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天天要早朝?这个朝代就不用!

作者:我方团队成员覃仕勇

一些小说、电视剧中描述了清朝康、雍、乾三位大帝为了治理国家,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每天早上摸黑起床,催促着太监备轿上朝的场景。宫女、太监和侍卫、婢仆手忙脚乱,忙碌开了。

而在午门之外,文武朝臣揉着眼、打着呵欠,在黑暗成一片的晨曦里,跺着脚,驱赶着冷空气……许久,有太监拿了一条鸡蛋般粗细的大鞭,啪啪啪地抽打空气,景阳钟大鸣,大家赶紧抖擞精神,按文左武右的行列,鱼贯进入金銮殿。

这时皇帝也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踱着方步,走到属于自己的龙椅上,端端正正地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参拜。

一套繁琐的仪式完毕,太监尖着嗓门大喊一声:“本启奏,无本卷帘退朝!”

于是大小臣工都纷纷依序出列,把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向皇帝启奏,静候皇帝定夺。

这样的情景,在《康熙大帝》里面最常见。

在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那些桥段里,就少不了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大帝在那儿慷慨陈词,文武大臣互相争执得脸红脖子粗……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些人天天都在这样的跪叩和争吵中度过。

事实真是这样每天天没亮就早朝?

首先,“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其实就跟现在政府高层开会一样,政府高层并不会天天都开会,而且,这些电视剧、小说里的开会都得从五更天起床,一直开到太阳偏西。如果真这样,整个政府部门都不用办事了,光在那儿动嘴皮子得了。

所谓“朝会”,《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由于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间是早晨,故称之为“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性质跟今天各级官员向最高部门作“述职报告”差不多。

《孟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可见“朝会”是一项礼制,虽然必不可少,但不用天天都这样劳师动众地举行。

天天早朝是明朝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但明朝后期,就慢慢减少了早朝的次数,而到了万历朝,更是形同虚设。清朝取代明朝后,这制度也随之被取消了。只有发生重大事件,文武官员才聚集一起。清朝并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皇帝的办公地点也并不在故宫,并且,每个皇帝的办公地点都不尽相同。

实际上,清朝并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皇帝的办公地点也并不在故宫,并且,每个皇帝的办公地点都不尽相同。

比如说,康熙皇帝的办公地点设在明代清华园基址上建成的“畅春园”;雍正皇帝的办公地点则定在圆明园建成的正大光明殿和勤政亲贤殿;乾隆皇帝虽然有时也在圆明园办公,有时会移跸紫禁城、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孔子的故乡曲阜等等。

民间所说的“金銮殿”其实是指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这个殿由明成祖建成,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年间更名为“皇极殿”;顺治年间改名为“太和殿”。

它并不是皇帝上朝处理国政的地方,而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等等,皇帝才会选择在这儿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此外,其使用次数是很少的。

皇帝办公,也不需要大小臣工一窝蜂地向自己建议、汇报、提问、请求定夺,如果真这样,皇帝的头早就炸裂了。

通常,大权都操持在内阁大臣手中,内阁将政务奏呈给皇帝,由皇帝做些了解,有必要的话,皇帝就做些批示,仅此而已。

如果遇到难于决策的重大事件,那么皇帝就会随时召见内阁成员,地点并不固定,一般选择就近原则。

真实的历史,往往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

作者:我方团队成员覃仕勇

一些小说、电视剧中描述了清朝康、雍、乾三位大帝为了治理国家,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每天早上摸黑起床,催促着太监备轿上朝的场景。宫女、太监和侍卫、婢仆手忙脚乱,忙碌开了。

而在午门之外,文武朝臣揉着眼、打着呵欠,在黑暗成一片的晨曦里,跺着脚,驱赶着冷空气……许久,有太监拿了一条鸡蛋般粗细的大鞭,啪啪啪地抽打空气,景阳钟大鸣,大家赶紧抖擞精神,按文左武右的行列,鱼贯进入金銮殿。

这时皇帝也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踱着方步,走到属于自己的龙椅上,端端正正地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参拜。

一套繁琐的仪式完毕,太监尖着嗓门大喊一声:“本启奏,无本卷帘退朝!”

于是大小臣工都纷纷依序出列,把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向皇帝启奏,静候皇帝定夺。

这样的情景,在《康熙大帝》里面最常见。

在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那些桥段里,就少不了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大帝在那儿慷慨陈词,文武大臣互相争执得脸红脖子粗……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些人天天都在这样的跪叩和争吵中度过。

事实真是这样每天天没亮就早朝?

