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按大小排序

  一、活动目标

  能对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及双重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套杯、纸制水果(动物、娃娃……)、几何图形、排序板。

  2、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后放在教学活动区内让幼儿依次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即每个物体比前一个物体大,同时又比后一个物体小。但是,由于中班幼儿思维的可逆性还比较差,理解这种关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1)玩各种形状的套杯。

  (2)给大小差别明显的物体排序。

  (3)给大小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

  (4)排几何图形。说明

  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要贴在相同大小的底板上,使幼儿在比大小时不能采用重叠的方法,只能通过目测完成。

  2、通过讨论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

  (1)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排序。(三只动物)

  提问:为什么XX排在最前面,XX排在最后,XX排在中间?

  讨论:(指中间一只动物)它为什么排在中间?(让幼儿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即相比较前一动物,它是小的;相比较后一动物,它又是大的了。)

  (2)出示两只动物,要求幼儿把它们排进刚才的序列中,并讨论排得是否正确。

  (3)出示5个娃娃,让幼儿思考怎样可以排得又快又对。

  说明

  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3、通过复习活动为幼儿提供运用系列化观念的机会。

  (1)找错。让幼儿找出排错的物体并纠正。

  (2)给5个以上物体排序。

  一、活动目标

  能对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及双重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套杯、纸制水果(动物、娃娃……)、几何图形、排序板。

  2、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后放在教学活动区内让幼儿依次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即每个物体比前一个物体大,同时又比后一个物体小。但是,由于中班幼儿思维的可逆性还比较差,理解这种关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1)玩各种形状的套杯。

  (2)给大小差别明显的物体排序。

  (3)给大小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

  (4)排几何图形。说明

  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要贴在相同大小的底板上,使幼儿在比大小时不能采用重叠的方法,只能通过目测完成。

  2、通过讨论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

  (1)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排序。(三只动物)

  提问:为什么XX排在最前面,XX排在最后,XX排在中间?

  讨论:(指中间一只动物)它为什么排在中间?(让幼儿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即相比较前一动物,它是小的;相比较后一动物,它又是大的了。)

  (2)出示两只动物,要求幼儿把它们排进刚才的序列中,并讨论排得是否正确。

  (3)出示5个娃娃,让幼儿思考怎样可以排得又快又对。

  说明

  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3、通过复习活动为幼儿提供运用系列化观念的机会。

  (1)找错。让幼儿找出排错的物体并纠正。

  (2)给5个以上物体排序。


相关文章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
  • 一.教学名称;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 二.教学要求: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三.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 ...查看


  • 开放日教案
  • 中班 按规律排序 中班数学活动:4种以内颜色按规律排序 广州军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程芳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特定的规律,并对4种以内颜色进行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发散性思维 ...查看


  • 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 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 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按物体的名称或某种特征(颜 色.大小)进行分类. 3.学习按物体的量的差异进行数量是4以内物体的排序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 幼儿园中班 数学教案 许 美 玲 2015年上学期 "学习1-5的序数"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环境. 2.动 ...查看


  • 中班数学教案(上)
  • 学期计划 1.学习7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的形成. 2.学习数量守恒,正确判断7以内物品的数量,初步感知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认识长方形和半圆形,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能按 ...查看


  • 区角创建--区域中幼儿发展经验借鉴
  • 幼儿关键经验下的活动区创建 来源: 活动区的内涵 活动区是以开放教育理念为基础设计的多元学习环境,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 开放教育的理念: (1)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及学习活动(2)允许幼儿选择学习内容 (3)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查看


  • 相邻朋友在哪里(中班数学)及反思
  • 相邻朋友在哪里(中班数学)及反思 美晨幼儿园 沈淑丽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 设计意图: 研究表明: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计算"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