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疗体系变革及全民健保制度分析

台湾医疗体系变革及全民健保制度分析

发展研究部

2009~2011年,我国医改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覆盖率达到99%。之后,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起,我国不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且多数问题与15~20年之前的台湾所面临问题一样。

反观台湾医疗体系改革,台湾全民健保的实施使得原本仅有59%的人口享有公、劳、农保,扩大成了全民纳保。而且,台湾全民健保虽已实施十几年,但整体医疗费用之增加却相当有限。全民健保具备了低保费、低行政经费及高纳保率的经营效率等优点,占GDP6.6%的医疗卫生支出却达到了84%的民众满意度。

台湾为我国现阶段医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蓝本,国内很多医改专家也在积极建议政府引入台湾的医改模式。为此,我们将分析台湾的医疗体系的变革以及全民健保的发展历史,以供参考。

一、台湾医疗体系变革

20世纪70年代,台湾医疗体系情况和大陆类似,整个社会医疗体系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当时的台湾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80%,如荣民总医院等绝大部分医院都是50~60年代蒋政府发展起来的。

70年代伴随着岛内政经体系出口导向及鼓励私人资本的大环境,医疗行业政府也鼓励民营投入。1976年,台塑大王王永庆投资创办长庚医院。王永庆以其父之名命名这家民营医院,取效美国医院模式,引入台塑集团企业式的效率管理,管理模式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类似于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的主治医师责任制则类似于产品质量责任制。

历经几年亏损后,台湾长庚医院最终获得每年15%的利润率,成为台湾最赚钱、同时也最令病患满意的医院,其诊疗流程再造、成本核算模式等尤为先进。台湾各大企业集团则纷纷效仿,非公立医院一时风行。当时,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所开办的多家民营医院长期经营不善,其管理模式亦与公立医院相近。1995年左右,陈立夫名下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引入“长庚模式”,此后所设十余家医院,均取得成功。

面对非公立医院的强势竞争,台湾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也大逆转,并以优惠政策刺激鼓励私人医疗资本,公立医院最终被迫改革,以著名的台大

医院、台北荣总医院启动改革为标志,台湾的医疗服务业就此提高效率,进入良性竞争。到2011年,私立医院已经占比已经达到90%,为全岛乃至全球提供医疗服务。 表1:2011年台湾公立和民营机构对比

二、台湾全民健保制度

1995年之前,台湾拥有各种医保,但仅覆盖率仅达58%。1995年开始的全民健保几乎覆盖了100%的民众,由健康保险局作为唯一的保险人统一经营管理。健康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共同缴纳,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并重点照顾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人,同时将烟草附加税等作为补充来源。

图1:台湾全民医保构架图

台湾居民一共被分作6类人群,第一类是一般受雇者、公务人员、自营业主,保费由个人、单位、政府按3∶6∶1承担,其中特别的是自营业主,100%由个人负担。第二类为职业工会和外雇船员,个人与政府按6∶4支付。第三类则是农民、渔民等,个人与政府的支付比例为3∶7。另外的几类,包括军人、低收入户、荣民(注:指早期的退伍军人),则全部由政府支付。

从政策设计上来看,经济能力越弱者,个人支付比例越小。健保局曾对此作过调查,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群体,年缴纳保费3272元台币,支出的医疗费用则为16761元,比例为 1∶5,而最高收入群体,年缴保费6426元,医疗费用则为14277,比例仅为1∶2。

表2:全民健保被保险人分类及保费负担比率

通常而言,政府支持的全民医保多数会遇到财政赤字、等候时间长、民众就诊次数多等问题。台湾也不例外。1995年实行全民医保后,最初三年财务平衡,但1999年全民健保开始入不敷出。

图2:1995~2011年台湾全民健保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亿元新台币)

为解决全民健保入不敷出的情况,政府从保险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了改革。

保险收入主要包括全民健保和商业健康保险两方面。由于各政党选举医保低费率都是最重要的政治牌之一,提高费率措施迟迟难以推行。直到2010年,经过不断谈判,全民健保费率才从4.55%调整为5.17%。然而,即使如此,单靠全民健保仍无法涵盖所有医疗需求,

所余需求除需患者自付外大部分由商业健康保险进行补偿。1995~1998年,健康保险占人身保险总保费收入比重由6.03%上升至9.62%,2001年上升至13.76%。全民健保实施后,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也持续增长,1995~2008年商业健康险年均增速为20.5%。另外,过去30年大量病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素材和高端医生,台湾吸引了大量岛外人群前来治疗,岛外人群必须支付较高费用或依靠国际商业医保,客观上也扩大了收入。台湾的观光治疗、整形美容、运动医学、生殖等领域的医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目前,医保收入占到医院整体收入约70%~80%。

