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模语文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D(指代错误。“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具有远见卓识,也说明东方文化越来越显示其超前的科学性”中的“这”指“天人合一”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一致,而在书斋的建造、布置和装饰上,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2、B(书斋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但不等同于社科院,实际上当时也没有这样的组织或机构。)(3分)

3、D(混淆时态。)(3分)

二、

(一)

4.A(“际”在这里是“接近”“将近”的意思。)

5.B(②是伏击敌人,攻其不备;④是他人所言;⑤是属下所为。)

6. D(“一直不放在心上”与原文“私心愤郁”不符。)

7.(1)从早上到中午(从寅时到午时),梁军环城拒守,李建及亲自背负芦苇填塞沟堑,率先登上云梯,于是攻下城垒。(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婴”、“堙”、“拔”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5分)常在庄宗跟前说:“李建及把家财突然散发出去,他的志向目标不小,不可让他掌管衙兵。”(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每”、“骤”、“典”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

8.该句结构上承上启下,交待作者赏景时所在地点,引出下文的景物。(2分)运用侧面描写手法表现了景色之美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他角度分析如果合理,可酌情给分)(3分)

9.两字用语精当,别有韵味。“皱”字运用比喻写山之广远,山之起伏,山之明暗,形象生动。(2分)“拈”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斜阳照射下山色明亮的样子,将夕阳拟人化,(2分)写其对山川的喜爱,写其对人的提醒,实则写作者对山川的喜爱。两字用语新颖,形象生动,富有情感。(2分)

(三)

10.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

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不合情理,无中生有; C项“我”祈祷主要是希望上帝给我力量接受莉莎的母亲并且了解莉莎对她的感情。 D项文章是以寻找莉莎的母亲这一事件为线索的,“平铺直叙”错,文章有插叙有回忆)

(2)①怕失去养女,所以不愿意为她寻找亲父母;②看到养女陷入极度的抑郁,感到痛苦,不断自责;③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决定冒险为养女寻找亲父母。(答出一点得2分)

(3)本文的心理描写,不断丰满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位母亲由自私的爱到无私的爱的过程。① “冷战”、 “颓然”、“仓皇失措”、“麻木地听她说”、“祈祷上帝给我力量”这些外在的神态描写间接地反映出“我”害怕失去养女的忐忑心情;②“每次她说这样的话,我心如刀割。我是这样坏的母亲吗?如果莉莎找到了生身的母亲,她是否就会和我们一刀两断?”一连串的自我追问,表现了“我”不愿失去养女又不愿养女痛苦的矛盾心理。③“我自私地把她包围在一股自私的情爱里,……我深爱莉莎,只好冒这个险。”自我反思,深刻地写出了“我”战胜自我,宁可失去养女也不愿养女痛苦的无私勇气。(答出一点得2分)

(4)①不会。②从情节来看,前面早有铺垫。如“她四岁时我们已经向她说明她是收养的。自此以后她好像表示她很了解我们是深爱她的”, “我们”对养女一直是开明的挚爱的; ③从人物塑造来看,“我”冒险为她寻找亲父母更是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十八岁且情绪渐稳的莉莎会被感动的。④从主题来看, “亲母”本来只是指血缘关系的母亲,而莉莎的最终选择可以说明拥有那种超越血缘关系是的无私的爱的母亲也可以“亲母”,突出主旨。(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给6分。若答会或辩证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四、

12.(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选A、C不给分

(D项基本正确,但最后一个分句的理解有些偏离主题,1分;A项文中表述是“目睹”;C项“由原先的冷漠或回避转变为觉醒”不符合原文。)

(2)①从一般民众来看,公展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奔走相告,普遍欢迎,想方设法保护作品; ②从文艺界或媒体来看,有影响的媒体或人物发表文章给予极高的评价,博物馆也收藏了这个作品;③从敌人来看,少数法西斯分子仇视或想损毁作品。(答出一点得2分)

(3)①对色厉内荏的法西斯无所畏惧的正义之情;②对制造罪恶的法西斯分子的无比仇恨之情;③对畏惧正义力量的法西斯分子的讽刺之情;④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豪迈之情。

(符合情理即可,每答出一点即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

(4)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艺术家不只是要关注艺术,更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艺术家要紧密结合现实,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要有强烈的爱憎之心;艺术家的作品应该用来表现思想。(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即得6分)

启示: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工作如何,都要拥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与时代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其人生才真正有意义。(2分)

