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诗句:忸村

  《忸村》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忸村》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忸村》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4、多病所须惟药物:或为“但有故人供禄米”

  5、禄米:用作俸禄的粟米(古代官员俸禄,以米或粮计算,故称“禄米”)

  《忸村》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忸村》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忸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忸村》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忸村》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忸村》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4、多病所须惟药物:或为“但有故人供禄米”

  5、禄米:用作俸禄的粟米(古代官员俸禄,以米或粮计算,故称“禄米”)

  《忸村》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忸村》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忸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相关文章

  •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1
  •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本文将古人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部分:直接描写夏天的诗句是指在诗句中直接出现"夏"的诗句,间接描写夏天的诗句则是通过描写夏天的一些景物特征来描写夏天. 一.直接描写 首夏犹清和,芳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的描写夏天的诗句
  • 含"夏"字的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诗句
  • 描写夏天的诗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关于夏天的诗句推荐
  • 承载着春的希望,酝酿着秋的殷实,热情率性的夏天,总令人感触到生命最最蓬勃.茂盛的时光.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关于夏天的美好,夏天的热情,我们可以从描写夏天的诗句中感受到.今天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 <绿树阴浓夏日长> 年代: 唐 作者: 高骈 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 出自:<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年代:唐 推荐名句赏析 欲将轻骑逐 老大徒伤悲 落红不是无情物 不知乘月几人归 捐躯赴国难 冠盖满京华 不知我者谓我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
  •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l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炎热的诗句
  •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的诗句大全
  •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qu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的诗句
  • 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l ...查看


  • 描写夏天的诗句:不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