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途径研究

序 言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经济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额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大小表现为产品量的大小和销售额的多少。但并不是说规模大的企业一定就会有规模经济,如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多余的人员等,因此,规模经济应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的企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当今我国主要的产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要素配置分散,缺乏规模经济的问题。企业规模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规模是否恰当关系着企业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一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遵从企业制度到遵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或拟将进行企业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的转变,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现代化。过去几十年期间,由于我国一直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不是以最大发挥企业效益为目的,而是以计划安排为主,使得企业不能和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即科学的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研究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路径意义极其重大。

一、 我国的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我国企业规模与世界企业规模相比,大企业规模不够大,集中度低,没有获得大企业应有的规模经济;小企业水平低,缺乏专精特点。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却没有与国外可以相抗衡的企业,很多企业缺乏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像国外的很多产品,提起零售业有沃尔玛;说起汽车有福特、本田;讲到计算机有IBM。很多事实说明我国的企业规模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上企业比较来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的多。

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10年世界500强的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500强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46%,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皇家壳牌石油的66%。对比中国和国外企业规模,我国企业规模明显偏小,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大企业数量,中国都远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这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很不相称。

二、 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按照国际惯例应有少数大企业支配的产业部门,我国却缺乏具有规模经济能力的大生产,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主要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而且降低了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品牌创造等非价格竞争能力,从而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通过并购组建的大规模企业集团大而不强

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在进行以兼并、收购为主要形式的低成本扩张过程中,以为只要把若干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于是出现了运用简单合并同类的方法把企业捆绑在一起,或者将完全没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拼凑起来的现象和行为,这样做表面上资产和销售收入增加了,但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会因管理不完善,内耗的方法严重而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集团通过合同、协议形成的联合是一种松散的联合,没有真正建立起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多层次的集团组织体制。缺乏母子公司体制,企业集团难以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核心企业规模过小,尤其缺乏投资功能,就难以带动其他层次集团成员的发展;企业集团发展多角经营是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具有规进经营风险的作用。但多角经营应是有条件的,当企业集团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覆盖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有雄厚经济实力,以及具有开拓其他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进行多角经营也是可行的;企业集团组织形式不规模,未形成母子公司体制,制约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

(四)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制约了规模经济发展

我国的企业集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要素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投资权、资本经营权仍受政府控制,或受旧体制因素的羁绊,这些因素影响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进程。

三、我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支撑

(一)技术的支撑

中国企业在追求扩大规模上,常常忽视了档次的提高,只是简单地进行量的扩张,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却并不改进,走的是粗放型之路。这种状态下进行经营,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使企业获得些许利益,但是企业技术上不去,势必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旦滞销,大规模反倒成为负担了。上了规模不练内功,规模经济的取得不可能保持很久。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他国企业无法比拟的技术,那么该企业的产品在竞争力上必然强大,在进军国外市场上也能畅通无阻,这便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优势,发展成为更为强大的企业集团,争取到更大的规模经济。

(二)资本的支撑

企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途径达到规模经济,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而目前我国企业一方面资本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资本闲置、大量浪费的现象。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树立节约资本、提高资本效率的观念,而且,必须建立完善资本市场,加大企业改制的步伐。

(三)企业家能力的支撑

许多企业领导平时应酬太多,真正体察企业情况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太少。由此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针。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领导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现代化,培养贴近市场经济的组织管理观念。但是传统的观念非一朝一夕便能消除,隐藏于管理者脑中的一些未根除的观念一旦释放出来,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状况。如果产生个人武断决策,与事实相反的决策事实过程中势必损失企业的很多利益。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决策权比较集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快的特点。产生决策效率低,甚至使企业遭受损失。专家指出,企业家缺乏必要的管

理能力,则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

(四)市场的支撑

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产品量也要随之增加,才能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达到规模经济。这就要求企业要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大规模,加大生产,便有利可图。如果产品不受市场欢迎,又想加大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就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谈不上什么规模经济了。简单的认为企业上规模了便能带来大笔财富是不确实的,没有市场需求,根本不能谈规模。所以,要获取规模经济,得先考虑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五)利润水平的支撑

