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泊秦淮]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品赏析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韵译】: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评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品赏析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韵译】: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评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相关文章

  •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5-10-27 09:18 2095次 洪登攀 地区: 重庆市 - 重庆市 - 彭水县 学校:平安镇小学 共1课时 泊秦淮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查看


  • 泊秦淮教案
  • 泊 秦 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 ...查看


  • 杜牧[泊秦淮]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 <泊秦淮>练习题.答案 ①请欣赏首句中"笼"字的妙处 氛围. 答: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绘成了一幅"秦淮月色图";为后文商女的出现制造了浓郁 ...查看


  • 诗歌手抄报: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牧篇
  •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 ...查看


  • 杜牧的诗词名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 ...查看


  • 杜牧:感时伤世的诗人
  • 公元803年,一位伟大的诗人诞生在一个诗香门第,他就是杜牧. 在这个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的家里,杜牧度过了一个十分幸福的童年,美丽的林亭里留下了他快乐的足迹,幽邃的卉木丛中留下了他欢快的笑声,静静的庭院中烙下了他读书的身影.但世事难料,他 ...查看


  • 夜雨寄北泊秦淮教案
  • 诗两首<夜雨寄北>.<泊秦淮> 博爱县光智中学 张俊玲 教学目标: 1.读准音,能根据意义和声律划分节奏: 2.读懂意,能说出诗歌的画面与情感: 3.读中背,能背会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读出诗歌的画面与情感 教学难 ...查看


  • 杜牧的诗:赤壁
  • 杜牧出身于唐朝显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为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十六世孙.杜牧虽然与杜甫同为杜预之后,但是支派相去甚远.杜甫是杜预子杜耽之后;杜牧则是杜预少子杜尹之后. 杜牧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响非常大.其父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 ...查看


  • 咏史诗学案
  • 东莞高级中学高一级语文怀古咏史诗学案(2013-02-22) 一.概说:怀古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