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科学2009,(11):71~72
Hunan
A鲥culturalSeienees
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的抗病性试验
吕小云1,周检军2,龙艳梅2,徐恩林3
(1.邵阳市植保植检站湖南,湖南邵阳422000;2.邵东县农业局,
湖南邵东422800;3.周官桥农业站,湖南邵东422818)
摘要:采用针刺和喷雾2种方法分别在7种瓜类作物E接种干存病叶和病果浸出液2种菌原试验。结果表明,供试作物都能表
现发病,除西瓜外,较为感病的作物为瓢瓜、南瓜和甜瓜,较为抗病的作物为黄瓜;病果浸出液较干存病叶容易发病,针接种较喷雾接种发病较重。试验结果在指导病害综合防治上有莺要的意义: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时。要与周围的瓜类作物同时施药;瓜类作物整枝后的残枝、残叶要及时带出田间集中烧毁,并喷施药剂保护伤口;瓜类作物最好采用支架栽培,防止幼瓜接触地面。
关键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接种;菌源;抗病性中图分类号:¥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60X(2009)11-0071-0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国家检疫对象,2007年,菌原物。
湖南省在邵东县首次发现。2008年开始,省检疫机
1.3.2试验设计试验设7种作物、2种菌原物、2关将该病在湖南省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流行条
种接种方法,共28个处理,4次重复,共112个小件及综合防治措施列为研究项目,以填补湖南省西区。每种作物安排1个空白对照,空白对照周围用
瓜果斑病发生与综合控防技术空白。为此,邵东县
50
em高的钙塑板隔离,随机区组排列。每区种植作植保植检站在省、市检疫机关的安排和指导下,逐
物10蔸。
步进行相关试验和观察,现将“不同瓜类作物对西供试作物4月20日浸种,4月23日播种,营
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养钵育苗,5月16~5月18日移栽,干存叶片提前
1材料与方法
2
d加水保湿;6月4日第一次接种,6月26日第二次接种。
1.1材料
发病情况调查:每次采收瓜果时观察果上的发
作物品种:选邵东县栽培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病情况,记录发病现象,8月4日定案调查,观察叶的7种瓜类作物,即西瓜、瓢瓜、南瓜、苦瓜、丝瓜、片发病情况。
甜瓜和黄瓜。
2结果与分析
病原菌:2008年采集的2种越冬菌原:病果腐烂后的浸出液和干存病叶。试验目的:通过试验,观
2.1
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后的
察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生果斑病菌不同接种方
抗病性比较
法、不同菌原的抗病性,确定病菌的寄主范围和主要如表1所示,7种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
作物种类,为研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都表现发病,其中以黄瓜的抗病性较强,平均发病1.2试验地基本情况
蔸率为2.5%,苦瓜次之,以瓢瓜的抗病性最差,平试验地安排在邵东县周官桥乡三多村,前季作均发病蔸率85%,较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高7.8个物为油菜,试验地没有栽培过瓜类作物,周围有西百分点。
瓜地相邻,但没有发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土壤肥表1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力中等,灌溉条件一般,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和洪水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淹没。
I
609060O02001.3
方法
Ⅱ
809030lO2040lOⅢ
7080300103001.3.1接种方法采取针刺和喷雾2种方法接种
IV10080
40100200平均
77.2
85
40
5
7.5
27.5
2.5
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吕小云(1968一),男.湖南邵阳县人'农艺师,主要
2.2
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后的
从事植保植检工作。
抗病性}匕较
万
方数据
湖南农业科学第11期
如表2所示,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的抗性差异较大,黄瓜不发病,苦瓜和丝瓜次之,平均发病蔸率为2.5%;以瓢瓜的抗性最差,平均发病蔸率70%,较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高17.5个百分点。
表2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I4080200020
0Ⅱ607020OO20O
Ⅲ
506040100300
Ⅳ607030010300平均
52.5
70
27.5
2.5
2.5
25
0
2.3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后的抗
病性比较
如表3所示,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的抗病性表现为各种作物都发病,以黄瓜的抗性较强,平均发病蔸率为5%,苦瓜、丝瓜、甜瓜次之;以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最高,达80%。
表3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l
705030101010
0Ⅱ807050100010
Ⅲ80
30300102010
Ⅳ
90
6020101000平均80
52.5
32.5
7.5
7.5
7.5
5
2.4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的抗病
性比较
如表4所示,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黄瓜不表现发病,苦瓜和丝瓜次
之;以西瓜的抗性最差,平均发病蔸率55%。
表4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I
50
200000OⅡ
柏
40
200
100OⅢ
70
50
30lO
0200Ⅳ604010
0
0
0
0
垩望
堑
!!:!