利润最大化和资产的最大增值,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的目标。扩大企业规模只是为达到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有些企业在利润有限、负担沉重的基础上不是考虑扩大内涵再生产,实现非扩张下的规模经济,而是大举扩张,并购同类厂商,虽然使自己在同类企业中地位提高,但财务风险的加大,会令其经营十分困难。一旦各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超过其主要经营收入时,这个企业的前景便令人担忧。

综上所述,我认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利保证,但是,且莫把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混为一谈。每个企业都应该充分考虑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切不可以好大喜功,一味的扩充企业,认为企业规模扩大了,就肯定会获取规模经济。

四、 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途径

(一)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销量

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因此,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也是一种对策。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二)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因此造成企业资产闲置,职工在家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尽管生产仍在进行,但生产能力过剩,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要扭亏为盈和增加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

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三) 负债经营扩大规模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量时,企业必须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才不会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扩张的实现,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来完成规模的扩张。

企业通过负债筹集所需资金,就要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若负债经营不当,还会使企业趋于破产。因此当企业选择负债经营扩大规模时,首先要考虑投资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财务弹性不能太小,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四)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通过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法之一。并购即兼并和收购,其根本的动因一是并购可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提高控制市场的能力,促进垄断竞争性的结构,产生垄断竞争效应;二是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形式。它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一样,也要考虑其投资的效益,做出成本效益的权衡。这种投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般的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的买卖和流动,而是“购进一些在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通过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单靠自身积累不能很快达到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这种方式运用不当,如前所述,会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危险。

(五)与外部企业搞好关系形成一种规模

企业要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要素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整个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确定;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企业外部的各种规模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想从事的行业都纳入自己的组织之中,大量的中小型工厂仍然是以独立的单厂企业形式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既要合理确定自身的规模,又要明确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生产分工协作、产品联系、销售渠道、技术开发、人员培训、承包转包、项目投资、资金融通以及其他有效方式,把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联系在本企业的周围,以扩大本企业的经营成果。实际上,这就是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又一种表现。

(六)政府应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加以扶持、引导、协调,从而加快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发展。

1、改革政府管制模式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采取“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新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

2、其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

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的合理规模,同时也达到了企业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结 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开始重视规模经济效应。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找出了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大规模企业集团大而不强、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等的问题,强调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必须具备资本、技术、企业家能力、市场、利润水平等几个方面的支撑因素,提出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路径,以期为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具有复杂性,由于时间限制和本人的水平有限,本文对该问题的研究仅处于初步性、基础性探索研究阶段,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理论进行了研究,关于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还做得不够。

参考文献

[1]张元智.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03).

[2]刘文龙.试析规模经济的误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6).

[3]付达院刘秀红.浙江民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J].民营经济研究,2007(09).

[4]张维迎.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颜帮全.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J].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2003(11).

[6]余兰.论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05).

[7]乔梁.规模经济论[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何维达.企业委托代理制的比较分析[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徐传谌,谢地.产业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4

[10]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0

[11]董艳玲.网络经济与管理变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 臧旭恒,林平.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 任荣伟,韩顺平.论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05)

[14] 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J].中国工业经济,2002(07)

[15] 宋卫民,李莹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及一体化战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2(03)

[16] 吴光举.道路运输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西安: 长安大学,2004

[17] 刘小卉,陈琳.运输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 张三省,姚志刚.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9] 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 [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06)

[20] 荣朝和.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 [J].中国铁道科学,2001(01)

序 言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经济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额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大小表现为产品量的大小和销售额的多少。但并不是说规模大的企业一定就会有规模经济,如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多余的人员等,因此,规模经济应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的企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当今我国主要的产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要素配置分散,缺乏规模经济的问题。企业规模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规模是否恰当关系着企业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一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遵从企业制度到遵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或拟将进行企业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的转变,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现代化。过去几十年期间,由于我国一直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不是以最大发挥企业效益为目的,而是以计划安排为主,使得企业不能和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即科学的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研究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路径意义极其重大。

一、 我国的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我国企业规模与世界企业规模相比,大企业规模不够大,集中度低,没有获得大企业应有的规模经济;小企业水平低,缺乏专精特点。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却没有与国外可以相抗衡的企业,很多企业缺乏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像国外的很多产品,提起零售业有沃尔玛;说起汽车有福特、本田;讲到计算机有IBM。很多事实说明我国的企业规模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上企业比较来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的多。

