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九章:天徳不可为首

《道德经》第九章 天徳不可为首

第九章 天徳不可为首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①,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述身退②,天之道也。

注释:

①:楚简有此章。锐,楚简本为“群”。《说文》说:“群,辈也。”又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群的本义是指人类团体。

②:楚简本为,“公述身退”,王弼本为“功遂身退”;河上本、傅乙本皆为“功成,名遂,身退。”今从楚简本。述,《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的意思。

品读:

老子在第七章中,写到效法天地精神,则可以天长地久;在第八章中写到,效法上善若水的精神,则可以与万物融为一体。第九章,老子换了一个角度,从反面来写,如果不效法天地精神,不效法水的精神,而是一意孤行,那么就会自遗其咎,自找麻烦,自惹烦恼。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天道无为,天德不可为首。“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天道;违反天道,先其身则身亡,私其身则身殃。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是持有,掌握的意思。持有让自己盈满,不如放下。持有,可以从手持,身持与心持三个方面来理解。手持,手中拿满了东西,一则,无法再拿起新的东西;二则,不能接受他人的给予。难免会身体僵化,行动不便,为物所累。身持财物名利,贪嗔痴,让自己骄傲自满,让自己失去自我,为物所役,让自己被贪欲控制,被情绪控制,被功名利禄控制,身陷网罗之中,成为笼中鸟、笼中猛虎,自己被所持之物束缚、限制,自己成为所持之物的囚徒。心持我,心执著于我,有我就有私;有我就有是非,有分别,有妄念;有我就有不满与失落。有我,则知识会成为妄念,求道之心会变成求功之心,付出之爱会变成有目的有所为的有心之爱;有我则有为,则生命会被局限,变得不自由,从而失去无穷无尽的道,失去无限的可能性,失去了无中生有的天道。心满,心中全是信念,标准,决定,批判,就很难接受,体验到来自世界的爱与美,喜悦与自由。

持“有”则必将盈满,不如放下盈满,而让自己手中空空如也,虚怀若谷。持“有”不如持“无”。持“无”则可以无中生有,无为而为。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如果一定要掌握、守持什么,那么老子提倡守持“慈、俭、后”,这是老子著名的三宝。当然,持“有”持“无”,不若“有无”皆忘,身无一物,与道合一,无得而无失,则自然拥有全然圆满的人生。

老子在第四章中早已写到,“道盅,而用之又不盈也。”老子让人们用道,用其虚,而不用其满;用其生,而不用其死;用其无,而不用其有。《尚书·大禹谟》中也写到:“满招损,谦受益。”自满则会招致损伤,谦虚则可以受益。手中无一物,则万物皆可以拿起;身中无一物,则万物皆为己用;心中无一物,则天地万物皆在心中。放下让自己盈满之物,让有复归于无,我复归于道,自可以无中生有,无所不有。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揣,《说文》,“量也。”本义是揣测、揣度、揣摩的意思。《战国策·秦策》写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意思是战国纵横家苏秦得到姜太公姜子牙的《阴符》书,伏案诵读,反复揣摩,简洁提炼出其核心思想,为己所用。西汉王充在《论衡·答佞》中说:“仪秦,行揣摩之术。”王充更是把揣摩等同于张仪、苏秦纵横家的纵横之术。按照楚简本的文字,“揣而锐之”,则为“揣而群之”。群,《说文》,“辈也。”引申为聚集、联合的意思。《荀子·非十二子》中写到,“而群天下之英杰。”是说聚集天下的英雄豪杰。那么,“揣而群之”的意思,就是揣摩天下人的心思,将其聚集在一起,而自己成为天下人的首领。老子说,这样的行为,这样成为的首领,不能够长久保持。

