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单位圆的概念. 2. 有向线段的概念.
3. 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并掌握单位圆、有向线段的概念.
2. 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展思维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表示三角函数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清楚单位圆的概念,有向线段的概念,本节内容中的有向线段与坐标轴是平行的,使学生弄清楚线段的正负与坐标轴正反方向之间的对应,以及线段的数量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对应. 对于理解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单位圆的概念. 2. 有向线段的概念.
3. 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并掌握单位圆、有向线段的概念.
2. 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展思维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表示三角函数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清楚单位圆的概念,有向线段的概念,本节内容中的有向线段与坐标轴是平行的,使学生弄清楚线段的正负与坐标轴正反方向之间的对应,以及线段的数量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对应. 对于理解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相关文章
-
[正比例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19.2.1 <正比例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数学思考:经历思考.探究过程.提高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问题解决:能运用y= ...查看
-
三角函数线教案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线的作法,能利用三角函数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探索.归纳和类比的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3.强化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角函数线的 ...查看
-
二次函数全章教案2
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日期: 年 月 日 二次函数专题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形如y=ax+bx+c(a≠0,a ,b ,c 为常数) 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ion) . 其中a 为二次项系数,b ...查看
-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案)
增长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函数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学会用函数的观点.思想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解模的 ...查看
-
正余弦函数教案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的图像, 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像: 2. 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会求y=Asin(ωx+ψ)的周期, 了解奇偶函数的意义, ...查看
-
[教案一]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一.教学内容 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变换,掌握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各点坐标的变化规律,理解图形在平面坐标系上的平移实质上就 ...查看
-
[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 ...查看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二次函数(整章)教案
教学内容:2.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 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 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 会建立简单的二次 ...查看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思路.计划.教案 2012-2013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数学已进入整体的复习阶段,安排好复习,做好复习计划,在仅有的考前十多天中,发挥出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复习思路(指导思想): 以课本为主线,以练习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