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10年世界500强的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500强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46%,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皇家壳牌石油的66%。对比中国和国外企业规模,我国企业规模明显偏小,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大企业数量,中国都远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这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很不相称。

二、 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按照国际惯例应有少数大企业支配的产业部门,我国却缺乏具有规模经济能力的大生产,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主要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而且降低了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品牌创造等非价格竞争能力,从而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通过并购组建的大规模企业集团大而不强

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在进行以兼并、收购为主要形式的低成本扩张过程中,以为只要把若干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于是出现了运用简单合并同类的方法把企业捆绑在一起,或者将完全没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拼凑起来的现象和行为,这样做表面上资产和销售收入增加了,但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会因管理不完善,内耗的方法严重而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集团通过合同、协议形成的联合是一种松散的联合,没有真正建立起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多层次的集团组织体制。缺乏母子公司体制,企业集团难以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核心企业规模过小,尤其缺乏投资功能,就难以带动其他层次集团成员的发展;企业集团发展多角经营是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具有规进经营风险的作用。但多角经营应是有条件的,当企业集团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覆盖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有雄厚经济实力,以及具有开拓其他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进行多角经营也是可行的;企业集团组织形式不规模,未形成母子公司体制,制约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

(四)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制约了规模经济发展

我国的企业集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要素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投资权、资本经营权仍受政府控制,或受旧体制因素的羁绊,这些因素影响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进程。

三、我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支撑

(一)技术的支撑

中国企业在追求扩大规模上,常常忽视了档次的提高,只是简单地进行量的扩张,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却并不改进,走的是粗放型之路。这种状态下进行经营,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使企业获得些许利益,但是企业技术上不去,势必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旦滞销,大规模反倒成为负担了。上了规模不练内功,规模经济的取得不可能保持很久。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他国企业无法比拟的技术,那么该企业的产品在竞争力上必然强大,在进军国外市场上也能畅通无阻,这便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优势,发展成为更为强大的企业集团,争取到更大的规模经济。

(二)资本的支撑

企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途径达到规模经济,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而目前我国企业一方面资本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资本闲置、大量浪费的现象。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树立节约资本、提高资本效率的观念,而且,必须建立完善资本市场,加大企业改制的步伐。

(三)企业家能力的支撑

许多企业领导平时应酬太多,真正体察企业情况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太少。由此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针。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领导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现代化,培养贴近市场经济的组织管理观念。但是传统的观念非一朝一夕便能消除,隐藏于管理者脑中的一些未根除的观念一旦释放出来,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状况。如果产生个人武断决策,与事实相反的决策事实过程中势必损失企业的很多利益。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决策权比较集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快的特点。产生决策效率低,甚至使企业遭受损失。专家指出,企业家缺乏必要的管

理能力,则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

(四)市场的支撑

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产品量也要随之增加,才能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达到规模经济。这就要求企业要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大规模,加大生产,便有利可图。如果产品不受市场欢迎,又想加大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就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谈不上什么规模经济了。简单的认为企业上规模了便能带来大笔财富是不确实的,没有市场需求,根本不能谈规模。所以,要获取规模经济,得先考虑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五)利润水平的支撑

利润最大化和资产的最大增值,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的目标。扩大企业规模只是为达到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有些企业在利润有限、负担沉重的基础上不是考虑扩大内涵再生产,实现非扩张下的规模经济,而是大举扩张,并购同类厂商,虽然使自己在同类企业中地位提高,但财务风险的加大,会令其经营十分困难。一旦各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超过其主要经营收入时,这个企业的前景便令人担忧。

综上所述,我认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利保证,但是,且莫把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混为一谈。每个企业都应该充分考虑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切不可以好大喜功,一味的扩充企业,认为企业规模扩大了,就肯定会获取规模经济。

四、 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途径

(一)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销量

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因此,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也是一种对策。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二)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因此造成企业资产闲置,职工在家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尽管生产仍在进行,但生产能力过剩,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要扭亏为盈和增加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

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三) 负债经营扩大规模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量时,企业必须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才不会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扩张的实现,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来完成规模的扩张。