通行本一般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则就变成了把器物锤炼得锋利、尖锐,不可能长久保持。虽然理解起来更为简洁,易懂,则落于器物层面了。不若楚简本“揣而群之”更吻合老子的本意。“揣而群之”是从意识形态上来写,写人的心思、思想、理论、谋略等等。综合起来理解,则揣器为利刃,利刃易折;揣身为刚直,刚直易断;揣志趣为执著,执著得其一,则失其万。不若效法天地精神,效法水的精神,器用其虚,而不用其锋利;身用其柔,而不用其刚;心用其无,而不执著其有,则可以天长地久。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财宝满屋,没有人能守得住。一是说,金玉这样的财宝,容易失去,容易毁坏,无法永远守护得住。二是说,满屋财宝,容易招致盗贼,招致灾祸,也无法长久守护得住。三是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满屋财宝,容易招致嫉妒,招致无明之灾。这种灾难更多会祸起萧墙之内,来自于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甚至国家政府。四是将金玉满堂,引申为尊贵的地位,荣华富贵,福禄寿喜,功名利禄,青春美貌,同样也没有人能永远守得住。五是说,贤德之才,也难以守得住。《礼记》写到,“君子比德于玉。”德如玉,而玉有五德。纵然五德兼备之人,如果骄傲自大,同样会被人不齿,同样无法坚守。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富贵而骄奢淫逸,自然会招致灾祸。一是说,富贵不能淫。富贵而骄奢淫逸,自然会招致灾祸。《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意思是说,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不改变理想,面对威武压力而不屈服,能做到这三点的,就可以称为大丈夫。二是说,富贵而不知礼,自然会招致灾祸。《国语。周语》中写到:“轻则寡谋,骄则无礼。”轻视他人、性格轻浮容易缺失谋略,骄横、骄慢则缺失礼仪。无礼为骄。高傲自大,轻贱他人,自然会招致灾祸。《汉书·魏相传》中说,“兵骄必灭。”即是说骄兵必败。宋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也写到,“骄溢倾家。”骄横无礼,盛气凌人必然导致倾家荡产。《后汉书·樊宏传》中更是写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富贵而不得善终,比比皆是。三是说,富贵容易导致骄奢淫逸,早晚会招致灾祸。这是一种警示。《后汉书·崔骃传》写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生而富贵,容易骄横傲慢。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说:“久乘富贵,祸积为祟。”长久被富贵浸淫,小过失容易累积成大灾难。四是说,富贵容易导致丧失喜悦。《淮南子·原道》说:“乐亡乎富贵。”喜悦因为富贵而丧失殆尽。五是说,即使有福之人、贤能之人,如若骄慢无礼,骄傲自大,恃才傲物,同样会招致灾祸。《礼记·郊特牲》写到:“富也者,福也。”富,通“福”。福尔骄,同样会招致灾祸。更何况,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本来就会福尽而祸至,就不要再骄奢淫逸,再自招灾祸,自找烦恼了。

富贵无害,有害的是人们对富贵的态度。富贵而淫,自然会招致灾难,所以古今圣贤之人,往往不贪富贵,不慕富贵。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冷水,枕着自己的手臂,体验美好时光,这样的生活同样充满乐趣。不用正当手段追求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浮云一样。

5、功述身退,天之道也。

述,《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的意思。“功述身退”的意思就是,身退为功。《周易。乾》卦说,“天德不可为首也。”不为首,就是天德;身退而无我就是最大的功德,身退无我就是天道。佛家也说,“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去尽罪恶就是功,善行圆满就是德。身退为功,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是说,放下欲望,成就理想。二是说,无我,而成人。先成人,后成道。成人方可成道。成为人,人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人即道。不成为人,必然无可能成为道。三是说,不为首,合乎天德。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以处下之心,成就他人,让人人皆为领袖,人人皆是领袖。所以老子重道,而不重物;重心而不重身。身退为功,成人是道。

王弼本为“功遂身退”;河上本、傅乙本皆为“功成,名遂,身退。”意思变成了功德、功名成就之后,要及时退让、退隐。仿佛与老子前文“功成而弗居”的意思一致,其实不然。老子在前文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样的功德是无为之功,不言之德。老子本没有要成就功德的意思,自然不会有意、有心、有为地去成就功德,自然就没有功成名就之后再退隐的烦琐。老子又说“功成而不处”(77章),未曾居功,未曾处功,未曾进守,自然也不会有退让之说。

6、综述

老子在第九章中,主要写了身退为功,天德不可为首的天道。老子主要从反面来写,为什么身退为功:一是说,盈满容易招致损伤。是写贪欲之殇。二是说,执著做天下的首领,不能够长久。是写执著之殇。三是说,金玉满堂,不能长久守持。是写财富之殇。四是说,富贵而骄奢淫逸,容易导致灾难。是写功名富贵之殇。追逐功名富贵,骄奢淫逸,之所以会导致灾祸的原因,是因为天德不可为首,因为身退就是功德。

