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CT.磁共振成像以及X线诊断分析

医药前沿 2016年4月 第6卷第10期

办法之一。国内外已有叶酸降低血浆Hcy 的报道[7]。Wang 等[8]通过实验证实通过补充叶酸能够使血清中Hcy 下降超过 20%,而且通过补充叶酸可降低老年冠心病的风险。李鹏[9]等研究发现5mg/天叶酸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Hcy 水平。

本组研究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研究显示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 值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叶酸低于正常患者,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cy 及叶酸值与高血压患者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cy、叶酸与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密切的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否高Hcy 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本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中血清Hcy、叶酸并无明显的差异性, 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血清Hcy 及叶酸水平值与高血压、冠心病具有密切关系,对其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否为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促进因素,尚无定论,需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参考文献】

[1]刘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85-1587.

[2]詹立红.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56-257.

临床研究

[3]Xu H,Liu C,Wang Q.Plaque Image Characteristics,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Gene Polymorphism of Homocysteine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 (MTHFR C677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3: 1-5.[4]王红梅,胡耀华,谢小武.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 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6):666-668.

[5]Towfighi A,Markovice D,Ovbigele B,et al.Pronounced Association of elevate serumhomocysteine with stroke in subgroups of individuals:a nationwide study [J].J NeurolS ci,2010,298(1-2):153-157.

[6]陈亚红, 鲁科峰, 蒋整.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21):2350-2351.

[7]Wang X,Qin X, Demirtas H, 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 prevention: a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2007, 369(9576): 1876-1882.

[8]Zappacosta B, Mastroiacovo P, Persichilli S, et al. Homocysteine Lowering by Folate-Rich Diet or Pharmacological Supplementations in Subjects with Moderate Hyperhomocy steinemia[J]. Nutrients, 2013, 5(5): 1531-1543.

[9]李鹏,贾玲,等.MTHFR基因型对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7):1091-1093.

骨肉瘤的CT、磁共振成像以及X 线诊断分析

包有兰 吴志刚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仁寿 620500)

X 117骨肉瘤的多发人群为儿童与青少年,常发于患者四肢的长骨,其中最常见的膝关节周围[1]。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在早期即出现转移,且局部出现侵袭性的生长,所以对骨肉瘤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很重要。由于骨肉瘤的术前病理穿刺的位置不同,会产生本质性偏差,所以术前给予骨肉瘤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瘤患者,对CT 、磁共振成像及X 线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瘤患者,包括男14例,女6例,年龄为16~ 45岁,平均的年龄(24.6±6.3)岁,病程为3 ~ 24个月。临床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局部的疼痛、肿胀。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

1.2 检查方法

X 线检查使用岛津RADSPEED M型DR 机,摄取患者病变部位的正侧位照片。CT检查使用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 机,通过多平面的重组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与观察。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MAGNETOM Avanto1.5T机,常规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T1WI、矢状位及冠状位T2-STIR 进行扫描,扫描层厚轴位为6mm、冠状位与矢状位为5mm。

1.3 影像学诊断

20个病例影像的资料由本科室3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师独立进行分析、诊断,若诊断的意见出现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共同的协商来取得一致的诊断意见。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数据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与分析。正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

2

用t 检验与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检验。P <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医药前沿 119

临床研究

医药前沿 2016年4月 第6卷第10期

见明显水肿区,为不规则的片状。可见骨膜反应的患者为7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6例。肿瘤侵犯的骨髓、关节软骨、骺板、周围肌肉、肌间脂肪的范围均显著大于CT 与X 线检查显示范围的为9例。3.讨论

X 线检查具有较高空间的分辨率,且费用低廉,简便易行,为首选检查方法,对骨肉瘤中的骨膜反应与骨膜三角的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和CT,但对肿瘤侵犯的范围判断没有CT 及磁共振成像准确[2]。20例骨肉瘤患者骨膜三角CT 检出率20.0%,X线检出率30.0%,由于CT 的空间分辨力低于X 线,显示不出X 线轻微层状的骨膜反应,因此骨膜三角检出率不及X 线[3]。但CT 检查对病变细节及范围的显示明显优于X 线。X线和CT 检查不能较好显示出肿瘤骨髓内的侵犯程度,但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显示清楚,且对发现跳跃性的病灶显著优于X 线与CT 检查,磁共振成像还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血管与神经受累的情况,但磁共振成像在钙化、显示微小瘤骨方面不及CT 检查,且骨肉瘤的磁共振成像信号没有特征性。

综上所述,在骨肉瘤的诊断中联合CT 、磁共振成像与X 线检查进行诊断,可以显著提高骨肉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参考文献】

[1]齐滋华,李传福,马祥兴等.3T磁共振氣质子波谱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5(33):504-510.[2]郭会利,水根会,郭克华等.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1,23(4):30-32.[3]孟文忠.X线和CT 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27-128.