企业通过负债筹集所需资金,就要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若负债经营不当,还会使企业趋于破产。因此当企业选择负债经营扩大规模时,首先要考虑投资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财务弹性不能太小,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四)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通过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法之一。并购即兼并和收购,其根本的动因一是并购可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提高控制市场的能力,促进垄断竞争性的结构,产生垄断竞争效应;二是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形式。它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一样,也要考虑其投资的效益,做出成本效益的权衡。这种投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般的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的买卖和流动,而是“购进一些在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通过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单靠自身积累不能很快达到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这种方式运用不当,如前所述,会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危险。

(五)与外部企业搞好关系形成一种规模

企业要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要素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整个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确定;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企业外部的各种规模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想从事的行业都纳入自己的组织之中,大量的中小型工厂仍然是以独立的单厂企业形式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既要合理确定自身的规模,又要明确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生产分工协作、产品联系、销售渠道、技术开发、人员培训、承包转包、项目投资、资金融通以及其他有效方式,把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联系在本企业的周围,以扩大本企业的经营成果。实际上,这就是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又一种表现。

(六)政府应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加以扶持、引导、协调,从而加快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发展。

1、改革政府管制模式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采取“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新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

2、其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

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的合理规模,同时也达到了企业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结 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开始重视规模经济效应。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找出了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大规模企业集团大而不强、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等的问题,强调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必须具备资本、技术、企业家能力、市场、利润水平等几个方面的支撑因素,提出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路径,以期为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具有复杂性,由于时间限制和本人的水平有限,本文对该问题的研究仅处于初步性、基础性探索研究阶段,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理论进行了研究,关于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还做得不够。

参考文献

[1]张元智.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03).

[2]刘文龙.试析规模经济的误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6).

[3]付达院刘秀红.浙江民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J].民营经济研究,2007(09).

[4]张维迎.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颜帮全.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J].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2003(11).

[6]余兰.论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05).

[7]乔梁.规模经济论[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何维达.企业委托代理制的比较分析[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徐传谌,谢地.产业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4

[10]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0

[11]董艳玲.网络经济与管理变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 臧旭恒,林平.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 任荣伟,韩顺平.论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05)

[14] 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J].中国工业经济,2002(07)

[15] 宋卫民,李莹莹.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及一体化战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2(03)

[16] 吴光举.道路运输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西安: 长安大学,2004

[17] 刘小卉,陈琳.运输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 张三省,姚志刚.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9] 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 [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06)

[20] 荣朝和.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 [J].中国铁道科学,2001(01)


相关文章

  • 技术开发管理制度
  • 标 题 版 次 第 0 版 第 0 次修改 共 3 页 第 1 页 技术开发管理制度 页 码 受控状态 编 号 执行主体 监督主体 考评主体 一. 技术开发的概念 技术开发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研究,将新的科技 ...查看


  • 贵州实现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 资源开发与市场()・专题研究・ 贵州实现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徐大富,张 均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摘要:提出了将贵州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途径与对策.贵州实施优势矿产资源转换战略, ...查看


  • 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与政策选择
  • 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上升.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来源增加.大致来看,在现有条件下实现中国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困境主体表现在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民工就业条件不够理想.政 ...查看


  •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王琼芳丰兴东黄婵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610074响,所以内部阻力较小,凝聚力较强. 2.采用"从零开始"实现途径的 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组合的成本低于多家专业机构提 [文章摘要] 全能银 ...查看


  • 基于结构性成本动因理论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 基于结构性成本动因理论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摘 要] 本文基于结构性成本动因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学习.技术和厂址等战略性成本驱动因素的内涵和相应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指出应从全局与长期的角度规划好结构性成本动因,寻求战略性的成 ...查看


  •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元京 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关键在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现方式与有效途径尚需进一步探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扩大投资领域 进一步优化协 ...查看


  • 国际新创企业的知识获取研究
  • 国际新创企业的知识获取研究 --以阿里巴巴为例 [摘要] 知识获取是国际新创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长久生存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研究国际新创企业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不同途径以及影响知识获取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更好地理解知 ...查看


  • 发展畜牧业是农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访谈 人民网记者 刘亮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群情振奋.就如何很好地推进农牧区小康建设,记者采访了平措同志,他结合深入 ...查看


  • 黑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黑山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2项目建设单位 1.2.1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2.2法定代表人:武某某 1.3可行性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