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1940年1月9日当未来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延安做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之后,鲁迅的文化选择的价值和五四新文化的基本素质似乎就应该被确定了。鲁迅一生中提出了无数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命题,而这些命题无论是对于历史中国还是对于现实中国来说,都具有经典性的价值:改造国民性、致人性于全、世界人、幼者本位、拿来主义、反抗绝望、习惯与改革、无物之阵、瞒与骗、精神胜利法、一切都是中间物、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过客、看客、大时代、人各有己、解剖自己、面子问题、黑色染缸、中庸与卑怯、儒术与儒效等等。每一个命题的背后,都经历了一个深刻而痛苦的思想过程。通过这些命题,鲁迅为社会现代化转型和民族人格、个体人格的重铸确立了基本的框架。这些命题以及鲁迅关于这些命题的阐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贵思想资源。其所确立的思想道德境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 我认为,鲁迅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在今天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状态之中依然有着极大的对应关系。

(一)“卑怯”的内心状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作为封建文化体系的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和封建卫道士们无论其思想和性格有如何的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的核心,即卑怯。其实,这不仅是一种个体人格,也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根性,中国封建文化的一种文化品格。无论是儒家文化所宣传的等级伦理秩序,还是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所宣传的世外桃源、极乐世界,最终都归结为一点:对现实的认同、退却和逃避,以此将现实最尖锐的矛盾化解,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一意识在《阿Q正传》中有集中的表现。《狂人日记》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整体判断,《阿Q正传》却是他对国人性格的整体剖析。“国人的灵魂”的一般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的深层意识就是逃避现实的卑怯心理。

无论是作为一种心理性格,还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卑怯的精神根源都是中国封建文化和社会的伦理观念与等级制度。在这样的思想和现实存在中,传统中国人缺少平等机会和自我意识,相对于每一上级阶层和个人,都有一种本然的卑怯。因此,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下层民众的反抗还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的出世,追求平等和自我价值是其共同的思想主张。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中国的历史也只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作为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厨房”。鲁迅甚至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反抗官僚的学生,将来也许就是官僚。即使是对于异族,中国人也“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

卑怯,不仅是弱者对于强者的心理状态,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弱者对于更弱者的人格状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无论怎样一种关系都要被纳入上下尊卑的秩序之内。在这种等级秩序之内,每一个人凌虐他人的欲望都在膨胀。这是我们想起鲁迅笔下的旁观者、看客。在《药》中,鲁迅细致的描写了看客围观革命者就以的场面。那些看客麻木的精神深处是一种嗜血的欲望,而骨子里却是卑怯。至

于人血馒头的设置,更是鲁迅对在麻木外表掩饰下的嗜血欲望的隐喻性暗示。 中庸,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它是“无过无不及”的恰如其分,它要求一个限度,不能“过”,因为“过犹不及”。中庸调和两端,不偏不倚,公正、折中。然而鲁迅却尖锐的指出,中国人并非中庸,“然则圣人为什么大呼‘中庸’呢?曰: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中庸,不过是中国人拒绝进取的盾牌,或者沦为被人宰割的羊的时候的无奈呻吟,或者是“聪明人”、“伶俐人”射向他人的暗箭。正是由于等级社会中人们不平等的现实存在,造成了心理的失衡。而中庸之道的提倡,也正是适应这种心理需要的,其深层心理仍是卑怯。

(二)否定“伦理政治”

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而现代文化相对来说是以利益和人为本位的。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出与人格的真诚,而在于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若脱离这种关系就会失去其价值,而成为乱臣贼子,成为孤独者,从而受到这既定伦理关系的排斥,被社会所抛弃。于是,“枪打出头鸟”便成了代代相传的立身处世的箴言。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便是这样一个以反叛社会、传统史,而以回归社会传统史,及时这并不符合他自己真正的内心欲望。由于思想与行为的与众不同,魏连殳被本家们视为一个异类,成为孤独者。鲁迅自己亦有过这样的思想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初起,鲁迅沉寂于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中。他在《呐喊·自序》当中说道:“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额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一种法制政治,而是一种伦理政治。伦理政治是一种非现代政治,现代政治应是一种民主政治。伦理政治的运行规则是等级制和德行论。等级制的本质是人的不平等,作为民,特别是最弱者,便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历来被视为是对封建科举制和知识分子弱点的批判,其实鲁迅真正所指,应该是对封建等级制和愚昧庸众的批判,不然的话,就无法理解作者对于孔乙己所表现出的那种沉入心底的人道主义同情。小说选择孩子视角,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意义:等级制的价值观念已渗透于整个社会。“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知识还是道德都必须通过权力环节才能获得价值的实现。