2.结果

2.1 X线的影像学表现

20例骨肉瘤患者行X 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为:16例被确诊,确诊率80.0%,4例为漏诊及误诊,漏诊及误诊率20.0%。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20例骨肉瘤患者X 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症状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可见软组织肿块可见多种形态的肿瘤骨形成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可见骨膜反应可见骨膜三角

确诊漏、误诊

例数(n=20)

[1**********]4

比例(%)85.030.023.320.040.055.030.080.020.0

2.2 CT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区的旁软组织出现肿块影的患者为15例,可见明显肿瘤骨的形成为11例,肿块和周围肌肉的分界不清患者为10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4例,骨膜三角检出率20.0%

2.3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

20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都表现出肿瘤组织取代了骨髓腔内的正常骨髓高信号,T1WI主要为稍低的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的信号。中央出现坏死囊变的患者为5例,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20例患者肿瘤周围的骨髓与软组织内都可以看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DHS 和PFNA 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梁刚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92P P ; 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患病后活动能力受限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接收的9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取DHS 和PFNA 内固定术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9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该组患者年龄为34岁~73岁,平均年龄48.2±1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49.5±12.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原因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DHS 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行硬膜外麻醉。股骨近端处做切口,并于C 臂机X 线透视下分离股外侧肌肉暴露手术视野,确保复位位置正确后,植入DHS 固定,缝合切口,置引流导管。

观察组:采用PFNA 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复位操作同对照组,然后在解锁状态下拧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拧紧后将其锁定。依据患者前倾角及足部位置检查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旋转移位正确,于透视下安放远端锁钉[2]。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关节功能评分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

对所有患者行关节功能恢复评级(Harris 评分标准), 大于90分为优;60~90分为良;小于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120 医药前沿

医药前沿 2016年4月 第6卷第10期

办法之一。国内外已有叶酸降低血浆Hcy 的报道[7]。Wang 等[8]通过实验证实通过补充叶酸能够使血清中Hcy 下降超过 20%,而且通过补充叶酸可降低老年冠心病的风险。李鹏[9]等研究发现5mg/天叶酸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Hcy 水平。

本组研究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研究显示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 值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叶酸低于正常患者,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cy 及叶酸值与高血压患者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cy、叶酸与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密切的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否高Hcy 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本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中血清Hcy、叶酸并无明显的差异性, 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血清Hcy 及叶酸水平值与高血压、冠心病具有密切关系,对其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否为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促进因素,尚无定论,需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参考文献】

[1]刘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85-1587.

[2]詹立红.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56-257.

临床研究

[3]Xu H,Liu C,Wang Q.Plaque Image Characteristics,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Gene Polymorphism of Homocysteine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 (MTHFR C677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3: 1-5.[4]王红梅,胡耀华,谢小武.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 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6):666-668.

[5]Towfighi A,Markovice D,Ovbigele B,et al.Pronounced Association of elevate serumhomocysteine with stroke in subgroups of individuals:a nationwide study [J].J NeurolS ci,2010,298(1-2):153-157.

[6]陈亚红, 鲁科峰, 蒋整.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21):2350-2351.

[7]Wang X,Qin X, Demirtas H, 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 prevention: a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2007, 369(9576): 1876-1882.

[8]Zappacosta B, Mastroiacovo P, Persichilli S, et al. Homocysteine Lowering by Folate-Rich Diet or Pharmacological Supplementations in Subjects with Moderate Hyperhomocy steinemia[J]. Nutrients, 2013, 5(5): 1531-1543.

[9]李鹏,贾玲,等.MTHFR基因型对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7):1091-1093.

骨肉瘤的CT、磁共振成像以及X 线诊断分析

包有兰 吴志刚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仁寿 620500)

X 117骨肉瘤的多发人群为儿童与青少年,常发于患者四肢的长骨,其中最常见的膝关节周围[1]。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在早期即出现转移,且局部出现侵袭性的生长,所以对骨肉瘤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很重要。由于骨肉瘤的术前病理穿刺的位置不同,会产生本质性偏差,所以术前给予骨肉瘤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瘤患者,对CT 、磁共振成像及X 线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瘤患者,包括男14例,女6例,年龄为16~ 45岁,平均的年龄(24.6±6.3)岁,病程为3 ~ 24个月。临床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局部的疼痛、肿胀。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

1.2 检查方法

X 线检查使用岛津RADSPEED M型DR 机,摄取患者病变部位的正侧位照片。CT检查使用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 机,通过多平面的重组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与观察。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MAGNETOM Avanto1.5T机,常规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T1WI、矢状位及冠状位T2-STIR 进行扫描,扫描层厚轴位为6mm、冠状位与矢状位为5mm。

1.3 影像学诊断

20个病例影像的资料由本科室3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师独立进行分析、诊断,若诊断的意见出现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共同的协商来取得一致的诊断意见。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数据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与分析。正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

2

用t 检验与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检验。P <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医药前沿 119