首先,“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其实就跟现在政府高层开会一样,政府高层并不会天天都开会,而且,这些电视剧、小说里的开会都得从五更天起床,一直开到太阳偏西。如果真这样,整个政府部门都不用办事了,光在那儿动嘴皮子得了。

所谓“朝会”,《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由于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间是早晨,故称之为“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性质跟今天各级官员向最高部门作“述职报告”差不多。

《孟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可见“朝会”是一项礼制,虽然必不可少,但不用天天都这样劳师动众地举行。

天天早朝是明朝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但明朝后期,就慢慢减少了早朝的次数,而到了万历朝,更是形同虚设。清朝取代明朝后,这制度也随之被取消了。只有发生重大事件,文武官员才聚集一起。清朝并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皇帝的办公地点也并不在故宫,并且,每个皇帝的办公地点都不尽相同。

实际上,清朝并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皇帝的办公地点也并不在故宫,并且,每个皇帝的办公地点都不尽相同。

比如说,康熙皇帝的办公地点设在明代清华园基址上建成的“畅春园”;雍正皇帝的办公地点则定在圆明园建成的正大光明殿和勤政亲贤殿;乾隆皇帝虽然有时也在圆明园办公,有时会移跸紫禁城、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孔子的故乡曲阜等等。

民间所说的“金銮殿”其实是指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这个殿由明成祖建成,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年间更名为“皇极殿”;顺治年间改名为“太和殿”。

它并不是皇帝上朝处理国政的地方,而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等等,皇帝才会选择在这儿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此外,其使用次数是很少的。

皇帝办公,也不需要大小臣工一窝蜂地向自己建议、汇报、提问、请求定夺,如果真这样,皇帝的头早就炸裂了。

通常,大权都操持在内阁大臣手中,内阁将政务奏呈给皇帝,由皇帝做些了解,有必要的话,皇帝就做些批示,仅此而已。

如果遇到难于决策的重大事件,那么皇帝就会随时召见内阁成员,地点并不固定,一般选择就近原则。

真实的历史,往往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


相关文章

  • 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模式
  • 中国古代实际上不存在首富这个概念,因为理论上讲,中国所有的财富是属于一个人的,就是皇帝.在中国封建时代大多数时期中国的GDP 是世界最高的.所以中国的首富在古代封建社会,甚至部分奴隶社会的诸侯国,都是皇帝本人无疑.他脚下的臣民是几乎所有人. ...查看


  • 古往今来的十大奸臣
  • 1 古往今来的十大奸臣 文/点子牛 奸臣啥样?对君上皇帝,满脸推笑,逢迎献媚.迎合溜须.见风 使舵.八面玲珑.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排除异己.自私到底,对大 公无私者恨之入骨,不除掉忠贤之士那是睡不着觉的主:对老百姓可 不得了,横征暴敛.滥杀 ...查看


  • 唐朝皇帝每月最痛苦的九个夜晚
  • 一夜御九妃:唐朝皇帝每月最痛苦的九个夜晚 唐朝的大明宫规模巨大,是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地方大了,里面的人自然就会多,别的朝代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唐朝的后宫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佳丽数万. 别的朝代,不知道多少女子在皇宫里守了一 ...查看


  • 别说宋朝不差钱
  • 宋朝是一个很拉风的朝代,它的历史是从成语"黄袍加身"开始的. 后周大将赵匡胤领兵北上御敌,途经陈桥驿驻扎.早晨赵匡胤酒醉醒来,一出屋,就被部下披上了黄袍,众将高呼万岁,江山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不过赵匡胤当时是真喝醉了还是 ...查看


  • 揭秘:中国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是哪个?
  • 揭秘:中国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是哪个? 在中国历史上,北齐宫闱最多丑闻.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齐后就曾经奸占了他的嫂子元氏.元氏本是高洋之兄高澄的妻子.高洋建国之初还尊她为文襄皇后,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他来到元氏住所,对她说道:"我兄 ...查看


  • 揭秘:唐朝历史上皇帝是如何一月临幸81妃
  • 揭秘:唐朝历史上皇帝是如何一月临幸81妃 在中国古代,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民间婚姻上,女性婚后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甚至可以协议离婚;在着装上,她们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 ...查看


  • 杨念群:清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 --一个与现实有关的争议 共识书会2013年第六期 杨念群<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周志兴:今天读的这本书叫<生活在哪个时代最郁闷>,作者杨念群,是杨度先生家的第四代.我不知道这本书原来的书名叫什么,我估计这个名字是 ...查看


  • 古代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辞职选择什么时间
  • 古代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辞职选择什么时间 又快到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有两类人是比较纠结的: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换到过去,情形又是如何?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道关口,正因此才有"年关 ...查看


  • 唐朝正史没有她的名字, 但大唐一半的江山与这女人有关
  • 强汉盛唐,唐朝历史相信会有很多的人喜欢,就单单在小时候的看的隋唐演义就被唐朝历史所吸引.强汉盛唐,汉朝与唐朝这两个朝代都将中国文明带上了巅峰,这两个朝代的战争史一样非常的吸引人,今天给您讲的就是唐朝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此人在正史上没有名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