,即压力分散,减小 ,可增大压强,即压力集中。
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 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
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
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连通器
上端 ,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 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压强相等是原因)。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 而产生的,大气所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
叫 。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的。
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
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 、管外水银面受 作用,是 支
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通常把
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
压强可以用 测量。
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
大时 。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 ;体积越大,压强 。
浮力
(1)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 ,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而产生的,即:
F浮=F向上-F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F浮= = 。浮力的大小只跟 和 有关。
(3) 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②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称得的重力。即:F浮=G物-G浸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F浮=G排液=液排
④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体
受到的浮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 和 的大小。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①如果F浮﹤G物,物体 ;
②如果F浮﹥G物,物体 ;
③如果F浮=G物,物体 。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对于浮体有F浮 G物,浮体公式:
(6)浮力的应用:轮船、舰艇(即利用空心的原理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气球和
飞艇。 ρ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