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经贸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麻烦最多的领域。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议题中,贸易不平衡是核心也是焦点。据美方统计,中国是与美有贸易赤字最多的国家,到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超过230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总额的34%。虽然我们注意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数字,两国存在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统计结果,但我们从未否认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关键的问题是,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绝非像部分美国人认为的那样,是由于中国低估人民币币值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形成实际上有方方面面的根源。
一、美国的财政政策和消费储蓄习惯
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首先同美国的财政政策有关。在有关贸易逆差问题上,包括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认为是由于国内消费大于投资、政府开支过大造成的。长期以来,美国的经济结构是高消费、低储蓄,造成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国内需求大于供给,需要吸纳国外储蓄来弥补缺口,这必然带来贸易逆差。美国权威思想库卡托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丹・伊肯森博士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跟对外贸易政策几乎没有关系,而是跟财政政策和消费储蓄习惯紧密相关。2007年4月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博士也指出:过去3年中,美国国民储蓄率仅仅维持在1%的低水平,美国只有依靠大量的贸易赤字才能吸引外国资本,这使得美国不得不走上一条贸易赤字的道路,靠大量进口维持增长。如果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贸易赤字,它最好是同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进行贸易,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中国在美国贸易赤字中占据最大份额,只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在生产美国人需要的商品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美中贸易逆差问题也并不是中美贸易所特有的。自1976年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一直存在逆差,1983年是673亿美元,现在则高达5000多亿美元。在美国的231个贸易伙伴国(地区)中,美国对123个贸易伙伴国(地区)是贸易逆差。所以,美对华逆差主要是由美国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是随着美国全球贸易逆差剧增而增加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对美国公共财政进行变革,提高美国家庭储蓄率。
二、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结构的阶段性差异
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阶段性差异。众所周知,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结构明显“软化”,制造业仅占GDP的15%,劳动密集型产业近30年来基本转移到海外。美国为维持整个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需要大量进口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近50%,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受到美国民众欢迎。
同时,从当前全球的生产贸易结构看,过去日韩等东亚其他国家对美国有大量顺差,随着这些国家在中国大量投资和建厂,并依照原来的渠道向美国出口,也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所以,因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而形成的经济互补性既是中美经贸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中美贸易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积极鼓吹者,它们一方面用胡萝卜加大棒敲开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门,另一方面其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情绪却不断滋长。中国对美的外贸顺差,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牌”,不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人为限制。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中美贸易是互补性而非竞争性的。美国和中国本来可以形成高度互补的贸易结构。但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特别是从遏制中国军事发展的角度出发,禁止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其优势的高科技产品。美国政府2005年10月决定,在可转为军事用途的产品和技术上,加强对中国的出口限制。美国政府不仅大幅度增加了限制出口的产品目录,而且原则上禁止企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列的企业出口产品和技术。
2006年中美曾经签订了转让核能技术备忘录,这样的合作能有效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卖方西屋电气公司总裁史睿智曾在声明中说,这一大订单将在美国创造5000个设计、工程和制造等领域的工作岗位。但2007年5月,属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的4名美国国会议员,却致信美国防部长盖茨,试图阻止向中国出售核反应堆。议员们称:向中国出售核反应堆会有助于中国军力的提升。
近年来,美国在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方面的严厉举措,大大增加了美国科技企业与中国进行合法贸易的障碍。众所周知,自由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原则之上的。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各国通过输出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换回其他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既达到了贸易平衡,双方也都获得了贸易利益。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市场巨大且成本较低,美国的比较优势则是雄厚的资本和尖端的技术。按照这一基本原则,中美贸易应该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向中国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近些年,美国从中国购买了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廉价产品,却往往拒绝向中国出售其高技术产品。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实行的严格管制使得美国最具优势的、高附加值的商品无法出口到中国,这实际上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重要根源。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姚黎君
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经贸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麻烦最多的领域。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议题中,贸易不平衡是核心也是焦点。据美方统计,中国是与美有贸易赤字最多的国家,到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超过230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总额的34%。虽然我们注意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数字,两国存在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统计结果,但我们从未否认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关键的问题是,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绝非像部分美国人认为的那样,是由于中国低估人民币币值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形成实际上有方方面面的根源。
一、美国的财政政策和消费储蓄习惯
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首先同美国的财政政策有关。在有关贸易逆差问题上,包括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认为是由于国内消费大于投资、政府开支过大造成的。长期以来,美国的经济结构是高消费、低储蓄,造成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国内需求大于供给,需要吸纳国外储蓄来弥补缺口,这必然带来贸易逆差。美国权威思想库卡托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丹・伊肯森博士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跟对外贸易政策几乎没有关系,而是跟财政政策和消费储蓄习惯紧密相关。2007年4月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博士也指出:过去3年中,美国国民储蓄率仅仅维持在1%的低水平,美国只有依靠大量的贸易赤字才能吸引外国资本,这使得美国不得不走上一条贸易赤字的道路,靠大量进口维持增长。如果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贸易赤字,它最好是同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进行贸易,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中国在美国贸易赤字中占据最大份额,只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在生产美国人需要的商品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美中贸易逆差问题也并不是中美贸易所特有的。自1976年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一直存在逆差,1983年是673亿美元,现在则高达5000多亿美元。在美国的231个贸易伙伴国(地区)中,美国对123个贸易伙伴国(地区)是贸易逆差。所以,美对华逆差主要是由美国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是随着美国全球贸易逆差剧增而增加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对美国公共财政进行变革,提高美国家庭储蓄率。
二、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结构的阶段性差异
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阶段性差异。众所周知,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结构明显“软化”,制造业仅占GDP的15%,劳动密集型产业近30年来基本转移到海外。美国为维持整个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需要大量进口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近50%,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受到美国民众欢迎。
同时,从当前全球的生产贸易结构看,过去日韩等东亚其他国家对美国有大量顺差,随着这些国家在中国大量投资和建厂,并依照原来的渠道向美国出口,也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所以,因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而形成的经济互补性既是中美经贸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中美贸易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积极鼓吹者,它们一方面用胡萝卜加大棒敲开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门,另一方面其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情绪却不断滋长。中国对美的外贸顺差,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牌”,不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人为限制。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中美贸易是互补性而非竞争性的。美国和中国本来可以形成高度互补的贸易结构。但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特别是从遏制中国军事发展的角度出发,禁止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其优势的高科技产品。美国政府2005年10月决定,在可转为军事用途的产品和技术上,加强对中国的出口限制。美国政府不仅大幅度增加了限制出口的产品目录,而且原则上禁止企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列的企业出口产品和技术。
2006年中美曾经签订了转让核能技术备忘录,这样的合作能有效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卖方西屋电气公司总裁史睿智曾在声明中说,这一大订单将在美国创造5000个设计、工程和制造等领域的工作岗位。但2007年5月,属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的4名美国国会议员,却致信美国防部长盖茨,试图阻止向中国出售核反应堆。议员们称:向中国出售核反应堆会有助于中国军力的提升。
近年来,美国在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方面的严厉举措,大大增加了美国科技企业与中国进行合法贸易的障碍。众所周知,自由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原则之上的。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各国通过输出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换回其他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既达到了贸易平衡,双方也都获得了贸易利益。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市场巨大且成本较低,美国的比较优势则是雄厚的资本和尖端的技术。按照这一基本原则,中美贸易应该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向中国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近些年,美国从中国购买了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廉价产品,却往往拒绝向中国出售其高技术产品。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实行的严格管制使得美国最具优势的、高附加值的商品无法出口到中国,这实际上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重要根源。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姚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