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年级:八年级 科目:思想品德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政史教研组 时间:2013-8-29 授课: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
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
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互动交流、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展示、
观点讨论、情景参与等方法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
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的责任;孝敬
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重点
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情。
学习难点
如何孝敬父母。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请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合作·交流
1、仔细阅读课本第12-13页,回答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2、在课本第13页中说到,父母不仅赋予我们______,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______,教我们______。
3、我国有____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________的优良传统。
4、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父母。
5、成年子女对父母有什么义务?如果不履行会有什么后果?
6、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______。
7、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态度是?现在呢?
教师点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拓展
单项选择题(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1、《常回家看看》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
儿女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我们应该( )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担负父母一切生活费用
C.坚守“父为子纲”的伦理教条 D.在精神上多给父母以慰藉
2.《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因为它所体现的是( ) ①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
②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需求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父母在,不远游 B.母主内,儿闯外
C.子女应该回报父母 D.子女一切顺从父母
4.“百善孝为先。”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孝敬父母( )
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②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④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下列关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观点或行为正确的是( )
①成年后的子女必须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高某出嫁后,认为赡养父母是兄弟的事,与自己无关
③未婚大龄青年郭某认为赡养扶助父母是婚后的事
④黄某经常回家探望父母,并承担父母的生活费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甜蜜。 ( )
2.孝敬父母就是一切都顺从父母。 ( )
3.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予以制止,这也是孝的表现。( )
4.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
5.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 )
辨析题(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1、孝敬老人就是在物质上供养他们,让老人冻不着饿不着,便尽了义务。
以上观点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2、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但家长会尽量给我们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穿衣、吃饭、居住、出行、学习、娱乐等基本费用,大都来自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投入是巨大的。
(1)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简述父母呵护你的一件难忘的事情。
(2)谈谈你如何去感恩或孝敬父母?
(3)在感恩父母抚育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四、课后反思
学生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反思
学生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年级:八年级 科目:思想品德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政史教研组 时间:2013-8-29 授课: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
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
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互动交流、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展示、
观点讨论、情景参与等方法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
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的责任;孝敬
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重点
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情。
学习难点
如何孝敬父母。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请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合作·交流
1、仔细阅读课本第12-13页,回答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2、在课本第13页中说到,父母不仅赋予我们______,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______,教我们______。
3、我国有____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________的优良传统。
4、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父母。
5、成年子女对父母有什么义务?如果不履行会有什么后果?
6、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______。
7、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态度是?现在呢?
教师点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拓展
单项选择题(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1、《常回家看看》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
儿女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我们应该( )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担负父母一切生活费用
C.坚守“父为子纲”的伦理教条 D.在精神上多给父母以慰藉
2.《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因为它所体现的是( ) ①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
②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需求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父母在,不远游 B.母主内,儿闯外
C.子女应该回报父母 D.子女一切顺从父母
4.“百善孝为先。”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孝敬父母( )
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②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④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下列关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观点或行为正确的是( )
①成年后的子女必须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高某出嫁后,认为赡养父母是兄弟的事,与自己无关
③未婚大龄青年郭某认为赡养扶助父母是婚后的事
④黄某经常回家探望父母,并承担父母的生活费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甜蜜。 ( )
2.孝敬父母就是一切都顺从父母。 ( )
3.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予以制止,这也是孝的表现。( )
4.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
5.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 )
辨析题(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1、孝敬老人就是在物质上供养他们,让老人冻不着饿不着,便尽了义务。
以上观点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2、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但家长会尽量给我们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穿衣、吃饭、居住、出行、学习、娱乐等基本费用,大都来自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投入是巨大的。
(1)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简述父母呵护你的一件难忘的事情。
(2)谈谈你如何去感恩或孝敬父母?
(3)在感恩父母抚育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四、课后反思
学生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反思
学生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