7、范蠡的身退功成之道

被后人尊称“商圣”的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博学多才,从楚国来到越国,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制定灭吴计划。用了前后二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反败为胜,打败吴国,成就了越王勾践的宏图霸业。范蠡被授予上将军的官职。

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即是吻合老子“功成而弗居”的思想。他功成名就之后,及时辞去官职。并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在海边治理产业。这是范蠡第一次身退功成。

范蠡在海边治理产业,很快就积累了几十万的资产。因为他的商业才能,又被齐国拜为卿相。三年之后,范蠡再次辞去卿相官职,再次“功成而弗居”,并散尽家财,再次迁徙他乡。

范蠡第三次迁徙到了陶地。未经数年,范蠡经商再次成为巨富,自称陶朱公,被当地人称为财神,被后人称为中国儒商的鼻祖。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范蠡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道德经》第九章 天徳不可为首

第九章 天徳不可为首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①,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述身退②,天之道也。

注释:

①:楚简有此章。锐,楚简本为“群”。《说文》说:“群,辈也。”又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群的本义是指人类团体。

②:楚简本为,“公述身退”,王弼本为“功遂身退”;河上本、傅乙本皆为“功成,名遂,身退。”今从楚简本。述,《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的意思。

品读:

老子在第七章中,写到效法天地精神,则可以天长地久;在第八章中写到,效法上善若水的精神,则可以与万物融为一体。第九章,老子换了一个角度,从反面来写,如果不效法天地精神,不效法水的精神,而是一意孤行,那么就会自遗其咎,自找麻烦,自惹烦恼。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天道无为,天德不可为首。“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天道;违反天道,先其身则身亡,私其身则身殃。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是持有,掌握的意思。持有让自己盈满,不如放下。持有,可以从手持,身持与心持三个方面来理解。手持,手中拿满了东西,一则,无法再拿起新的东西;二则,不能接受他人的给予。难免会身体僵化,行动不便,为物所累。身持财物名利,贪嗔痴,让自己骄傲自满,让自己失去自我,为物所役,让自己被贪欲控制,被情绪控制,被功名利禄控制,身陷网罗之中,成为笼中鸟、笼中猛虎,自己被所持之物束缚、限制,自己成为所持之物的囚徒。心持我,心执著于我,有我就有私;有我就有是非,有分别,有妄念;有我就有不满与失落。有我,则知识会成为妄念,求道之心会变成求功之心,付出之爱会变成有目的有所为的有心之爱;有我则有为,则生命会被局限,变得不自由,从而失去无穷无尽的道,失去无限的可能性,失去了无中生有的天道。心满,心中全是信念,标准,决定,批判,就很难接受,体验到来自世界的爱与美,喜悦与自由。

持“有”则必将盈满,不如放下盈满,而让自己手中空空如也,虚怀若谷。持“有”不如持“无”。持“无”则可以无中生有,无为而为。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如果一定要掌握、守持什么,那么老子提倡守持“慈、俭、后”,这是老子著名的三宝。当然,持“有”持“无”,不若“有无”皆忘,身无一物,与道合一,无得而无失,则自然拥有全然圆满的人生。

老子在第四章中早已写到,“道盅,而用之又不盈也。”老子让人们用道,用其虚,而不用其满;用其生,而不用其死;用其无,而不用其有。《尚书·大禹谟》中也写到:“满招损,谦受益。”自满则会招致损伤,谦虚则可以受益。手中无一物,则万物皆可以拿起;身中无一物,则万物皆为己用;心中无一物,则天地万物皆在心中。放下让自己盈满之物,让有复归于无,我复归于道,自可以无中生有,无所不有。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揣,《说文》,“量也。”本义是揣测、揣度、揣摩的意思。《战国策·秦策》写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意思是战国纵横家苏秦得到姜太公姜子牙的《阴符》书,伏案诵读,反复揣摩,简洁提炼出其核心思想,为己所用。西汉王充在《论衡·答佞》中说:“仪秦,行揣摩之术。”王充更是把揣摩等同于张仪、苏秦纵横家的纵横之术。按照楚简本的文字,“揣而锐之”,则为“揣而群之”。群,《说文》,“辈也。”引申为聚集、联合的意思。《荀子·非十二子》中写到,“而群天下之英杰。”是说聚集天下的英雄豪杰。那么,“揣而群之”的意思,就是揣摩天下人的心思,将其聚集在一起,而自己成为天下人的首领。老子说,这样的行为,这样成为的首领,不能够长久保持。

