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仿 能 力
一. 模仿的概念
模仿就是有意识地效仿别人的行为。如:别人怎样说或怎样做,就跟着怎样说及怎样做。
二. 模仿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
(一).模仿能促进儿童其它方面的学习:
1.模仿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对成长很重要。
2.没有模仿,儿童很难学习及适应社会文化,在训练中很难理解他人的辅助。
(二).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语言及沟通上的能力较弱,模仿是发展这些方面的重要元素。
三. 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
(一).有基本的观察能力:如专注、注视别人、留意别人说话。
(二).有配对概念,就是他人拍手时知道要跟他人做一样的动作拍手,他人说“苹果”时知道要跟他人发出相同的声音说“苹果”。
(三).能运用自己的身体(如:大肌肉、小肌肉、口部肌肉的机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 常见的模仿类别
(一).模仿使用物品:
1.模仿单一动作。如:模仿拿梳子梳头、拿杯子喝水、拿电话放耳边、把积木放入容器里等。
2.模仿使用同一类物品做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如:仿搭积木、仿拼七巧板等。
(二).模仿动作:
1. 模仿粗大动作。如:模仿拍手、跺脚、摸脸、拍肚子、点头、摇头等。
2. 模仿精细动作。如:模仿伸出食指、双手食指碰触、食指和拇指做V状、食指指另
一个手的拇指、食指指另一个手的拇指等。
3. 模仿嘴部动作。如:模仿张嘴、紧闭嘴唇、伸出舌头、露出牙齿、撅嘴、吹气、用
上齿咬下唇等。
4. 按顺序模仿粗大动作。如:模仿先拍手再跺脚;模仿先拍再切最后锤等。
5. 仿画。如:模仿画线、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等(参考“绘画能力”中的仿画)。
6. 模仿复杂有步骤的动作。如:做体操、做韵律操等。
(三).仿说
1. 模仿发单音。如:啊、屋、一、哎、到、要、不、我等。
2. 模仿说叠音。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等。
3. 仿说词组。如:苹果、草莓、斑马、天安门等。
4. 仿说短句。如:我要喝水、我要吃等。
5. 仿说长句。如:我要出去玩一会儿等。
(四).模仿动作并伴随声音。如:用锤敲桌子说“嘭”;用拨玩具电话说“叮铃”等。
五. 学习模仿的先后次序
(一).先训练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如:专注力、目光接触、安静地坐着等)。
(二).依照儿童在模仿方面的发展,循序渐进,由简单模仿到复杂模仿,也就是指由模仿熟悉或易于观察的单一动作,到模仿陌生或较难观察的单一动作,再到模仿连串有
次序、有节奏的动作。
1. 模仿使用物品
① 模仿以单一动作操作物品。
② 模仿以不同动作操作同一物品。
③ 模仿使用同一类物品作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用积木搭出不同形状)。
2. 模仿动作
① 从粗大动作(如:举手)到精细动作(如:食指碰触)再到嘴部动作(如:撅嘴、露出牙齿等)。
② 从自己能看到的动作(如:拍手、跺脚)到自己看不到的动作(如:摸头、指耳朵、张嘴、伸舌头)。
③ 从身体动作(如:上述的活动)到符号动作(如:绘画线条)。
④ 同时模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如:模仿先拍手再跺脚)。
⑤ 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模仿动物的动作、根据节奏或旋律模仿动作)。
3. 仿说
① 从无意义的声音到与动作结合的单音。
② 从有意义的单音到叠音、词组到短句、长句。
六. 教导儿童模仿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当选择活动时,辅导者除了考虑儿童的能力外,也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及学习特点。例如有一些自闭症儿童较喜欢视觉提示,这种提示能使儿童学习得更快,选择这类活动进行训练,儿童便能更有效地学习。
