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 1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自主学习】

1. 回顾必修一第三课内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评价?

(从集中行政权、军权、财政权三方面考虑。) (1) (2) (3)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三冗与积贫积弱) 1. 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是怎样造成的? (1) (2)

(3)

2.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什么? (1) (2)

3. 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宋神宗: 个人因素:

① ② ③

二、内容与影响

1、目的: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2、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3、核心内容:富国强兵

4、具体措施:(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的认识 1、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注意认识历史事物的方法)

2、新法的变质:

元佑更化后新法淡出历史舞台,1093年哲宗亲政后虽有志于恢复新法,启用变法派,但是到徽宗时新法成为聚敛的工具。原有的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3、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4、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 【本课小结】简要列出本课的知识结构【课后思考】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课后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横猾难制。祖宗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欲使往来道路,足以习劳苦;南北番戍,足以均劳佚。故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至骄惰。

——《文献通考》卷153《兵考》5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后的宋朝军官佩牌:宋鄜延路(路: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第四将下属军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北宋建立后实行什么军事制度?它有什么弊端?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根据漫画“王安石变法”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完成下表

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 请

(4)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官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矣。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敢。

-—司马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司马光所言代表的哪一部分人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问题?

6、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 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

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

《日知录》

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 为什么?

1、【答案】

(1)北宋建立后实行更戍法,规定大部分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帅

将领也要经常更换,使得“兵不知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王安石变法实行“将兵法”,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其历史根源。

2、【答案】

(1)

(2)

(3)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

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

②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打

破传统,大刀阔斧革新积弊的改革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

念。

建议: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

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④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4、【答案】

(1)现象:官员数量增加,人浮于事,形成“冗官”的弊端。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分化事权,增设官僚机构和官员,但矫枉过正,形成如此弊端。

(2)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

(3)代表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说明了改革在执行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也成为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攻击变法的借口。

5、【答案】

(1)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2)理财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3)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材料二、三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6、【答案】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他的“关心疾苦”是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

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进步意义。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

(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自主学习】

1. 回顾必修一第三课内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评价?

(从集中行政权、军权、财政权三方面考虑。) (1) (2) (3)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三冗与积贫积弱) 1. 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是怎样造成的? (1) (2)

(3)

2.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什么? (1) (2)

3. 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宋神宗: 个人因素:

① ② ③

二、内容与影响

1、目的: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2、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3、核心内容:富国强兵

4、具体措施:(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的认识 1、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注意认识历史事物的方法)

2、新法的变质:

元佑更化后新法淡出历史舞台,1093年哲宗亲政后虽有志于恢复新法,启用变法派,但是到徽宗时新法成为聚敛的工具。原有的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3、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4、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 【本课小结】简要列出本课的知识结构【课后思考】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课后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横猾难制。祖宗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欲使往来道路,足以习劳苦;南北番戍,足以均劳佚。故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至骄惰。

——《文献通考》卷153《兵考》5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后的宋朝军官佩牌:宋鄜延路(路: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第四将下属军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北宋建立后实行什么军事制度?它有什么弊端?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根据漫画“王安石变法”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完成下表

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 请

(4)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词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官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矣。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敢。

-—司马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司马光所言代表的哪一部分人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问题?

6、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 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

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

《日知录》

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 为什么?

1、【答案】

(1)北宋建立后实行更戍法,规定大部分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帅

将领也要经常更换,使得“兵不知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王安石变法实行“将兵法”,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其历史根源。

2、【答案】

(1)

(2)

(3)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

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

②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打

破传统,大刀阔斧革新积弊的改革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

念。

建议: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

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④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4、【答案】

(1)现象:官员数量增加,人浮于事,形成“冗官”的弊端。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分化事权,增设官僚机构和官员,但矫枉过正,形成如此弊端。

(2)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

(3)代表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说明了改革在执行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也成为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攻击变法的借口。

5、【答案】

(1)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2)理财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3)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材料二、三王安石在理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6、【答案】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他的“关心疾苦”是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

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进步意义。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

(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


相关文章

  •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改革,或者缓和了阶级矛盾:或者发展了生产力.作为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独具匠心.针砭时弊.理念超前,匡扶济困.一直为中外史学家称道.可是,这次改革成效不敢恭维,王安石本人也背上了扰民和聚敛的恶名,50年后,&q ...查看


  • 北宋王安石变法
  • [模块链接]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Ⅰ专题一):北宋政治制度 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Ⅱ专题一):土地制度 [学习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 ...查看


  • 高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右图人物是"杯酒释兵权"的设计者,他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是 ( ) A.限制土地兼并 B."不抑(土地)兼并" C.土地收归国有 D ...查看


  •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赵黎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2) 摘 要: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都是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挽救统治阶级的统治,缓和各种矛盾.但他们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有所不同:王安 ...查看


  • 王安石变法 2
  • 课题:王安石变法 [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难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表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分析其失败原因: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实质 [知 ...查看


  • 王安石变法的再思考
  • 河北学刊2008・5 书刑部任上,首上"大辟上请"之议,后来使"上请者多 得贷",活人不少,累官至判刑部.礼部侍郎.燕肃一生多所发明创造,他在任工部尚书时,复原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后来又发明 ...查看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说明:一是课题说明,二是课标及教材分析,三是教法学法分析,四是教学过程设计,五是 ...查看


  • 花洲书院[散文欣赏]
  • 花洲书院 郑长春 一 在世界上还没有一所真正大学的时候,书院就在中国的一些角落里,静悄悄地担当起传播知识.弘扬道义.弘扬精神的重任来.这种深厚的文化情结,应该也算中国的一大特色吧. 自唐代以来,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已蔚然成风,全国书院林 ...查看


  • 王安石变法
  • 选修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测试题 选修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测试题 班级____ 姓名_____ 成绩_____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一项选出来,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 ) ①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