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手机读报 精彩随身
手机报:移动发送RMR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RMRB到10655111 浏览详情 >>
客户端:1.发短信“人民下载”至12114免费获取下载地址 2.下载到电脑: 苹果 安卓
云南白药 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转型升级进行时·企业篇②)
本报记者 徐元锋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5日 10 版)
制图:宋 嵩
谈及牙膏,除了清洁口腔,你希望它还能做什么?
还能消除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加入云南白药的有效成分,牙膏的功能有了拓展。
创可贴的市场已经饱和,新入品牌还能否打开局面?
加入止血、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云南白药创可贴后来者居上,市场占有率第一。
跨界创新,让传统中药结合先进科技融入现代生活,云南白药摆脱中药式微的窘迫,重新成为百姓“经常见、离不开”的品牌,业绩斐然。今年1—3季度,云南白药集团营业收入112亿多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56.8%。
“云南白药一直把‘创新谋变’作为持续增长的动力”,集团董事长王明辉告诉记者:“从转型调整的内涵和方向上说,就是吃透市场、顺应趋势。”
产品再造:跳出简单卖药,谋划大健康产业转型
虽然是在家门口,但是云南白药的对手都是国际上的一流企业,比如在牙膏领域,竞争对手是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
去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在国际品牌争雄的国内市场跻身前四强,硬是拿下了一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天,在谈到医药企业跨界经营的时候,云南白药牙膏常被视为传统中药结合先进科技融入现代生活的典范。
循着这条道路,2012年9月,“云南白药控股”战略投资“清逸堂”,新组建实业公司,志在有800亿元市场的卫生巾领域。对不起眼却又离不开的卫生巾,或许不久人们会有全新的认识。
而在上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年轻人几乎不知道白药了”。当年“受命于危难之秋”只身闯荡东北市场的王锦,如今已是白药集团的副总经理。她感叹:“卖药连着用药,如果消费者都想不起来你了,还怎么卖?”
云南白药制定了“稳中央、促两翼”的产品策略,创新有些“陈腐”的传统白药产品,并“跨界”创可贴和牙膏等日化产品。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和对消费者体验的偏爱,云南白药集团每个事业部下面都有科研团队,吃透市场再推产品。于是有了“先喷红瓶镇痛,再喷白瓶疗伤”的云南白药气雾剂,和其他诸多“经常见、离不开”的白药系列产品。
云南白药集团2012年的公司年报显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中,药品事业部贡献了最多的利润,健康事业部贡献了最快的增长幅度,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云南省医药公司,盈利能力领先国内同行。集团总经理尹品耀说:“省医药公司保证了白药的体量,药品是我们的根子和主要盈利点,健康产品好比是拉动企业的‘引擎’。”
跨界创新,让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紧跟着产品跨界,白药提出“新白药、大健康”战略,从健康管理服务、养生休闲、健康产品等方面,谋划“大健康”的产业转型。“能否精准地把握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云南白药下一个百年的关键”,王明辉说。
研发再造:逆势加大投入,赢在“上游”
云南白药“养元青”洗发水的诞生,源自多民族的智慧。傣族美女多秀发如云,其中奥秘是常用发酵过的淘米水来洗头。而以甩发舞闻名的佤族姑娘,则用“皮哨子果”美发。云南白药科研人员收集了多种民族配方,并精选了12种药用植物,将其精提物加上云南白药活性成分,从而成就了“养元青”。
如今,现代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强大的知识积累和研发能力作支撑。
2012年,白药集团出资1亿元收购了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在许多药企纷纷压缩科研投入的映衬下,白药此举被认为是一次“逆袭”,但白药人从不只算经济账。
今年1月18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完成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我国中药行业近20年未获此奖项的纪录。该项目历时38年,野外调查行程80多万公里,是一部扛鼎之作。拥有了这个丰富宝藏,云南白药获得了民族医药创新的广阔空间和支撑。
要赢在“上游”,不仅要掌握研发资源,中药企业还要掌握原料资源乃至物种资源。近年来,云南白药原材料涨价、野生药材越来越少等制约也日趋明显。
今年,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部成立,由总经理尹品耀亲自领衔,将药材种植、收购、提取和贸易归口统管,在确保自身原材料需求的同时,打造产业链条上新的增长点。
“繁育中草药优质种源,种植利用中药材,开发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药品和健康产品,恰恰是中医药未来的竞争力所在”,王明辉说:“寻找中医药切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路径,是百年白药应该挑起的担子。”
企业再造:创新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常态
近两年,云南白药把在昆明四处分散的子公司、生产厂区搬进了新厂区,涉及19个剂型、几百个产品和上千员工。企业搬迁,面临巨额财务成本摊销和各种磨合,“搬死累瘫”的不少。云南白药却借机实现了产能释放和管理再造,这与平时“做好保健操,身体底子硬”分不开。
以销售为例,14年前,云南白药生产人员不问市场,销售岗位成了“熬年头”的地方。集团“对症下药”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管销售,并实行“内部创业”机制——个人招投标上岗,超额利润与个人分享。今天,集团的销售队伍有4000多人,服务着全国10万家销售终端;对百余家经销商都是先款后货,从不赊账。
从内部革新到学习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从事业部制到生产、销售、采购等“五统一”,从第一次“企业再造”到第二次,云南白药管理团队不断上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变革,甚至在业界留下了“白药真能折腾”的印象。
“创新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常态”,王明辉对此解释:“不是折腾,而是顺势应时的自觉行为。”在他眼里,全球前十强的药企占据了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制药本来就是一个门槛高、集中度高的行业。他说:“未来五到十年国内医药市场是什么样子,白药将扮演什么角色,就是此刻我们努力的方向。”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报 | 在线投稿 | 报刊简介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人民日报网络中心 反映。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手机读报 精彩随身
手机报:移动发送RMR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RMRB到10655111 浏览详情 >>
客户端:1.发短信“人民下载”至12114免费获取下载地址 2.下载到电脑: 苹果 安卓
云南白药 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转型升级进行时·企业篇②)
本报记者 徐元锋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5日 10 版)
制图:宋 嵩
谈及牙膏,除了清洁口腔,你希望它还能做什么?
