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君
2014年08月14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公车改革需要解几道难题
车补方案一出,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喜忧各异。对于车补标准,有发达地区公务员认为“补贴标准太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对全部公务人员发放补贴,一些贫困地区表示财政“压力山大”。
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即将“满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方式等改革要点获得一片“点赞”。随着车改逐渐从文件走向实践,一些操作层面的难题亟须解决。对于车补标准,有发达地区公务员认为“补贴标准太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对全部公务人员发放补贴,一些贫困地区表示财政“压力山大”。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如何将这项利国利民的改革落到实处?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车补,高还是低
江苏省某机关的小王最近比较忧虑。按照中央此次推出的公车改革方案,作为科级干部,他每月最多只能拿到650元的车补,相比之前每月领到的2800元车补,简直是“大跳水”。
车补方案一出,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喜忧各异。大部分地区的普通公务员原本没有享受公车待遇,单位也没有发放补贴,这次车改无论补贴多少,都是一项“普惠”政策。但在经济状况较好且早已试点车改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像小王这样抱怨“车补降低”的公务员并不鲜见。
“认为车补降低表明某些公务员仍存在较严重的‘车补福利’观念。”关注公车改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田飞龙分析说,公车或车补是为保障各级公务员履行基本职责,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福利”。“福利”降低观点的出现,恰恰证明这一改革是成功的,有效削减了财政支出。
按照公车改革方案,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这个补贴标准是怎么算出来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首要考量的是车改补贴总额加上成本费用,必须小于最小口径测算得出的公车支出;另一个测算尺度是,目前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等交通状况以及中央各部门日常公务活动频次和繁忙程度。
对于需要经常下乡且距离较远的公务员来说,车补可能存在不够用的问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指出,车补不是包揽一切的,如果涉及下乡等路途较远的问题,地方要根据情况修订《差旅费管理办法》,根据出行的距离将公车车补与差旅费做好衔接,不能因为车改影响到正常的公务出行。对于公务出行频次高的岗位,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以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
贫困地区,车补是否有压力
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抱怨补贴太少,而有些贫困地区却担心车改是否加大了财政压力。有人担心,减少公车节省的钱并不足以抵消多出来的花费,车改可能会加重地方负担。
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出现?受访专家给出了否定答案。此次公车改革实行下管一级方案报批的方法,以防止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利益私自订立补贴标准。公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减少“三公”支出,如果发放补贴比车改之前的财政支出还要多,这样的车改方案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专家表示,贫困地区车改可能增加财政负担的忧虑过于悲观。在制定合理车补标准的前提下,车改可以有效削减公务用车开支。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坦言,现状是很多贫困地区拿着政府补贴大肆购买高档车,此次公车改革明确车辆留存数量和补贴标准将有利于遏止这股不正之风。
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存在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务出行的开支和发放车补的能力。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如何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关系到公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方流芳教授表示,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差别比较大,此次公车改革只对地方出台了指导意见,而没有确定具体方案,只对车补设定了上浮的限度,并没有设定下限。具体到每个地方车补发多少,一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落实中的难题
公车改革深得人心,但仍将面临不少阻力。除车补标准问题外,司勤人员安置、取消车辆处置都是推进公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据财政部测算,此次车改涉及公车80万辆,背后是数十万名司勤人员,在司勤人员安置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按照车改方案,司勤人员安置将以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妥善安置。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企业也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改革。有观点认为,车改导致短期内大量二手车进入当地市场,会扰乱市场。据统计,2013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520.33万辆,专家表示,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基数,车改产生的取消车辆不会对二手车市场带来较大波动。
随着公车改革方案持续推进,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是社会关注热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清指出,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车改之后,应对用车、租车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监督之后,狠抓落实是关键,曝光一起、查处一起,才能防止公车改革“开倒车”。(本报记者 杨 君 本报通讯员 王成凤)
杨 君
2014年08月14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公车改革需要解几道难题
车补方案一出,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喜忧各异。对于车补标准,有发达地区公务员认为“补贴标准太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对全部公务人员发放补贴,一些贫困地区表示财政“压力山大”。
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即将“满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方式等改革要点获得一片“点赞”。随着车改逐渐从文件走向实践,一些操作层面的难题亟须解决。对于车补标准,有发达地区公务员认为“补贴标准太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对全部公务人员发放补贴,一些贫困地区表示财政“压力山大”。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如何将这项利国利民的改革落到实处?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车补,高还是低
江苏省某机关的小王最近比较忧虑。按照中央此次推出的公车改革方案,作为科级干部,他每月最多只能拿到650元的车补,相比之前每月领到的2800元车补,简直是“大跳水”。
车补方案一出,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喜忧各异。大部分地区的普通公务员原本没有享受公车待遇,单位也没有发放补贴,这次车改无论补贴多少,都是一项“普惠”政策。但在经济状况较好且早已试点车改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像小王这样抱怨“车补降低”的公务员并不鲜见。
“认为车补降低表明某些公务员仍存在较严重的‘车补福利’观念。”关注公车改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田飞龙分析说,公车或车补是为保障各级公务员履行基本职责,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福利”。“福利”降低观点的出现,恰恰证明这一改革是成功的,有效削减了财政支出。
按照公车改革方案,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这个补贴标准是怎么算出来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首要考量的是车改补贴总额加上成本费用,必须小于最小口径测算得出的公车支出;另一个测算尺度是,目前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等交通状况以及中央各部门日常公务活动频次和繁忙程度。
对于需要经常下乡且距离较远的公务员来说,车补可能存在不够用的问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指出,车补不是包揽一切的,如果涉及下乡等路途较远的问题,地方要根据情况修订《差旅费管理办法》,根据出行的距离将公车车补与差旅费做好衔接,不能因为车改影响到正常的公务出行。对于公务出行频次高的岗位,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以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
贫困地区,车补是否有压力
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抱怨补贴太少,而有些贫困地区却担心车改是否加大了财政压力。有人担心,减少公车节省的钱并不足以抵消多出来的花费,车改可能会加重地方负担。
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出现?受访专家给出了否定答案。此次公车改革实行下管一级方案报批的方法,以防止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利益私自订立补贴标准。公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减少“三公”支出,如果发放补贴比车改之前的财政支出还要多,这样的车改方案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专家表示,贫困地区车改可能增加财政负担的忧虑过于悲观。在制定合理车补标准的前提下,车改可以有效削减公务用车开支。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坦言,现状是很多贫困地区拿着政府补贴大肆购买高档车,此次公车改革明确车辆留存数量和补贴标准将有利于遏止这股不正之风。
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存在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务出行的开支和发放车补的能力。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如何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关系到公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方流芳教授表示,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差别比较大,此次公车改革只对地方出台了指导意见,而没有确定具体方案,只对车补设定了上浮的限度,并没有设定下限。具体到每个地方车补发多少,一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落实中的难题
公车改革深得人心,但仍将面临不少阻力。除车补标准问题外,司勤人员安置、取消车辆处置都是推进公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据财政部测算,此次车改涉及公车80万辆,背后是数十万名司勤人员,在司勤人员安置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按照车改方案,司勤人员安置将以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妥善安置。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企业也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改革。有观点认为,车改导致短期内大量二手车进入当地市场,会扰乱市场。据统计,2013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520.33万辆,专家表示,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基数,车改产生的取消车辆不会对二手车市场带来较大波动。
随着公车改革方案持续推进,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是社会关注热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清指出,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车改之后,应对用车、租车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监督之后,狠抓落实是关键,曝光一起、查处一起,才能防止公车改革“开倒车”。(本报记者 杨 君 本报通讯员 王成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