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摘要】:《论语·里仁篇》中记载着这么一句经典:“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谓被天下的孝子奉为孝顺父母的准则。然而不同的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学者也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有人侧重于“不远游”,有人对“方”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据我的理解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多陪陪父母,万不得已要出行,也要让自己具备一身的本领,让父母信任自己,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当然,这个理解与许多知名学者的见解不相符,这只是基于我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不管怎么理解,“孝”在传统的美德中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她将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
【关键词】:孝,远游,游必有方,传承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是儿时就有耳闻的,心中就产生了许多困惑,不是说“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为家”,这两者难道不矛盾么?我该不该出去闯荡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当时的年纪是难以回答的。而进入大学,才真正的阅读了它的完整版本“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此时才豁然开朗,紧跟着也阅读了一些关于这句话的学者的见解,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远游”,最普及的理解便是“离家出游”,古注:“则去亲远而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唯己之念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急也。”2当然,这里的远游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而是孔夫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游学,去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或者求仕途。这点是各位学者所共同认可的,然而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孔夫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出游,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周游列国的“游子”。因而,1
2 引用自《论语·里仁第四》;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对于学者蒋培昌的理解:“„„今天的时代不同了,社会结构在趋向便民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当中,通信和交通日趋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不合时宜”3,作为读者,我完全尊重蒋培昌学者的观点,但是仅仅从观点出发,我是完全不赞同的,他这是断章取义,也正是人们误解这句话的原因所在——只读前半句。建立在错误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游必有方”的关节在于“方”字的理解,有的学者理解为“方向、方位”,这也是最普遍的理解,总的说就是“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切地方,而不要无固定地方地随处漂泊,致使父母挂念担心”,古注:“如已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矢也”4。这一理解可谓不攻自破,第一,孔夫子的周游列国就是没有确切目的地的,他不可能做这样的要求,孔子应该明白这一点——在家时是难以确定出游的具体方向的;第二,在当时极其落后的通讯的背景下,一旦出去,就不可能与家人联系告知其去向。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并不是孔夫子的本意。有的学者理解为“礼”,如孔健所说“子女远行,应当妥善安排好家中的事物,在外的行为应当遵守礼仪„„不要让人家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指责我们的父母”5,且不说“方”能不能解释成“礼”,单说这样理解难免有些死板硬套的感觉,我们不能总是将孔夫子的所有言论与礼相结合,这就只会造成生硬的结果。
据我的理解,应该为“方式,方法”,就是说在出游之前要学得一身本领,让父母知道自己能够出去闯荡了,让他们信任自己,这样在外面拼搏的时候,父母就不会那么担心,这样就做到了孝顺父母。“方”解释为“方法”是在《论语》3
4 引用自 蒋培昌 解读《论语今读:东风西渐读孔子》;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5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中有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这个解释。
首先,从父母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子女的忧是难以避免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7,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8,朱熹的“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9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母对于子女的忧虑担心是处于父母的爱子之心,是不可能消除的。
而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孝”就是要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那要怎样才能减少父母的担忧呢?关键要看父母为什么而担忧。是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在父母眼里子女懂得的远远没有他们多,怕子女“出游”之后吃亏,那么,作为子女,只有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有“方”去处理问题,这样,父母才会信任子女,在子女出游的阶段才不会那么担忧。这也是为人子女所要做的,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追求。或许孔夫子正是在劝诫他的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法”,才能“出游”。
对于这句话引申开来的思考,我不禁想到了“孝”。“孝的观念产生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用文字记述的内容出现在西周时代。”10可见,孝最早是以血缘为基础,即“老吾老,亲吾亲”,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1的思想已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与行动之中。然而在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老人得不到亲生儿女的赡养的问题比比皆是,就连基本的物质都满足不了,更别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2。虽然父母爱子女不图回报,但是66
