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怎么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2
二、复习预习
1.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
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为命题真假判定提供一个策略。
3. 充要条件与集合的关系:小推大。
4.通常复合命题“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
5.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3
三、知识讲解
考点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为真时,记作p ⇒q ,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
p 是q 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 当且仅当p ,或p 与q 等价.
4
考点2命题的四种形式及真假关系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等价(同真或同假)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不等价.
5
四、例题精析
考点一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例1已知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否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则m >1”是真命题
B .逆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C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6
【规范解答】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答案 D
【总结与反思】 (1)熟悉四种命题的概念是正确书写或判断四种命题真假的关键;
(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3)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可举反例.
7
考点二充要条件的判定
例2 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 ( )
A .p :m ≤-2或m ≥6;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B .p :f -x
f x 1;q :y =f (x ) 是偶函数
C .p :cos α=cos β;q :tan α=tan β
D .p :A ∩B =A ;q :A ⊆U ,B ⊆U ,∁U B ⊆∁U A
8
【规范解答】 对于A ,由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得Δ=m 2-4(m +3)>0,从而可得m 6.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f -x f -x 对于B ,由f x =1⇒f (-x ) =f (x ) ⇒y =f (x ) 是偶函数,但由y =f (x ) 是偶函数不能推出f x 1,例如函数f (x ) =0,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C ,当cos α=cos β=0时,不存在tan α=tan β,反之也不成立,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于D ,由A ∩B =A ,知A ⊆B ,所以∁U B ⊆∁U A ;反之,由∁U B ⊆∁U A ,知A ⊆B ,即A ∩B =A .
所以p ⇔q . 综上所述,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D.
【总结与反思】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 ,q ⇒p 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p ,q 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
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9
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设p :|4x -3|≤1,q :x 2-(2a +1) x +a (a +1)≤0,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1
【规范解答】p :|4x -3|≤1⇒-1≤4x -3≤1,∴2x ≤1;
q :x 2-(2a +1) x +a (a +1)≤0⇒(x -a )[x -(a +1)]≤0,∴a ≤x ≤a +1.
⎧a ≤1
2由题意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有⎨
⎩a +1>1,
⎧a
2或⎨
⎩a +1≥1
1
,则0≤a ≤2.
【总结与反思】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五、课堂运用
【基础】
1、命题“若x ,y 都是偶数,则x +y 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B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C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D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规范解答】由于“x ,y 都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都是偶数”,“x +y 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是偶数”,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y 不是偶数,则x ,y 不都是偶数”,故选C.
2、若x m +1是x 2-2x -3>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规范解答】由已知易得{x |x 2-2x -3>0} {x |x m +1},
⎧⎧-1≤m -1⎪⎪-1
又{x |x -2x -3>0}={x |x 3},∴⎨或⎨,∴0≤m ≤2.
⎪⎪⎩m +1
【巩固】 1、已知集合
⎧1x ⎫⎨A =x |2
x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x ∈A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x ⎫⎨【规范解答】A =x |2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x ∈A ,
∴m +1>3,即m >2.
2、“λ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范解答】若数列a n =n 2-2λn(n ∈N +) 为递增数列, 则有a n +1-a n >0,即2n +1>2λ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
于是可得3>2λ,即λ
2. 注意到由λ
【拔高】
33
1、已知集合A ={y |y =x -2x +1,x ∈[4,2]},B ={x |x +m 2≥1}.p :x ∈A ,q :x ∈B ,并且p 是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2
的取值范围.
373【规范解答】 化简集合A ,由y =x 2-⎛⎫2x +1. 配方,得y = ⎝x -4⎪2⎭+16.
∵x ∈⎡⎢3⎤7⎡7⎤⎧⎪⎪7⎫⎪
⎣4,2⎥⎦,∴y min =16,y max =2. ∴y ∈⎢⎣16,2⎥⎦. ∴A =⎨⎪⎩y ⎪⎪16y ≤2 ⎬⎪⎭.
化简集合B ,由x +m 2≥1,得x ≥1-m 2,B ={x |x ≥1-m 2}.
∵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条件,∴A ⊆B .
∴1-m 2≤73316,解得m ≥4,或m ≤-4∴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3⎤⎡3⎝-∞,-4⎥⎦∪⎢⎫
⎣4∞⎪⎭.
21
、已知圆下列四个结论中:
①“λ=0”是“λa=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在△ABC 中,“AB 2+AC 2=BC 2”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③若a ,b ∈R ,则“a 2+b 2≠0”是“a ,b 全不为零”的充要条件;
④若a ,b ∈R ,则“a 2+b 2≠0”是“a ,b 不全为零”的充要条件.
正确的是________.
22 2
【规范解答】由λ=0可以推出λa=0,但是由λa=0不一定推出λ=0成立,所以①正确.
由AB 2+AC 2=BC 2可以推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是由△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能确定哪个角是直角,所以②不正确. 由a 2+b 2≠0可以推出a ,b 不全为零;
反之,由a ,b 不全为零可以推出a 2+b 2≠0,
所以③不正确,④正确.答案 ①④
23
课程小结
1.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在判断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时,要借助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来判定.
2.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 则q 、若q 则p 的真假.
(2)等价法:即利用A ⇒B 与¬B ⇒¬A ;B ⇒A 与¬A ⇒¬B ;A ⇔B 与¬B ⇔¬A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设A ={x |p (x )},B ={x |q (x )},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或q 是p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3.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它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
4.判断命题的真假及写四种命题时,一定要明确命题的结构,可以先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5.判断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正确理解“p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q ”等语言.
