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说课稿

《比的认识》说课稿

都昌鸣山中小 缪凤林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境教学法”

“问题引导法” 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此时设置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的肯定

15÷ 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 ÷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那么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时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 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 :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 :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比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 ︰ 15”

210 : 15=10÷15= 3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板书)

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作十五分之十。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采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解题,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 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为三种:

(1)基础练习题(2)综合练习题(3)课外延伸题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8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时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比的认识》说课稿

都昌鸣山中小 缪凤林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境教学法”

“问题引导法” 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此时设置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的肯定

15÷ 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 ÷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那么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时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 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 :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 :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比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 ︰ 15”

210 : 15=10÷15= 3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板书)

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作十五分之十。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采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解题,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 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为三种:

(1)基础练习题(2)综合练习题(3)课外延伸题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8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时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1 2. 分数乘分数 ------------------------ 5 3. 小数乘法分数 ----------- ...查看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介绍
  • 摘 要:2012年秋季开学,一年级学生将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教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线教师应尽快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 ...查看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依据课程标准本学段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学年的教材内容,按照流程呈现的层次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块来与大家交流. 一. 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1).知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WPS转)_部分2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1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2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3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4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95 / 25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查看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 ...查看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 - Google 视频
  • 第 1 - 20 个搜索结果,共约 200 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的结果(0.06 秒) - 所有分类 所有来源 列表视图 › 网格视图 › 所有片长 短(0 – 4 分钟) 中(4 – 20 分钟) 长(≥ 20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数一数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 加法 6. 减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 人教版 五年级写字上册 教案编写说明 我们学校成为雁塔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基地,学校非常重视汉字规范化教学,我 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围绕本册课本组织写字教学的宗旨,以语文书为蓝本将本册 教材上的生字.词语.精彩句子加以整理,进行加工及 ...查看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说课稿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说课稿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六年级教材在编写上,延续体现课程性质和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感觉学生思想淳朴,大部分学生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