五、

13. C(A.特立独行, 形容人的指向高洁,不同流俗;B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C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D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14.B(A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和”改为“无论……还是”; C项,“急剧锐减”重复D语序不当,“惩治”与“预防”换位。)

15.C(根据“芭蕉叶形状虽大”“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知⑤③排在一起,⑤前③后;根据“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便落在眼底”可知⑥④排在一起)

16.要素:图标由一轮圆月(或答弯月)和一双脚印组成。(2分)寓意:以书法的笔触勾勒,整体图形形成古文“月”字,中国韵味十足;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和平鸽,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寓意阐释只要答出2点即可给3分)

17.①结果无非见仁见智。②语言的生命活力所在。③慢慢也就变得规范了。(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六、18.参考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李建及,许州人。柏乡之战,梁将韩勍追击周德威到高邑南边的野河边上,镇州、定州的士兵把守着桥道,韩勍选精兵先夺取桥道。唐庄宗站在高处望去,见镇州、定州士兵快守不住了,就对李建及说:“如敌军过桥,就会势不可挡,你有什么办法吗?”李建及在自己部队中选了二百人,横枪大喊,抗御梁军,将他们阻止在桥下。

二月,晋军攻打魏州,魏人夜里出来袭击晋军营地,李建及设下埋伏等待,切断他们的回路,全部消灭了他们。十二月,随从攻打杨刘,从早上到中午(从寅时到午时),梁军环城拒守,李建及亲自背负芦苇填塞沟堑,率先登上云梯,于是攻下城垒。

胡柳之战,前军停滞不前,将近天黑,梁军登上土山,李建及一战就夺下阵地。这时庄宗想收军回营,明早决战。李建及横枪挡着庄宗说:“敌人大将已死,乘此机会容易攻击,您

只管上山,看我杀敌!”即带银枪效节军大喊奋击,三军士气倍增,于是晋军又振作起来。 十六年,梁将贺瑰攻打德胜南城,用竹索把十多艘战船系住,扼断航路,晋军不能渡河。城中箭石将要用完,守城将领氏延赏很危急,庄宗下令在军门堆积帛绢,招募能击破敌船的人。有个叫马破龙的摆渡人,善于游水,令他去见氏延赏,氏延赏说:“十分危急了,危在旦夕了。”这时满河都是船,流矢像雨点般密集,李建及披了很厚的铠甲,拿着武器喊道:“哪能在这衣带宽的水面上让敌人这样猖狂!”用二只船装满甲士,都拿短兵器和斧头,直接抵近梁军的战舰,砍断竹索,又让上流放瓮,堆上柴草,顺流放火,攻打敌舰。不一会儿,烟火腾炽,梁军砍断缆绳逃走,李建及才进入南城,贺瑰解除围城而去。这年十二月,和梁将王瓒在戚城交战,李建及手受伤,庄宗脱下衣服金带赏给他。

李建及有胆量,慷慨不群,临阵治军,意气雄壮。自庄宗到魏州,李建及都总内外衙银枪效节帐前亲军。善于统御部下,所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很得军心,又屡立战功,雄勇超群,谗言小人忌妒他。这时宦官韦令图监理李建及的军队,常在庄宗跟前说:“李建及把家财突然散发出去,他的志向目标不小,不可让他掌管衙兵。”庄宗因而猜疑他。李建及生性忠诚,虽知道有人陷害他,仍不改他的操守。

十七年八月,解除同州的围困。李建及年少时遇祸乱,长久作战,被箭石击伤,身体没一处完整的地方,还因有功受猜疑,内心郁闷。这一年,死于太原,终年五十七岁。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D(指代错误。“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具有远见卓识,也说明东方文化越来越显示其超前的科学性”中的“这”指“天人合一”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一致,而在书斋的建造、布置和装饰上,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2、B(书斋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但不等同于社科院,实际上当时也没有这样的组织或机构。)(3分)

3、D(混淆时态。)(3分)

二、

(一)

4.A(“际”在这里是“接近”“将近”的意思。)

5.B(②是伏击敌人,攻其不备;④是他人所言;⑤是属下所为。)

6. D(“一直不放在心上”与原文“私心愤郁”不符。)

7.(1)从早上到中午(从寅时到午时),梁军环城拒守,李建及亲自背负芦苇填塞沟堑,率先登上云梯,于是攻下城垒。(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婴”、“堙”、“拔”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5分)常在庄宗跟前说:“李建及把家财突然散发出去,他的志向目标不小,不可让他掌管衙兵。”(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每”、“骤”、“典”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