通行本一般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则就变成了把器物锤炼得锋利、尖锐,不可能长久保持。虽然理解起来更为简洁,易懂,则落于器物层面了。不若楚简本“揣而群之”更吻合老子的本意。“揣而群之”是从意识形态上来写,写人的心思、思想、理论、谋略等等。综合起来理解,则揣器为利刃,利刃易折;揣身为刚直,刚直易断;揣志趣为执著,执著得其一,则失其万。不若效法天地精神,效法水的精神,器用其虚,而不用其锋利;身用其柔,而不用其刚;心用其无,而不执著其有,则可以天长地久。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财宝满屋,没有人能守得住。一是说,金玉这样的财宝,容易失去,容易毁坏,无法永远守护得住。二是说,满屋财宝,容易招致盗贼,招致灾祸,也无法长久守护得住。三是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满屋财宝,容易招致嫉妒,招致无明之灾。这种灾难更多会祸起萧墙之内,来自于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甚至国家政府。四是将金玉满堂,引申为尊贵的地位,荣华富贵,福禄寿喜,功名利禄,青春美貌,同样也没有人能永远守得住。五是说,贤德之才,也难以守得住。《礼记》写到,“君子比德于玉。”德如玉,而玉有五德。纵然五德兼备之人,如果骄傲自大,同样会被人不齿,同样无法坚守。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富贵而骄奢淫逸,自然会招致灾祸。一是说,富贵不能淫。富贵而骄奢淫逸,自然会招致灾祸。《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意思是说,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不改变理想,面对威武压力而不屈服,能做到这三点的,就可以称为大丈夫。二是说,富贵而不知礼,自然会招致灾祸。《国语。周语》中写到:“轻则寡谋,骄则无礼。”轻视他人、性格轻浮容易缺失谋略,骄横、骄慢则缺失礼仪。无礼为骄。高傲自大,轻贱他人,自然会招致灾祸。《汉书·魏相传》中说,“兵骄必灭。”即是说骄兵必败。宋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也写到,“骄溢倾家。”骄横无礼,盛气凌人必然导致倾家荡产。《后汉书·樊宏传》中更是写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富贵而不得善终,比比皆是。三是说,富贵容易导致骄奢淫逸,早晚会招致灾祸。这是一种警示。《后汉书·崔骃传》写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生而富贵,容易骄横傲慢。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说:“久乘富贵,祸积为祟。”长久被富贵浸淫,小过失容易累积成大灾难。四是说,富贵容易导致丧失喜悦。《淮南子·原道》说:“乐亡乎富贵。”喜悦因为富贵而丧失殆尽。五是说,即使有福之人、贤能之人,如若骄慢无礼,骄傲自大,恃才傲物,同样会招致灾祸。《礼记·郊特牲》写到:“富也者,福也。”富,通“福”。福尔骄,同样会招致灾祸。更何况,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本来就会福尽而祸至,就不要再骄奢淫逸,再自招灾祸,自找烦恼了。

富贵无害,有害的是人们对富贵的态度。富贵而淫,自然会招致灾难,所以古今圣贤之人,往往不贪富贵,不慕富贵。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冷水,枕着自己的手臂,体验美好时光,这样的生活同样充满乐趣。不用正当手段追求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浮云一样。

5、功述身退,天之道也。

述,《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的意思。“功述身退”的意思就是,身退为功。《周易。乾》卦说,“天德不可为首也。”不为首,就是天德;身退而无我就是最大的功德,身退无我就是天道。佛家也说,“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去尽罪恶就是功,善行圆满就是德。身退为功,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是说,放下欲望,成就理想。二是说,无我,而成人。先成人,后成道。成人方可成道。成为人,人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人即道。不成为人,必然无可能成为道。三是说,不为首,合乎天德。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以处下之心,成就他人,让人人皆为领袖,人人皆是领袖。所以老子重道,而不重物;重心而不重身。身退为功,成人是道。