7 引用自《论语·雍也》; 《诗经·小雅》;
8 唐·孟郊 著 《游子吟》;
9 引用自 朱熹 著 《四书集注》;
10 引用自 蔡希勤 编著 《百家品论语》;
11 《孟子·梁惠王上》;
12 《论语·里仁第四》;
子女应该记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作为当代大学生,说的大点,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不远游”在当今社会是被视为没有理想抱负的青年,是不被社会所容纳的,然而许多人为了“远游”而将对于父母的孝放在了一边。虽然古话“忠孝难两全”,但是那是在封建社会,“忠”是当时的“愚忠”,完全不能和现在的忠所相提并论。所以在当今社会,忠孝完全可以两全。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大学生如果有空还是尽量多回家陪陪父母,每一个父母都会说:“你们忙,就不用回来了。”其实父母很是盼望子女能够常回家,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聊聊天。有些同学很少与父母谈心事,其实父母很希望了解了解子女的身体与心理状况。其次,不要想着自己现在不回去,好好读书,将来好好报答父母,可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就是现在。并且,要牢记一点,父母不要什么物质的享受,那都是一些虚无的东西,父母最需要的是咱们作为子女的爱。
上次母亲生日,我发了一条短信,母亲很高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的是多么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好好弥补一下,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因为一句话一直让我铭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的悲剧,我不愿去重蹈覆辙,那么,就是现在,好好地爱父母,无论是否“远游”,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是没有距离,没有“远游”这个词,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否真的已经远去,你的心里还有没有深深爱着你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孔健 编著 《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13
13 《诗经·小雅》;
[2] 傅佩荣 著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3] 夏传才 著 《论语讲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4] 蔡希勤 编著 《百家品论语》 中国城市出版社 2—7年第一版;
[5] 李厚泽 著 《论语今读》 三联书社 2004年第一版;
[6] 郑张欢 著 《论语今解》 齐鲁书社 2007年;
[7] 蒋沛昌 解读 《论语今读:东风西渐读论语》 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8] 安德义 著 《论语今读》 中央书社 2010年第二版;
[9] [美]罗思文 安乐哲 著 何金俐 译 《生民之本:的哲学诠释及英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
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摘要】:《论语·里仁篇》中记载着这么一句经典:“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谓被天下的孝子奉为孝顺父母的准则。然而不同的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学者也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有人侧重于“不远游”,有人对“方”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据我的理解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多陪陪父母,万不得已要出行,也要让自己具备一身的本领,让父母信任自己,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当然,这个理解与许多知名学者的见解不相符,这只是基于我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不管怎么理解,“孝”在传统的美德中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她将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
【关键词】:孝,远游,游必有方,传承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是儿时就有耳闻的,心中就产生了许多困惑,不是说“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为家”,这两者难道不矛盾么?我该不该出去闯荡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当时的年纪是难以回答的。而进入大学,才真正的阅读了它的完整版本“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此时才豁然开朗,紧跟着也阅读了一些关于这句话的学者的见解,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远游”,最普及的理解便是“离家出游”,古注:“则去亲远而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唯己之念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急也。”2当然,这里的远游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而是孔夫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游学,去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或者求仕途。这点是各位学者所共同认可的,然而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孔夫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出游,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周游列国的“游子”。因而,1
