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

陕西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

单位:消防工程系八队 姓名:王天玺

近几年来,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上有着极为迅速的发展。各市、区、县依据自身的现有自然、经济、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一发展使得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农民稳定增收有着长效的保障机制。

关中平原地区的区县凭着生态农业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典型的区县包括西安市未央区汉城遗址区、其中咸阳市秦都区将棚栽蔬菜面积扩展至该区蔬菜播种面积的90%以上,使棚栽蔬菜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这种城郊型农业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在该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国家良好的政策下,在一些农业专家的无私帮助下,农民兄弟们利用则中心型的农业模式进行着一次次的创收,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起来。

在陕西的其他地方,有些市县利用文化、休闲、旅游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子。陕西富平陶艺村便是一个示范县。陶艺村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果林观光、薰衣草园,玩泥赏陶、棋牌娱乐为一体的国际陶文化旅游中心,拥有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是西安美院等多

所艺术院校和青少年组织的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并紧邻青少年教育基地;习仲勋陵园。一个普普通通的陕西小县城正是凭着陶艺这一文化产业将自身向着更高水平的层次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还传播了中国文化,而这种陶文化不是仅限于传播,还在与各国间的交流。富平陶艺村的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是由十多座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分馆和地区的500余位陶艺家的近万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推动了当今世界陶艺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陶艺家的互动这种以文化带动地区发展,以发展传播文化的新模式对于建设新农村来说实为一有效有力的方法,其没有化工污染的负面影响,且不危害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便是发展生态农业,榆林市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榆林北部风沙区已有建国前仅为1.8%的林草覆盖率逐步恢复为目前的38%,800万亩流沙有730万亩已被固定半固定,受风沙严重危害的160余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林园化,绝迹多年的野生动物在经治理后的沙区内频繁出现,沙生植物逐步在微生态系统内得以生息扩繁,榆林北部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在逐渐改善的良好生态系统之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榆林市尔德井村按照‘种养结合、工农互补、分产经营、集约发展、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思路,将大田生产和庭院经济通过农业的生产、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

构建了一个生态型循环经济系统,他们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草产业,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畜牧业的发展,利用转化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粮食,实现第一次增值,用以反哺种植业。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为沼气创造了条件,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沼气废物的还田利用,又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这种绿色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大亮点。

技术培训与劳务输出型是另一模式。西安市未央区以劳务培训为切入口,带动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务输出。该区成立了职业培训集团,设立20多个实用技术专业,并采取定点培训和‘大篷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把培训班办到街道办事处和各个村子;延安市宝塔区每年设立10万元以上的农民培训专项补助基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外出务工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区、乡(镇)、村技术干部和农民经济能手。

利用政策的改变来促进农村发展是另一种模式的创新。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华县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运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推动农业发展,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则,华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四种流转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激活农田资本,促进农民增收。全县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得法人资格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覆盖全县14

各乡镇,注册资金4258.04万元,在册社员6859人,带动农户3万余户,年销售各类农产品38玩吨,年产值3.8亿元,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1000余人次,拉动人均纯收入增长520元。先后有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了‘注册商标’,涌现出华州蔬菜、渭华菜果毕家芦笋、赤水大葱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华县立龙苹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监督管理中心’评为‘中国绿色环保产品’称号,绿叶蔬菜联合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首家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县委农工部连续两年被省、市评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集体’,华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之一。

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华县立龙菜果专业合作社等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表彰奖励,有力的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华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以转包、互换、租赁、转让等四种方式流转土地,为土地的适度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初步形成,同时,土地流转也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并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

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这条康庄大道上,陕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帮助下,‘奔’劲十足,以本省特色为发展之本,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把陕西建设的更美好而不短前行。

陕西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

单位:消防工程系八队 姓名:王天玺

近几年来,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上有着极为迅速的发展。各市、区、县依据自身的现有自然、经济、产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一发展使得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农民稳定增收有着长效的保障机制。

关中平原地区的区县凭着生态农业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典型的区县包括西安市未央区汉城遗址区、其中咸阳市秦都区将棚栽蔬菜面积扩展至该区蔬菜播种面积的90%以上,使棚栽蔬菜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这种城郊型农业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在该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国家良好的政策下,在一些农业专家的无私帮助下,农民兄弟们利用则中心型的农业模式进行着一次次的创收,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起来。

在陕西的其他地方,有些市县利用文化、休闲、旅游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子。陕西富平陶艺村便是一个示范县。陶艺村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果林观光、薰衣草园,玩泥赏陶、棋牌娱乐为一体的国际陶文化旅游中心,拥有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是西安美院等多

