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诗:散关晨度

  【作品介绍】

  《散关晨度》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6卷第3首。这是一首记叙诗,表达了作者想建功立业的决心。

  【原文】

  散关晨度

  作者:唐·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①高谭②去,青牛③真气④来。

  重门临巨壑⑤,连栋起崇隈⑥。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⑦回。

  【注释】

  ①白马:白色的马。 古代也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

  ②高谭:亦作"高谈"。 侃侃而谈,大发议论;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③青牛:黑毛的牛。《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青牛也作为老子的代称。

  ④真气:道家所指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也可以指刚正之气,或者特指帝王的气象。

  ⑤壑:山谷

  ⑥隈:山的弯曲处。

  ⑦《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译文】

  眼见关山随着日出展露了真面目,石路上轻盈洁净没有尘埃。我乘着白马长啸着离开散关,却看见仙人乘着青牛迎面而来。重重深门之外竟然便是万丈深壑,房之栋梁也随着这座山婉转连绵。今天扬策出关,不建功立业决不回来。

  【赏析】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凌旦就是日出之时。全诗的基调就是日出那种积极昂扬精神。一个“开”值得玩味。既传神地写出破晓日光照射出山峦,又有作者骑马景随步移的动感。长夜的黑暗顿时烟消云散,看到前路的诗人不觉欣喜异常。而这前路不仅仅是初晨的山路,更是诗人想要从戎建业的决心。早晨的世界是清新的。石路上都没有尘埃。在此句中,作者的愉悦的心情可见一斑,但是我们更可以发现诗人心中崇尚自然和道仙的痕迹。这一点在后四句中更加明显。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清晨扬策,白马长啸于清漉的石路。昂扬的气势顿现眼前。值得注意的是白马有盟誓的意思,与下文的“非是弃繻回”遥相照应。后文“青牛”“真气” 是道家的词语。想要去建功立业的王勃竟然是,诗情画意去的,竟然幻觉感到遇见了仙人。我想,在子安的心里,可能自己也分不清从戎和求仙的差别;还是自己两者并重呢?初升的朝阳和清洁的石阶本来就是并不一致的。但是同时想要出世和入将的子安,竟然站在这石阶上,迎接朝阳,如此芳华正茂。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重门、连栋都是官家的建筑。巨壑、崇隈都是自然的宏伟。连接着两个词语的分别是“临”和“起”。“临”足见险危陡峭,令人惊悚。“起”则将人景融入自然之景,将近处连入远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诗人无疑是用险景勾勒出自己内心的慷慨激荡。无论前路多莫艰险,一定笑脸面对。从戎或者是求仙,对他而言,是一致的吧。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弃繻是立志,也是从戎之志。终于扬策,在宁静的破晓,留下一道长啸,划出一道流星。我愿意你是流星,只要你如此享划过天空的快乐。一匹白马,一次回眸,非是弃繻回,你说。

  【作品介绍】

  《散关晨度》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6卷第3首。这是一首记叙诗,表达了作者想建功立业的决心。

  【原文】

  散关晨度

  作者:唐·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①高谭②去,青牛③真气④来。

  重门临巨壑⑤,连栋起崇隈⑥。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⑦回。

  【注释】

  ①白马:白色的马。 古代也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

  ②高谭:亦作"高谈"。 侃侃而谈,大发议论;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③青牛:黑毛的牛。《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青牛也作为老子的代称。

  ④真气:道家所指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也可以指刚正之气,或者特指帝王的气象。

  ⑤壑:山谷

  ⑥隈:山的弯曲处。

  ⑦《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译文】

  眼见关山随着日出展露了真面目,石路上轻盈洁净没有尘埃。我乘着白马长啸着离开散关,却看见仙人乘着青牛迎面而来。重重深门之外竟然便是万丈深壑,房之栋梁也随着这座山婉转连绵。今天扬策出关,不建功立业决不回来。

  【赏析】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凌旦就是日出之时。全诗的基调就是日出那种积极昂扬精神。一个“开”值得玩味。既传神地写出破晓日光照射出山峦,又有作者骑马景随步移的动感。长夜的黑暗顿时烟消云散,看到前路的诗人不觉欣喜异常。而这前路不仅仅是初晨的山路,更是诗人想要从戎建业的决心。早晨的世界是清新的。石路上都没有尘埃。在此句中,作者的愉悦的心情可见一斑,但是我们更可以发现诗人心中崇尚自然和道仙的痕迹。这一点在后四句中更加明显。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清晨扬策,白马长啸于清漉的石路。昂扬的气势顿现眼前。值得注意的是白马有盟誓的意思,与下文的“非是弃繻回”遥相照应。后文“青牛”“真气” 是道家的词语。想要去建功立业的王勃竟然是,诗情画意去的,竟然幻觉感到遇见了仙人。我想,在子安的心里,可能自己也分不清从戎和求仙的差别;还是自己两者并重呢?初升的朝阳和清洁的石阶本来就是并不一致的。但是同时想要出世和入将的子安,竟然站在这石阶上,迎接朝阳,如此芳华正茂。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重门、连栋都是官家的建筑。巨壑、崇隈都是自然的宏伟。连接着两个词语的分别是“临”和“起”。“临”足见险危陡峭,令人惊悚。“起”则将人景融入自然之景,将近处连入远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诗人无疑是用险景勾勒出自己内心的慷慨激荡。无论前路多莫艰险,一定笑脸面对。从戎或者是求仙,对他而言,是一致的吧。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弃繻是立志,也是从戎之志。终于扬策,在宁静的破晓,留下一道长啸,划出一道流星。我愿意你是流星,只要你如此享划过天空的快乐。一匹白马,一次回眸,非是弃繻回,你说。


相关文章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对王勃的评价 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诗坛神童,更因为他早年创作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勃剧照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 ...查看


  • 王勃个人资料
  • 一字千金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 ...查看


  • 天佑众生 神助善人--王勃得神仙相助的故事
  • 天佑众生 神助善人--王勃得神仙相助的故事时间:2011-03-22 00:48来源:铭真的会员空间 作者:智真 点击:12次 道德是神传给人的做人理念和准则,德行高洁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即使身处逆境,只要德行不改,事情也会 ...查看


  • 少年王勃说课稿
  • <少年王勃>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黄志弟 说课年级:三年级 说课时间:2014年3月25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 ...查看


  • [9.少年王勃]教案
  • <9.少年王勃>教案 [资料补充]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 ...查看


  •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切入正题 1.初读了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勃的确是个很有才气的人,的确是一个奇才!师相机板书"奇才". (二)精读全文,感悟奇才 ...查看


  • [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 <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天性的风华--王勃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赣江边的洪州.浩浩的江风,送来了一叶轻舟.轻舟上有个清癯俊秀的书生.他一袭青衫,昂然直奔那些所谓名流云集的滕王阁. 他就是王勃,六岁时就能写文章的王勃:九岁时就 ...查看


  •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 <少年王勃>教后反思 乌沙镇明光小学 黄志弟 一.寻找中心话题,让教学设计绽放美丽的花 教学的设计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追寻出新而又时刻离不开的话题,教学设计不应为教而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查看


  • 滕王阁序公开课教学案
  • <滕王阁序>教学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 (2)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3)安排 ...查看


  • 王勃的诗: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 作品介绍]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2首. [原文]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作者:唐·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