!!!:!!:!!旦
3讨论与结论
(1)供试的7种作物中,以西瓜和瓢瓜的抗病性最差,不同菌原和不同接种方法都表现发病;黄瓜的抗病性最强,对2种菌原的喷雾接种都不表现
万
方数据发病。针刺接种方法较喷雾接种方法发病蔸度高;病果浸出液较干存病叶容易发病。
(2)西瓜发病后,在叶片和瓜上都表现病斑,与
大面积发生的症状相同(见图1、2)。其他作物发病只表现在瓜上,叶片上未见病斑,其中瓢瓜发病后,病瓜上出现大量突起的斑点,表皮硬化(见图3);南瓜发病后,表面出现斑点,内部易腐烂(见图4);甜瓜、丝瓜、苦瓜和黄瓜发病后只见斑点,未发现其它特殊症状。支架上结的瓜发病较轻,接触地面泥土(朝下的一面)的瓜发病重、症状明显。
(3)对西瓜地进行细菌性果斑病药物防治时,应对其同田及周围的所有瓜类作物一并用药防治,方能凑效;整枝和伤口可以带菌传染不同的瓜类作物,田间操作时应搞好整枝工具的消毒处理,防止带菌传播;瓜类作物栽培过程中,应尽量打支架,防止幼瓜接触地面;搞好田间清沟沥水工作,减少水流传播的机率。
参考文献:
【1】陈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福建农业,2008。
(6):24.
【2】黄月英.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检测与防治册.福建农业科技,
2008.(2):62—64.
【3】金岩,张俊杰,吴燕华,等.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矿
茵鉴定叨.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3):263—266.【4】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等.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
、【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9):19—20.
(责任编辑:石君)
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试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吕小云, 周检军, 龙艳梅, 徐恩林
吕小云(邵阳市植保植检站湖南,湖南,邵阳,422000), 周检军,龙艳梅(邵东县农业局,湖南,邵东,422800), 徐恩林(周官桥农业站,湖南,邵东,422818)湖南农业科学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9(11)2次
参考文献(4条)
1.陈岩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8(06)
2.黄月英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检测与防治[期刊论文]-福建农业科技 2008(02)
3.金岩;张俊杰;吴燕华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病菌鉴定[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3)4.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 2006(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中武.吴广成.WANG Zhong-wu.WU Guang-cheng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药剂防治试验[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9(1)2. 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张时兴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初报[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2006,26(9)3. 于君书.宫树全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期刊论文]-吉林蔬菜2009(2)
4. 胡俊.黄俊霞.刘双平.杨利国.翟艳霞.李勇.路妍.HU Jun.HUANG Jun-xia.LIU Shuang-ping.YANG Li-guo.ZHAIYan-xia.LI Yong.LU Yan 不同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及发展动态的研究[期刊论文]-华北农学报2006,21(6)
5. 李威.任毓忠.丁建军.侯鹏.谢方生.LI Wei.REN Yu-zhong.DING Jian-jun.HOU Peng.XIE Fang-sheng 新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7(3)6. 郑秋英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期刊论文]-河南农业2007(5)
7. 蔡学清.鄢凤娇.林玉.胡方平.CAI Xue-qing.YAN Feng-jiao.LIN Yu.HU Fang-ping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筛选[期刊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
8. 赵廷昌.赵洪海.王怀松 山东省西瓜、甜瓜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9,35(5)9. 赵廷昌.孙福在.王建荣.谢杨军 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3,29(4)10. 郑喜清 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性指标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引证文献(2条)
1.李明明.申初成.雷庆斌.周检军.简建松.谢超 细菌性果斑病菌源与接菌方法对西瓜致病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10(15)
2.赵卫星.常高正.徐小利.李晓慧.杨帆 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学报 201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annykx200911022.aspx
湖南农业科学2009,(11):71~72
Hunan
A鲥culturalSeienees
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的抗病性试验
