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的思考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出现的,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思潮。在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资源不断的减少,工业废弃地迅速的增加。本文从中西方不同工业时代背景出发,立足于中西方后工业景观设计作品的分析,对当前的工业废气用地的改造实践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突出工业废气用地景观再生的意义。   1.关于后工业文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促进了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被称为知识型社会,它和工业社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业化社会在在进行商品生产的同时需要面对机器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工业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过很大的阻力;(2)在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的主体有明确分工,生产过程相对集中,而后工业社会面临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成熟的并且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3)在工业社会时期的生产过程中仅仅强调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而后工业社会是“知识”,“技术”,“创新”这三要素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北杜伊斯堡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具体体现在对废弃的工业场地及工业生产设施的保护和利用的设计手法上。第一,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彼得・拉兹认为,工业废弃物设施的保持是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的特殊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工业时期文明的体现,并且应保留为公园的主要元素之一。第二,进行全面保护原工业用地结构的整体布局和空间节点,而不只是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彼得・拉兹在设计中对鼓风炉,煤气存储罐,车间,矿仓进行保留的的前提下,对铁路,道路和运河的结构分析,元素的其他点线面和场地,绿色开放空间的表面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将老厂区整体空间和景观特色保留并加以扩展。   环境整治修复的重建方法:   (1)水体污染净化和雨水收集系统   彼得・拉兹提出从东向西穿过公园,对原有的排向埃姆舍河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与水净化系统进行分离。改建后利用地下污水管道将污水排放,净化水是用水渠形式来避免与污染土壤接触;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进入冷却槽和沉淀池沉淀后进行过滤,将湿地场地进一步净化。   (2)风能的利用   在运河岸上的“风塔”可以利用风力将净化后的水从底部抽到高架行人步道的高度,随着旱季的来临作为灌溉植被水;而在其他季节,则可作为水的补给水通道。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创造出有趣的水体流动方式;并且可以通过增加水和氧气的接触从而提高过滤质量。   (3)利用工业废料   利用厂区工业生产的废物填铺城道路,广场和水通道。整个公园的设计史一个生态进化过程,因此不是一朝建成的,应长期的自然进化,如金属广场的铁块的长期腐蚀,污染土壤上的植被生长等都需要长期规划和设计并不断修正和改进。   3.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后滩公园的设计方法体现在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设计之中。通过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整合,形成了后滩公园的以下几大景观特点:   (1)湿地净化系统与生态景观基地,这个生态景观基地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公园保存4平方公里原有河滩湿地的地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芦苇群落,为各种鸟类提供休憩和繁衍的场所并起到净化水质,防止雨洪冲刷等功能。其二,原来的水泥硬化堤坝改造成为湿地生态滨江潮汐区,为当地的滨水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其三,根据狭窄的场地条件,设计了一条人工河流湿地系统,为河流水质净化和滞洪区,并提供综合服务系统。   (2)回味场   自唐代起该地块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它很好的见证了黄浦江区域农业经济的繁荣昌盛与下滑衰弱。本设计吸取了造田的技术与艺术,解决了高差,并用于水体的生态净化和都市农业过程,在回味农业文明的同时,创造独特的都市农业景观体验。   (3)工业的记忆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祥地之一,她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过程,该地块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设计通过对场地原有厂房和货运码头的解析、补充和再生等艺术与技术手法,保留并且赋予该场地工业遗址更多的文化内涵,以纪念上海后滩区的工业文明。   结论   在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中,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却越来越小,受包括当地原住民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后工业时代景观公园的发展方向成为了当代景观设计师一个棘手的难题。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上海公园作为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成功案例,对工业废弃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   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出现的,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思潮。在我国,当前经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资源不断的减少,工业废弃地迅速的增加。本文从中西方不同工业时代背景出发,立足于中西方后工业景观设计作品的分析,对当前的工业废气用地的改造实践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突出工业废气用地景观再生的意义。   1.关于后工业文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促进了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被称为知识型社会,它和工业社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业化社会在在进行商品生产的同时需要面对机器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工业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过很大的阻力;(2)在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的主体有明确分工,生产过程相对集中,而后工业社会面临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成熟的并且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3)在工业社会时期的生产过程中仅仅强调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而后工业社会是“知识”,“技术”,“创新”这三要素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北杜伊斯堡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具体体现在对废弃的工业场地及工业生产设施的保护和利用的设计手法上。