图3:台湾地区历年商业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亿元新台币)

支出方面,2000年前后,台湾开始推行DRG等预付费制度(按量计酬向总额付费制的转变),和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过程一样,促使医疗机构降低成本,并连续降药价。成效十分明显,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了推诿病人、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好在整体医疗服务的供需平衡,医学中心(相当于我们的三级医院)等候时间长也可以转到地区医院或者诊所治疗,且经转诊或在地区医院就诊的自付比例低,整体民众满意度较高。 表3 全民健保门诊基本部分负担金额(新台币)_鼓励基层就诊和转诊

台湾虽然为大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但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必然是个渐进式的过程。2012年台湾的人均GDP已达到20374美元,大陆才约6100美元。台湾的政治体制也和大

陆有很大不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民营资本的放开是大势所趋,医保控费与支付制度的改革也不会回头。

台湾医疗体系变革及全民健保制度分析

发展研究部

2009~2011年,我国医改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覆盖率达到99%。之后,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起,我国不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且多数问题与15~20年之前的台湾所面临问题一样。

反观台湾医疗体系改革,台湾全民健保的实施使得原本仅有59%的人口享有公、劳、农保,扩大成了全民纳保。而且,台湾全民健保虽已实施十几年,但整体医疗费用之增加却相当有限。全民健保具备了低保费、低行政经费及高纳保率的经营效率等优点,占GDP6.6%的医疗卫生支出却达到了84%的民众满意度。

台湾为我国现阶段医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蓝本,国内很多医改专家也在积极建议政府引入台湾的医改模式。为此,我们将分析台湾的医疗体系的变革以及全民健保的发展历史,以供参考。

一、台湾医疗体系变革

20世纪70年代,台湾医疗体系情况和大陆类似,整个社会医疗体系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当时的台湾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80%,如荣民总医院等绝大部分医院都是50~60年代蒋政府发展起来的。

70年代伴随着岛内政经体系出口导向及鼓励私人资本的大环境,医疗行业政府也鼓励民营投入。1976年,台塑大王王永庆投资创办长庚医院。王永庆以其父之名命名这家民营医院,取效美国医院模式,引入台塑集团企业式的效率管理,管理模式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类似于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的主治医师责任制则类似于产品质量责任制。

历经几年亏损后,台湾长庚医院最终获得每年15%的利润率,成为台湾最赚钱、同时也最令病患满意的医院,其诊疗流程再造、成本核算模式等尤为先进。台湾各大企业集团则纷纷效仿,非公立医院一时风行。当时,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所开办的多家民营医院长期经营不善,其管理模式亦与公立医院相近。1995年左右,陈立夫名下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引入“长庚模式”,此后所设十余家医院,均取得成功。

面对非公立医院的强势竞争,台湾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也大逆转,并以优惠政策刺激鼓励私人医疗资本,公立医院最终被迫改革,以著名的台大

医院、台北荣总医院启动改革为标志,台湾的医疗服务业就此提高效率,进入良性竞争。到2011年,私立医院已经占比已经达到90%,为全岛乃至全球提供医疗服务。 表1:2011年台湾公立和民营机构对比

二、台湾全民健保制度

1995年之前,台湾拥有各种医保,但仅覆盖率仅达58%。1995年开始的全民健保几乎覆盖了100%的民众,由健康保险局作为唯一的保险人统一经营管理。健康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共同缴纳,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并重点照顾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人,同时将烟草附加税等作为补充来源。

图1:台湾全民医保构架图

台湾居民一共被分作6类人群,第一类是一般受雇者、公务人员、自营业主,保费由个人、单位、政府按3∶6∶1承担,其中特别的是自营业主,100%由个人负担。第二类为职业工会和外雇船员,个人与政府按6∶4支付。第三类则是农民、渔民等,个人与政府的支付比例为3∶7。另外的几类,包括军人、低收入户、荣民(注:指早期的退伍军人),则全部由政府支付。

从政策设计上来看,经济能力越弱者,个人支付比例越小。健保局曾对此作过调查,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群体,年缴纳保费3272元台币,支出的医疗费用则为16761元,比例为 1∶5,而最高收入群体,年缴保费6426元,医疗费用则为14277,比例仅为1∶2。