吕小云1,周检军2,龙艳梅2,徐恩林3
(1.邵阳市植保植检站湖南,湖南邵阳422000;2.邵东县农业局,
湖南邵东422800;3.周官桥农业站,湖南邵东422818)
摘要:采用针刺和喷雾2种方法分别在7种瓜类作物E接种干存病叶和病果浸出液2种菌原试验。结果表明,供试作物都能表
现发病,除西瓜外,较为感病的作物为瓢瓜、南瓜和甜瓜,较为抗病的作物为黄瓜;病果浸出液较干存病叶容易发病,针接种较喷雾接种发病较重。试验结果在指导病害综合防治上有莺要的意义: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时。要与周围的瓜类作物同时施药;瓜类作物整枝后的残枝、残叶要及时带出田间集中烧毁,并喷施药剂保护伤口;瓜类作物最好采用支架栽培,防止幼瓜接触地面。
关键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接种;菌源;抗病性中图分类号:¥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60X(2009)11-0071-0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国家检疫对象,2007年,菌原物。
湖南省在邵东县首次发现。2008年开始,省检疫机
1.3.2试验设计试验设7种作物、2种菌原物、2关将该病在湖南省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流行条
种接种方法,共28个处理,4次重复,共112个小件及综合防治措施列为研究项目,以填补湖南省西区。每种作物安排1个空白对照,空白对照周围用
瓜果斑病发生与综合控防技术空白。为此,邵东县
50
em高的钙塑板隔离,随机区组排列。每区种植作植保植检站在省、市检疫机关的安排和指导下,逐
物10蔸。
步进行相关试验和观察,现将“不同瓜类作物对西供试作物4月20日浸种,4月23日播种,营
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养钵育苗,5月16~5月18日移栽,干存叶片提前
1材料与方法
2
d加水保湿;6月4日第一次接种,6月26日第二次接种。
1.1材料
发病情况调查:每次采收瓜果时观察果上的发
作物品种:选邵东县栽培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病情况,记录发病现象,8月4日定案调查,观察叶的7种瓜类作物,即西瓜、瓢瓜、南瓜、苦瓜、丝瓜、片发病情况。
甜瓜和黄瓜。
2结果与分析
病原菌:2008年采集的2种越冬菌原:病果腐烂后的浸出液和干存病叶。试验目的:通过试验,观
2.1
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后的
察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生果斑病菌不同接种方
抗病性比较
法、不同菌原的抗病性,确定病菌的寄主范围和主要如表1所示,7种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
作物种类,为研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都表现发病,其中以黄瓜的抗病性较强,平均发病1.2试验地基本情况
蔸率为2.5%,苦瓜次之,以瓢瓜的抗病性最差,平试验地安排在邵东县周官桥乡三多村,前季作均发病蔸率85%,较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高7.8个物为油菜,试验地没有栽培过瓜类作物,周围有西百分点。
瓜地相邻,但没有发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土壤肥表1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针刺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力中等,灌溉条件一般,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和洪水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淹没。
I
609060O02001.3
方法
Ⅱ
809030lO2040lOⅢ
7080300103001.3.1接种方法采取针刺和喷雾2种方法接种
IV10080
40100200平均
77.2
85
40
5
7.5
27.5
2.5
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吕小云(1968一),男.湖南邵阳县人'农艺师,主要
2.2
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后的
从事植保植检工作。
抗病性}匕较
万
方数据
湖南农业科学第11期
如表2所示,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的抗性差异较大,黄瓜不发病,苦瓜和丝瓜次之,平均发病蔸率为2.5%;以瓢瓜的抗性最差,平均发病蔸率70%,较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高17.5个百分点。
表2不同作物对病果浸出液喷雾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I4080200020
0Ⅱ607020OO20O
Ⅲ
506040100300
Ⅳ607030010300平均
52.5
70
27.5
2.5
2.5
25
0
2.3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后的抗
病性比较
如表3所示,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的抗病性表现为各种作物都发病,以黄瓜的抗性较强,平均发病蔸率为5%,苦瓜、丝瓜、甜瓜次之;以西瓜的平均发病蔸率最高,达80%。
表3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针刺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l
705030101010
0Ⅱ807050100010
Ⅲ80
30300102010
Ⅳ
90
6020101000平均80
52.5
32.5
7.5
7.5
7.5
5
2.4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的抗病
性比较
如表4所示,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黄瓜不表现发病,苦瓜和丝瓜次
之;以西瓜的抗性最差,平均发病蔸率55%。
表4不同作物对干存病叶喷雾接种后的病蔸率比较(%)
重复
西瓜
瓢瓜
南瓜
苦瓜
丝瓜
甜瓜
黄瓜
I
50
200000OⅡ
柏
40
200
100OⅢ
70
50
30lO
0200Ⅳ604010
0
0
0
0
垩望
堑
!!:!