鲁迅以思想革命为先,对传统伦理道德全面否定,就是看破了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秘密。

然而近年来,文化保守主义以现代新儒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武器,借助于一种民族情感的保护,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操办盛大得到祭孔大典,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班,,还有热心者设立国学私塾,找天资聪慧小儿,行周礼,着汉服,吟诗诵经。而出版市场也搭国学热的快车,各种“丛书”“经典”铺天盖地。真是东风浩荡,浩荡东风,似乎前些年学者们畅想的“中国的世纪”就要到来。在这种文化复古的潮流中,鲁迅及其思想首当其中受到置疑和否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政治意识的淡化和文化意识的强化,这一

判断的真正价值便受到愈来愈明显的怀疑,最早是《收获》杂志“走进鲁迅”专栏,发表的某些文章,表现出对于鲁迅思想与价值的怀疑。旅美学者刘禾在1993年发表了《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来自于斯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其理论是受弊于美国传教士的殖民霸权话语,进而批判中国的国民劣根性。2000年冯骥才发表文章《论鲁迅的功与“过”》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完全来自于西方人的东方观,他的民族自省得益于西方人的“旁观”。鲁迅的小说不自觉地把西方中心主义、殖民主义遮住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那些传教士“高傲的面孔”。批评者意欲重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复古与排外的时代激情下,从民间立场上对于鲁迅的文化选择再一次进行否定。

面对这种国学热合文化保守主义潮流,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乃至警觉。

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

1940年1月9日当未来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延安做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之后,鲁迅的文化选择的价值和五四新文化的基本素质似乎就应该被确定了。鲁迅一生中提出了无数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命题,而这些命题无论是对于历史中国还是对于现实中国来说,都具有经典性的价值:改造国民性、致人性于全、世界人、幼者本位、拿来主义、反抗绝望、习惯与改革、无物之阵、瞒与骗、精神胜利法、一切都是中间物、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过客、看客、大时代、人各有己、解剖自己、面子问题、黑色染缸、中庸与卑怯、儒术与儒效等等。每一个命题的背后,都经历了一个深刻而痛苦的思想过程。通过这些命题,鲁迅为社会现代化转型和民族人格、个体人格的重铸确立了基本的框架。这些命题以及鲁迅关于这些命题的阐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贵思想资源。其所确立的思想道德境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 我认为,鲁迅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在今天的中国文化与社会状态之中依然有着极大的对应关系。

(一)“卑怯”的内心状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作为封建文化体系的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和封建卫道士们无论其思想和性格有如何的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的核心,即卑怯。其实,这不仅是一种个体人格,也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根性,中国封建文化的一种文化品格。无论是儒家文化所宣传的等级伦理秩序,还是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所宣传的世外桃源、极乐世界,最终都归结为一点:对现实的认同、退却和逃避,以此将现实最尖锐的矛盾化解,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一意识在《阿Q正传》中有集中的表现。《狂人日记》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整体判断,《阿Q正传》却是他对国人性格的整体剖析。“国人的灵魂”的一般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的深层意识就是逃避现实的卑怯心理。

无论是作为一种心理性格,还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卑怯的精神根源都是中国封建文化和社会的伦理观念与等级制度。在这样的思想和现实存在中,传统中国人缺少平等机会和自我意识,相对于每一上级阶层和个人,都有一种本然的卑怯。因此,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下层民众的反抗还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的出世,追求平等和自我价值是其共同的思想主张。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中国的历史也只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作为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厨房”。鲁迅甚至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反抗官僚的学生,将来也许就是官僚。即使是对于异族,中国人也“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

卑怯,不仅是弱者对于强者的心理状态,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弱者对于更弱者的人格状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无论怎样一种关系都要被纳入上下尊卑的秩序之内。在这种等级秩序之内,每一个人凌虐他人的欲望都在膨胀。这是我们想起鲁迅笔下的旁观者、看客。在《药》中,鲁迅细致的描写了看客围观革命者就以的场面。那些看客麻木的精神深处是一种嗜血的欲望,而骨子里却是卑怯。至

于人血馒头的设置,更是鲁迅对在麻木外表掩饰下的嗜血欲望的隐喻性暗示。 中庸,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它是“无过无不及”的恰如其分,它要求一个限度,不能“过”,因为“过犹不及”。中庸调和两端,不偏不倚,公正、折中。然而鲁迅却尖锐的指出,中国人并非中庸,“然则圣人为什么大呼‘中庸’呢?曰: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中庸,不过是中国人拒绝进取的盾牌,或者沦为被人宰割的羊的时候的无奈呻吟,或者是“聪明人”、“伶俐人”射向他人的暗箭。正是由于等级社会中人们不平等的现实存在,造成了心理的失衡。而中庸之道的提倡,也正是适应这种心理需要的,其深层心理仍是卑怯。

