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班级 核工程82 学号 08182022 姓名 刘 勇
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在扭秤摆动中求平衡位置的方法。
2. 掌握如何通过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二、实验仪器
卡文迪许扭秤,激光发射器, 光屏,米尺,秒表,电源
三、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间距为r, 质量为 m1 和m2 的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方向沿着两球中心连线,大小为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
2
FGm1m2
r
实验仪器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所示。卡文迪许扭秤是一个高精度的仪器,非常灵敏,为保护仪器和防止外界干扰影响实验测量,扭秤被悬挂在一根金属丝上,装在镶有玻璃板的铝框盒内,固定在底座上。
实验时,把两个大球贴近装有扭秤的盒子,扭秤两端的小球受到大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移近大球,使悬挂扭秤的悬丝扭转。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被固定在扭秤
上的小镜子反射到远处的光屏上,通过测量光屏上扭秤平衡时光点的位置可以得到对应的扭转角度, 从而计算出万有引力常数 G。
假设开始时扭秤扭转角度θ0=0,把大球移动贴近盒子放置,大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小球受到力偶矩N =2 Fl而扭转,悬挂扭秤的金属丝因扭转产生与力偶矩N相平衡的反向转矩N’= K(θ/2),扭秤最终平衡在扭角θ的位置:
F=G M m /d 2Fl= K(θ/2)
其中 K是金属悬丝的扭转常数,M是大球的质量,m是小球的质量,d 是大球小球的中心的连线距离,l 是小球中心到扭秤中心的距离。
由转动方程可求得悬丝的扭转常数:通过转动惯量I 和测量扭秤扭转周期T 就可以得到金属丝的扭转系数K:
2
K4π
2
I
T
2
2
假设小球相对大球是足够轻,那么转动惯量I
2ml
2
因此由上述几式得,扭转角θ
2π
GM2
d
2
l
。
当大球转动到相反的对称位置后,新平衡位置是-θ, 因此平衡时的总扭转角为
2θ
GM2
πd
22
l
通过反射光点在光屏上的位移S可以得到悬丝扭转角度。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很弱,使得扭秤平衡时扭转角很小,此时可以认为:2θ到扭秤的距离。
S
,其中D 是光屏D
lS因此万有引力常数GM2D
T
22
。
万有引力常数G 计算公式的修正:
由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可知,小球受到大球M1作用F 的同时也受到斜后方另一个大球M2 的作用力 f,考虑f作用时,G 值应修正为
G
(1)
1
lS
,其中2
MTD
22
(d24l2)
3
3/2
。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选择主菜单中的“开始实验”选项开始实验。
2、在开始实验显示的实验场景中,在卡文迪许扭秤位置鼠标左键双击打开扭秤
调节窗口,激光器位置双击打开激光器窗口,光屏位置双击打开放大的光屏读数窗口,场景中鼠标右键单击实验窗口弹出选择菜单。
3、选择“实验场景测量”显示实验场景示意图,通过读取鼠标的位置测量两个小球间距2l,反射镜和光屏之间距离D, 贴近盒子的大球中心到对应小球中心之间距离d。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一。
4、如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所示,按下列方法调整扭秤位于盒子的中央。
打开激光器电源:双击电源弹出放大的激光器电源面板。鼠标单击开关
打开电源,可以看见激光被镜子反射到远处的光屏上。
确定平衡位置C:鼠标双击实验窗口中的卡文迪许扭秤进行调节。 通过右键菜单可打开卡文迪许扭秤顶视图。通过的鼠标调节扭丝转角调节旋钮,可对扭秤初始转角进行粗调。
双击锁紧螺钉使得扭秤下落,并且作最大振幅的扭转振动(撞击玻璃板)。记录此时光点在光屏两端最远点的位置x1, x2 。 Xc = (x1+ x2)/2。 确定实际平衡位置C’:当扭秤振动衰减到不接触盒子两边玻璃板后, 按
下图2 曲线记录下光屏两端光点运动的最远点位置. 平衡位置Xc’可以按照下面方法计算得到:
(Xc’ –x2) / (x1 –Xc’) = (x3 –Xc’) / (Xc’ –x2)
或 Xc’= (x2–x1x3) / (2x2 –x1 –x3)
如果如果Xc = Xc’,那么扭秤就基本平衡了. 否则需要调整扭角度调整旋钮,直到Xc = Xc’:鼠标右键扭秤窗口弹出菜单,选择扭秤顶视图显示扭秤顶端。通过单击鼠标右键或者左键旋转“扭角调整”旋钮到合适位置。 5. 测扭秤的固有振动周期T: 将大球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旋转臂垂直于扭
秤,此时扭秤受力平衡。双击锁紧螺钉使得扭秤下落,等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用秒表记录光点连续摆动4个周期所需时间。实验窗口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显示秒表”。记录数据于表二。 测量万有引力作用下光点的位移S