(二).教导儿童模仿时,先让他学习其中一种动作/方法,当他熟练后,才教导他第二种动作/方法。当他掌握两种动作/方法后,辅导者便随意选做其中一种,让儿童模仿。
(三).模仿声音时,最好与环境相配合,发出有意义的声音,让儿童较易理解。
七. 进行模仿活动的建议
(一).模仿使用物品的建议:
1.模仿单一动作
如:按婴儿玩具上的按钮、用梳子梳头等。
2.模仿用同一件物品做两种不同的动作
如:拿两块积木对敲或拿积木敲桌子。
3.模仿用一堆相同的物品以不同的方法排列起来
如:用几块积木叠成不同的形状,象叠高、搭火车、搭四方形。
(二).模仿动作的建议:
1.模仿大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等)。
①儿童可以看到自己的动作,使成为视觉提示而有助儿童继续模仿。
②适合那些不太认识身体部位的儿童学习。
2.精细动作模仿(如:双手大拇指碰触、手指数数等)。
①这些活动需要配合成熟的小肌肉能力。
②要求儿童掌握较精细的观察能力,所以,这是较高难度的模仿活动。
3.模仿嘴部动作(如:伸舌头、张开嘴、撅嘴等)。
①儿童不能看到自己做出的动作,只凭着感觉判断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
②有需要时可让儿童对着镜子做出模仿动作,使镜中的影象成为视觉提示。
4.同时模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如:模仿先摸头再拍腿)。
①要求儿童有更佳的计划动作的能力。
②要求儿童同时注意两种或以上的动作的特点,这是难度较高的模仿练习。
5.模仿用笔画写
通过本体感受觉(关节、肌肉、及腱的感觉),能增强儿童学习向不同方向活动手部的能力,并能带出视觉刺激(线条)。
6.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模仿动物的动作、跟着节奏模仿动作)。
①要求儿童模仿陌生的动作。
②要求儿童配合声音进行模仿。
(三).模仿发音的建议:
对于不会说话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模仿发音相对比其它方面的模仿内容是较困难的。对于辅导者来说,训练儿童模仿发音时,辅助的使用较其它方面也是较困难的。所以,如果辅导者要训练儿童模仿发音,首先要确定儿童是否具备了以下的能力:
①是否具备了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
②是否具备了模仿的意识(如:能模仿使用物品、模仿粗大动作、模仿精细动作)。 ③是否具备了较好的模仿嘴部动作的能力(如:能模仿张嘴、伸舌头、吹气等)。
当确定儿童具备了以上的能力时,辅导者才有可能对儿童进行模仿发音的训练。训练儿 童模仿发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模仿儿童已能做出准确口型的声音
如:儿童已能模仿张嘴,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啊”“哎”等单音。
儿童已能模仿露出牙齿,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一”“鸡”“西”等单音。
儿童已能模仿撅嘴和吹气,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喔”“屋”“鱼”等单音。
2.模仿配合动作的声音
如:让儿童坐在成人大腿上玩飞机升降游戏时,模拟飞机发出的声音如“嗡”“呜”等。 ①较适合那些喜欢弹跳、摇晃感觉并能记忆程序的儿童。
②对于那些遇上危机时才发声或在参与大肌肉活动时表现得较兴奋的儿童也有帮助。
3.模仿物品发出的声音
如:用笔在板上或纸上写字时发出摩擦的声音“唧唧”“沙沙”。
①对于那些不喜欢摇晃感觉及音乐的儿童,可选择此类活动。
②儿童可享受他画出的图案(视觉刺激)。
4.模仿动物的叫声(如:猫叫、狗叫)。
若儿童喜欢动物及有基本的假想游戏技巧者,可选择此类活动。
5.模仿发音
⑴较适合那些已开始发声及有兴趣尝试发声的儿童。
⑵①开始时儿童在无意识地发声,辅导者立即回应(模仿)他的发声,以鼓励他继续发 声。
②随后,辅导者发出一个儿童已懂得发出的音,引发儿童跟着说。
③当儿童能做到②时,辅导者发出一个儿童不熟悉的音,引发儿童主动模仿。
④要注意在开始时只要求他发声,随后便要求他更准确地发音,再而说出有意思的单 音,逐渐到叠音、词组、短句及较复杂的长句。
