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其一)》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赏析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从军行(其一)》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从军行(其一)》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赏析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从军行(其一)》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相关文章

  • [精品]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
  •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落霞阁主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古诗,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激趣导入--知识回顾--研究归纳--探讨深入-- ...查看


  • 国学诵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
  • 国学诵读·第一单元 春日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 ...查看


  • 王昌龄诗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前记: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全唐诗>存诗四卷,诗歌以边塞诗.闺情诗.送别诗为主,尤其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名.代表作品:<出塞>.< ...查看


  • 从军行(其一)阅读答案
  • 认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①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③. 注释: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②海:唐诗写西北边塞而称海者,自非海洋.或指 ...查看


  • 在唐代诗人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中
  • 在唐代诗人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中,有一些关于西北边地山川风物名称的词语,如"白草"."天山"等,因种种原因,在历代各种唐诗选率的诠释中,或语焉不详,令人莫名何物:或释义不清,造成歧义纷呈,阅读时,需要我 ...查看


  • 地方课程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 国学经典诵读 春日(共3课时)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查看


  • 爱国诗歌:从军行
  • <从军行>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李太白 ...查看


  • 爱国诗歌:古从军行
  • <古从军行>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查看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作者:阮兴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11期 文字起源于劳动生活,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磨洗和文人的整理,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就像一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夺目的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