(二)否定“伦理政治”

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而现代文化相对来说是以利益和人为本位的。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出与人格的真诚,而在于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若脱离这种关系就会失去其价值,而成为乱臣贼子,成为孤独者,从而受到这既定伦理关系的排斥,被社会所抛弃。于是,“枪打出头鸟”便成了代代相传的立身处世的箴言。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便是这样一个以反叛社会、传统史,而以回归社会传统史,及时这并不符合他自己真正的内心欲望。由于思想与行为的与众不同,魏连殳被本家们视为一个异类,成为孤独者。鲁迅自己亦有过这样的思想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初起,鲁迅沉寂于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中。他在《呐喊·自序》当中说道:“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额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一种法制政治,而是一种伦理政治。伦理政治是一种非现代政治,现代政治应是一种民主政治。伦理政治的运行规则是等级制和德行论。等级制的本质是人的不平等,作为民,特别是最弱者,便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历来被视为是对封建科举制和知识分子弱点的批判,其实鲁迅真正所指,应该是对封建等级制和愚昧庸众的批判,不然的话,就无法理解作者对于孔乙己所表现出的那种沉入心底的人道主义同情。小说选择孩子视角,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意义:等级制的价值观念已渗透于整个社会。“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知识还是道德都必须通过权力环节才能获得价值的实现。

鲁迅以思想革命为先,对传统伦理道德全面否定,就是看破了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秘密。

然而近年来,文化保守主义以现代新儒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武器,借助于一种民族情感的保护,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操办盛大得到祭孔大典,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班,,还有热心者设立国学私塾,找天资聪慧小儿,行周礼,着汉服,吟诗诵经。而出版市场也搭国学热的快车,各种“丛书”“经典”铺天盖地。真是东风浩荡,浩荡东风,似乎前些年学者们畅想的“中国的世纪”就要到来。在这种文化复古的潮流中,鲁迅及其思想首当其中受到置疑和否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政治意识的淡化和文化意识的强化,这一

判断的真正价值便受到愈来愈明显的怀疑,最早是《收获》杂志“走进鲁迅”专栏,发表的某些文章,表现出对于鲁迅思想与价值的怀疑。旅美学者刘禾在1993年发表了《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来自于斯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其理论是受弊于美国传教士的殖民霸权话语,进而批判中国的国民劣根性。2000年冯骥才发表文章《论鲁迅的功与“过”》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完全来自于西方人的东方观,他的民族自省得益于西方人的“旁观”。鲁迅的小说不自觉地把西方中心主义、殖民主义遮住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那些传教士“高傲的面孔”。批评者意欲重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复古与排外的时代激情下,从民间立场上对于鲁迅的文化选择再一次进行否定。

面对这种国学热合文化保守主义潮流,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乃至警觉。


相关文章

  • 鲁迅 立人
  • 许靖日记[DH-000168]鲁迅立人 立的是人的创新力 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不自由的政治.文化制度,孔孟老庄的压抑人的思想,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可怕的文化和思想环境,------.所有这些,就像枷锁一样,套在了中国人的思想之躯上.中国人的思想之 ...查看


  • 散文诗与现代精神
  • 作者:张洁宇 星星·诗歌理论 2015年03期 与诗或散文的悠久传统相比,散文诗的历史并不算长.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文体的现代特质才特别值得关注和讨论.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在散文和诗之外出现这样一个新的文体形式,正与现代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 ...查看


  • 程广云:鲁迅走后怎样?
  • 这篇文章是应一位朋友约撰写的,题目仿照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拟定. 去鲁迅化,亦即鲁迅在当代中国文化以及文学中被边缘化,其中的一个表现是:鲁迅若干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被删除了,这个说法真实与否?我们暂且不论,这个做法正当与否?值得 ...查看


  • 鲁迅研究名词
  • 名词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 ...查看


  •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摘要: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近现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探讨鲁迅先生的身世,文章,思想来揭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 ...查看


  • 试论鲁迅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
  • 试论鲁迅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 鲁迅曾说过:"历史结账,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帐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整数."如此说来,在20世纪的大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许多人物,连同他们的种种高论,大概都要在这历史 ...查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冯光廉 一." 鲁迅是民族魂 "含义之我见 前些天翻阅过期报纸时 , 曾 看 到 一 篇 长 文 , 是 讲 鲁 迅 在 今 天 的 意 义 的 . 文中说 : 之所以称鲁迅为 " 民族魂 ...查看


  •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 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 ...查看


  • 鲁迅的个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 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EasternLiaoni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13No.3Jun.2011 [历史文化研究] 鲁迅的个体精神与中国传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