8.该句结构上承上启下,交待作者赏景时所在地点,引出下文的景物。(2分)运用侧面描写手法表现了景色之美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其他角度分析如果合理,可酌情给分)(3分)

9.两字用语精当,别有韵味。“皱”字运用比喻写山之广远,山之起伏,山之明暗,形象生动。(2分)“拈”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斜阳照射下山色明亮的样子,将夕阳拟人化,(2分)写其对山川的喜爱,写其对人的提醒,实则写作者对山川的喜爱。两字用语新颖,形象生动,富有情感。(2分)

(三)

10.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

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不合情理,无中生有; C项“我”祈祷主要是希望上帝给我力量接受莉莎的母亲并且了解莉莎对她的感情。 D项文章是以寻找莉莎的母亲这一事件为线索的,“平铺直叙”错,文章有插叙有回忆)

(2)①怕失去养女,所以不愿意为她寻找亲父母;②看到养女陷入极度的抑郁,感到痛苦,不断自责;③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决定冒险为养女寻找亲父母。(答出一点得2分)

(3)本文的心理描写,不断丰满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位母亲由自私的爱到无私的爱的过程。① “冷战”、 “颓然”、“仓皇失措”、“麻木地听她说”、“祈祷上帝给我力量”这些外在的神态描写间接地反映出“我”害怕失去养女的忐忑心情;②“每次她说这样的话,我心如刀割。我是这样坏的母亲吗?如果莉莎找到了生身的母亲,她是否就会和我们一刀两断?”一连串的自我追问,表现了“我”不愿失去养女又不愿养女痛苦的矛盾心理。③“我自私地把她包围在一股自私的情爱里,……我深爱莉莎,只好冒这个险。”自我反思,深刻地写出了“我”战胜自我,宁可失去养女也不愿养女痛苦的无私勇气。(答出一点得2分)

(4)①不会。②从情节来看,前面早有铺垫。如“她四岁时我们已经向她说明她是收养的。自此以后她好像表示她很了解我们是深爱她的”, “我们”对养女一直是开明的挚爱的; ③从人物塑造来看,“我”冒险为她寻找亲父母更是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十八岁且情绪渐稳的莉莎会被感动的。④从主题来看, “亲母”本来只是指血缘关系的母亲,而莉莎的最终选择可以说明拥有那种超越血缘关系是的无私的爱的母亲也可以“亲母”,突出主旨。(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给6分。若答会或辩证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四、

12.(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选A、C不给分

(D项基本正确,但最后一个分句的理解有些偏离主题,1分;A项文中表述是“目睹”;C项“由原先的冷漠或回避转变为觉醒”不符合原文。)

(2)①从一般民众来看,公展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奔走相告,普遍欢迎,想方设法保护作品; ②从文艺界或媒体来看,有影响的媒体或人物发表文章给予极高的评价,博物馆也收藏了这个作品;③从敌人来看,少数法西斯分子仇视或想损毁作品。(答出一点得2分)

(3)①对色厉内荏的法西斯无所畏惧的正义之情;②对制造罪恶的法西斯分子的无比仇恨之情;③对畏惧正义力量的法西斯分子的讽刺之情;④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豪迈之情。

(符合情理即可,每答出一点即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

(4)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艺术家不只是要关注艺术,更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艺术家要紧密结合现实,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要有强烈的爱憎之心;艺术家的作品应该用来表现思想。(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即得6分)

启示: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工作如何,都要拥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与时代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其人生才真正有意义。(2分)

五、

13. C(A.特立独行, 形容人的指向高洁,不同流俗;B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C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D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14.B(A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和”改为“无论……还是”; C项,“急剧锐减”重复D语序不当,“惩治”与“预防”换位。)

15.C(根据“芭蕉叶形状虽大”“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知⑤③排在一起,⑤前③后;根据“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便落在眼底”可知⑥④排在一起)

16.要素:图标由一轮圆月(或答弯月)和一双脚印组成。(2分)寓意:以书法的笔触勾勒,整体图形形成古文“月”字,中国韵味十足;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和平鸽,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寓意阐释只要答出2点即可给3分)

17.①结果无非见仁见智。②语言的生命活力所在。③慢慢也就变得规范了。(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六、18.参考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李建及,许州人。柏乡之战,梁将韩勍追击周德威到高邑南边的野河边上,镇州、定州的士兵把守着桥道,韩勍选精兵先夺取桥道。唐庄宗站在高处望去,见镇州、定州士兵快守不住了,就对李建及说:“如敌军过桥,就会势不可挡,你有什么办法吗?”李建及在自己部队中选了二百人,横枪大喊,抗御梁军,将他们阻止在桥下。