表2:全民健保被保险人分类及保费负担比率

通常而言,政府支持的全民医保多数会遇到财政赤字、等候时间长、民众就诊次数多等问题。台湾也不例外。1995年实行全民医保后,最初三年财务平衡,但1999年全民健保开始入不敷出。

图2:1995~2011年台湾全民健保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亿元新台币)

为解决全民健保入不敷出的情况,政府从保险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了改革。

保险收入主要包括全民健保和商业健康保险两方面。由于各政党选举医保低费率都是最重要的政治牌之一,提高费率措施迟迟难以推行。直到2010年,经过不断谈判,全民健保费率才从4.55%调整为5.17%。然而,即使如此,单靠全民健保仍无法涵盖所有医疗需求,

所余需求除需患者自付外大部分由商业健康保险进行补偿。1995~1998年,健康保险占人身保险总保费收入比重由6.03%上升至9.62%,2001年上升至13.76%。全民健保实施后,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也持续增长,1995~2008年商业健康险年均增速为20.5%。另外,过去30年大量病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素材和高端医生,台湾吸引了大量岛外人群前来治疗,岛外人群必须支付较高费用或依靠国际商业医保,客观上也扩大了收入。台湾的观光治疗、整形美容、运动医学、生殖等领域的医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目前,医保收入占到医院整体收入约70%~80%。

图3:台湾地区历年商业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亿元新台币)

支出方面,2000年前后,台湾开始推行DRG等预付费制度(按量计酬向总额付费制的转变),和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过程一样,促使医疗机构降低成本,并连续降药价。成效十分明显,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了推诿病人、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好在整体医疗服务的供需平衡,医学中心(相当于我们的三级医院)等候时间长也可以转到地区医院或者诊所治疗,且经转诊或在地区医院就诊的自付比例低,整体民众满意度较高。 表3 全民健保门诊基本部分负担金额(新台币)_鼓励基层就诊和转诊

台湾虽然为大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但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必然是个渐进式的过程。2012年台湾的人均GDP已达到20374美元,大陆才约6100美元。台湾的政治体制也和大

陆有很大不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民营资本的放开是大势所趋,医保控费与支付制度的改革也不会回头。


相关文章

  • 台湾长庚医院集团化运作和企业式管理的思考
  • 摘要:在台湾健保和评鉴制度下,长庚医院凭借集团化运作和企业式管理实现了适度结余和稳健运营等目标,对大陆医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有借鉴意义.大陆公立医院或办医主体可以借鉴共享服务.分工合治.专科经营和同质管理等理念,从集 ...查看


  • 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初探
  • 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初探 摘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医疗健康保障制度.不论在健保普及.医疗品质.保费的缴纳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得到业界与民众的认可.故本文拟就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沿革.基本内容和实施 ...查看


  •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概况及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启示_任静
  • 302ChineseRuralHealthServiceAdministration,March2012,Vol.32,No.3 [国际卫生]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概况及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启示 任静,程念,汪早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型农村 ...查看


  • 中国医改的新思路_新内容_新模式_互联网_健康管理_朱相远
  • 一.一道世界性难题 二十多年前,人们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戏称"三座大山".历届政府也把医改.教改.房改列为改革重头戏.如今看来,后"两难"虽有所缓解,但看病难仍有增无减.各大医院门庭若市,一号难 ...查看


  • 2011马英九双十讲话全文
  • 2011 马英九双十讲话全文:做中华文化领航者今天是"中华民国"一百年元旦,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感恩的时刻.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qu ...查看


  • 总 额 预 付 大 趋 势
  • 总 额 预 付 大 趋 势 [摘要]未来的3-5年内,总额预付制度作为一种最能发挥医疗服务供方参与医疗费用管理作用,费用控制性最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将在我国的医疗保险领域中普遍推行已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这一趋势对医疗服务的观念和行为, ...查看


  • [社会保险]课件
  • 第二章 社会保险的概念.特征与原则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概念 一.社会风险与保险 风险通常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归纳起来,影响劳动者经济保障和收入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老年风险.(二)生育风险.(三)疾病风险.(四)死 ...查看


  • 骨科发展规划Word 文档
  • 骨科发展计划 东方国际管理学院.东方国际医院管理研究院 骨科是古老而又年青,充满活力的一门医学学科,在有临床医学史记载以来,人类在生活劳作过程中,有损伤,就有临床骨科诊治,而今天,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文明与竞争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促 ...查看


  •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按人头付费vs总额预付
  • 摘要在医保支付改革进程中,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可谓各有特色,实行效果不一.两者概念的混淆是眼下亟待破除之困. 来源:健康界 作者:熊茂友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随即引发国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