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出书:[我不原谅]中国教育 钱江晚报

90后出书:《我不原谅》中国教育

称现在的教育让人无法做自己 易中天为书写序力挺

据新京报

人大经济学院三年级学生钟道然近日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我不原谅》一书,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评和反思。近日,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在博客中贴出自己为该书所写的序言,称“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

绝大多数网友都对易中天表示支持。

钟道然,1990年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

钟道然称,自己1990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人大附中,喜爱艺术。自己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钟道然说,自己准备出国学艺术,有很多亲友拿到本科文凭之后再出国,“但是我觉得,你一边批判它,一边又被它的规则所左右,是一个怪事。”  在《我不原谅》中,钟道然首先批评了中国教育缺乏独立精神,进而对中国教育进行了行业性分析,称中国教育的实质为“人才”制造业。作者对照了中外教育,倡导学生的权利。本书的最后,他还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形成渊源进行了剖析。

易中天在《我不原谅》的序言中称,教育应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记者看到,易中天的博文后面,网友跟帖已有近1600余条,绝大部分都对其表示支持。

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在给钟道然的信中称,“(钟道然)作为在读的大学生,能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属难得。我衷心地祝贺他成为杰出的人才。一个人能否成才,不决定于名校和名师,而是决定于自己,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自学的方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人物对话

“20年我什么也没做”

记者:是什么触动你写这样一本书?

钟道然:在中学,我就想过教育的问题,但那时要参加高考,没时间仔细思考。上大学半年后,我意识到,大学生活完全不是“理想的圣地”,比起中小学时的沉闷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者:前言里说,一个瞬间突然激发你写书的冲动?

钟道然:大一下学期的一个下午,我逃课了,跑到广场上,突然问自己,过去20年我干了些什么?最后的答案是:什么也没干。后来开始考虑,要做些有意义的事,逐渐把心里对中国教育的真实想法写出来。

记者:什么是你对中国教育的真实想法?

钟道然:在某些方面,它打破人的想象力,让人没了想法,无法做自己。

“挽救我过去的时光”

记者:你想通过这本书达到什么效果?

钟道然:不能说要大家认同,更多的是用这种方式挽救我过去的时光。也希望年轻人,能从精神上觉醒,意识到应遵从内心来生活,而不是受制于学校、社会的标准。只要引起关注、思考、讨论就可以了。

记者:目前外界对你的书有什么反馈?

钟道然:同学看了有称赞的,学校两位老师也给出鼓励和建议,我也上网去看一些评论,大多还是支持的。

记者:有人会质疑,一位大三学生,还没完整体验中国的大学教育,就开始动笔批判,不太客观。

钟道然:如果是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觉得并不需花时间体验,人人都知道,我只是说出来而已。

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你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以这样的身份写批判的书是不是有些讽刺?

钟道然:这好比所有学生都被扔进了牢房,只不过别人那儿都是铁栏杆,我这儿是金子做的,我应该感谢吗?

记者:应该有人跟你反馈说这本书言辞激烈吧?

钟道然:出版社说过,同学也说,书的风格跟我本人有很大反差。现实中我比较温和平静,书里的情绪激烈些,这也是我不同的一面而已。

记者:在读者看来,书中很多是情绪化的表达。在写书前,你有过系统的阅读和思考吗?

钟道然:写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资料,关于国外教育制度的书,能找到的几乎看全了,我也一直关注数据库里教育制度方面最新论文,读过的至少有上千篇。

“我算是个奇怪的人”

记者:你在学校通常是什么角色?

钟道然:从小到大,我成绩还不错,当过班干部,作文经常是范文,算是“好孩子”吧。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应该算是一个奇怪的人吧。

记者:哪些事让你显得怪异?

钟道然:比如初中时曾带领全班同学反抗班长的“暴行”,让他退位;高中时因老师让迟到的同学罚站,我觉得不满,给校长写信。

记者:你会有一些计划吗?打算做些什么?

钟道然:我更愿意走着看看,按照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部的压力。

书摘

●首先,教育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让人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最适合干的事,然后帮他朝那个方向前进。其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它的功能是把人脑独特的价值引导出来。最后,老师和家长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和自由。  ——摘自《我不原谅》

90后出书:《我不原谅》中国教育

称现在的教育让人无法做自己 易中天为书写序力挺

据新京报

人大经济学院三年级学生钟道然近日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我不原谅》一书,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评和反思。近日,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在博客中贴出自己为该书所写的序言,称“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

绝大多数网友都对易中天表示支持。

钟道然,1990年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

钟道然称,自己1990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人大附中,喜爱艺术。自己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钟道然说,自己准备出国学艺术,有很多亲友拿到本科文凭之后再出国,“但是我觉得,你一边批判它,一边又被它的规则所左右,是一个怪事。”  在《我不原谅》中,钟道然首先批评了中国教育缺乏独立精神,进而对中国教育进行了行业性分析,称中国教育的实质为“人才”制造业。作者对照了中外教育,倡导学生的权利。本书的最后,他还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形成渊源进行了剖析。

易中天在《我不原谅》的序言中称,教育应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记者看到,易中天的博文后面,网友跟帖已有近1600余条,绝大部分都对其表示支持。

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在给钟道然的信中称,“(钟道然)作为在读的大学生,能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属难得。我衷心地祝贺他成为杰出的人才。一个人能否成才,不决定于名校和名师,而是决定于自己,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自学的方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人物对话

“20年我什么也没做”

记者:是什么触动你写这样一本书?

钟道然:在中学,我就想过教育的问题,但那时要参加高考,没时间仔细思考。上大学半年后,我意识到,大学生活完全不是“理想的圣地”,比起中小学时的沉闷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者:前言里说,一个瞬间突然激发你写书的冲动?