王弼本为“功遂身退”;河上本、傅乙本皆为“功成,名遂,身退。”意思变成了功德、功名成就之后,要及时退让、退隐。仿佛与老子前文“功成而弗居”的意思一致,其实不然。老子在前文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样的功德是无为之功,不言之德。老子本没有要成就功德的意思,自然不会有意、有心、有为地去成就功德,自然就没有功成名就之后再退隐的烦琐。老子又说“功成而不处”(77章),未曾居功,未曾处功,未曾进守,自然也不会有退让之说。

6、综述

老子在第九章中,主要写了身退为功,天德不可为首的天道。老子主要从反面来写,为什么身退为功:一是说,盈满容易招致损伤。是写贪欲之殇。二是说,执著做天下的首领,不能够长久。是写执著之殇。三是说,金玉满堂,不能长久守持。是写财富之殇。四是说,富贵而骄奢淫逸,容易导致灾难。是写功名富贵之殇。追逐功名富贵,骄奢淫逸,之所以会导致灾祸的原因,是因为天德不可为首,因为身退就是功德。

7、范蠡的身退功成之道

被后人尊称“商圣”的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博学多才,从楚国来到越国,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制定灭吴计划。用了前后二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反败为胜,打败吴国,成就了越王勾践的宏图霸业。范蠡被授予上将军的官职。

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即是吻合老子“功成而弗居”的思想。他功成名就之后,及时辞去官职。并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在海边治理产业。这是范蠡第一次身退功成。

范蠡在海边治理产业,很快就积累了几十万的资产。因为他的商业才能,又被齐国拜为卿相。三年之后,范蠡再次辞去卿相官职,再次“功成而弗居”,并散尽家财,再次迁徙他乡。

范蠡第三次迁徙到了陶地。未经数年,范蠡经商再次成为巨富,自称陶朱公,被当地人称为财神,被后人称为中国儒商的鼻祖。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范蠡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相关文章

  • 工作智慧谈:百行德为首,从政必讲德
  • "百行德为首,从政必讲德."因为品德是立身之本,是做人之魂.谁能把自己修养成有品位的人,谁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所以,我们要把培养道德作为必修课,经常修炼,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有道是:"干部品 ...查看


  • 孝为先忠为首
  • 孝为先 忠为首 --"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的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专业班级:播音与主持艺术11级4班 学号:[1**********] 姓名:江翰 摘要: 古王永彬曾说过,百善孝为先:葛洪亦有云,烈士之爱国也如家.忠 ...查看


  • [可可西里]观后感
  • <可可西里>观后感 --浅谈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 "可可西里"在藏语里意思为"美丽的青山",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无论是什么含义,它都令人向往.然而,这片美丽的土 ...查看


  • 黎亚彬:朝鲜核危机的中国战略抉择
  • 近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爆试验,中国的对朝政策又一次引发世界舆论的关注,成为各国人们争论的焦点.在当前世界局势下,中朝之间的关系,朝鲜的地理位置.战略价值等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紧密相联.唇齿相依.确立正确的对朝政策,以正确的方式.策 ...查看


  •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
  •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 ...查看


  •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精品
  •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全面育人 --刘垓子镇中学德育工作纪实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 ...查看


  •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 奋斗几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终于被我粗略读完(除去附录中的文言文实在没有耐心看).感觉自打高三以来,已经没有这么集中时间的去看一本书了..这本书在高一时候语文老师推荐看过,相比与那时,经过高中历史政治课的陶冶熏陶之后看的 ...查看


  • 讲诚信倡文明坚持德育为首知荣辱明是非牢记育人为本
  • 讲诚信 倡文明 坚持德育为首 知荣辱 明是非 牢记育人为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诸位汇报我镇思想道德教育年活动的开展情 况,敬请大家批评指教.我汇报的题目是:讲诚信.倡文明.坚持德育为首,知荣辱.明是非.牢 ...查看


  • 国土资源制度
  • 首问责任制度 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国土资源所的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首问责任制度". 一.群众来我所办事,接受询问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二.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来办事的群众,不可不理不睬,视而不见,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