第一,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彼得・拉兹认为,工业废弃物设施的保持是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的特殊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工业时期文明的体现,并且应保留为公园的主要元素之一。第二,进行全面保护原工业用地结构的整体布局和空间节点,而不只是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彼得・拉兹在设计中对鼓风炉,煤气存储罐,车间,矿仓进行保留的的前提下,对铁路,道路和运河的结构分析,元素的其他点线面和场地,绿色开放空间的表面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将老厂区整体空间和景观特色保留并加以扩展。   环境整治修复的重建方法:   (1)水体污染净化和雨水收集系统   彼得・拉兹提出从东向西穿过公园,对原有的排向埃姆舍河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与水净化系统进行分离。改建后利用地下污水管道将污水排放,净化水是用水渠形式来避免与污染土壤接触;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进入冷却槽和沉淀池沉淀后进行过滤,将湿地场地进一步净化。   (2)风能的利用   在运河岸上的“风塔”可以利用风力将净化后的水从底部抽到高架行人步道的高度,随着旱季的来临作为灌溉植被水;而在其他季节,则可作为水的补给水通道。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创造出有趣的水体流动方式;并且可以通过增加水和氧气的接触从而提高过滤质量。   (3)利用工业废料   利用厂区工业生产的废物填铺城道路,广场和水通道。整个公园的设计史一个生态进化过程,因此不是一朝建成的,应长期的自然进化,如金属广场的铁块的长期腐蚀,污染土壤上的植被生长等都需要长期规划和设计并不断修正和改进。   3.上海后滩公园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后滩公园的设计方法体现在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设计之中。通过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整合,形成了后滩公园的以下几大景观特点:   (1)湿地净化系统与生态景观基地,这个生态景观基地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公园保存4平方公里原有河滩湿地的地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芦苇群落,为各种鸟类提供休憩和繁衍的场所并起到净化水质,防止雨洪冲刷等功能。其二,原来的水泥硬化堤坝改造成为湿地生态滨江潮汐区,为当地的滨水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其三,根据狭窄的场地条件,设计了一条人工河流湿地系统,为河流水质净化和滞洪区,并提供综合服务系统。   (2)回味场   自唐代起该地块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它很好的见证了黄浦江区域农业经济的繁荣昌盛与下滑衰弱。本设计吸取了造田的技术与艺术,解决了高差,并用于水体的生态净化和都市农业过程,在回味农业文明的同时,创造独特的都市农业景观体验。   (3)工业的记忆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祥地之一,她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过程,该地块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设计通过对场地原有厂房和货运码头的解析、补充和再生等艺术与技术手法,保留并且赋予该场地工业遗址更多的文化内涵,以纪念上海后滩区的工业文明。   结论   在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中,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却越来越小,受包括当地原住民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后工业时代景观公园的发展方向成为了当代景观设计师一个棘手的难题。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上海公园作为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成功案例,对工业废弃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   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相关文章

  • 对当今时代的思考
  • 博主:龙凯锋 发表时间:2013-10-11 09:22:28 我们处在什么时代?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三个特征: 一是从社会发展的方向看,我们处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的时代.从全球各国的社会性质来看,有封建主义的国家,有资 ...查看


  •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说课稿
  • 人教版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说课稿 各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 ...查看


  •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 (2):通过自学 ...查看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课后习题答案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自我测评]"六经"包括哪些内容? 答:<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 ...查看


  •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 刘俊宝 审核人:杨敏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 ...查看


  • [大国重器]观后感 1
  • <大国重器>观后感 我们讲"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 ...查看


  •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hao)
  •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大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本课教材的四个子目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蒸汽时代的到来&qu ...查看


  • 对我国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思考_赵超
  • 理论研讨中国市场2011年第27期(总第638期) 对我国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思考 赵 超,毛志睿,杨 1 1 颖 2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云南昆明650500: 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河北邯郸056001) 要]随着后 ...查看


  •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 提 纲 题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四.说教学过 ...查看


热门内容