所艺术院校和青少年组织的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并紧邻青少年教育基地;习仲勋陵园。一个普普通通的陕西小县城正是凭着陶艺这一文化产业将自身向着更高水平的层次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还传播了中国文化,而这种陶文化不是仅限于传播,还在与各国间的交流。富平陶艺村的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是由十多座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分馆和地区的500余位陶艺家的近万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推动了当今世界陶艺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陶艺家的互动这种以文化带动地区发展,以发展传播文化的新模式对于建设新农村来说实为一有效有力的方法,其没有化工污染的负面影响,且不危害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便是发展生态农业,榆林市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榆林北部风沙区已有建国前仅为1.8%的林草覆盖率逐步恢复为目前的38%,800万亩流沙有730万亩已被固定半固定,受风沙严重危害的160余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林园化,绝迹多年的野生动物在经治理后的沙区内频繁出现,沙生植物逐步在微生态系统内得以生息扩繁,榆林北部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在逐渐改善的良好生态系统之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榆林市尔德井村按照‘种养结合、工农互补、分产经营、集约发展、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思路,将大田生产和庭院经济通过农业的生产、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

构建了一个生态型循环经济系统,他们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草产业,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畜牧业的发展,利用转化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粮食,实现第一次增值,用以反哺种植业。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为沼气创造了条件,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沼气废物的还田利用,又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这种绿色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大亮点。

技术培训与劳务输出型是另一模式。西安市未央区以劳务培训为切入口,带动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务输出。该区成立了职业培训集团,设立20多个实用技术专业,并采取定点培训和‘大篷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把培训班办到街道办事处和各个村子;延安市宝塔区每年设立10万元以上的农民培训专项补助基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外出务工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区、乡(镇)、村技术干部和农民经济能手。

利用政策的改变来促进农村发展是另一种模式的创新。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华县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运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推动农业发展,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则,华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四种流转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激活农田资本,促进农民增收。全县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得法人资格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覆盖全县14

各乡镇,注册资金4258.04万元,在册社员6859人,带动农户3万余户,年销售各类农产品38玩吨,年产值3.8亿元,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1000余人次,拉动人均纯收入增长520元。先后有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了‘注册商标’,涌现出华州蔬菜、渭华菜果毕家芦笋、赤水大葱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华县立龙苹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监督管理中心’评为‘中国绿色环保产品’称号,绿叶蔬菜联合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首家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县委农工部连续两年被省、市评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集体’,华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之一。

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华县立龙菜果专业合作社等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表彰奖励,有力的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华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以转包、互换、租赁、转让等四种方式流转土地,为土地的适度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初步形成,同时,土地流转也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并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

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这条康庄大道上,陕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帮助下,‘奔’劲十足,以本省特色为发展之本,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把陕西建设的更美好而不短前行。


相关文章

  • 关于下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度
  • 关于下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度 课题指南及搞好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 陕哲社科[2010]号 各有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省2010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从即日开始.现就课题指南及搞好申报组 ...查看


  • 驾校的可行性报告
  • 彬县职教中心驾校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总论 陕西省彬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校园占地32亩,固定资产2100万元,建筑总面积21000平方米.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师生公寓楼各一幢,配备有车工.钳工 ...查看


  • 2015年社区考试必备资料:2015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 2015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5日在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陕西省省长 娄勤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查看


  • 2014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
  • 2014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 2014-1-23 中国中小企业陕西网转载陕西日报 --2014年1月14日在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陕西省省长 娄勤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 ...查看


  • 申办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书模板
  • XXX申报材料 陕西·XXX 联系人:XXX XXX XXX(传真) e-mail:XXX XXX XXX e-mail:XXX 联系地址: 陕西省XXX县XXX镇 邮政编码: XXX 目 录 一.XXX县人民政府申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 ...查看


  •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今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25%,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权威发布 2012年GDP增速将达1 ...查看


  •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 2012年第4期 No. 4,2012 EDUCATIONAL RESEARCH General ,No. 387 (总第387期)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杨令平司晓宏 [摘 要]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义务教 ...查看


  • 银行卡自查报告
  • 宁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开展银行卡业务检查情况自查报告 省联社汉中办事处: 为确保我县农村信用社持续.合规稳健发展,根据陕农信联社发[2011]236号文件要求,我联社于201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对全县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管理上 ...查看


  • 历届"五个一工程"文艺图书优秀作品奖名录整理
  • 历届"五个一工程" 文艺图书优秀作品奖名录整理 第十届"五个一工程"第九届"五个一工程"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第六届&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