24
1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怎么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2
二、复习预习
1.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
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为命题真假判定提供一个策略。
3. 充要条件与集合的关系:小推大。
4.通常复合命题“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
5.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3
三、知识讲解
考点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为真时,记作p ⇒q ,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
p 是q 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 当且仅当p ,或p 与q 等价.
4
考点2命题的四种形式及真假关系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等价(同真或同假)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不等价.
5
四、例题精析
考点一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例1已知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否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则m >1”是真命题
B .逆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C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 .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6
【规范解答】命题“若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1”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若m >1,则函数f (x ) =e x -mx 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答案 D
【总结与反思】 (1)熟悉四种命题的概念是正确书写或判断四种命题真假的关键;
(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3)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可举反例.
7
考点二充要条件的判定
例2 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 ( )
A .p :m ≤-2或m ≥6;q :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B .p :f -x
f x 1;q :y =f (x ) 是偶函数
C .p :cos α=cos β;q :tan α=tan β
D .p :A ∩B =A ;q :A ⊆U ,B ⊆U ,∁U B ⊆∁U A
8
【规范解答】 对于A ,由y =x 2+mx +m +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得Δ=m 2-4(m +3)>0,从而可得m 6.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f -x f -x 对于B ,由f x =1⇒f (-x ) =f (x ) ⇒y =f (x ) 是偶函数,但由y =f (x ) 是偶函数不能推出f x 1,例如函数f (x ) =0,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C ,当cos α=cos β=0时,不存在tan α=tan β,反之也不成立,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于D ,由A ∩B =A ,知A ⊆B ,所以∁U B ⊆∁U A ;反之,由∁U B ⊆∁U A ,知A ⊆B ,即A ∩B =A .
所以p ⇔q . 综上所述,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D.
【总结与反思】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 ,q ⇒p 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p ,q 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
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9
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设p :|4x -3|≤1,q :x 2-(2a +1) x +a (a +1)≤0,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1
【规范解答】p :|4x -3|≤1⇒-1≤4x -3≤1,∴2x ≤1;
q :x 2-(2a +1) x +a (a +1)≤0⇒(x -a )[x -(a +1)]≤0,∴a ≤x ≤a +1.
⎧a ≤1
2由题意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有⎨
⎩a +1>1,
⎧a
2或⎨
⎩a +1≥1
1
,则0≤a ≤2.
【总结与反思】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五、课堂运用
【基础】
1、命题“若x ,y 都是偶数,则x +y 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B .若x +y 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C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不都是偶数D .若x +y 不是偶数,则x 与y 都不是偶数
【规范解答】由于“x ,y 都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都是偶数”,“x +y 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 +y 不是偶数”,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y 不是偶数,则x ,y 不都是偶数”,故选C.
2、若x m +1是x 2-2x -3>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规范解答】由已知易得{x |x 2-2x -3>0} {x |x m +1},
⎧⎧-1≤m -1⎪⎪-1
又{x |x -2x -3>0}={x |x 3},∴⎨或⎨,∴0≤m ≤2.
⎪⎪⎩m +1
【巩固】 1、已知集合
⎧1x ⎫⎨A =x |2
x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x ∈A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x ⎫⎨【规范解答】A =x |2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x ∈A ,
∴m +1>3,即m >2.
2、“λ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范解答】若数列a n =n 2-2λn(n ∈N +) 为递增数列, 则有a n +1-a n >0,即2n +1>2λ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
于是可得3>2λ,即λ
2. 注意到由λ
【拔高】
33
1、已知集合A ={y |y =x -2x +1,x ∈[4,2]},B ={x |x +m 2≥1}.p :x ∈A ,q :x ∈B ,并且p 是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2
的取值范围.
373【规范解答】 化简集合A ,由y =x 2-⎛⎫2x +1. 配方,得y = ⎝x -4⎪2⎭+16.
∵x ∈⎡⎢3⎤7⎡7⎤⎧⎪⎪7⎫⎪
⎣4,2⎥⎦,∴y min =16,y max =2. ∴y ∈⎢⎣16,2⎥⎦. ∴A =⎨⎪⎩y ⎪⎪16y ≤2 ⎬⎪⎭.
化简集合B ,由x +m 2≥1,得x ≥1-m 2,B ={x |x ≥1-m 2}.
∵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条件,∴A ⊆B .
∴1-m 2≤73316,解得m ≥4,或m ≤-4∴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3⎤⎡3⎝-∞,-4⎥⎦∪⎢⎫
⎣4∞⎪⎭.
21
、已知圆下列四个结论中:
①“λ=0”是“λa=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在△ABC 中,“AB 2+AC 2=BC 2”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③若a ,b ∈R ,则“a 2+b 2≠0”是“a ,b 全不为零”的充要条件;
④若a ,b ∈R ,则“a 2+b 2≠0”是“a ,b 不全为零”的充要条件.
正确的是________.
22 2
【规范解答】由λ=0可以推出λa=0,但是由λa=0不一定推出λ=0成立,所以①正确.
由AB 2+AC 2=BC 2可以推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是由△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能确定哪个角是直角,所以②不正确. 由a 2+b 2≠0可以推出a ,b 不全为零;
反之,由a ,b 不全为零可以推出a 2+b 2≠0,
所以③不正确,④正确.答案 ①④
23
课程小结
1.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在判断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时,要借助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来判定.
2.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 则q 、若q 则p 的真假.
(2)等价法:即利用A ⇒B 与¬B ⇒¬A ;B ⇒A 与¬A ⇒¬B ;A ⇔B 与¬B ⇔¬A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设A ={x |p (x )},B ={x |q (x )},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或q 是p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3.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它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
4.判断命题的真假及写四种命题时,一定要明确命题的结构,可以先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5.判断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正确理解“p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q ”等语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