二月,晋军攻打魏州,魏人夜里出来袭击晋军营地,李建及设下埋伏等待,切断他们的回路,全部消灭了他们。十二月,随从攻打杨刘,从早上到中午(从寅时到午时),梁军环城拒守,李建及亲自背负芦苇填塞沟堑,率先登上云梯,于是攻下城垒。

胡柳之战,前军停滞不前,将近天黑,梁军登上土山,李建及一战就夺下阵地。这时庄宗想收军回营,明早决战。李建及横枪挡着庄宗说:“敌人大将已死,乘此机会容易攻击,您

只管上山,看我杀敌!”即带银枪效节军大喊奋击,三军士气倍增,于是晋军又振作起来。 十六年,梁将贺瑰攻打德胜南城,用竹索把十多艘战船系住,扼断航路,晋军不能渡河。城中箭石将要用完,守城将领氏延赏很危急,庄宗下令在军门堆积帛绢,招募能击破敌船的人。有个叫马破龙的摆渡人,善于游水,令他去见氏延赏,氏延赏说:“十分危急了,危在旦夕了。”这时满河都是船,流矢像雨点般密集,李建及披了很厚的铠甲,拿着武器喊道:“哪能在这衣带宽的水面上让敌人这样猖狂!”用二只船装满甲士,都拿短兵器和斧头,直接抵近梁军的战舰,砍断竹索,又让上流放瓮,堆上柴草,顺流放火,攻打敌舰。不一会儿,烟火腾炽,梁军砍断缆绳逃走,李建及才进入南城,贺瑰解除围城而去。这年十二月,和梁将王瓒在戚城交战,李建及手受伤,庄宗脱下衣服金带赏给他。

李建及有胆量,慷慨不群,临阵治军,意气雄壮。自庄宗到魏州,李建及都总内外衙银枪效节帐前亲军。善于统御部下,所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很得军心,又屡立战功,雄勇超群,谗言小人忌妒他。这时宦官韦令图监理李建及的军队,常在庄宗跟前说:“李建及把家财突然散发出去,他的志向目标不小,不可让他掌管衙兵。”庄宗因而猜疑他。李建及生性忠诚,虽知道有人陷害他,仍不改他的操守。

十七年八月,解除同州的围困。李建及年少时遇祸乱,长久作战,被箭石击伤,身体没一处完整的地方,还因有功受猜疑,内心郁闷。这一年,死于太原,终年五十七岁。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 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广州智康1对1语文团队 盼望着盼望着,中考终于来了.试题会否有改变?题型难度是否加大?抱着种种猜测和期待,我们终于见到了本次语文试卷的"庐山真面目".智康语文团队马不停蹄为各位做 ...查看


  • (语文周报)2014年泰安市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参考答案
  • 2014年泰安市初中语文学业考试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答案] 一.1.A 2.B 3.D 4.B 5.A 6.A 7.C 8.C 二.9.A 10.D 11.D 12.C 三.13.A 14.C ...查看


  • 2013-2014年度长江作业本三年级语文上册自我检测一及第五课参考答案
  • 长江作业本2013三年级语文上册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一 一. 打扮 游戏 蝴蝶 手掌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白发苍苍 二. 发现 发丝 似乎 似的 朝代 朝阳 三. 振兴 地震 振作 震惊 检查 观察 查看 查字典 四. 居然 忽然 似乎 终于 ...查看


  • 2014九年级语文试卷A卷答案
  • 九年级语文试卷(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主观题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B 2.B 3.B 4.D 5.D 6.D 7.D 8.A 9.C 10.B 1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班第五次十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心远地自偏 ②草色入帘青 ③ 谁家新燕 ...查看


  • 2014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分类专题--语病辨析
  • 2011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分类专题 语病辨析 惠州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B.在当今 ...查看


  •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精选(含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 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 < ...查看


  • 2014-2015学年(上)厦门市初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
  • 2014-2015学年(上)七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上)七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6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3分)要点与 ...查看


  • 2014年4月全国网络统考资料[大学语文A]第3套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大学语文A3 一.判断题 1.刘向的<谏营昌陵疏>被茅坤誉为"西京第一书疏".( ) 答案: 对 2.描写是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做清楚的解说,对事理做明白的剖释,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客观正确认识的一种表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