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孙四化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2700)

[摘要]通过对肖邦音乐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表现在,肖邦在对音乐体裁

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夜曲和练习曲体裁等音乐的形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风格肖邦出生于1810年2月22日,从小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

岁开始创作,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其作品大多数都具有波兰民族音乐的元素,肖邦所创作钢琴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体裁。通过对其代表性体裁的分析,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肖邦音乐的风格特征。

1、创新性

他的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与古典音乐的轴型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幻想、雅致而迷人。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绪明朗、抒情,充满着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欢乐,写作手法简单,风格华丽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影响,其风格逐渐转到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呐喊的悲壮、忧愁和愤怒,开始出现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也开始出现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感,写作手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精致细腻、自由灵活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器乐作品声乐化

旋律形式具有声乐性与器乐性相互交融的特点,歌唱性是肖邦钢琴音乐的总的风格特征。尽管在他的玛祖卡、波罗奈兹舞曲和叙事曲等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戏剧性、史诗性和英雄性的宏伟雄壮,但音乐在根本上却始终保持着歌唱性的特点。同时,在歌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华彩性、装饰性和变奏性的风格。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

3、民族化

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4、作品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技法

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5、在曲式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创造性地使用能表达音乐情感的适合于自己性格的结构形式,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灵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结构。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

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的大胆探索。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

6、音乐是诗意性的

尤其是肖邦创作的那些小型作品,如:前奏曲、练习曲、即兴曲和夜曲等,音乐总是表现得优雅如歌,诗意连绵。一些大型作品也同样具有浓郁的诗意。肖邦通过诗意性的音乐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的音乐具有极大地抒情性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

7、精心选择的和声与更为自由的节奏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

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

总体来说,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音乐史上一位极具创造力和独创性的作曲家,钢琴是他唯一的表现工具,他的风格因独特而易于识别,每一部作品乃至每一个乐句无一不显露出他个人的特点,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和富于感情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

【参考文献】

[1]张代吕,刘书君. 肖邦钢琴圆舞曲艺术风格[J ]. 民族音乐,2008.4. [2]唐馨. 试析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J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

华章

Magnificent Writing

○一一年第三十四期

65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孙四化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2700)

[摘要]通过对肖邦音乐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表现在,肖邦在对音乐体裁

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夜曲和练习曲体裁等音乐的形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风格肖邦出生于1810年2月22日,从小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

岁开始创作,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其作品大多数都具有波兰民族音乐的元素,肖邦所创作钢琴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体裁。通过对其代表性体裁的分析,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肖邦音乐的风格特征。

1、创新性

他的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与古典音乐的轴型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幻想、雅致而迷人。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绪明朗、抒情,充满着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欢乐,写作手法简单,风格华丽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影响,其风格逐渐转到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呐喊的悲壮、忧愁和愤怒,开始出现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也开始出现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感,写作手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精致细腻、自由灵活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器乐作品声乐化

旋律形式具有声乐性与器乐性相互交融的特点,歌唱性是肖邦钢琴音乐的总的风格特征。尽管在他的玛祖卡、波罗奈兹舞曲和叙事曲等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戏剧性、史诗性和英雄性的宏伟雄壮,但音乐在根本上却始终保持着歌唱性的特点。同时,在歌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华彩性、装饰性和变奏性的风格。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

3、民族化

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4、作品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技法

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5、在曲式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创造性地使用能表达音乐情感的适合于自己性格的结构形式,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灵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结构。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

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的大胆探索。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

6、音乐是诗意性的

尤其是肖邦创作的那些小型作品,如:前奏曲、练习曲、即兴曲和夜曲等,音乐总是表现得优雅如歌,诗意连绵。一些大型作品也同样具有浓郁的诗意。肖邦通过诗意性的音乐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的音乐具有极大地抒情性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

7、精心选择的和声与更为自由的节奏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

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

总体来说,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音乐史上一位极具创造力和独创性的作曲家,钢琴是他唯一的表现工具,他的风格因独特而易于识别,每一部作品乃至每一个乐句无一不显露出他个人的特点,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和富于感情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

【参考文献】

[1]张代吕,刘书君. 肖邦钢琴圆舞曲艺术风格[J ]. 民族音乐,2008.4. [2]唐馨. 试析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J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

华章

Magnificent Writing

○一一年第三十四期

65


相关文章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陈天贵 摘要: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他的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精美的旋律比比皆是,这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使钢琴真正 ...查看


  • 关于肖邦的音乐风格及感想
  • 关于肖邦的音乐风格及感想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1849)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各时代的音乐家.作曲家中,肖邦"从一而终"是唯一把他的创作都集中与钢琴音乐创作上的大师.他将他所有 ...查看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音乐异同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历史使得两位钢琴家有着不同的思想,个人的经历与不懈努力使得两位大师有着各自的特色.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钢琴作品,结构大胆创新,和声极度发展.各自在 ...查看


  • 浅析肖邦24首前奏曲
  • 浅析肖邦24首前奏曲 陈帆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50000) 声的完美,不过并未照章模仿,而是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法语"前奏曲"(prelude)一词本来只有"引子"的意思,但肖邦却把这种体裁发展成独 ...查看


  • "沧海月明珠有泪" | 田老师推荐最值得聆听的肖邦钢琴家
  • "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告诉 ...查看


  • 肖邦作品总汇
  • 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 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 ...查看


  •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田祖军
  • 高中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班级:高一(1) 授课:田祖军 时间:2011年4月29日下午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1.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时间的 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2.了解贝多 ...查看


  • 西方文明中的交响乐
  • 西方文明中的交响乐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现在所提及的西方音乐实际上是从十六世纪末开始,由其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这一期间,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 ...查看


  • 音乐家肖邦的故事
  • 音乐家肖邦的故事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3.1--1849.10.17)是一位波兰伟大的作曲家.父为居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为波兰人.肖邦出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左瓦-沃拉.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师从阿达尔贝·瑞夫尼.七岁时创作第一首波洛奈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