钟道然:大一下学期的一个下午,我逃课了,跑到广场上,突然问自己,过去20年我干了些什么?最后的答案是:什么也没干。后来开始考虑,要做些有意义的事,逐渐把心里对中国教育的真实想法写出来。

记者:什么是你对中国教育的真实想法?

钟道然:在某些方面,它打破人的想象力,让人没了想法,无法做自己。

“挽救我过去的时光”

记者:你想通过这本书达到什么效果?

钟道然:不能说要大家认同,更多的是用这种方式挽救我过去的时光。也希望年轻人,能从精神上觉醒,意识到应遵从内心来生活,而不是受制于学校、社会的标准。只要引起关注、思考、讨论就可以了。

记者:目前外界对你的书有什么反馈?

钟道然:同学看了有称赞的,学校两位老师也给出鼓励和建议,我也上网去看一些评论,大多还是支持的。

记者:有人会质疑,一位大三学生,还没完整体验中国的大学教育,就开始动笔批判,不太客观。

钟道然:如果是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觉得并不需花时间体验,人人都知道,我只是说出来而已。

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你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以这样的身份写批判的书是不是有些讽刺?

钟道然:这好比所有学生都被扔进了牢房,只不过别人那儿都是铁栏杆,我这儿是金子做的,我应该感谢吗?

记者:应该有人跟你反馈说这本书言辞激烈吧?

钟道然:出版社说过,同学也说,书的风格跟我本人有很大反差。现实中我比较温和平静,书里的情绪激烈些,这也是我不同的一面而已。

记者:在读者看来,书中很多是情绪化的表达。在写书前,你有过系统的阅读和思考吗?

钟道然:写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资料,关于国外教育制度的书,能找到的几乎看全了,我也一直关注数据库里教育制度方面最新论文,读过的至少有上千篇。

“我算是个奇怪的人”

记者:你在学校通常是什么角色?

钟道然:从小到大,我成绩还不错,当过班干部,作文经常是范文,算是“好孩子”吧。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应该算是一个奇怪的人吧。

记者:哪些事让你显得怪异?

钟道然:比如初中时曾带领全班同学反抗班长的“暴行”,让他退位;高中时因老师让迟到的同学罚站,我觉得不满,给校长写信。

记者:你会有一些计划吗?打算做些什么?

钟道然:我更愿意走着看看,按照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部的压力。

书摘

●首先,教育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让人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最适合干的事,然后帮他朝那个方向前进。其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它的功能是把人脑独特的价值引导出来。最后,老师和家长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和自由。  ——摘自《我不原谅》


相关文章

  • 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拔尖老师      钱江晚报
  • 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拔尖老师 每年投入1000万元,杭州下城启动"星空计划" 本报讯  眼下正是升学季,家长不论是买学区房,还是选择民办学校,无非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可怎样才算是"好教育"?许多人 ...查看


  • 清明出游,最佳旅游线路推荐 钱江晚报
  • 清明出游,最佳旅游线路推荐 现在,余姚每天有十几趟动车,大巴班线也很齐全,从家门口上车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到达长三角各旅游胜地.小长假只有几天,但只要精心规划,还是能玩个痛快. 这里,我们精选了一些短线旅游线路,供您参考. [苏州] 春天是 ...查看


  • 小朋友写信画画,姚主席应邀赴约     钱江晚报
  • 小朋友写信画画,姚主席应邀赴约 浙江幼儿篮球表演大赛引来重量级嘉宾 本报记者 曹林波 自从担任了中国篮协主席之后,姚明的一举一动再次受到关注.昨天,这位中国篮协的新掌门出现在了上虞,为浙江省第四届幼儿篮球表演大赛开幕式助阵,一时引发了全场围 ...查看


  • 今年中小学择校,比例不能超5% 钱江晚报
  • 昨日在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教育厅长承诺-- 今年中小学择校,比例不能超5% 查实择校乱收费,退钱留人 本报记者 沈蒙和 梁建伟 昨日,全省各地上百名教育局局长齐聚杭州,总结交流"校车"."营养午餐". ...查看


  • 珠心算的培训,宜从幼儿园大班开始    钱江晚报
  • 在"珠算之乡"开创一小学珠心算普及教育的陈祖明说-- 珠心算的培训,宜从幼儿园大班开始 本报记者 朱平 在采访慈溪珠心算时,很多人提到了一个名字:陈祖明.度娘显示,这位和成龙儿子同名同姓的慈溪人,不仅培养过在省内及全国比 ...查看


  • 新龙厨酒店闭门谢客顾客着急:手里的预存卡退不退   钱江晚报
  • 消费者投诉 新龙厨酒店闭门谢客 顾客着急:手里的预存卡退不退 这家酒店被认为是金华顶级酒店之一,有超五星包房,装修花了2000万 坊间传言停业是生意不好,可酒店方说是内部调整,还会重开 特约记者 何贤君 本报记者 杜羽丰/文 本报记者 俞跃 ...查看


  • 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就在我们身边的医院     钱江晚报
  • "千县万医"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巡回公益培训在浙江医院举办 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就在我们身边的医院 本报讯 对于中国人来说,心脑血管疾病是比肿瘤更致命的毛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常年排在第一位. 怎么让更多的心脑血管 ...查看


  • 加拿大废止投资移民 5.7万华人申请作废   钱江晚报
  • 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a0020版:国际新闻连线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导航 加拿大废止投资移民 5.7万华人申请作废 收藏 推荐 打印 放大 缩小 还原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加拿大废止投 ...查看


  • 今年9月起,一年级要开科学课啦    钱江晚报
  • 今年9月起,一年级要开科学课啦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说,爸妈别担心,小学课程的难度总体在下降 本报讯 昨天,教育部昨日发布了<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