2 引用自《论语·里仁第四》;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对于学者蒋培昌的理解:“„„今天的时代不同了,社会结构在趋向便民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当中,通信和交通日趋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不合时宜”3,作为读者,我完全尊重蒋培昌学者的观点,但是仅仅从观点出发,我是完全不赞同的,他这是断章取义,也正是人们误解这句话的原因所在——只读前半句。建立在错误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游必有方”的关节在于“方”字的理解,有的学者理解为“方向、方位”,这也是最普遍的理解,总的说就是“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切地方,而不要无固定地方地随处漂泊,致使父母挂念担心”,古注:“如已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矢也”4。这一理解可谓不攻自破,第一,孔夫子的周游列国就是没有确切目的地的,他不可能做这样的要求,孔子应该明白这一点——在家时是难以确定出游的具体方向的;第二,在当时极其落后的通讯的背景下,一旦出去,就不可能与家人联系告知其去向。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并不是孔夫子的本意。有的学者理解为“礼”,如孔健所说“子女远行,应当妥善安排好家中的事物,在外的行为应当遵守礼仪„„不要让人家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指责我们的父母”5,且不说“方”能不能解释成“礼”,单说这样理解难免有些死板硬套的感觉,我们不能总是将孔夫子的所有言论与礼相结合,这就只会造成生硬的结果。
据我的理解,应该为“方式,方法”,就是说在出游之前要学得一身本领,让父母知道自己能够出去闯荡了,让他们信任自己,这样在外面拼搏的时候,父母就不会那么担心,这样就做到了孝顺父母。“方”解释为“方法”是在《论语》3
4 引用自 蒋培昌 解读《论语今读:东风西渐读孔子》;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5 引用自 孔健 编著《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中有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这个解释。
首先,从父母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子女的忧是难以避免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7,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8,朱熹的“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9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母对于子女的忧虑担心是处于父母的爱子之心,是不可能消除的。
而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孝”就是要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那要怎样才能减少父母的担忧呢?关键要看父母为什么而担忧。是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在父母眼里子女懂得的远远没有他们多,怕子女“出游”之后吃亏,那么,作为子女,只有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有“方”去处理问题,这样,父母才会信任子女,在子女出游的阶段才不会那么担忧。这也是为人子女所要做的,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追求。或许孔夫子正是在劝诫他的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法”,才能“出游”。
对于这句话引申开来的思考,我不禁想到了“孝”。“孝的观念产生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用文字记述的内容出现在西周时代。”10可见,孝最早是以血缘为基础,即“老吾老,亲吾亲”,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1的思想已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与行动之中。然而在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老人得不到亲生儿女的赡养的问题比比皆是,就连基本的物质都满足不了,更别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2。虽然父母爱子女不图回报,但是66
7 引用自《论语·雍也》; 《诗经·小雅》;
8 唐·孟郊 著 《游子吟》;
9 引用自 朱熹 著 《四书集注》;
10 引用自 蔡希勤 编著 《百家品论语》;
11 《孟子·梁惠王上》;
12 《论语·里仁第四》;
子女应该记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作为当代大学生,说的大点,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不远游”在当今社会是被视为没有理想抱负的青年,是不被社会所容纳的,然而许多人为了“远游”而将对于父母的孝放在了一边。虽然古话“忠孝难两全”,但是那是在封建社会,“忠”是当时的“愚忠”,完全不能和现在的忠所相提并论。所以在当今社会,忠孝完全可以两全。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大学生如果有空还是尽量多回家陪陪父母,每一个父母都会说:“你们忙,就不用回来了。”其实父母很是盼望子女能够常回家,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聊聊天。有些同学很少与父母谈心事,其实父母很希望了解了解子女的身体与心理状况。其次,不要想着自己现在不回去,好好读书,将来好好报答父母,可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就是现在。并且,要牢记一点,父母不要什么物质的享受,那都是一些虚无的东西,父母最需要的是咱们作为子女的爱。
上次母亲生日,我发了一条短信,母亲很高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的是多么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好好弥补一下,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因为一句话一直让我铭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的悲剧,我不愿去重蹈覆辙,那么,就是现在,好好地爱父母,无论是否“远游”,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是没有距离,没有“远游”这个词,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否真的已经远去,你的心里还有没有深深爱着你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孔健 编著 《图解论语:孔子第75代的》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13
13 《诗经·小雅》;
[2] 傅佩荣 著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3] 夏传才 著 《论语讲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4] 蔡希勤 编著 《百家品论语》 中国城市出版社 2—7年第一版;
[5] 李厚泽 著 《论语今读》 三联书社 2004年第一版;
[6] 郑张欢 著 《论语今解》 齐鲁书社 2007年;
[7] 蒋沛昌 解读 《论语今读:东风西渐读论语》 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8] 安德义 著 《论语今读》 中央书社 2010年第二版;
[9] [美]罗思文 安乐哲 著 何金俐 译 《生民之本:的哲学诠释及英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