还能消除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加入云南白药的有效成分,牙膏的功能有了拓展。
创可贴的市场已经饱和,新入品牌还能否打开局面?
加入止血、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云南白药创可贴后来者居上,市场占有率第一。
跨界创新,让传统中药结合先进科技融入现代生活,云南白药摆脱中药式微的窘迫,重新成为百姓“经常见、离不开”的品牌,业绩斐然。今年1—3季度,云南白药集团营业收入112亿多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56.8%。
“云南白药一直把‘创新谋变’作为持续增长的动力”,集团董事长王明辉告诉记者:“从转型调整的内涵和方向上说,就是吃透市场、顺应趋势。”
产品再造:跳出简单卖药,谋划大健康产业转型
虽然是在家门口,但是云南白药的对手都是国际上的一流企业,比如在牙膏领域,竞争对手是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
去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在国际品牌争雄的国内市场跻身前四强,硬是拿下了一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天,在谈到医药企业跨界经营的时候,云南白药牙膏常被视为传统中药结合先进科技融入现代生活的典范。
循着这条道路,2012年9月,“云南白药控股”战略投资“清逸堂”,新组建实业公司,志在有800亿元市场的卫生巾领域。对不起眼却又离不开的卫生巾,或许不久人们会有全新的认识。
而在上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年轻人几乎不知道白药了”。当年“受命于危难之秋”只身闯荡东北市场的王锦,如今已是白药集团的副总经理。她感叹:“卖药连着用药,如果消费者都想不起来你了,还怎么卖?”
云南白药制定了“稳中央、促两翼”的产品策略,创新有些“陈腐”的传统白药产品,并“跨界”创可贴和牙膏等日化产品。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和对消费者体验的偏爱,云南白药集团每个事业部下面都有科研团队,吃透市场再推产品。于是有了“先喷红瓶镇痛,再喷白瓶疗伤”的云南白药气雾剂,和其他诸多“经常见、离不开”的白药系列产品。
云南白药集团2012年的公司年报显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中,药品事业部贡献了最多的利润,健康事业部贡献了最快的增长幅度,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云南省医药公司,盈利能力领先国内同行。集团总经理尹品耀说:“省医药公司保证了白药的体量,药品是我们的根子和主要盈利点,健康产品好比是拉动企业的‘引擎’。”
跨界创新,让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紧跟着产品跨界,白药提出“新白药、大健康”战略,从健康管理服务、养生休闲、健康产品等方面,谋划“大健康”的产业转型。“能否精准地把握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云南白药下一个百年的关键”,王明辉说。
研发再造:逆势加大投入,赢在“上游”
云南白药“养元青”洗发水的诞生,源自多民族的智慧。傣族美女多秀发如云,其中奥秘是常用发酵过的淘米水来洗头。而以甩发舞闻名的佤族姑娘,则用“皮哨子果”美发。云南白药科研人员收集了多种民族配方,并精选了12种药用植物,将其精提物加上云南白药活性成分,从而成就了“养元青”。
如今,现代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强大的知识积累和研发能力作支撑。
2012年,白药集团出资1亿元收购了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在许多药企纷纷压缩科研投入的映衬下,白药此举被认为是一次“逆袭”,但白药人从不只算经济账。
今年1月18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完成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我国中药行业近20年未获此奖项的纪录。该项目历时38年,野外调查行程80多万公里,是一部扛鼎之作。拥有了这个丰富宝藏,云南白药获得了民族医药创新的广阔空间和支撑。
要赢在“上游”,不仅要掌握研发资源,中药企业还要掌握原料资源乃至物种资源。近年来,云南白药原材料涨价、野生药材越来越少等制约也日趋明显。
今年,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部成立,由总经理尹品耀亲自领衔,将药材种植、收购、提取和贸易归口统管,在确保自身原材料需求的同时,打造产业链条上新的增长点。
“繁育中草药优质种源,种植利用中药材,开发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药品和健康产品,恰恰是中医药未来的竞争力所在”,王明辉说:“寻找中医药切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路径,是百年白药应该挑起的担子。”
企业再造:创新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常态
近两年,云南白药把在昆明四处分散的子公司、生产厂区搬进了新厂区,涉及19个剂型、几百个产品和上千员工。企业搬迁,面临巨额财务成本摊销和各种磨合,“搬死累瘫”的不少。云南白药却借机实现了产能释放和管理再造,这与平时“做好保健操,身体底子硬”分不开。
以销售为例,14年前,云南白药生产人员不问市场,销售岗位成了“熬年头”的地方。集团“对症下药”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管销售,并实行“内部创业”机制——个人招投标上岗,超额利润与个人分享。今天,集团的销售队伍有4000多人,服务着全国10万家销售终端;对百余家经销商都是先款后货,从不赊账。
从内部革新到学习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从事业部制到生产、销售、采购等“五统一”,从第一次“企业再造”到第二次,云南白药管理团队不断上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变革,甚至在业界留下了“白药真能折腾”的印象。
“创新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常态”,王明辉对此解释:“不是折腾,而是顺势应时的自觉行为。”在他眼里,全球前十强的药企占据了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制药本来就是一个门槛高、集中度高的行业。他说:“未来五到十年国内医药市场是什么样子,白药将扮演什么角色,就是此刻我们努力的方向。”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报 | 在线投稿 | 报刊简介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人民日报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