!!!:!!:!!旦
3讨论与结论
(1)供试的7种作物中,以西瓜和瓢瓜的抗病性最差,不同菌原和不同接种方法都表现发病;黄瓜的抗病性最强,对2种菌原的喷雾接种都不表现
万
方数据发病。针刺接种方法较喷雾接种方法发病蔸度高;病果浸出液较干存病叶容易发病。
(2)西瓜发病后,在叶片和瓜上都表现病斑,与
大面积发生的症状相同(见图1、2)。其他作物发病只表现在瓜上,叶片上未见病斑,其中瓢瓜发病后,病瓜上出现大量突起的斑点,表皮硬化(见图3);南瓜发病后,表面出现斑点,内部易腐烂(见图4);甜瓜、丝瓜、苦瓜和黄瓜发病后只见斑点,未发现其它特殊症状。支架上结的瓜发病较轻,接触地面泥土(朝下的一面)的瓜发病重、症状明显。
(3)对西瓜地进行细菌性果斑病药物防治时,应对其同田及周围的所有瓜类作物一并用药防治,方能凑效;整枝和伤口可以带菌传染不同的瓜类作物,田间操作时应搞好整枝工具的消毒处理,防止带菌传播;瓜类作物栽培过程中,应尽量打支架,防止幼瓜接触地面;搞好田间清沟沥水工作,减少水流传播的机率。
参考文献:
【1】陈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福建农业,2008。
(6):24.
【2】黄月英.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检测与防治册.福建农业科技,
2008.(2):62—64.
【3】金岩,张俊杰,吴燕华,等.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矿
茵鉴定叨.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3):263—266.【4】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等.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
、【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9):19—20.
(责任编辑:石君)
不同瓜类作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试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吕小云, 周检军, 龙艳梅, 徐恩林
吕小云(邵阳市植保植检站湖南,湖南,邵阳,422000), 周检军,龙艳梅(邵东县农业局,湖南,邵东,422800), 徐恩林(周官桥农业站,湖南,邵东,422818)湖南农业科学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9(11)2次
参考文献(4条)
1.陈岩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8(06)
2.黄月英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检测与防治[期刊论文]-福建农业科技 2008(02)
3.金岩;张俊杰;吴燕华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病菌鉴定[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3)4.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 2006(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中武.吴广成.WANG Zhong-wu.WU Guang-cheng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药剂防治试验[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9(1)2. 周桂珍.王兰芳.严成灼.张时兴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调查初报[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2006,26(9)3. 于君书.宫树全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期刊论文]-吉林蔬菜2009(2)
4. 胡俊.黄俊霞.刘双平.杨利国.翟艳霞.李勇.路妍.HU Jun.HUANG Jun-xia.LIU Shuang-ping.YANG Li-guo.ZHAIYan-xia.LI Yong.LU Yan 不同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及发展动态的研究[期刊论文]-华北农学报2006,21(6)
5. 李威.任毓忠.丁建军.侯鹏.谢方生.LI Wei.REN Yu-zhong.DING Jian-jun.HOU Peng.XIE Fang-sheng 新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7(3)6. 郑秋英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期刊论文]-河南农业2007(5)
7. 蔡学清.鄢凤娇.林玉.胡方平.CAI Xue-qing.YAN Feng-jiao.LIN Yu.HU Fang-ping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筛选[期刊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
8. 赵廷昌.赵洪海.王怀松 山东省西瓜、甜瓜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9,35(5)9. 赵廷昌.孙福在.王建荣.谢杨军 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3,29(4)10. 郑喜清 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性指标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引证文献(2条)
1.李明明.申初成.雷庆斌.周检军.简建松.谢超 细菌性果斑病菌源与接菌方法对西瓜致病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10(15)
2.赵卫星.常高正.徐小利.李晓慧.杨帆 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学报 201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annykx200911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