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诗句:别董大二首

  别董大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鉴赏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别董大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鉴赏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相关文章

  •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二首其二
  • <采莲曲二首其二>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采莲曲二首其二>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采莲曲二首其二>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查看


  •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曲二首其一
  • <采莲曲二首其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采莲曲二首其一>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采莲曲二首其一>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采莲曲 ...查看


  • 关于桥的诗句: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原文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赏析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 ...查看


  • 关于风的诗句: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原文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赏析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 ...查看


  • 关于荷花的诗句: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原文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赏析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溪上遇雨二首(其一)
  • <溪上遇雨二首(其一)>原文 回塘雨脚如缫丝, 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 秋田有望从淋漓. <溪上遇雨二首(其一)>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原文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鉴赏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本诗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溪上遇雨二首
  • <溪上遇雨二首(其一)>原文 回塘雨脚如缫丝, 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 秋田有望从淋漓. <溪上遇雨二首(其一)>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中秋月二首(其二)
  • <中秋月二首(其二)>原文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二首(其二)>译文 圆圆的月亮升上秋夜的天空,人们都说今夜月圆四海相同. 可怎么知道千里之外,不会有风雨交加? <中秋 ...查看


  • 关于雨的诗句:踏歌词二首之二
  • <踏歌词二首之二>原文 帝宫三五戏春台, 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 东华金阙万重开. <踏歌词二首之二>译文 元宵春日帝宫台前处处欢笑,行雨不要因妒而到来. 西域传来的灯轮留下倩影重重叠叠,仿佛东华仙宫万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