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希望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意识,这对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排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其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从排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排球运动都可以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通过排球运动对青少年个性发展影响的分析,提出在排球运动中发展青少年学生个性的方法,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笔者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我国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成果,阅读相关的书籍,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了论文的理论依据。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 、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学方法,综合心理学及体育学科理论,论证有关分析和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个性的含义与良好表现
个性即个人特征,也称人格,是一个人的特性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是个体社会行为内部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和倾向性,它为人的社会提供一个稳固和一致的反应模式,支配着社会行为的独特表现,影响着社会行为的定义、方式和结果,是制约人的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个性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志品质、怡情与利他情、社会认识、社会情绪与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
良好的个性表现为: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外界的影响;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能排除干扰;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能够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坚持真理;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当机立断作出自己的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会具有良好的个性。个性的形成不仅与先天遗传有关,更与后天学习锻炼有关。个性发展是对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并靠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教育的共同实施才能实现。
3.2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3.2.1排球运动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完善其个性发展 在排球运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是面对面的,是有意识和能动的,沟通是直接和随意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个性的各个方面——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使个体暂时摆脱孤独并同步产生“我们是同伴”或自己属于“这一支球队”的强烈情感,这种相互依赖的群体向心力的认同,也就是同伴间亲密结合、参与群体活动的结果,换
句话说,排球运动使个体心理上融合于一个共同的整体,而共同整体最简单的表达就是“我们”的观念,这一观念无不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及彼此间有史以来与认可等个性中重要构成因素。排球运动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独立性、合作性、共同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等健康个性特征卓有成效。促进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人际关系,这是排球运动对个体的社会化形成和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
3.2.2排球运动可促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获得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排球运动中,出于角色的需要,个体必须以不同的身份出现,与该身份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的相互社会关系有所不同。如在排球比赛中,个体可能既是同学,又是二传、进攻的组织者;可能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有时还可能既是教练又是队友。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不遗余力地把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位臵发挥到淋漓尽致,自觉地遵守集体所需要的规则、规范;心甘情愿地受约束,并不惜改变自己的某些特性来实现集体的约束。这时,出于角色需要,他们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自我与角色的同一守恒中,他们学会了发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从而知道了别人与自己不同中,学会了理解别人。
在排球运动的角色扮演中,学生除以语言眼神等传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更多的是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或身体的整体性运用,这种语言符号为互动形式,使在不同文化背景参与下的个体,有了更大范围的表现发展自我的可能性。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同精神得到发扬,强化了学生们相互间的支持和信赖,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真实情感,使之更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素质。
3.2.3排球运动可规范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
排球比赛中的规则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是群体对其成员道德行为直接约束的一个缩影。比赛的规则通常是建立在公正和道德判断的基础上的,融合了不同群体、个体,甚至不同民族的伦理标准和共性,因此,在互相沟通和规范行为等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对个体道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极为显著。在排球比赛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将在群体压力下,接受取消继续活动资格或对本人“良心斥责”方面的制裁。因此,在排球运动中为使其能公平顺利地进行,同时也不至于因自己的过失或疏忽,给整个球队带来损害、受到惩罚,参与比赛者必须保持高度的自制力,自觉遵守群体规范,服从裁判判罚,执行比赛规则,克制自己可能爆发的各种有违规则的感情冲动,并学会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意识。排球运动的独特规则,使得学生能在运动中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做到踊跃性和拘谨性有机结合,把握行为的积极性与克制性之间的分寸感,懂得了竞赛活动中自我顺从的必要性。
3.2.4排球运动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排球运动属于隔网类对抗方式的运动,排球比赛是在突然的变化中、连续的动作中进行的,需要队员相互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取胜。每个队员必须以本队其他队员为合作伙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进攻和防守,并通过自己的智慧、意志、活力和技巧来遵守排球比赛的所有规则,来战胜对手赢得比赛。在这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3.3在排球运动中发展青少年学生个性的方法
3.3.1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
在排球运动中,学生能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同一班的学生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不同:好动与好静、理智与冲动、坚强与软弱等,这些都可以在排球运动中一览无余。对此,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分析,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排球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能承受的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在学习和任务的布臵上要有的放矢,有目的、有意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安排,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完全一致,而应分类施教,从而在认识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有个性特点的技术。
3.3.2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水平程度,是个性在生活环境中通过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排球运动中,支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因素。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有目的的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作为支配他们参加排球运动及其他体育活动,甚至是社会活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3.3.3在排球运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排球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同学、朋友之间的互助和反馈表现的特别明显。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挺高以及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觉学习排球知识,带着疑问