临床研究

医药前沿 2016年4月 第6卷第10期

见明显水肿区,为不规则的片状。可见骨膜反应的患者为7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6例。肿瘤侵犯的骨髓、关节软骨、骺板、周围肌肉、肌间脂肪的范围均显著大于CT 与X 线检查显示范围的为9例。3.讨论

X 线检查具有较高空间的分辨率,且费用低廉,简便易行,为首选检查方法,对骨肉瘤中的骨膜反应与骨膜三角的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和CT,但对肿瘤侵犯的范围判断没有CT 及磁共振成像准确[2]。20例骨肉瘤患者骨膜三角CT 检出率20.0%,X线检出率30.0%,由于CT 的空间分辨力低于X 线,显示不出X 线轻微层状的骨膜反应,因此骨膜三角检出率不及X 线[3]。但CT 检查对病变细节及范围的显示明显优于X 线。X线和CT 检查不能较好显示出肿瘤骨髓内的侵犯程度,但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显示清楚,且对发现跳跃性的病灶显著优于X 线与CT 检查,磁共振成像还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血管与神经受累的情况,但磁共振成像在钙化、显示微小瘤骨方面不及CT 检查,且骨肉瘤的磁共振成像信号没有特征性。

综上所述,在骨肉瘤的诊断中联合CT 、磁共振成像与X 线检查进行诊断,可以显著提高骨肉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参考文献】

[1]齐滋华,李传福,马祥兴等.3T磁共振氣质子波谱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5(33):504-510.[2]郭会利,水根会,郭克华等.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骨与软组织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1,23(4):30-32.[3]孟文忠.X线和CT 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27-128.

2.结果

2.1 X线的影像学表现

20例骨肉瘤患者行X 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为:16例被确诊,确诊率80.0%,4例为漏诊及误诊,漏诊及误诊率20.0%。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20例骨肉瘤患者X 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症状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可见软组织肿块可见多种形态的肿瘤骨形成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可见骨膜反应可见骨膜三角

确诊漏、误诊

例数(n=20)

[1**********]4

比例(%)85.030.023.320.040.055.030.080.020.0

2.2 CT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区的旁软组织出现肿块影的患者为15例,可见明显肿瘤骨的形成为11例,肿块和周围肌肉的分界不清患者为10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4例,骨膜三角检出率20.0%

2.3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

20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都表现出肿瘤组织取代了骨髓腔内的正常骨髓高信号,T1WI主要为稍低的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的信号。中央出现坏死囊变的患者为5例,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20例患者肿瘤周围的骨髓与软组织内都可以看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DHS 和PFNA 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梁刚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92P P ; 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患病后活动能力受限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接收的9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取DHS 和PFNA 内固定术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9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该组患者年龄为34岁~73岁,平均年龄48.2±1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49.5±12.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原因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DHS 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行硬膜外麻醉。股骨近端处做切口,并于C 臂机X 线透视下分离股外侧肌肉暴露手术视野,确保复位位置正确后,植入DHS 固定,缝合切口,置引流导管。

观察组:采用PFNA 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复位操作同对照组,然后在解锁状态下拧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拧紧后将其锁定。依据患者前倾角及足部位置检查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旋转移位正确,于透视下安放远端锁钉[2]。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关节功能评分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

对所有患者行关节功能恢复评级(Harris 评分标准), 大于90分为优;60~90分为良;小于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120 医药前沿


相关文章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 基本资料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作者: 隋成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9.05 页数: 定价: CNY88.00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X线检查基础&李娟 吕剑波 第一节 X线发展 ...查看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_周康荣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9年第5卷第4期-219-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 周康荣 摘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 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 无论是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都有很大提高, 对肝脏和肝脏病变的血供研究进一步深入. ...查看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核题库-川大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复习提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核素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按其能量状态,分为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指能自发的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改变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 ...查看


  • 物理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 浅谈物理与医疗[摘要]:随 着近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 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它们的理论建立在 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 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就此兴起的医药物理 ...查看


  •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原理简介
  • 计算机X线成像( CR ): 传统的X线成像是经X线摄照,将影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在显定影处理后,影像才能于照片上显示.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则不同,是将X线摄照的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mage ...查看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方法 :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均发生在肝门附近,超声和CT 平扫均表现为低回声 ...查看


  • 医学影像设备及管理
  • <医学影像设备及管理>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设备及管理>教学大纲 ( 课程编码: ) 一.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数120,集中面授40学时,自学80学时,学分6分,开课第3学年 .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影 ...查看


  • 头部核磁共振检查
  • 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及临床意义 l引言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脑和脊髓,深藏在骨骼包围的颅 腔和椎管内,结构精细,一般物理学诊断不易达到,故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CT.磁共振的问世提供了直接的断面图像,尤其是磁共振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多平面.多 ...查看


  • 肝外胆管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 2009年第13卷第6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JournalofCIinicalMedicine in Practice ・115・ fl:F夕i'LB管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陈文娟,李澄,焦志云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扬州,2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