根据香港协康会的《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整理
模 仿 能 力
一. 模仿的概念
模仿就是有意识地效仿别人的行为。如:别人怎样说或怎样做,就跟着怎样说及怎样做。
二. 模仿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
(一).模仿能促进儿童其它方面的学习:
1.模仿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对成长很重要。
2.没有模仿,儿童很难学习及适应社会文化,在训练中很难理解他人的辅助。
(二).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语言及沟通上的能力较弱,模仿是发展这些方面的重要元素。
三. 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
(一).有基本的观察能力:如专注、注视别人、留意别人说话。
(二).有配对概念,就是他人拍手时知道要跟他人做一样的动作拍手,他人说“苹果”时知道要跟他人发出相同的声音说“苹果”。
(三).能运用自己的身体(如:大肌肉、小肌肉、口部肌肉的机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 常见的模仿类别
(一).模仿使用物品:
1.模仿单一动作。如:模仿拿梳子梳头、拿杯子喝水、拿电话放耳边、把积木放入容器里等。
2.模仿使用同一类物品做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如:仿搭积木、仿拼七巧板等。
(二).模仿动作:
1. 模仿粗大动作。如:模仿拍手、跺脚、摸脸、拍肚子、点头、摇头等。
2. 模仿精细动作。如:模仿伸出食指、双手食指碰触、食指和拇指做V状、食指指另
一个手的拇指、食指指另一个手的拇指等。
3. 模仿嘴部动作。如:模仿张嘴、紧闭嘴唇、伸出舌头、露出牙齿、撅嘴、吹气、用
上齿咬下唇等。
4. 按顺序模仿粗大动作。如:模仿先拍手再跺脚;模仿先拍再切最后锤等。
5. 仿画。如:模仿画线、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等(参考“绘画能力”中的仿画)。
6. 模仿复杂有步骤的动作。如:做体操、做韵律操等。
(三).仿说
1. 模仿发单音。如:啊、屋、一、哎、到、要、不、我等。
2. 模仿说叠音。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等。
3. 仿说词组。如:苹果、草莓、斑马、天安门等。
4. 仿说短句。如:我要喝水、我要吃等。
5. 仿说长句。如:我要出去玩一会儿等。
(四).模仿动作并伴随声音。如:用锤敲桌子说“嘭”;用拨玩具电话说“叮铃”等。
五. 学习模仿的先后次序
(一).先训练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如:专注力、目光接触、安静地坐着等)。
(二).依照儿童在模仿方面的发展,循序渐进,由简单模仿到复杂模仿,也就是指由模仿熟悉或易于观察的单一动作,到模仿陌生或较难观察的单一动作,再到模仿连串有
次序、有节奏的动作。
1. 模仿使用物品
① 模仿以单一动作操作物品。
② 模仿以不同动作操作同一物品。
③ 模仿使用同一类物品作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用积木搭出不同形状)。
2. 模仿动作
① 从粗大动作(如:举手)到精细动作(如:食指碰触)再到嘴部动作(如:撅嘴、露出牙齿等)。
② 从自己能看到的动作(如:拍手、跺脚)到自己看不到的动作(如:摸头、指耳朵、张嘴、伸舌头)。
③ 从身体动作(如:上述的活动)到符号动作(如:绘画线条)。
④ 同时模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如:模仿先拍手再跺脚)。
⑤ 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模仿动物的动作、根据节奏或旋律模仿动作)。
3. 仿说
① 从无意义的声音到与动作结合的单音。
② 从有意义的单音到叠音、词组到短句、长句。
六. 教导儿童模仿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当选择活动时,辅导者除了考虑儿童的能力外,也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及学习特点。例如有一些自闭症儿童较喜欢视觉提示,这种提示能使儿童学习得更快,选择这类活动进行训练,儿童便能更有效地学习。