参与到排球活动中,以特别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去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在遵循排球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的放矢的指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展示学生的张扬个性,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的个性向着更加健康、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使排球运动变成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一项健身项目。
3.3.4构建和谐的排球运动氛围,保持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内外部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够身心放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排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情景,当学生在一起打排球时,他们既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产生满足感和美感,又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克服自卑和骄傲倾向,共同钻研运动技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研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个性的丰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3.3.5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我国,排球运动一直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可以利用排球运动的对抗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通过排球竞赛活动可以经受到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对比赛失利的学生更应适时的给与帮助调整心情,对失败要予以理解,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和自我
控制能力,增强自律性和责任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个性心理得到充分的健康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排球运动是一项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在校园内受欢迎的体育文化之一,也是一种快速传递体育科学知识的载体。排球运动常常给人带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竞争与协作,成功与挫折;它锻炼人,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成为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现代排球教学在满足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合群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完善个性特征、促进社会角色的获得、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规范道德行为方式,在强化价值观念和竞争意识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排球运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特定环境,它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到优化和促进作用,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佟 铸. 谈排球课的学生个性化教学[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0(1),70-72
[2] 周 燕 贾保民. 体育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3),36-37
[3] 叶孟玉. 浅析体育运动与学生个性的关系[J] 宁德师专学报,2004,16(3),261-263
[4] 王海英. 篮球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J] 文教资料,2006,6,167-168
[5] 苏玉凤. 排球文化的特性及社会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4,18(8),34-37
[6] 崔广利.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06,2,155
浅析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希望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意识,这对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排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其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从排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排球运动都可以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通过排球运动对青少年个性发展影响的分析,提出在排球运动中发展青少年学生个性的方法,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笔者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我国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成果,阅读相关的书籍,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了论文的理论依据。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 、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学方法,综合心理学及体育学科理论,论证有关分析和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个性的含义与良好表现
个性即个人特征,也称人格,是一个人的特性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是个体社会行为内部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和倾向性,它为人的社会提供一个稳固和一致的反应模式,支配着社会行为的独特表现,影响着社会行为的定义、方式和结果,是制约人的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个性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志品质、怡情与利他情、社会认识、社会情绪与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
良好的个性表现为: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外界的影响;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能排除干扰;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能够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坚持真理;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当机立断作出自己的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会具有良好的个性。个性的形成不仅与先天遗传有关,更与后天学习锻炼有关。个性发展是对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并靠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教育的共同实施才能实现。
3.2排球运动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3.2.1排球运动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完善其个性发展 在排球运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是面对面的,是有意识和能动的,沟通是直接和随意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个性的各个方面——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使个体暂时摆脱孤独并同步产生“我们是同伴”或自己属于“这一支球队”的强烈情感,这种相互依赖的群体向心力的认同,也就是同伴间亲密结合、参与群体活动的结果,换
句话说,排球运动使个体心理上融合于一个共同的整体,而共同整体最简单的表达就是“我们”的观念,这一观念无不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及彼此间有史以来与认可等个性中重要构成因素。排球运动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独立性、合作性、共同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等健康个性特征卓有成效。促进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人际关系,这是排球运动对个体的社会化形成和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
3.2.2排球运动可促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获得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排球运动中,出于角色的需要,个体必须以不同的身份出现,与该身份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的相互社会关系有所不同。如在排球比赛中,个体可能既是同学,又是二传、进攻的组织者;可能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有时还可能既是教练又是队友。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不遗余力地把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位臵发挥到淋漓尽致,自觉地遵守集体所需要的规则、规范;心甘情愿地受约束,并不惜改变自己的某些特性来实现集体的约束。这时,出于角色需要,他们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自我与角色的同一守恒中,他们学会了发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从而知道了别人与自己不同中,学会了理解别人。