6、在扭秤窗口选择“前视图”,通过在扭秤上大球位置单击鼠标右键或者左键
转动大球,使得大球按照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黑线大球的位置贴近盒子。
7、等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
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a1,a2,a3,a4,a5,a6。则光点静止时位置坐标A可由下述平均法计算:
i
i2
A
i
2
ai1
(i=1,2,3,4)
14
A
4i1
A
i
8. 转动大球到反向对称位置(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虚线大球的位置),等
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b1,b2,b3,b4,b5,b6。则光点静止时位置坐标B可由上述平均法计算:
14
BBi
4i1
9. 在把大球转到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黑线大球的位置,等待扭秤振动到最
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a
’
1
,a’2,a’3,a’4,a’5,a’6。 求出A’。
由A,B,A’可算出2组位移量:S1AB, S1A'B平均值:S=(S1+S2)/2。 10. 计算万有引力常数G。
五、实验数据处理
表一:实验场景测量
2
2
lSG2由MTD代入数据得G=5.82X10
-11
而修正系数
(d24l2)
3
3/2
=1.087
故最终由G
(1)
1
lS得G=6.33 x10-11,E=5.10%
G2
MTD
22
六、实验总结
因为G的数值非常微小,所以在地球表面上物体之间的引力很微小,以至于通常可以忽略。因此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的实验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实验。本次试验要求试验中有足够耐心,对光点的观察要仔细。
七、思考题
1.假设 M= 1kg, l = 10 cm, d =5cm , m = 15g。 1) 扭秤的周期 T ?
由2θGM2S
Sl22
π2d2l
2θD得:TDGM=293.08Hz
2) 悬丝的扭转常数 K ?
K
4I2
-8
T
2
=
8m22
T
2
=3.45x10
2.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测量结果为G=6.33 x10-11
,EG=5.10%。误差相对较小。但是,从
22
G(1
)
1
lSMT2
D
可见,d与T的测量,对结果影响较大。
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班级 核工程82 学号 08182022 姓名 刘 勇
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在扭秤摆动中求平衡位置的方法。
2. 掌握如何通过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二、实验仪器
卡文迪许扭秤,激光发射器, 光屏,米尺,秒表,电源
三、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间距为r, 质量为 m1 和m2 的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方向沿着两球中心连线,大小为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
2
FGm1m2
r
实验仪器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所示。卡文迪许扭秤是一个高精度的仪器,非常灵敏,为保护仪器和防止外界干扰影响实验测量,扭秤被悬挂在一根金属丝上,装在镶有玻璃板的铝框盒内,固定在底座上。
实验时,把两个大球贴近装有扭秤的盒子,扭秤两端的小球受到大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移近大球,使悬挂扭秤的悬丝扭转。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被固定在扭秤
上的小镜子反射到远处的光屏上,通过测量光屏上扭秤平衡时光点的位置可以得到对应的扭转角度, 从而计算出万有引力常数 G。
假设开始时扭秤扭转角度θ0=0,把大球移动贴近盒子放置,大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小球受到力偶矩N =2 Fl而扭转,悬挂扭秤的金属丝因扭转产生与力偶矩N相平衡的反向转矩N’= K(θ/2),扭秤最终平衡在扭角θ的位置:
F=G M m /d 2Fl= K(θ/2)
其中 K是金属悬丝的扭转常数,M是大球的质量,m是小球的质量,d 是大球小球的中心的连线距离,l 是小球中心到扭秤中心的距离。
由转动方程可求得悬丝的扭转常数:通过转动惯量I 和测量扭秤扭转周期T 就可以得到金属丝的扭转系数K:
2
K4π
2
I
T
2
2
假设小球相对大球是足够轻,那么转动惯量I
2ml
2
因此由上述几式得,扭转角θ
2π
GM2
d
2
l
。
当大球转动到相反的对称位置后,新平衡位置是-θ, 因此平衡时的总扭转角为
2θ
GM2
πd
22
l
通过反射光点在光屏上的位移S可以得到悬丝扭转角度。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很弱,使得扭秤平衡时扭转角很小,此时可以认为:2θ到扭秤的距离。
S
,其中D 是光屏D