(二).教导儿童模仿时,先让他学习其中一种动作/方法,当他熟练后,才教导他第二种动作/方法。当他掌握两种动作/方法后,辅导者便随意选做其中一种,让儿童模仿。
(三).模仿声音时,最好与环境相配合,发出有意义的声音,让儿童较易理解。
七. 进行模仿活动的建议
(一).模仿使用物品的建议:
1.模仿单一动作
如:按婴儿玩具上的按钮、用梳子梳头等。
2.模仿用同一件物品做两种不同的动作
如:拿两块积木对敲或拿积木敲桌子。
3.模仿用一堆相同的物品以不同的方法排列起来
如:用几块积木叠成不同的形状,象叠高、搭火车、搭四方形。
(二).模仿动作的建议:
1.模仿大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等)。
①儿童可以看到自己的动作,使成为视觉提示而有助儿童继续模仿。
②适合那些不太认识身体部位的儿童学习。
2.精细动作模仿(如:双手大拇指碰触、手指数数等)。
①这些活动需要配合成熟的小肌肉能力。
②要求儿童掌握较精细的观察能力,所以,这是较高难度的模仿活动。
3.模仿嘴部动作(如:伸舌头、张开嘴、撅嘴等)。
①儿童不能看到自己做出的动作,只凭着感觉判断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
②有需要时可让儿童对着镜子做出模仿动作,使镜中的影象成为视觉提示。
4.同时模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如:模仿先摸头再拍腿)。
①要求儿童有更佳的计划动作的能力。
②要求儿童同时注意两种或以上的动作的特点,这是难度较高的模仿练习。
5.模仿用笔画写
通过本体感受觉(关节、肌肉、及腱的感觉),能增强儿童学习向不同方向活动手部的能力,并能带出视觉刺激(线条)。
6.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模仿动物的动作、跟着节奏模仿动作)。
①要求儿童模仿陌生的动作。
②要求儿童配合声音进行模仿。
(三).模仿发音的建议:
对于不会说话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模仿发音相对比其它方面的模仿内容是较困难的。对于辅导者来说,训练儿童模仿发音时,辅助的使用较其它方面也是较困难的。所以,如果辅导者要训练儿童模仿发音,首先要确定儿童是否具备了以下的能力:
①是否具备了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
②是否具备了模仿的意识(如:能模仿使用物品、模仿粗大动作、模仿精细动作)。 ③是否具备了较好的模仿嘴部动作的能力(如:能模仿张嘴、伸舌头、吹气等)。
当确定儿童具备了以上的能力时,辅导者才有可能对儿童进行模仿发音的训练。训练儿 童模仿发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模仿儿童已能做出准确口型的声音
如:儿童已能模仿张嘴,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啊”“哎”等单音。
儿童已能模仿露出牙齿,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一”“鸡”“西”等单音。
儿童已能模仿撅嘴和吹气,这时可以训练儿童模仿发“喔”“屋”“鱼”等单音。
2.模仿配合动作的声音
如:让儿童坐在成人大腿上玩飞机升降游戏时,模拟飞机发出的声音如“嗡”“呜”等。 ①较适合那些喜欢弹跳、摇晃感觉并能记忆程序的儿童。
②对于那些遇上危机时才发声或在参与大肌肉活动时表现得较兴奋的儿童也有帮助。
3.模仿物品发出的声音
如:用笔在板上或纸上写字时发出摩擦的声音“唧唧”“沙沙”。
①对于那些不喜欢摇晃感觉及音乐的儿童,可选择此类活动。
②儿童可享受他画出的图案(视觉刺激)。
4.模仿动物的叫声(如:猫叫、狗叫)。
若儿童喜欢动物及有基本的假想游戏技巧者,可选择此类活动。
5.模仿发音
⑴较适合那些已开始发声及有兴趣尝试发声的儿童。
⑵①开始时儿童在无意识地发声,辅导者立即回应(模仿)他的发声,以鼓励他继续发 声。
②随后,辅导者发出一个儿童已懂得发出的音,引发儿童跟着说。
③当儿童能做到②时,辅导者发出一个儿童不熟悉的音,引发儿童主动模仿。
④要注意在开始时只要求他发声,随后便要求他更准确地发音,再而说出有意思的单 音,逐渐到叠音、词组、短句及较复杂的长句。
根据香港协康会的《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