在排球运动的角色扮演中,学生除以语言眼神等传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更多的是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或身体的整体性运用,这种语言符号为互动形式,使在不同文化背景参与下的个体,有了更大范围的表现发展自我的可能性。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同精神得到发扬,强化了学生们相互间的支持和信赖,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真实情感,使之更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素质。
3.2.3排球运动可规范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
排球比赛中的规则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是群体对其成员道德行为直接约束的一个缩影。比赛的规则通常是建立在公正和道德判断的基础上的,融合了不同群体、个体,甚至不同民族的伦理标准和共性,因此,在互相沟通和规范行为等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对个体道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极为显著。在排球比赛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将在群体压力下,接受取消继续活动资格或对本人“良心斥责”方面的制裁。因此,在排球运动中为使其能公平顺利地进行,同时也不至于因自己的过失或疏忽,给整个球队带来损害、受到惩罚,参与比赛者必须保持高度的自制力,自觉遵守群体规范,服从裁判判罚,执行比赛规则,克制自己可能爆发的各种有违规则的感情冲动,并学会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意识。排球运动的独特规则,使得学生能在运动中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做到踊跃性和拘谨性有机结合,把握行为的积极性与克制性之间的分寸感,懂得了竞赛活动中自我顺从的必要性。
3.2.4排球运动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排球运动属于隔网类对抗方式的运动,排球比赛是在突然的变化中、连续的动作中进行的,需要队员相互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取胜。每个队员必须以本队其他队员为合作伙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进攻和防守,并通过自己的智慧、意志、活力和技巧来遵守排球比赛的所有规则,来战胜对手赢得比赛。在这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3.3在排球运动中发展青少年学生个性的方法
3.3.1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
在排球运动中,学生能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同一班的学生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不同:好动与好静、理智与冲动、坚强与软弱等,这些都可以在排球运动中一览无余。对此,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分析,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排球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能承受的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在学习和任务的布臵上要有的放矢,有目的、有意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安排,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完全一致,而应分类施教,从而在认识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有个性特点的技术。
3.3.2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水平程度,是个性在生活环境中通过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排球运动中,支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因素。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有目的的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作为支配他们参加排球运动及其他体育活动,甚至是社会活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3.3.3在排球运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排球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同学、朋友之间的互助和反馈表现的特别明显。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挺高以及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觉学习排球知识,带着疑问
参与到排球活动中,以特别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去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在遵循排球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的放矢的指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展示学生的张扬个性,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的个性向着更加健康、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使排球运动变成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一项健身项目。
3.3.4构建和谐的排球运动氛围,保持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内外部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够身心放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排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情景,当学生在一起打排球时,他们既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产生满足感和美感,又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克服自卑和骄傲倾向,共同钻研运动技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研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个性的丰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3.3.5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我国,排球运动一直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可以利用排球运动的对抗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通过排球竞赛活动可以经受到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对比赛失利的学生更应适时的给与帮助调整心情,对失败要予以理解,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和自我
控制能力,增强自律性和责任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个性心理得到充分的健康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排球运动是一项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在校园内受欢迎的体育文化之一,也是一种快速传递体育科学知识的载体。排球运动常常给人带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竞争与协作,成功与挫折;它锻炼人,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成为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现代排球教学在满足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合群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完善个性特征、促进社会角色的获得、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规范道德行为方式,在强化价值观念和竞争意识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排球运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特定环境,它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到优化和促进作用,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佟 铸. 谈排球课的学生个性化教学[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0(1),70-72
[2] 周 燕 贾保民. 体育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3),36-37
[3] 叶孟玉. 浅析体育运动与学生个性的关系[J] 宁德师专学报,2004,16(3),261-263
[4] 王海英. 篮球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J] 文教资料,2006,6,167-168
[5] 苏玉凤. 排球文化的特性及社会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4,18(8),34-37
[6] 崔广利.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06,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