lS因此万有引力常数GM2D
T
22
。
万有引力常数G 计算公式的修正:
由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可知,小球受到大球M1作用F 的同时也受到斜后方另一个大球M2 的作用力 f,考虑f作用时,G 值应修正为
G
(1)
1
lS
,其中2
MTD
22
(d24l2)
3
3/2
。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选择主菜单中的“开始实验”选项开始实验。
2、在开始实验显示的实验场景中,在卡文迪许扭秤位置鼠标左键双击打开扭秤
调节窗口,激光器位置双击打开激光器窗口,光屏位置双击打开放大的光屏读数窗口,场景中鼠标右键单击实验窗口弹出选择菜单。
3、选择“实验场景测量”显示实验场景示意图,通过读取鼠标的位置测量两个小球间距2l,反射镜和光屏之间距离D, 贴近盒子的大球中心到对应小球中心之间距离d。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一。
4、如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所示,按下列方法调整扭秤位于盒子的中央。
打开激光器电源:双击电源弹出放大的激光器电源面板。鼠标单击开关
打开电源,可以看见激光被镜子反射到远处的光屏上。
确定平衡位置C:鼠标双击实验窗口中的卡文迪许扭秤进行调节。 通过右键菜单可打开卡文迪许扭秤顶视图。通过的鼠标调节扭丝转角调节旋钮,可对扭秤初始转角进行粗调。
双击锁紧螺钉使得扭秤下落,并且作最大振幅的扭转振动(撞击玻璃板)。记录此时光点在光屏两端最远点的位置x1, x2 。 Xc = (x1+ x2)/2。 确定实际平衡位置C’:当扭秤振动衰减到不接触盒子两边玻璃板后, 按
下图2 曲线记录下光屏两端光点运动的最远点位置. 平衡位置Xc’可以按照下面方法计算得到:
(Xc’ –x2) / (x1 –Xc’) = (x3 –Xc’) / (Xc’ –x2)
或 Xc’= (x2–x1x3) / (2x2 –x1 –x3)
如果如果Xc = Xc’,那么扭秤就基本平衡了. 否则需要调整扭角度调整旋钮,直到Xc = Xc’:鼠标右键扭秤窗口弹出菜单,选择扭秤顶视图显示扭秤顶端。通过单击鼠标右键或者左键旋转“扭角调整”旋钮到合适位置。 5. 测扭秤的固有振动周期T: 将大球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旋转臂垂直于扭
秤,此时扭秤受力平衡。双击锁紧螺钉使得扭秤下落,等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用秒表记录光点连续摆动4个周期所需时间。实验窗口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显示秒表”。记录数据于表二。 测量万有引力作用下光点的位移S
6、在扭秤窗口选择“前视图”,通过在扭秤上大球位置单击鼠标右键或者左键
转动大球,使得大球按照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黑线大球的位置贴近盒子。
7、等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
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a1,a2,a3,a4,a5,a6。则光点静止时位置坐标A可由下述平均法计算:
i
i2
A
i
2
ai1
(i=1,2,3,4)
14
A
4i1
A
i
8. 转动大球到反向对称位置(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虚线大球的位置),等
待扭秤振动到最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b1,b2,b3,b4,b5,b6。则光点静止时位置坐标B可由上述平均法计算:
14
BBi
4i1
9. 在把大球转到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中黑线大球的位置,等待扭秤振动到最
大幅度时小球不和两边玻璃壁碰撞后,记录光点连续摆动3个周期中光屏两端极值点的位置a
’
1
,a’2,a’3,a’4,a’5,a’6。 求出A’。
由A,B,A’可算出2组位移量:S1AB, S1A'B平均值:S=(S1+S2)/2。 10. 计算万有引力常数G。
五、实验数据处理
表一:实验场景测量
2
2
lSG2由MTD代入数据得G=5.82X10
-11
而修正系数
(d24l2)
3
3/2
=1.087
故最终由G
(1)
1
lS得G=6.33 x10-11,E=5.10%
G2
MTD
22
六、实验总结
因为G的数值非常微小,所以在地球表面上物体之间的引力很微小,以至于通常可以忽略。因此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的实验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实验。本次试验要求试验中有足够耐心,对光点的观察要仔细。
七、思考题
1.假设 M= 1kg, l = 10 cm, d =5cm , m = 15g。 1) 扭秤的周期 T ?
由2θGM2S
Sl22
π2d2l
2θD得:TDGM=293.08Hz
2) 悬丝的扭转常数 K ?
K
4I2
-8
T
2
=
8m22
T
2
=3.45x10
2.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测量结果为G=6.33 x10-11
,EG=5.10%。误差相对较小。但是,从
22
G(1
)
1
lSMT2
D
可见,d与T的测量,对结果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